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方秀霞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诗歌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夏征农[1]等在辞海中给出了它的定义: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给予人们美的享受,让世界变得诗情画意,丰富多彩。因此,在各个时期,诗歌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英美诗歌也是英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诗歌如此普遍,如此重要,中外学者们很早就意识到并开始研究这一文化现象。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进行了研究,主要有陈友琴[2],Legouis[3],Abram s[4],Kennedy&Dana[5],曾峻梅[6],李发根[7]等。这些研究多集中于分类、总结、论述、编选、校注和英汉互译等方面。随着认知语言学的飞速发展,认知语言学家们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诗歌,但多局限于意象图式理论、隐喻理论、单一语言的诗歌研究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选取诗歌艺术发展到顶峰的唐诗——《唐诗三百首》[8]和《英美诗歌选读》[9]为语料,从转喻的角度对英汉古典诗歌中的转喻进行对比研究,发掘英汉古典诗歌的相似性与不同点,从而有助于诗歌的跨文化理解与赏析,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对转喻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把转喻视为隐喻的一类。此后,转喻被视为某种修辞格,即能够实现语言交际的一种手段。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人们从认知的角度对转喻进行了全新的研究。Lakoff&Johnson[10]36认为,转喻首先具有指称功能,它是指人们使用一个概念实体来替代另一概念实体。Lakoff[11]认为,转喻映射发生在由理想化认知模型构建的单一概念域中。Taylo r[12]从广义的角度对转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转喻的概念不仅包含常规转喻,还包括情景转喻和常见的语境模式下的转喻。Radden&Koveses[13]21提出了一个被广为接受的转喻阐释: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认知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喻体)提供了到达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另一个概念实体(本体)的心理途径。
卢卫中和刘玉华[14]指出,有关转喻认知运作机制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映射理论,凸显/激活说和心理通道说。我们认为,转喻的发生至少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存在部分和整体,临近性,凸显,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映射。Ken-ichi Seto[15]认为,存在部分和整体是转喻发生的基础。Radden& Koveses[13]19指出,临近性是转喻定义的核心,转喻在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运作。通过映射,整体中的某一部分得到凸显,转喻得以实现。转喻的认知运作机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识别转喻的认知过程,诗歌本身也是一种认知过程。因此,转喻是英汉诗歌研究的新视角。但英汉古典诗歌中的转喻模式是否完全一致,本文将进一步探讨。
Lakoff&Johnson[10]36-39把转喻分成了部分代整体、使用物代使用者、地点代机构等认知模型。在此分类基础上,我们通过对语料《唐诗三百首》和《英美诗歌选读》的研究,找出英汉古典诗歌中转喻的共同点与差异。
英汉古典诗歌中存在很多相同点,本节主要从以下6方面来考察。
1.使用物代使用者(Object used fo r users)
由于转喻具有临近性,因此使用物可以指代使用者。例如:
(1)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2)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
(3)Came vested all in w hite,pure as her mind。。。
(John M ilton,Sonnet 23,Methought I Saw M y Late Espoused Saint)
(4)Yellow,and black,and pale,and hectic red,
Pestilence-stricken multitudes。。。
(Percy Bysshe Shelley,Ode to the W est W ind)
句(1)中,“青箬笠,绿蓑衣”转指“戴着青竹编制的斗笠,披着绿色蓑衣的人”。此句属于以衣代人。句(2)里,汉朝的近卫军穿着貂裘锦衣,因此“貂锦”转指“近卫军”。英语中也不乏此类表达。句(3)中, “vested all in w hite”(全身穿着白色衣服),这里转指“全身穿白色衣服的人”,即作者的亡妻。句(4)里,“yellow,and black,and pale,and hectic red” (黄色,黑色,灰色,红色),诗歌中转指“穿着这些颜色衣服的鬼魅”。
2.部分代整体 (Part fo r the w hole)
由于经济原则、押韵等需要,我们通常用事物容易感知的部分来代指整个事物,英汉诗歌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此类转喻认知模型。例如:
(5)春江花招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6)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7)To serve there w ith m y M arke。。。
His state is kingly:thousands at His bidding speed。。。
(John M ilton,Sonnet 19,W hen I consider how m y light is spent)
(8)Life is real!Life is earnest!
And the grave is not its goal;
Dust thou art,to dust returnest,
Was no t spoken of the soul。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A Psalm of L ife)
句(5)中,“春江花招秋月夜”,是“春江花招,秋江月夜”的略文,属于形式上的部分代整体转喻。句(6)中,“芳”以芳香代草,“晴翠”以草的颜色代草,也是以部分代整体转喻。英语诗歌中也存在很多这种用法。句(7)里,“thousands”转指“thousands of angels”。句(8)中,“Dust thou art,to dust returnest”转指“。。。fo r dust thou art,and unto dust shalt thou return”,出自《旧约全书。创世纪》,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上帝所言。说人类是尘土,最终还是要归于尘土,指“人终究会死去的”。
3.构成要素代事物 (M aterial for thing)
它是指用构成一事物的材料等要素来代指整个事物。如:
(9)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塞下曲》)
(10)W 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though。。。
(Robert Forest,Stopping by the W oods on a Snow y Evening)
句(9)中的“白羽”是指“白色羽毛”,诗中用“白羽”来指代“装饰着白色羽毛的箭”。它是用事物构成要素的凸显来指代事物。句(10)中的作者运用了“woods”——树林,通常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这里转指由其构成的神秘的大自然。
4.属性代范畴 (Property for category)
束定芳[16]指出,范畴也可以看作是由属性和特征构成的整体,因此属性可以指代范畴。如:
(1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12)Let not Ambition mock their useful toil,
Their homely joys,and destiny obscure。。。
(Thomas Gray,Elegy W 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句(11)中,“飞将”是指被匈奴称为“飞将军”的汉朝大将军李广。句(12)中,“Ambition”指有远大志向,野心勃勃的人们。
5.范畴成员代范畴 (Member for category)
它是指范畴可以通过转喻的认知运作机制转指范畴成员。如:
(1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14)In me thou see'st the tw ilight of such day,
A s after sunset fadeth in the west;
Which by and by black night doth take aw ay,
Death's second self,that seals up all in rest。
(William Shakespeare,Sonnet 73)
句(13)中,“鸡黍”指“鸡肉和米饭”,在这里指代招待客人的丰盛的饭菜。同样在句(14)中,西方人一般认为睡眠和死亡是有密切联系的。因此,诗中“death's second self”用来转指死亡。
6.等级单位代等级 (The scalar units for scale)
等级是由不同的等级单位组成的。一个等级的上端单位可以指代该等级。如:
(1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16)M y gift of a nine-hundred-years-old name,
With anybody's gift。
(Robert B row ning,M y L ast D uchess)
句(15)里,“一”和“万”都是虚指,分别指代“很少”和“许多”的意思。通过转喻,说明农民获得丰收。句(16)中,“nine-hundred-years-old”并非确指“900年”。阿方索二世公爵的家族有600多年的历史。在这里,“nine-hundred-years-old”是约数,转指历史很长。
上节讨论了英汉古典诗歌中转喻的相同点,但通过研究发现,英汉诗歌中的转喻认知模型并非是完全一致的。
1.英汉古典诗歌中的形容词词性转换转喻模式不同
通过研究发现,汉语古典诗歌中形容词词性转换转喻模式多由形容词转喻为动词,而英语古典诗歌中则多由形容词转喻为名词。如:
(17)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18)Heard melodies are sw eet,but those unheard,
A re sweeter;therefore,ye soft pipes, p lay on。。。
(John Keats,Ode on a Grecian U rn)
句(17)中的“湿”和“寒”是形容词,本意为“潮湿”和“寒冷”,在这里转喻用作动词,分别为“沾湿”和“受寒”的意思。“湿”和“寒”赋予了诗的意境以动感。即使云鬓被夜雾沾湿,倚栏的玉臂受寒,思妇仍在楼头伫望,使人感到其对远游诗人的深切思念,形象而生动。句(18)中,“unheard”,指“听不到的”。此句中由形容词转变为名词“听不到的乐声”,意指听不到的乐声更加甜美。
2.汉语古典诗歌多转喻,英语古典诗歌多隐喻
转喻和隐喻密不可分。为了更好地对比,我们随机从语料中分别选取了100首汉语和英语古典诗歌,对其中存在的转喻和隐喻进行统计和分析。见表1、表2。
表1 汉语100首诗歌中的转喻、隐喻统计
表2 英语100首诗歌中的转喻、隐喻统计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汉语古典诗歌多转喻,英语古典诗歌多隐喻,也有一部分既使用转喻,又使用隐喻作为语言表达方式的诗歌。
Pankhurst[17]指出,由转喻构建的诗歌的思维过程是我们基本的思维模式。它不仅建构人类语言,而且是诗歌语言的重要构成方式之一。因此,英汉古典诗歌中存在共同的转喻认知模型。同时,由于个人生活经验、喜好、受教育程度以及所生活的文化环境不同,使得个人采用的交际策略和交际语言有所不同,这又使得英汉古典诗歌中转喻认知有所不同。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文化现象。诗歌的普遍运用使语言更加丰富,交际更加和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转喻是一个认知过程,它是日常交际中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诗歌语言的重要构建方式之一。本文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唐诗三百首》和《英美诗歌选读》为语料,采用Lakoff&Johnson对转喻的分类法来考察英汉古典诗歌中共有的转喻认知模型,讨论了英汉古典诗歌中转喻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英汉古典诗歌转喻认知对比研究,说明诗歌中的转喻也是作者对事物进行认知的一种方式,它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同时,此研究也有助于跨文化交际,弘扬传统文化。诗歌蕴含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从概念整合以及认知文体学的角度研究,目前很少有人涉及,这也是我们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121.
[2]陈友琴.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白居易卷[G].北京:中华书局,1962.
[3]Legouis Emile.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M].London:Dents&Sons,1967.
[4]Abrams M H.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M].4th.New York&London:W W Norton&Company,1979.
[5]Kennedy X J&Dana Gioia.Literature:an introduction to fiction,poetry,and drama[M].New Yo 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1999.
[6]曾峻梅.《古今和歌集》与唐诗中“月”的意象之比较[J].外国语,2003(1):75-79.
[7]李发根.韩礼德的主位结构理论与唐诗《滕王阁》译文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122-124.
[8]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6.
[9]张剑,赵冬,王文丽.英美诗歌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0]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1]Lakoff 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 hat catego ries reveal about the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288.
[12]Taylor J.Linguistic catego rization:p rototypes in categoriz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24.
[13]Radden G&Kovecses Z.Towards a theo ry of metonymy[C]//Panther,K-U,Gunter Radden.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9.
[14]卢卫中,刘玉华.小说叙事的转喻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1):11.
[15]Seto Ken-ichi.Distinguishing metonymy from synecdoche[C]//Panther,K-U,Gunter Radden.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 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9:92.
[16]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181.
[17]Pankhurst Anne.Recontextualization of metonymy in narrative and the case of morrison's song of solomon [C]//Panther,K-U ,Gunter Radden.M 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 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9:38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