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陈炜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的进步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也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往,在西方文化思想和我国城市快速扩张建设的双重影响下,我国部分地区的城市建筑设计风格越来越忽视地域文化属性,许多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传统建筑,逐渐因年久失修等原因逐步被拆除,导致地域间的差别越来越小,“,“千城一面”的现象愈发普遍。现在,很多城市建筑设计从原来盲目崇尚“量”的发展模式转变为逐渐注重“质”的发展模式。为了更好地传播地域文化,传达城市的精神内涵,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重点建设目标。挖掘地域性元素,并将其融入城市建筑设计,在建筑中不仅要表达出地域文化内涵,同时还要对具有地域文化的建筑风格进行发展与保留,是保护和传承城市文脉的有效方法,展示不同的地域风情,这既可改善城市公共环境,又能够展示城市文化形象。
所谓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漫长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累、深化和探索而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技能的结晶,是人类精神文明传播的精髓。地域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风俗习惯、行为方式、思想道德等多方面内容它涉及到当地经济发展、生态、科技进步、宗教、风俗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明表现。它是一定地理范围与环境的结合,从而承载着地域文化和独特的特色同时也会对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一般可以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能够被直接观感的外在内容如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另一种指的是难以内直观感受,需要从精神层面进行理解认知的观念、思想等。
地域性文化的形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和物质基础大不相同。古代交通不便导致了地域的划分。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精神,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例如,强光辐射场所需要荫蔽,高纬度地区要保暖,温暖地区要防潮通风,多雨地区要注意防雪、防风沙,特别是地震多发地区要特别注意防震。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分布和迁徙也是影响区域文化的重要因素。这种地域界限直接关系到各种风俗习惯,形成与建筑文化相关的规则、法律、习惯、规范、道德、情操等,进而形成的民族文化也不同,这对当地的地域文化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使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差异,最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
地域文化有多种形式,其中建筑设计是比较常见的载体之一。而且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从建筑设计的总体布局、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建筑材料和建筑方法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的物质元素等方面,建筑设计中的各种技术、艺术追求、建筑理念、风俗习惯以及建筑与自然、人文的对应关系,都蕴含着当地的地域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建筑理念和建筑风格也越来越多样化。这些建筑风格的差异,实际上是地域文化的象征和体现,它诠释了地域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文化特色。一个地方的建筑设计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领域,而且还体现在建筑设计的诸多方面。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根据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思维进行设计,将地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中,使建筑更具生命力,使地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在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要充分结合地域文化的软实力和地方特色,使建筑设计工作更加多元化。时空结构的结合能更好地体现建筑情感,体现地域文化的活力,突出民族文化特色,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城市风貌特色。
例如,江南名宅与北京四合院比较。由于江南地区地形复杂,起伏较大,建筑布局紧凑,院落建筑面积相对较小,房屋组合相对灵活,能够更好地适应江南地区复杂的地形条件。北京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四合院面积较大,东、西、北、南、北的房子都围在一起。北京四合院的梁、柱、门窗以及屋檐椽都要用五颜六色的画,尤其是垂直的花门漂亮,屋檐椽要漆成蓝绿色的椽子,希望木要漆成红色,圆形的椽子要漆成蓝、白、黑,像珍珠的光环一样,方方正正正的椽子则以蓝色为底色,金色的万子扭或菱角图案,色彩鲜艳,对比明显。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植物生长。一年四季绿叶红花不断,建筑外部环境色彩丰富,因此,许多白墙绿瓦更显古朴典雅,在五彩缤纷的外部环境中显得更加醒目和独特。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第二个体现就是对地域元素的分析和提炼。地域文化元素是一种符号,地理符号实际上是地域文化的反映和传承。建筑具有空间特征,每种类型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事实上,建筑并不是完全模仿,而是结合了地域特色。因此,设计师在分析地域元素时要注意筛选出有效的信息,通过明喻或隐喻的方式传达出地域独特的文化,以保证元素运用的准确性。面对复杂的自然地貌和历史文脉,设计师应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有效元素,突出地域自然文化特色。比如江南水网多、山峦多,设计师在设计中可以采用更柔和的曲线;江南的房屋以白墙黑瓦为主,设计颜色可以选择典雅的灰色系。地域元素的提取要注意形式的整合,尤其要解决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方法之间的外在矛盾,这将直接影响到设计效果的最终呈现和设计的完整性。在设计中,设计师在继承传统元素的同时,要注意对传统元素的合理简化和变化,切记要临摹;要避免元素的堆积,要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就要在造型的同时贯穿精神。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第三个体现是对场地要素的保存和再设计。遗址元素是遗址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遗址的历史文脉,记录着城市的发展,是区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在处理这些元素时,需要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设计策划的要求,同时结合具体的功能要求,有选择地剔除不必要的元素,保留能反映场地文化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从而达到对事物寄情的效果。重新设计网站元素,要把握好“新”与“旧”的平衡,使“旧”元素在“新”元素的驱动下焕发青春,同时“新”元素在“旧”元素的背景下更具时代感;同时,在形式上追求过渡性的统一,使人获得视觉上的舒适,使整体与局部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第四个体现是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景区建筑规划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促使人们对建筑美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包括旅游业,这为中国旅游市场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为了促进特色旅游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不仅对传统旅游产业进行创新,而且在旅游景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中,注重地域文化的融合,使旅游景区的建筑规划设计更加科学,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第五个体现是室外空间景观设计。在建筑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要从项目的总体规划入手,选择合理的布局,并需要体现一定的创作特点。结合三亚地区的发展规划、历史背景和文化景观,合理利用当地树木,确保在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配备完善的景观,达到观赏效果,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另一方面,要充分展示地方特色。不同城市的发展规划目标不同。规划时要结合城市发展目标,突出城市特色。此外,还要注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每个城市都保留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和自然景观。设计师需要结合当地自然景观、传统文化和文化习俗的优势,并利用这些优势,结合当地旅游业,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考虑到城市中特有的树木,利用这些树木的优势进行景观营造,提高其观赏价值。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第六个体现是建筑布局。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文化也是建筑精神内涵的表达。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的差异,建筑设计表达也存在差异。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将对建筑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建筑的空间布局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例如,客家土楼是客家人聚居的大型集体住宅,它们是圆形、方形和五边形。它们是客家人为了维护家庭的共同安全和利益而建造的。同祖后代在一个土楼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社会,体现了客家家庭意识的重要性。因此,它形成了这样一种特殊的居住建筑风格。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第七个体现就是遵循取精去糟的原则。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但不可否认,有一些不合理的传统。因此,作为建筑设计师应该从地域文化入手进行考虑,除了建筑形式的设计和渲染外,设计还应突出设计内涵。结合整个工程的特点,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通读地方志和相关历史文化资料,将原有的地域文化保留和体现下来,并且不断引进和学习建筑文化中的精髓,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传统中保留合理的位置,改进不足之处,选择自己需要的设计元素,经过多次思考和讨论,从而激发自己的设计灵感,使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例如,苏州的传统屋顶大多是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小青砖铺成的,这种瓷砖透水性强,但容易破碎。为了延缓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寿命,更接近现代风格,采用了中国黑色花岗,雨天潮湿时为黑色,晴天干燥时为深灰色,颜色变化较为丰富。
总之,地域性建筑的自身特征明显,更符合当下社会的审美取向和价值,因此,作为设计师在进行体现地域性文化的建筑设计时,需遵循传承与保护、取精去糟和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要对艺术思维进行充分发挥在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建筑功能及建筑布局等方面体现地域性文化特色,确保在保护原有生态文明的前提下设计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建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