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31
张苏峰
(周口师范学院公共理论教研部,河南周口46600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深刻论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谐社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境界,建设和谐新农村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当从文化入手,从提高全体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入手,从以和谐文化统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入手。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1]能否用和谐文化统领农村的发展,统领农民思想文化建设,就成为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关键。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文化指人类所有的创造物。从狭义上说,文化指与政治、经济相对应的概念,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2]663。这也即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文化概念,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看,其核心是经济发展,但其基础却是文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在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经济优先”“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造成文化建设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使得当前文化状况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农村文化领域面临着多元冲突与整合的问题。
目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文化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但在当时,这次发端于农村的“革命”从主要意义上说是一场经济“革命”,经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短短的几年,长期困扰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时至今日,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低层次的小康,一些地区甚至已进入了富裕阶段。但与物质生产的持续快速增长不相适应的是广大农村的精神文化状况却不容乐观,农村和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得不到满足。这其中既有重经济增长的政策因素,也有资金制约等其他因素。在传统上,我们对现代化的理解长期局限在物质层面,1964年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3]会议简单地认为只要有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也就实现了,却忽略了在所有的现代化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文化的现代化。改革之初,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放在经济体制上,通过政策的调整,经济体制的改革成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显示出来,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我们对工作成就的评价仍然沿袭了传统,对地方各级领导和政府的政绩考核往往以GDP和经济发展的成就为标准,直接助长了许多地方重物质生产轻精神文化生产的倾向,导致农村精神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成就不相协调的状况。
第二,主导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不协调。目前,我国社会的主导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目标是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但是,在广大群众日常文化消费中,占据主流的文化形态则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是“反映工业化技术和商品(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为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及其成果”[4]。大众文化来源并反映群众生活,表现群众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以娱乐性为主的通俗文化或流行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往往是时代特征的反映和表现。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由居于从属地位的人们为了从那些资源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而创造出来的……是从内部和底层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像大众理论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从外部和上层强加的”[5]。由于大众文化直接反映了普通人的文化需求,具有时尚性、娱乐性、世俗性和平民化的特点,它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文化心理和文化需求,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众文化又具有媚俗的特点,它在某些方面和社会的主导文化是相矛盾甚至是相冲突的,使主导文化主导作用的发挥受到影响。目前,在我国社会以及农村一些地区庸俗甚至低级趣味的文化方式的存在表明,大众文化亟需用主导文化来指导和提升品位。
第三,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碰撞。现代文化以现代生活、现代理念为基础,它提倡权利平等、政治参与、效率优先、诚信公正,它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环境与中国传统文化赖以产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社会环境有本质的区别。现代性的内涵是由民主政治、科学理性、自由市场经济和现代进步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文化价值观等几个要素构成的,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宗法观念、封建等级、封建礼教和蒙昧、保守主义是不相容的。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教育和文化普及运动,但是在我国许多地方,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封建传统文化在相当程度上仍然被保留了下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宗族势力、封建迷信有死灰复燃的趋势,造成一些群众理想信念淡漠,只顾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一些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开始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泛滥,导致人的物化和异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文化造成一定冲击。
第四,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对立。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阶层中的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分享的文化”[6]。作为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精英文化承担着社会教化的功能,发挥着对社会的价值引导作用。作为一种自觉文化,它是出于对社会的使命感和社会价值理想关照而产生和存在的,它的价值不是以社会消费群体的多寡来衡量,而在于通过对真善美的追求为社会提供精神引导作用,它是新知识、新观念、新思维的体现,一般与社会世俗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拥有不可取代的独到价值。它的层次比较高,对接受者的文化水准也有严格的要求,使得受众群体受到限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精英文化是社会文化理想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一般由人文知识分子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但它的价值指向往往能够为社会普遍认同。在社会生活中,精英文化往往'以天下为己任',承担着社会教化和创新的使命,发挥价值范型功能,是'经典'和'正统'的解释者和传播者。”[7]民间文化是一种与农业文明相联系的来源于群众生活,反映广大群众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的文化形式,是一种百姓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民间文化不包含任何功利色彩,是对群众生活和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在民间尤其是在农村,它构成群众文化消费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我们的民间文化是脱胎于封建小农经济,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有许多封建糟粕,在某些方面是与精英文化、主导文化格格不入的。“民间文化虽然也有新内容不断产生,但是,它在总体上是历史的产物,所以它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始终是被改造的对象。”[6]民间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和重要内容,如何以精英文化来引导和影响民间文化的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问题。
第一,影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社会的协调发展。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我们必须看到,目前农村文化现状对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带来了巨大挑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造成农村文化阵地萎缩,文化资源极为匮乏,使得农村文化阵地难以充分发挥自身在引导农民、教育农民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中的作用,影响到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影响、制约了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第二,影响农村基层民主的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党执政的基石,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村民自治机制是我们党在农村进行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形式,而且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整个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启示、示范和实践作用。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自身管理,符合民众愿望,有利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目前农村文化的困境造成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对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从理解到行使、承担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他们对政治的关心程度不够,参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甚至把自己的政治权利视同儿戏,严重影响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三,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8]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一要靠政策,二要靠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首先就表现在文化素质的提高上。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首先也应该从文化建设着手,从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入手。“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1]如果农村的文化建设搞不上去,农民的文化需求满足不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不能有效提高,农村文化事业繁荣不起来,建设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成了空谈。农村和农民思想文化的需要,如果我们不能用健康的内容去满足,那么那些落后的甚至封建的思想文化就会随之产生。目前农村一些地区非法宗教、封建迷信、宗族势力等死灰复燃,成为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些现象的产生都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村文化落后、农村文化供需失衡有直接关系。因此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来引导农村文化的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四,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是体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着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包含着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同时更需要和谐文化的引导和支撑。而目前农村文化领域存在的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着文化功能的发挥,而且严重阻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并进而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瓶颈。
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我们就必须尊重和适应农村和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开拓创新,探索农村文化工作的新思路,才能不断满足农村和农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和谐文化的总体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但可以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和谐的自然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文化。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和谐文化建设甚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农村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共同理想信念的支撑。只有在广大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才能使广大农民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才能解决因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等所带来的共同理想的弱化和各种思想混乱的问题,保障农村的和谐稳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思想环境,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的理想信念还是沟通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和基础,在共同的理想信念支撑下,才能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和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二,要确立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大文化”观念。在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纳入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中,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要求,要以“大文化”的思路开展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的“富民”政策,不仅是包括物质、经济上的富裕,还包括精神、文化上的富裕;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涉及到农村物质形态的文化建设问题,还涉及到精神形态的文化建设问题;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要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要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既包括经济发展、物质生活富裕,也包括文化发展、精神生活的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则主要是指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管理民主”主要是指政治文明建设,这同样也离不开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所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中,文化建设既是重要方面,又是重要基础。要继续提高思想认识,把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把各种农村文化机构建成农民学文化、受教育的学校,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弘扬科学精神、抵御不良风气的强大阵地,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第三,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地位,培育和塑造新型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受益者,更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既包含着教育农民,引导农民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建立新农村和谐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组织和动员农民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只有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纳到文化建设队伍中来,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好地适应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真正把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培训等培育农民科学意识,优化农民知识结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9]只有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推动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培育农民的和谐理念、和谐思维、和谐精神,才能有农村的和谐与稳定,才能打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第四,注重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和睦”“和为贵”“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思想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沉淀,这些和谐思想与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文化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具有一致性,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毛泽东曾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534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传统的“和合”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体现,在中国社会中尤其是农村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强大生命力,仍然是我们可以有效利用的思想资源,对这些资源必须大力挖掘。当然,在继承传统中要把握好“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的原则。
第五,紧紧围绕引领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一时代主题。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的文化需要也出现了“求富、求知、求乐”等方面的特点。在这些特点当中,首当其冲的是“求富”,也就是要提高农民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但是,要达到“求富”的目的,必须从“求知”出发,“求知”是“求富”的前提。因此,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时刻围绕着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一时代主题进行,也只有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富民政策教育,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农民的头脑,帮助农民树立致富的信心。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还要具有针对性,要针对农民急于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展开教育活动。要针对农民科学知识缺乏、法律观念淡漠、思想保守的现状,以“三下乡”活动为契机,通过举办农技培训班、技术讲座、农技夜校等形式,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普及活动,对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更新经营理念;同时,针对农村大量富裕劳动力在农闲时外出务工的特点,还要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在职业技术培训中,既要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还要加强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和谐思维以及法制教育,使外出务工农民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又使其作为农村的文明使者,成为沟通农村和城市的桥梁。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文化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文化建设的进程和现代化水平,建设顺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基本要求的新农村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何民族要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立足于自己的传统文化。“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0]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社会的主导文化,它的强大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而创新则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新农村文化应该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依托;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应该是立足于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发展趋向,在坚持传统文化特色基础上的文化建构。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07-10-25(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周恩来.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1964-12-31(1).
[4]金民卿.大众文化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34.
[5]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2.
[6]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1996(2):108-113.
[7]范玉刚.文化走向市场亟需厘清的一个问题:市场中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定位[J].理论前沿,2005(1):20-22.
[8]胡锦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3.
[9]鲍雪松.和谐视域中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考[J].理论界, 2008(8):141-14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8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