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负向迁移与语用失误

时间:2024-08-31

刘萍萍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进入21世纪,人类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传播通讯技术空前发展,交通工具更新加剧换代,多媒体及互联网出现及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增高,等等。这些变化使全球人们联系日益紧密,促使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紧缩,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球村”。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是一个多语言的时代,是一个现代传播技术“强制”我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代。在人们日益紧密的联系之中,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必然。简单来说,跨文化交际就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1]。然而,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人们在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他们在编译码过程、语篇使用规律、语篇组织结构等众多方面的差异,因此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常常会有“咫尺天涯”之感。文化碰撞、文化冲突在所难免,这就会造成交际失误,即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语用失误不是一般的在遣词造句之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在人们交际之中出现的由于说话不合时宜、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符合习惯等使得交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失误。失误是在言词背后隐含意义的理解能力的欠缺[2]。

由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又无意地进行语言迁移,语用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人们是无意识地习得本族语的社会语言规则的,对其遵循也往往是无意识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来表达思想以进行第二语言的交际,这样就产生了语言的负向迁移(language negative transfer)。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对语言规则形成了条件反射,并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时会无意识地用本族语的文化准则、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等来判断和解释他人的语言行为,因而造成交际失误,有时会闹出笑话或误会,使对方处于尴尬的境地。语言的负向迁移主要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四个方面,其中以语篇负向迁移(discoursal negative transfer)最为突出和复杂,这与交际双方母语中的社会语言规则关系很大。这种负向迁移较为复杂,它涉及到交际者双方文化习俗的很多方面。本文将从以下6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和阐述语篇负向迁移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1.表示问候。问候是维系和保持现有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或调节剂。英国人喜欢谈论天气,见面常说“Lovely weather,isn’t it?”之类的话;美国人打招呼常用“Good morning!”“Hi!”“How are you doing?”等。而中国人以前习惯用“吃过了吗?”“上哪儿去?”等,这些话语实际上只是招呼,在汉文化这些话表示平易近人、热情待人的礼貌行为,不会产生误解或失面子的结果。而这样表示打招呼、问候的话直接译成英语就是“Have you had your meal?”和“Where are you going?”如果用这两句话来向英语世界的人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会觉得唐突或惊讶,甚至会觉得有被探听隐私之类的反感[3]。这种中国式的问候用在英语中就是一种明显的语用失误。大多讲英语的人会把前者误认为是讲话者要请吃饭,而把后者误认为是讲话者对个人私事的干涉。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Why do you invite me for supper?I can afford it(我有钱吃饭).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但问候方式仍然是“通过言语表述他人正在做的事”来实施,即看见他人在干什么就问什么。如看到他人在散步就说:“在散步啊?”看到他人在打球就说:“打球啊?”虽然只是问候,但能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友好,也不期待回答,而老外可能会认为明知故问,闲事管得太多。

2.表示称呼。人际间的相互称呼语是日常交往最经常发生的沟通人际关系的信号和桥梁,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称呼是言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不恰当的称呼则会使交际双方不快,或使交际中断,留下不良的后果[4]。在称谓上,中西文化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近年来许多讲英语的人,尤其是美国人,喜欢直呼长辈的名字,来代替Mr.、Mrs.、Miss等敬词,无论年龄大小、地位高低。在他们看来,直呼其名表示被称呼的人平易近人、受人爱戴,而这种称呼方式则更易于联络感情。即便是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也是如此。这当然与中国的习惯完全相反。中国人历来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年龄辈份上极有讲究。中国的称呼语倾向于采用“亲近准则”和“礼貌原则”[5],孩子不能对父母老师等长辈直呼其名,否则就会被视为不懂礼貌甚至缺乏教养。另外,中国人往往称中老年人如“老王”、“老同志”、“老先生”、“老大爷”、“老人家”等,一个“老”字增添了几分尊重。而西方人忌讳谈及“老”字,他们认为“老”意味着“风烛残年,老而无用,不再被社会所需要”。因此,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Old Mr.John”之类的称呼,肯定会伤了对方的自尊心,引起对方心中的不快。

3.表示称赞。称赞是一种对他人品质、能力、仪表等的褒奖言行,恰当的称赞可获得对方的好感,使交际顺利,人际关系和谐。对称赞的反应,英美人一般表示感谢,也就是正面接受,而且也经常称赞别人。中国人在这方面的习惯则恰恰相反,中国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尊卑有等,亲疏有序。中国又是礼仪之邦,以谦虚为美德,上尊下卑,贬己尊人,再加上“身份制”的影响,受到称赞时可能会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是领导支持和重视的结果”等。再如,中国学者作国际性学术报告,报告本身很有学术价值,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可,但在结束时,报告人如对英美文化不熟悉,可能会说:As my knowledge and research is still limited,there must have been lots of mistakes in my work.I hope you will correct me and give me guidance。这样的谦虚话会令老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引起语用误解,弄巧成拙。这反映了中西文化在思想观念上的不同,中国人强调集体的力量,赞扬流于表面,泛泛而谈;西方人则强调个人,喜欢就事论事。再如,用评价胖瘦来称赞某人时,中国人会说:您最近又发福了。因为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胖是富态的代名词,象征着家庭富有、生活美好。如果称赞英美人士说“You’ve put on quite a lot”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因为他们认为发胖意味着体质开始下降,甚至会误解为含有贬义的话语。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避免使用上述话语。

4.表示邀请。“邀请”这一语言行为是各社会、各群体所共有的言语行为。英汉文化在发出邀请和接受邀请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也就是说,不同社会对“邀请”这一言语行为有不同的社会规范、不同的社会期望,这就是为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邀请”时经常失误的原因。美国人追求人人平等(equality),当美国人邀请别人时,由于受个人主义取向的影响,对被请人会特别尊重,从不强加于人。因此他们会十分礼貌,给对方留有余地。比如,一位美国人请朋友到家做客。他对一位中国朋友说:“I’m going to have a party tonight at my home.Come if you want。”而这位中国人不知他的美国朋友是诚心诚意地邀请自己,还是就这么随口一说,拿不准是否应该去做客。经过再三斟酌还是没去。其实,这位美国人是真心实意地邀请。从字面意思理解,他对朋友的邀请看上去比较informal(不正式),但他的诚意已蕴涵在所说的话语里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认为这样的邀请语气不够强,或者极不诚恳。但当中国人客气地回答说,“Thank you.I’ll try to come”,也会使美国人感到茫然,因为他们不能确定你是否肯定会来。中国人习惯于多次邀请,认为这样才算诚心诚意,而被邀请者一般也要多次反复推辞才会最后接受。也就是说,中国人发出邀请与接受邀请的模式是拉锯式的,像打太极拳一样,需要推过来挡过去一番。这种邀请方式是英美人士无法接受的。然而英美人士的一次性邀请也可能会被中国人当做没有诚意,难以成命;英美人士对邀请的一次性接受也可能会被中国人当做没有教养,难以认同。

5.表示告别。告别作为一种社交礼仪,象征着交际活动的结束,它具有特定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行为方式,并受时间、地点、人及文化差异的影响。英语中最为常见的告别语有 Good-bye、Bye-bye、See you、See you later、See you soon,等等。而中国客人在辞行时,主人会说“再多坐一会儿”、“再聊一会吧”等留客的话,客人一般会说“多谢”、“麻烦了”、“打扰了”、“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等,说完告辞话便可马上离去,这透露出中国文化特有的关心他人的人情味。中国人送客总喜欢送到大门外,甚至“送君送到大路旁”,送的路程越远,越表明主客之间的关系亲密,以及主人的彬彬有礼。最后可能用“慢走”等话结束全过程,说“慢走”有其一定的道理,对重人情味的中国人来说,不这样说,似乎有“催客人走”的嫌疑[6]。

6.表示禁忌。由于无知、迷信或社会文化习俗的原因,人们往往被禁止说某些话、做某些事或使用某些物件。中国人办事讲究选择吉日,讲究谐音和兆头,辟邪以讨吉利。在欧美人的心目中,“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凡有“13”数字的都要避开或绕过,这与耶稣基督有关。据说在基督教国家,高楼都不设“13”号码,凡有“13”数字的都要避开或绕过[7]。又如,在汉语中,“龙”及其相关词语明显具有至尊至上的色彩,因为“龙”是能兴风作雨、飞天潜渊的神异动物,后来变为华夏民族图腾的象征意象,被赋予各种褒义。古代皇帝被称之为“真龙天子”,其后代为“龙子龙孙”。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龙”是古代硕大、凶残的古怪野兽,不仅无端吞噬人类和动物,而且制造水火灾害,危及人类生存,所以西方人对“龙”绝无好感,对中国人凭空杜撰出那个“龙”,以及对“龙”的崇拜感到不可思议。这些文化内涵不同的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引起误解和导致交际的失败。另外,由四个英文字母组合而成的咒骂和猥亵语,如shit,cunt,fuck等也不登大雅之堂。西方人尊重隐私(privacy),讲究个人空间,有关年龄、职业、收入、信仰、婚姻状况等隐私,属于“忌谈”话题之列。而汉语文化对“死”方面的语言特别忌讳,在谈及与“性”有关的事情时,一般也比较谨慎隐讳。在中国家庭里,孩子一般不能直呼父母、长辈的名字。正因为中西文化有着不同的禁忌,我们在跨文化交际时要特别小心,弄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以避免引起对方不悦。

以上6个方面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差异,就是种种文化语用差异,是由中西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是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概念化加上社会共识的结果。也正是因为有社会共识的介入,对于同一种世界现象,不同的文化就会有不同的概念化解释。可以看出,英美文化崇尚“自立精神”(self-reliance)、“自我实现”(self-achievement)、“实用主义”(pragmatism)、“平等”(equality)、“效率”(efficiency)、“多元主义”(pluralism)以及大写的“我”(I),尊重“隐私”(privacy)。中国文化则注重“和为贵”、“以人为本”、“仁爱谦和”、“卑己尊人”、“面子”、“集思广益”等“家族”精神和“集体主义”文化观。而文化差异又来自中西思维的差异,思维和文化的差异可以导致语际的语用误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其话语组织的方式和结构自然也就不同。以英汉文化为例,汉文化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典型的圆周式或迂回式(roundabout),人们说话总习惯于绕弯子,常常避开主题,把自己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想法,保留到话语的最后才说明。也就是先讲原因、条件或其他背景因素,以引起对方同情、理解或支持,然后才提出自己的具体要求,这样才礼貌,不唐突,让对方有思想准备。然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则是一种典型的直线式(linear)思维,或者说是逆向(anticlimax)思维,其运行方向与汉文化刚好相反。他们直接提出要求,开门见山,对原因、条件等的陈述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如果要说,也可后置。这样可节约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精力浪费,从而提高交际效率[8]。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296.

[2]陈俊森.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02.

[3]殷莉,韩晓泠.英汉习语与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

[4]卫志强.称呼的类型及其语用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4(2):10-15.

[5]曲卫国,陈流芳.礼貌称呼的语用学解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6):118-124.

[6]杨德峰.汉语与文化交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8.

[7]夏纪梅.语言交际常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48-49.

[8]熊学亮.简明语用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6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