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绿色节能环保措施

时间:2024-08-31

马维宝 宁夏畅信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 前言

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城市的繁荣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原材料生产、运输以及施工建设,加剧了对城市脆弱自然生态的破坏。研究分析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相关概述

2.1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时,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项目的建设中,对绿色环保的材料进行合理利用,遵循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保证施工技术在实践中的高质量实施。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是现代化理念与施工实践结合的产物,尤其是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政府以及各部门对于节能环保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业都在逐渐朝着节能减排的趋势发展,建筑行业也是如此。在节能环保的基本理念影响下,不仅要保证能够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在安全以及质量等因素条件的需求,而且要保证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中,能够提高各方面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将实用性作为出发点,保证建筑产品自身耐久性的强化。将节能环保作为基本原则,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稳定增长。国内施工单位如果只是单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或者低廉的材料的优势,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背景下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需求。由于目前建筑行业的整体竞争环境相对比较激烈,工业与民用建筑对于人们居住的舒适性以及材料的环保要求普遍比较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促使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工业与民用建筑逐渐朝着绿色节能以及环保的趋势发展。

2.2 绿色节能环保施工原则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务必要严格遵循有关的节能施工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节能效果,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节能设计要求,所选用的材料以及技术都要具备节能性,例如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可以选用空心砌块砖来替代传统的实心砖,同时为了能够提高墙体自身的隔热、保温性能一般可以采用发泡聚苯乙烯和聚氨酯类材料。第二,在开展室内环境设计的过程当中,务必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光照和通风等各项因素来进行设计,充分的借助于先天性的自然光优势来得到照明和采暖的效果。第三,尽可能多地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例如地热和太阳能以及风能等。

2.3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节能环保的存在的问题

第一,建材性能不高、出现质量问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尽管目前所研发的节能环保材料的性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节能材料却不及市场上那些优质的建筑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整体收益上更胜一筹,但在成本方面却处于劣势,为了减少施工投入成本,这也导致大多项目使用传统建筑材料,这意味着节能建材在能源消耗,成本投入方面没有达到最佳,从而导致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损失大、效率低的问题,影响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质量。第二,现场管理措施不合理。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实际应用需要依托相关方面的支持,因此,现场管理措施是否落实,应当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对节能环保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但是,在实际运用中,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作用发挥不充分,导致施工方所选择的绿色环保技术运用不当,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开展相互交集并且发生冲突,埋下了一系列安全风险隐患。

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绿色节能环保措施

3.1 绿色节能技术在照明设备中的应用

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照明系统的能耗量占总能耗的1/3。所以,要想实现照明系统的绿色节能,施工单位对自然光进行科学的利用,以此减少其能耗。可以将建筑物的外形设计呈现弧形,能够充分发挥自然光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其能够有效减少照明系统的能耗量。降低照明系统能耗的措施如下:第一,整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照明设备都使用节能材料,特别是车库、公共卫生间、楼道等区域,运用清洁能源驱动照明设施;第二,在建设过程中,就可以在建筑物的上方安装多台多晶硅光伏发电系统,以此为光线较暗、场地较窄的区域供电;第三,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依照光控、声控、感应等智能控制模式,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让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量降到最低。

3.2 施工现场流线组织与道路规划

为了达到绿色施工的目标,合理的对建筑用户进行规划与设计,并提升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比如:引入了BIM技术对施工现场流线组织与道路规划进行了优化,通过收集本工程的相关的数据输入到BIM系统中建立与本工程相关的可视化三维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模型。首先可以结合工程的施工工期、地形地貌、材料来源以及消耗计划,对工程的临时施工道路进行优化布置,不仅充分利用了既有道路,而且对长远期的施工路径进行了规划,有效地减少了重复修建道路导致的多次土方开挖情况。其次在临时道路的两侧设置了作业棚、材料储藏库等,减少了道路的辅路长度并缩短了施工的运输距离。最后利用BIM技术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了圈定,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型材钢板材料对施工区域进行了围挡,避免现场的噪声、粉尘等对周边市区其他建筑和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同时围挡周转重复使用率高达98%,减少了维护结构的资源浪费。

3.3 运用高效的门窗构造工艺

工业与民用工程施工中,在安装新门窗时,必须安装密封条,减少空气的渗透。玻璃门窗特有的高性能是安装的核心技术,在所有的门窗制作工艺中,高质量中空玻璃相隔热的铝型材和隔热玻璃的隔音效果要强于普通玻璃,但是缺陷是隔热性能不及塑钢门窗。新型门窗在门窗隔热性能等方面有着较大优势,特别是当前铝合金门窗的应用,其抗风压性能优于传统门窗,并且具有更好隔音效果,较于普通的玻璃能更好地阻止热量的传递,被水浸泡不易产生裂纹。

3.4 节水与水资源的合理应用

在工业与民用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中,水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同时水资源整体利用范围相对比较广,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水资源在整个施工中利用率的提升,要实现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在施工中,通常在搅拌用水以及养护用水方面,要对整个水源用量进行有效控制,禁止出现随意浇水养护混凝土等情况。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对于供水管线的设置和利用,要与实际用水需求量进行结合,保证布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尽可能将管线相互之间的距离进行缩短处理。对管线线路进行合理的布置,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水资源能耗损耗问题的有效控制,而且能够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针对混凝土的搅拌站点进行选择时,要与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结合,尽可能设置于利用水源相对比较集中的位置,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控制。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可以对水资源的回收处理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施工时还可以对雨水或者可利用水进行回收处理,保证水资源在工业与民用工程中的整体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

3.5 地源热泵节能环保技术

地源热泵节能施工技术能够减少供暖中煤炭的使用,还能够通过相关的设备对室内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夏季降热,在冬季升温,实现室内温度的转化。在冬季时,建筑物可以从土壤存储的热量中吸收温度;到夏季,可以相对减少建筑内的热源,将其排到大地中,以满足居民的日常和工作环境的需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垃圾,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是再利用和筛选填埋处理,现在可以对建筑垃圾进行二次回收,使用相应的技术将其用于供暖、发电。地源热泵技术还可以利用循环水加热进行供暖,循环水供热主要是收集雨水、废水并对其进行净化和利用,能够有效减少废水的排放,促进水的循环利用。据相关数据显示,循环水加热系统能够使室内的温度快速上升,因而可以让建筑内人员有效控制热源需求的时间,缩短相关能源的使用时间。循环水泵采暖技术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贴合节能环保理念。相关结果显示,和中央供暖相比,循环水系统的加热速率比中央供暖高30%。最后,地源热泵带来的优势是减少传统能耗,实现自然能源的有效利用,具有较高的环保效益。

3.6 选择节能绿色环保高性能材料

节能环保意识已成为社会公众的集体意识,在自然能源不断减少的背景下,环保材料的需求不断地加大,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开展的特性,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影响材料应有的价值,阻碍后续施工环节开展。在施工前期应深入建筑市场进行调查,选择高性能的节能环保材料,研究材料的可循环利用特点,减少资源浪费。将产生的废弃物应用到合理用途,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最终降低施工成本。另一方面,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还可以选择太阳能技术,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太阳能属于清洁可再生资源,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能够持续使用。相较传统技术,太阳能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因此选择太阳能技术能够全方位减少施工材料能耗。

3.7 明确建筑设计的主要节能方案

为了使建筑的节能设计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能耗的状况做出相应的分析了解,建筑在建设完成后对于能源的需求,例如在开展建设时将设备应用于其中,做好有效的节能降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障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合理性。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的设计时,需要针对房屋设计的各个要点进行分析,并且将各项参数录入到设计软件中,模拟出建筑在使用时的能耗状况并对其进行优化,这样能够使建筑节能的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开展传统的建筑节能设计时,包含的内容包括设计、综合分析、评估管理三个方面,而工作人员想要对其进行优化,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形成良好的设计理念,并且做好循环的拆分,做好具体的工作细化,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从多个细节来进行改善,这对于后续的建筑施工有良好的效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资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体现出了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施工的重要意义,所以在进行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时,工作人员需要大量地将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应用于其中,并结合现场情况选择最优的绿色节能技术,推动建筑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