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刍议高校生态德育

时间:2024-08-31

刘 丽,胡 云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社科部,江西南昌330000)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是传统高校德育内容的补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高校生态德育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迫切性、敏感性和棘手性的重大问题。笔者从生态危机的根源出发,阐释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因为人性的完善才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所以,人性的完善也应是高校生态德育的最终目标。笔者简要阐述高校生态德育的核心内容——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从而发现两者的生态伦理思想都是以人性的完善为最终目标。笔者将这些论述归结为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应关注人性,应以人性的完善为中心。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最终目标:人性的完善

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现代生态危机的根源。历史上关于人同自然关系的认识主要存在着两种分歧: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将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作为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将自然视为人类资用和支配的对象,自然是服务于人类的附属品;非人类中心主义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指出动物、植物和一切自然物个体及共同体也是利益和价值的主体,同样享有道德权利,从而阐明人与自然的同一性。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同一性的论述是:“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56-57由此可见,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解释人同自然的关系时都无法回避人的存在本身,因而,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更无法绕开道德产生的根源——人性这一主题。

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决定了人必须从自然界中寻求物质和精神的满足。然而,随着人类贪婪的物质欲望的萌发和这种欲望被阶级制度予以合理化,人们逐渐遗忘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可贵。为了满足群体或个体的需要,人们对自然进行无情的掠夺、瓜分乃至使整个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现代人盲目地相信凭借理性而发展的科学技术,可以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完善人性以及达到自由。这种盲目典型地表现为把理性当作控制自然的工具,迫使自然界成为人役用的对象。人与自然对立,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征服自然界,谋略摆脱匮乏和灾害,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解放。但事与愿违,对自然的支配与征服却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与灾难。自然被认为是僵死的、无生命力的空洞实在,自然事物本身不存在任何的内在价值,它的价值只在于被人使用与开发。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主体性原则不断膨胀,人的活动、自然界等被视为工具。这排斥人的价值追求,颠倒人与自然、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从而割裂了完整的人性,导向了人的异化。由此可见,当前的生态危机表面上是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掠夺,实质上则是人的异化和人的欲望无限膨胀的外在表现,是人的精神、伦理、道义、美德等崇高价值的忽略和异化。简言之,生态危机最深层次的根源在于人性危机。

为了挽救这个我们生活于其中、濒临毁灭的地球,重新规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领导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如何才能解决现代的生态危机问题?毫无疑问,仅凭科学手段是无法完成此项任务的。有人提出生态道德教育是值得尝试的途径之一,而其中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沉重的历史责任。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技能,通过物质文明建设富强国家,更应具备生态道德素养,具备关怀人类生命和生存的终极使命。要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的尊重和关怀,根本的决定因素在于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而这又取决于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即对人性的理解。以人性的完善来激发大学生对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命价值观的关键,同时,这也应是高校生态德育的最终目标。

二、高校生态德育的核心内容:儒家和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二是时代的先进文化。对于已经具有相当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大学生来说,生态道德教育既需要有传统的说服力,也需要有现实的针对性。因此,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和代表时代先进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自然就应该是高校生态德育的核心内容。

(一)“天人合一”——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根本

尊重生命、崇拜生命是中国古人对生活的基本态度,“天人合一”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道法自然”涉及的是自然规律向生态道德转化的问题,“与天地相参”是中国传统思想生态伦理的价值目标。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着重阐释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根本——“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完美概括。“天人合一”将人与自然视为“一”,并且认为人性源于天,顺从自然之道则为善,物我一体是最高的人生境界。这也就是说,完善人性的外在表现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对自然的仁爱。这其中有两层含义。

其一,“天”代表了本体论,表示真实生命的第一个来源。儒家思想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秩序中的一个存在,是自然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本身也是一个生命体,所有的存在相互依存而成为一个整体。所以,人应以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身份立足于生态系统之内认识自然,从而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以实现人-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儒家思想把人类社会放在整个大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息息相通,和谐一体。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孔子一生都以实现“仁”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儒家思想认为,对待万物也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天地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若随意破坏浪费这些资源,会损害人类自身。人对自然不能只讲索取和征服,必须把自然看作是人类的朋友,像爱护朋友那样爱护自然。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第一层含义。

其二,依据“天人合一”的形上体验,天既是万物的根源,又是心性的根源,所以就人的天性而言,仁爱的展现必须覆载万物,不可偏废。因为爱物的根据在于天,在于人的本性,所以“仁爱”必须由人推及于物。根据心性学的观点,因人性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人必得推其仁爱于物,否则便有愧于人性。如果承认人性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那么爱物之心即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充要条件,因为善性的要求对一切人有效,而且以万物为对象。儒家思想认为,人皆有天性善意,且就善性的表现而言,无爱物之心的人,确实属于非人。由此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对自然的仁爱之心乃是人性的自然表现。所以,人类在为自身的生存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把这种改造和利用限定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遵循上,即“制天命”须以“应天时”为前提。否则,就会破坏和危及人类的生存基础。就这方面而言,“性道合一”观对于现代的人类仍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思想的根本。“天人合一”要求人们从超越天、地、人的立场,从大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一思路看,人与自然是统一和谐的关系,从最终意义讲,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天人合一”将人仁爱的本心、本性推及宇宙万物,孟子的“仁民而爱物”,张载的“民胞物与”,程颐、程颢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均是这种推及的具体说明。儒家生态思想能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使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得到加强。

(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完成了的自然主义”——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的基本理念

马克思针对现代性给人带来的厄运提出了环境伦理的基本理念。在他看来,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仅仅运用科学理性精神是不充分的,必须包含有人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在确认人的主体性的同时,也必须承认自然系统的独立性、先在性与价值性,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赖以安身立命的真正家园与可靠根基;这种价值追求是对人异化现象的抗议,是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社会进步的标准。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生态道德教育需要摆脱工具理性的枷锁,抛弃主客二分的认识论观点。以下从两方面来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环境伦理的基本理念。

第一,马克思阐释了人的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相统一的环境伦理理念。“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1]80“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83由此可见,人与自然原本就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同根同源,人与自然万物互依共存,人与自然万物皆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在人们给自然打上烙印的同时,自然的品格也内化于人性中。人处于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境域中,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实质上又是他认识自然、内化自然、使自己再度投入自然的过程,不能仅凭“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就对人性作出社会性的一维注释。“存在”——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共同决定人的本质,遗忘了存在,人就坠入无家可归状态,不能成为真正的人;遗忘了自然存在,人就成为片面的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因此,马克思主张在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应确认并实现人的价值及福利,但同时也应确认和实现自然万物本身的价值及福利。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的价值包含人本身的价值和人对自然界的效用价值。马克思充分肯定自然界的价值和尊严,明确提出了自然界具有本身的价值。

第二,马克思阐述了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相统一的环境伦理原则。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也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迷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2]马克思认为,理想的社会(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状态,是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人道主义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而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实现,以人的自然主义的实现为前提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万物一体、物我同类的社会,人与自然内在地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合共生,人实现全面发展,自然界复活再生,人的自然主义以自然界的复活和新生为价值取向,它显现的是人对自然的尊重,是仁爱的伦理道德品性。但是,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以“合乎人的本性的人的自身的复归”为前提。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不谋而合,两者皆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关系。人不是单子式地独立于整体而单独存在,人既在社会中“存在”也在自然中“存在”,人与自然彼此相通,它们之间真实、客观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世界的千姿百态。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应该抛弃主客二分的认识论观点,将人置身于天地万物之中,人与自然彼此交融、互相依存,在人与物的切近中把握生命的境界。并且只有在人性完善的前提下,人才能在自然中“诗意地栖居”。

毫无疑问,高校生态德育应从问题的根本入手,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代的先进文化中汲取精华,把人性的完善作为生态德育的最终目标,使大学生肩负起关怀人类生命和生存的终极使命,从而引导他们用智慧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和博爱的精神对待他人、社会和自然。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