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工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评价研究

时间:2024-08-31

王元亮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科研处,河南 郑州 450002)

目前,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能源、矿产、水和土地等资源的大量消耗且利用效率不高,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超标排放现象依然严重。循环经济园区是全面推行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和主要载体,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中观层面,发挥着连接区域宏观层面与企业微观层面的桥梁作用。在碳达峰碳中和双重目标约束下,园区循环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如何评价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效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且公认的评价指标体系。随着“十四五”时期各类规划的实施,建设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的循环经济园区将成为我国园区发展的新趋势、循环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以及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而构建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反映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特征,更好地指导园区战略发展规划,为园区的长远发展指明方向。因此,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日益成为衡量我国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评价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1 研究进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循环经济引领计划,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对当前园区循环经济转型发展提出了新挑战[1]。如何科学评价园区关联企业间的循环经济过程,实现园区结构优化、功能提升,逐渐成为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热点和难点[2]。近些年,国内外机构和学者对园区循环经济评价研究成果颇丰。在国外,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广泛采用的“生态效率”环境管理评价指标、欧盟提出的环境绩效指标(EPI)和生态指标、美国3M公司的废弃物产生率、荷兰制定的气候变化指标和英国得利公司(ICI)所属CMO的环境负荷指标(ELF)等是常用的指标。Li Wenbo[3]从要素、环境、经济、社会和管理五个方面构建了生态工业园区指标评价体系。Altham J和van Berkel R[4]解释了三重底线法,并对澳大利亚的园区进行了评价。Fons S、Achari G和Ross T[5]提出模糊认识地图法并以加拿大西部的生态工业园为例构建了模糊认知图。

在国内,循环经济评价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内容丰富,指标体系设置也各有侧重。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生态工业示范区规划指南》(试行)(2003)中提出以经济发展、生态工业特征、生态环境保护、绿色管理4类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周国梅、彭昊、曹凤中[6]借鉴生态效率对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设计。章波、黄贤金[7]构建以资源减量投入、污染减量排放、资源再循环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质量控制层为主的自上而下的树型指标体系。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8]构建由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消耗率、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排放与处置和其他指标组成的体系。崔兆杰等[9]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柔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刘玫、付允[10]构建便于推广的工业和农业园区循环经济标准体系框架。赵涛、闫海清、苏青福[11]针对氯碱化工生态工业园区构建31项具体指标并用AHP-FCH进行评价。万林葳[12]构建分类指数和综合指数公式并用蚁群算法构建环境效益评价模型,以平煤神马集团化工集团生态工业园为例进行评价。芮俊伟等[13]根据生态足迹的核算方法构建生态效率模型并对昆山工业园进行评价。宋叙言、沈江[14]运用主成分分析和集对分析对山东省工业园区进行评价。刘丽荣等[15]针对低碳工业园区依据专题型指标体系框架,分别从园区目标定位、空间和分项规划、实施保障4个方面建立43项指标。翟大顺、曾青蓝[16]从生态工业园的经济、产业网络、资源、环境、科技、管理和社会7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陈共荣、戴漾泓[17]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法对长沙经济开发区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目前适用于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还比较缺乏,已有的这些指标体系没有考虑到随着园区企业为不断寻求利润空间,逐步摆脱传统过度依赖资源消耗而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变化倾向。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是产品性的水平竞争,而转变为战略性的垂直竞争,即产业价值链的位置竞争;地区之间的竞争也不再仅仅是彼此生产能力、市场占有和拓展能力的竞争,正在转移为支撑区域功能的产业群落间的竞争[18]。我国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改变处于价值链低端和竞争位势低水平的局面,园区作为中观的现实载体和企业作为微观的经济主体需要超越本位利益做更为深层的考虑,工业共生为此应运而生。而将工业共生嵌入循环经济园区衍生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助于评估园区循环经济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又可以为园区低碳生态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此,研究拟定一套基于工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园区自身也是小尺度的区域,亦能够对区域甚至国家的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有价值的探索。

2 工业共生

共生(commensalism)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真菌学家Anton de Bary提出,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狭义上的工业共生以循环经济和产业生态学为基础。Frosch和Galfopoulos指出工业共生就是能量和物质消耗被优化,一个过程的输出成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丹麦卡伦堡公司出版的《工业共生》一书中给出了较为完整的定义:指不同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和获利能力;同时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产业生态学杂志》总编Reid Lifset认为工业共生并不仅仅是共处的企业之间的废物交换,而是一种全面的合作。国内学者认为,工业共生以废弃物交换利用和废弃物闭路循环为研究核心,通过建立废弃物交换系统实现产业物质的闭路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工业共生受内在自组织及协同作用,外在成本控制、效益拉动和环境约束的共同影响。本文认为,工业共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共生效应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是不同类型的企业间相互合作,通过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实现中间物质及废弃物的交换利用,能量的梯级利用,资源环境的优化,有效促进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共生理论在经济学的应用,工业共生的内涵也有了新的扩展。我国学者在广义上重新做了如下定义:一是指在分工不断细化的前提下,同类产业的不同价值模块和不同类产业,但具有彼此经济联系的业务模块所出现的融合、互动和协调的发展状态。二是指同类产业或其相似的产业业务模块因某种机制所构成的融合、互动和协调的发展状态。与狭义的工业共生定义相比,广义上更强调的是业务模块之间或产业间的融合、互动和协调发展。现有研究中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关系、临港产业与腹地工业共生关系就是很好的应用。

3 内在机理

工业共生和园区循环经济在根本目的、基本目标和内涵上具有高度一致性,都要求兼顾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通过对环境的保护来提高经营绩效与竞争优势。园区企业通过相互回收利用和交换废弃物及产品的上下游联系,形成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的产业代谢关系,将企业结成紧密的生产共同体,或者具有互动能效的链网结构的企业群落,进而构建互利互惠、联动互补的区域共生网络。工业共生是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的典型模式和显著特征,循环经济园区是工业共生构建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

从共生要素和循环经济的促进机制来看:共生关系(即共生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参与合作的企业必须具有相互兼容的内在性质以及某种时间、空间联系及确定的合作媒介(市场、政府及民间组织等),且一般由企业内在联系的亲近度、同质度和关联度决定。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实施有利于园区市场占有率的扩大,使工业共生在更大范围和规模上实现,而共生模式的互惠共生和帕累托最优的方向演进又会促进共生单元(园区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降低交换和协调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技术上不可分的基础设施完善、中间投入品共享及信息平台搭建等循环经济措施的保障,降低了物资的运输或流动成本,促进了共生环境的改善,而良好共生环境的培育对于共生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从企业前后向关联角度来看:园区企业可分为前导、传递和末端企业。前导企业在共生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工业食物链的最原始供应者,包括区域内的运输、能源、信息产业和供水系统等。传递企业吸收前导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中间产品,并将自身废弃物传递给下游企业。末端企业,其资源、产品以及生产工艺直接由前导企业和传递企业所决定,其副产品以及废弃物能够影响到外部自然环境。这种生态型划分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时期,各企业的地位可以相互转换。因而这样大量的相关企业在园区可以共享作为投入要素的多样性中间产品,成为产业链的节点,进而形成循环经济园区企业的前后向的共生关联。

工业共生和园区循环经济通过促进机制和企业前后向关联,实现园区共生单元、模式及环境的内生互动和循环促进,使得总体效益大于个体效益,共生后效益大于共生前效益。在园区这样一个产业聚集的区域内,对其评价须从作为循环经济组织模式和重要方式的工业共生角度出发,才能比较客观反映园区发展,并在循环经济“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3R原则的基础以及园区内外部环境之间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基本结构上进行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思路

4 实证分析

4.1 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概况

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位于鹤壁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承担着扩大经济规模、集聚人口的职能,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6.7平方公里,以金属镁精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和电子信息等为主导产业,是全国重要的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河南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之一,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区坚持产业链条纵向链接、横向耦合,构建资源高效利用、集约节约的产业体系,建立健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台账,实行环保动态管理。2020年,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晋级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4.2 数据来源和预处理

实测数据主要来自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以及《鹤壁统计年鉴》,部分难以直接获得的数据通过插值和线性回归等方法计算得到。

4.3 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园区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建立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为准则层,共生效率、共生潜力、共生效能、共生紧密、共生治理和共生界面为指标层,以及16个具体指标为要素层的基于工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工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其中,目标层即共生指数反映工业共生发展总体情况。准则层中,共生单元反映系统共生效率和共生潜力情况,共生模式反映共生效能和共生单元的共生紧密效果,共生环境反映共生单元的共生治理和共生界面情况。指标要素层是用来对指标层进行度量的具体变量。

4.4 AHP-FCE模型方法

在搜集产业聚集区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建立基于工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价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主要步骤包括确定评价指标集和评语集,确定权重向量矩阵和构造权重判断矩阵,计算权重并进行决策评价。评语集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工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语集

模糊综合评价可描述为:

H=C·R

其中,C为权重集,R为单因素评价矩阵,可计算出模糊综合评价集H:

4.5 评价结果

从共生指数来看:2011-2020年,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的共生指数呈逐渐上升趋势,由Ⅱ级(中低水平)达到Ⅳ级(中高水平),综合评价得分由4.510提高到5.532。从准则层来看,2011-2020年,整体上共生模式最高,共生单元最低,共生环境介于两者之间,2020年分别达到Ⅱ级(中低水平)、Ⅳ级(中高水平)、Ⅲ级水平(中等水平),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综合评价得分也逐年稳步提高,分别由2011年的4.600、4.314、4.620提高到2020年的5.320、5.513、5.760。从指标层来看,2011-2020年,总体上共生潜力、共生界面达到较高水平,但共生紧密和共生效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指标层的综合评价得分均呈稳步上升趋势。总体上,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发展潜力前景良好,影响产业集聚区共生指数的瓶颈主要在于共生紧密和共生效率,提高共生指数的机会和潜力空间在于提高产业集聚区企业之间的共生联系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及改善控制污染物排放。当前,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共生循环经济建设已初见规模,产业集聚区正在通过结成共生关系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进而达到优化企业资源、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共同发展的目的。基于工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比较符合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如表3、表4和图2所示。

表3 2011-2020年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共生指数及准则层隶属度结果

表4 2011-2020年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指标层隶属度结果

图2 2011-2020年鹤壁金山产业集聚区共生指数及准则层、指标层综合评价得分

5 启示与展望

实践证明,实现循环经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化道路,最重要的途径是加快形成工业共生网络。然而,在我国循环经济园区建设过程中真正把产业园区建成共生园区的还为数不多;多数园区的组织结构均明显地表现为对核心大企业的高度依赖,而中小企业的发育相对不完善。加之,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没有过多地考虑企业之间的战略性合作所带来的更加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往往在资源、政策上给予大企业更多倾斜,加大了中小企业发展的难度。共生网络本身的形成也受到很多限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废弃物都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共生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市场和非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网络的稳定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得到以下三点启示:

(1)实现工业共生网络优化是循环经济园区转型与发展的关键。要加强企业网络的优化,推动企业副产品的供需平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控制污染物排放,综合提升循环经济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循环经济园区共生产业链延伸长度并非可无限扩展,产业链过长或生态网络过于复杂可能提高园区运行稳定性的失衡风险,要关注园区的横向耦合和生态网络的动态可适应性,形成稳定的共生发展模式,促进整个循环经济园区经济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和良性循环。(3)共生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善循环经济园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该指标体系可以为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循环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为今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可供参照的雏形。

基于工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较少研究的领域,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和困难,其构建是一个动态过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尚需实践的检验,随着对工业共生理论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园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指标体系将得到不断完善与修正。此外,由于循环经济园区部分数据较难获取,建立更为翔实和长时间序列反映共生特征的数据库,进而以此开展基于工业共生的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将是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