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跨度悬索桥车-桥耦合振动建模及构件受力分析*

时间:2024-08-31

刘勇,晏万里,殷新锋

(1.湖北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56;2.长沙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为保证桥梁结构后期运营的安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时需考虑桥梁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目前对车桥耦合振动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均为依据振动原理建立车辆振动方程,并耦合桥梁振动方程进行单点荷载作用下数值分析,通常将车辆模型简化为质量-弹簧-阻尼多自由度振动模型,所建振动模型过于简单。该文基于LS-DYNA程序建立精细的车-桥耦合模型,模拟轮胎与桥面的动态接触关系,分析桥梁实际受力状况。

1 车-桥耦合模型的建立

1.1 车辆模型的建立

参照五轴载重货车建立车辆有限元模型,货车的外形尺寸见图1,车轮轴距和轴重分布见图2。货车轴1和轴2间距为3 m,轴2和轴3间距为1.4 m,轴3和轴4间距为7 m,轴4和轴5间距为1.4 m;车轮横向间距为1.8 m,全车长15 m。全车总重为55 t,车辆各轴重量分别为3、12、12、14、14 t。

图1 货车示意图

图2 货车轴重及轴距示意图(单位:轴重为kN,轴距为m)

使用梁、壳、实体单元及离散单元构建车辆模型,参照表1所示参数建立车辆模型(见图3)。

图3 车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1.2 桥梁模型的建立

某悬索桥孔跨布置为3×40 m预应力砼T梁+810 m悬索桥+2×60 m预应力砼T构。主缆矢跨比为1∶10,主梁结构形式为扁平钢箱梁,主梁高3.0 m、宽39.6 m,吊索标准间距12 m。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主梁采用壳单元模拟,主缆和拉索采用杆单元模拟,塔底和主缆锚固点均采用固结连接(见图4)。

图4 桥梁有限元模型

1.3 车-桥耦合模型的建立

在LS-DYNA分析平台中将动摩擦系数设为0.4,分析轮胎与桥面间滚动接触过程中摩擦的影响。图5为车-桥耦合模型全局侧视图,图6为桥头局部侧视图。

图5 车-桥耦合模型全局图

图6 车-桥耦合模型桥头局部图

2 动力响应分析

2.1 单车行驶下主梁的动力响应

该悬索桥为双向六车道,车道布置见图7。采用一辆载重为55 t的货车居中布置在主梁的车道二上,以8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车桥耦合模型中车辆位置见图8。单车作用下车-桥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见图9。

图7 桥梁车道布置

图8 车桥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9 单车作用下车-桥耦合系统的振动响应

由图9可知:1)车辆以8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在边跨位置时跨中位移仅出现较小波动,行驶在跨中位置时位移达到最大值-4.1 cm;随着车辆离开跨中位置,竖向位移逐渐减小。2)跨中截面的竖向加速度随着车辆上桥逐渐增大,行驶到22.92 s时,竖向加速度达到最大值0.131 7 m/s2;随着车辆离开跨中位置,加速度逐渐减小。

2.2 主缆各特征点位置竖向位移

单车行驶情况下主缆各特征点位置竖向振动位移见图10。

图10 主缆特征点位置竖向位移

由图10可知:主缆各位置的竖向位移呈现非均匀的对称性,符合悬索桥这种索类结构的受力特点;载重货车移动对主缆竖向位移影响最大的位置不是主梁跨中,而是主缆1/4跨左右。

2.3 主梁各特征点位置吊杆动应力

单车行驶情况下主梁各特征点位置吊杆动应力见图11。

图11 吊杆应力增幅对比曲线

由图11可知:主梁各位置的吊杆应力随着车辆移动而变化,车辆靠近吊杆时,吊杆的应力增长达到峰值,然后随着车辆远去逐渐减小至初始应力。但一直伴有轻微震荡。车辆行驶过程中,在主梁3/8跨位置处吊杆应力增长最多。

2.4 主梁各特征点位置顶板局部动应力

单车行驶情况下主梁各特征点处顶板局部位置动应力见图12。

图12 主梁顶板应力增幅对比曲线

由图12可知:车辆从主梁的1/8跨移动至1/2跨,车辆作用对主梁顶板的影响逐渐减小,车辆在主梁1/8跨位置时顶板应力增长幅度最大(见表2)。

表2 各特征响应的增长峰值

由表2可知:在单辆货车作用下,主梁1/4跨位置产生最大向下位移,为114.57 mm;主梁3/8跨位置附近的吊杆拉应力增长最多,为10.62 MPa;主梁1/8跨位置的顶板产生最大压应力,为7.53 MPa。

3 结论

基于LS-DYNA程序建立精细的车-桥耦合模型,分析单车不同行驶速度对桥梁振动响应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

(1)与传统有限元计算方法相比,采用文中方法进行分析无需编制复杂的车-桥耦合求解程序,能更精确地模拟车-桥耦合振动。

(2)在一辆重型货车作用下,主梁竖向位移变化最大的位置为主梁1/4跨处,而非跨中位置,最大向下位移为114.57 mm。

(3)一辆重型货车作用下,主梁3/8跨附近吊杆和1/8跨处顶板动应力增量最明显,分别达10.62、7.53 MPa。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