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李 杰,初立秋,张师军,郭照琰,高达利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市 100013)
抗菌塑料是一类具备抑菌和抗菌功能的新型材料,通过在塑料中添加抗菌剂的方法制得,在使用环境中对塑料表面的细菌、霉菌、藻类等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帮助材料表面保持洁净,有效避免细菌传播,减少交叉感染,同时可以阻止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对塑料降解而引起的变色、异味和脆变等问题[1-2]。抗菌剂种类较多,无机银系抗菌剂的耐热性好、安全性高,但存在银易变色、价格高、添加量大等问题;有机抗菌剂具有抗菌广谱,对真菌效果好,起效快的优点,但存在耐热性差、易变色的缺点。发挥抗菌剂的优点、弥补其缺点,提高抗菌的广谱性,降低成本是抗菌塑料研究的热点[3-6]。
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是目前市场上有机抗菌剂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其合成方法最早由Goerdeler和Mittler提出[7-9]。此后,美国罗门哈斯公司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异噻唑啉酮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的优点,在水处理、化妆品、胶黏剂、涂料、纺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0-16]。然而,异噻唑啉酮作为抗菌剂添加到塑料制品中的研究较少。异噻唑啉酮作为抗菌剂在涂料、黏合剂等方面应用时,通常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进行,而用于抗菌塑料,需要满足挤出、注塑加工过程中高温、高剪切的作用,此外,异噻唑啉酮添加到塑料中后,可能会长时间经受日光的暴晒,特别是一些户外制品,因此,研究加工温度、光照老化对抗菌材料颜色的影响,对于异噻唑啉酮抗菌剂在塑料中的应用有重要实用价值。
本工作选取了两种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OIT)、4,5-二氯-2-正辛基-4-异噻唑啉-3-酮(DCOIT),对添加这两种抗菌剂的聚丙烯的变色情况和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加工温度、注射温度、光照时间、变色抑制剂等对抗菌聚丙烯黄色指数(YI)和色差(ΔE)的影响。通过热失重/红外同步热分析仪对异噻唑啉酮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聚丙烯7726H,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OIT,纯度大于等于98%(w),大连百傲化学有限公司(简称百傲公司)。DCOIT,纯度大于等于97%(w),百傲公司、太仓高分子材料研发有限公司(简称太仓公司)(考虑到不同厂家DCOIT生产路线、提纯工艺可能存在差异,为了工业开发抗菌聚丙烯的需要,选取两家产品进行性能比较,优选)。紫外光吸收剂PR-25,B-CAP,VSU,326,531;ZnO;磷酸锆载银抗菌剂AGP01;沸石载银抗菌剂AGZ02;大肠杆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均为市售。
GH-10型高速搅拌机,北京橡塑机械厂;ZSK-25型双螺杆挤出机,德国WP公司;HT-125型注射机,宁波海天塑料机械厂;STA 449 C Jupiter型热失重/红外同步热分析仪,德国Netzsch公司;Spectra SF300型配色系统,美国Datacolor公司。
将聚丙烯、异噻唑啉酮类抗菌剂、变色抑制剂、ZnO等按一定比例加入高速搅拌机,预混1~2 min;然后,将所得预混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料筒温度分别为210,230,250,270 ℃,转速为350 r/min,将挤出的粒料于90 ℃烘干3 h;最后在200~210 ℃的条件下注射成50 mm×50 mm×3 mm的试样。
热分析:采用同步热分析仪对DCOIT进行热重(TG)以及同步红外(IR)分析,研究DCOIT结构稳定性以及热分解过程。最高设定温度为600 ℃,升温速率10 ℃/min。
YI和ΔE:抗菌聚丙烯注塑样片厚度为3 mm,利用配色系统测定并计算。
抗菌性能:按QB/T 2591—2003A测试。将待测试样及空白对照试样(未经抗菌处理的材料)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消毒处理并晾干,将菌种用1/500营养肉汤稀释成适当浓度的菌悬液备用。取0.2 mL的菌悬液滴在试样表面,用厚度为0.05~0.10 mm的聚乙烯薄膜(4.0 cm×4.0 cm)覆于其上,使菌悬液在试样与薄膜间形成均匀的液膜。在温度为(35±1)℃、相对湿度不小于90%的条件下培养24 h。用10 mL卵磷脂吐温大豆酪蛋白培养液(简称SCDLP培养液)将菌液洗下来,并用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稀释成适当的浓度梯度,将SCDLP培养液洗下来的菌液及10倍稀释液各取1 mL,分别放入无菌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中注入15 mL平板计数琼脂,充分摇匀以分散细菌。待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培养皿,于(35±1) ℃培养48 h,观察。
在同样条件下,在聚丙烯中分别添加等量的OIT,DCOIT(结构式见图1),从图2可以看出:与OIT相比,DCOIT改性聚丙烯的初始YI和ΔE较小,且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其变化趋势也明显较OIT缓慢。因此,不同结构的异噻唑啉酮抗菌剂对紫外光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别,从二者的结构上来看,其差别在于DCOIT的结构中有2个Cl原子作为取代基团,增加了DCOIT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其抗紫外光的能力明显提高。从耐光照变色的角度考虑,DCOIT比OIT更适用于制备抗菌塑料,因此,本工作都采用DCOIT研究。
图1 OIT和DCOIT的结构式Fig.1 Structure of OIT and DCOIT
2.2.1 造粒温度
图2 OIT和DCOIT对聚丙烯YI和ΔE的影响Fig.2 Effect of OIT and DCOIT on yellow index and color difference of polypropylene
DCOIT具有较低的YI和较好的耐变色性能,选取两个厂家的DCOIT进行对比研究。造粒温度分别取210,230,250,270 ℃,注射温度为210 ℃。从图3可以看出:空白样1(未添加DCOIT)的YI和ΔE较低,接近于0,且其YI和ΔE基本上不受光照时间的影响。当造粒温度不同时,太仓公司的试样,随着造粒温度的提高,其YI随之增大,初始YI由210 ℃时的4.5增大到270 ℃时的7.6,温度的提高造成DCOIT部分分解,从而使YI增大;在相同的造粒温度(270 ℃)下,太仓公司试样的初始YI为7.6,而百傲公司试样为5.6,ΔE的变化规律与YI一致,二者之间的差别主要可能是DCOIT品质的影响,包括影响其品质的各种因素(如纯度、生产工艺等)。
图3 造粒温度对抗菌聚丙烯YI和ΔE的影响Fig.3 Pelletizing temperature as a function of yellow index and color difference of polypropylene注:TC代表太仓公司;BA代表百傲公司。下同。
2.2.2 注射温度
图4 注射温度对抗菌聚丙烯YI和ΔE的影响Fig.4 Injection temperature as a function yellow index and color difference of polypropylene
造粒温度为210 ℃,注射温度分别取210,230,250 ℃。从图4看出:随注射温度提高,试样的YI显著提高,由210 ℃时的4.5提高到250 ℃时的9.1,增幅明显高于造粒温度的影响,主要是由于与注塑过程相比,造粒过程所需时间要短得多,一般只有几分钟,而注塑过程则需要几十分钟,停留时间过长导致DCOIT的分解增多,因此变色更加严重。
在光照条件下,从图4还看出: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抗菌聚丙烯的YI均先降低,然后快速增大,可能是由于DCOIT的光解产物无色或颜色浅,因此,光照初期YI降低,但光解产物对紫外光更加敏感,易随光照时间显著变化,导致光照一定时间后,试样的YI迅速增大。ΔE的变化规律与YI一致。因此,影响DCOIT改性聚丙烯耐变色性能最主要的因素是光照,有必要添加适当的紫外光吸收剂等变色抑制剂对其进行抑制。
从图5看出:由于部分紫外光吸收剂自身具有颜色,因此导致添加紫外光吸收剂的抗菌聚丙烯的YI明显高于空白样2(添加DCOIT,未添加紫外光吸收剂)的YI,其中,紫外光吸收剂VSU的效果较好,添加后抗菌聚丙烯的YI无较大变化,而添加其他紫外光吸收剂后,抗菌聚丙烯的YI明显增大,基本在10以上。添加VSU后抗菌聚丙烯的YI随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分别添加PR-25,B-CAP,326,531后抗菌聚丙烯的YI则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明显,说明这些紫外光吸收剂具有一定抑制DCOIT变色的效果。ΔE的变化规律与YI不完全一致,这与紫外光吸收剂本身的颜色对色差造成影响有关。但从整体上来看,紫外光吸收剂VSU具有一定抑制DCOIT变色的能力,且试样经过192 h光照后YI仍较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图5 紫外光吸收剂对抗菌聚丙烯耐变色性能的影响Fig.5 Effect of UV absorbers on discoloration of antibacterial polypropylene
优选了两种紫外光吸收剂VSU,B-CAP以及一种无机抗菌剂ZnO作为DCOIT的变色抑制剂进行研究,从图6看出:当紫外光吸收剂VSU的含量相同[为0.3%(w)],而DCOIT的含量不同[分别为0.25%(w),0.50%(w)]时,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YI先降低,然后略有升高。这可能是因为DCOIT的光解或紫外光吸收剂吸光后产生的现象,而当光照一定时间后该现象趋于稳定。
图6 紫外光吸收剂及ZnO对抗菌聚丙烯耐变色性能的影响Fig.6 Effect of ultraviolet absorbers and ZnO on discoloration of antibacterial polypropylene注:DCOIT 0.50 VSU 0.3表示DCOIT含量为0.50%(w),VSU含量为0.3%(w);其他类推。
从图6还看出:DCOIT含量增加的同时,也使其YI随之增加。当DCOIT的含量相同[0.50%(w)],而紫外光吸收剂的种类不同(VSU,B-CAP)时,B-CAP对DCOIT变色的抑制效果较VSU差,且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二者之间的差别逐渐增大。当DCOIT的含量相同[0.25%(w)]时,添加0.75%(w)ZnO对抗菌聚丙烯变色问题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这可能是由于添加大量的ZnO对光线有一定的阻隔效果,导致照射到DCOIT使其发生光解的概率减小,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YI,且ZnO为白色,不受温度以及光照的影响,因此使抗菌聚丙烯具有较好的耐变色性能。ΔE的变化规律与YI一致。综上所述,当DCOIT含量较低时,添加定量紫外光吸收剂VSU或者添加较多的ZnO可以获得YI低且不易受光照影响的抗菌聚丙烯,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DCOIT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熔点为36~40℃。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且达到200℃以上时,DCOIT质量损失速率开始增大;温度为300 ℃时,DCOIT完全分解或挥发。
从图8可以看出:温度为150 ℃左右即有DCOIT热分解产物的吸收峰出现,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强,且该吸收峰自始自终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说明DCOIT在高于150 ℃时,发生了热分解和挥发,并且挥发成分的结构较为稳定。从图8d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增加,1 801 cm-1处的红色吸收峰深度增加,说明挥发物的量也随之增加,1 800 cm-1左右明显的吸收峰(见图8b),应为DCOIT环酮结构上羰基的吸收峰。从图8c可以看出:超过150 ℃后,吸收强度增加,说明更高温度条件下,热分解量增大。
图7 DCOIT的TG及微分失重曲线Fig.7 TG and DTG curves of DCOIT
图8 DCOIT热分解气态产物的IRFig.8 IR of gas products from DCOIT thermal degradation
将图8中230 ℃的IR与DCOIT固体的IR进行对比,从图9可以看出:热分解所产生的气态产物的IR与固体DCOIT的IR基本一致,说明DCOIT虽然在高温条件下会挥发,但总体而言,大部分挥发物的化学结构无明显变化,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将试样在50 ℃热水中浸泡16 h后,再进行抗菌测试。从表1可以看出:当DCOIT含量为0.25%(w)时,水煮后,抗菌聚丙烯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大于99%,抗菌性能较好。相对而言,磷酸锆载银和沸石载银抗菌剂用量为0.60%(w),抗菌率大于99%;50 ℃,水煮16 h再测试抗菌性能,二者用量分别为0.80%(w)时,抗菌率大于99%。
图9 DCOIT固体粉末与热分解气态产物的IRFig.9 IR of solid and gas products from DCOIT thermal degradation
表1 抗菌聚丙烯的抗菌率Tab.1 Antibacterial rate of antibacterial polypropylene
a)DCOIT可以用于抗菌聚丙烯的改性加工,DCOIT改性聚丙烯的YI和ΔE随着造粒温度和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加入紫外光吸收剂、ZnO可以有效改善抗菌聚丙烯的变色现象。
b)在聚丙烯中添加0.25%(w)DCOIT,并于50℃水煮16 h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大于99%,在抗菌聚丙烯领域应用前景较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