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李 娟,计文希,杜文杰,张龙贵,宋建会,刘宣伯,张韬毅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市 100013)
聚酰胺(PA)6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合成并实现工业化,具有优异的耐腐蚀、耐磨性以及阻隔性能,广泛应用于纤维、注塑制品、多层共挤薄膜等领域[1-5];但传统PA 6的结晶速率高,导致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差,力学性能不稳定,低温烘干性能差,与聚烯烃多层共挤加工性能匹配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加工和应用。因此,通常采用共混改性、共聚改性和添加无机填料等手段改善PA 6的性能,制备的PA 6应用前景十分广阔[6-12]。
PA 6共聚改性是一种从化学合成的角度出发,加入酰胺类共聚单体,通过调整共聚物组分配比来改善PA 6的软化温度、结晶性能、透明性、溶解性等。曲良俊等[13]以脂肪族二元胺与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为单体,采用多元共缩聚法制备了半芳香透明PA,并对其热性能、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料筒温度为230~245 ℃,注射压力为50~100 MPa,模具温度为60~70 ℃时,该透明PA能顺利进行注射成型,其力学性能随注射压力的增大而提高;经过调试处理后,透明PA的冲击强度有所提高。曹凯凯等[14]以间苯二甲酸己二胺盐(6I)为共聚单体,制备了系列PA 6-6I共聚物,并表征了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组分6I的引入会导致体系结晶温度(tc)与熔点(tm)的降低,但并不会显著改变体系的热分解行为;此外,6I的加入会提高共聚体系的拉伸/弯曲强度,添加10 phr的6I时共聚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最佳。
采用二元酸与二元胺共混体系作为共聚单体改性PA 6,降低材料的结晶性能的研究虽有系列报道,但仍缺乏系统的讨论,尤其是不同的二元酸与二元胺混合对PA 6改性的影响研究不多。本工作采用两种不同的二元酸(己二酸和间苯二甲酸)分别与二元胺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混合作为共聚单体,制备了系列PA 6共聚物,研究了共聚单体含量对PA 6共聚物结晶速率和结晶度(Xc)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二元酸对PA 6共聚物结晶性能的影响。
己内酰胺,分析纯,天津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己二酸,间苯二甲酸,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纯度均为99%,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高压反应釜制备PA 6共聚物。定量己内酰胺、己二酸或间苯二甲酸、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及脱盐水加入高压釜中,升温到260 ℃,加压到0.4 MPa,保压3~4 h,再泄压,常压保持8 h后以一定速度抽真空3 h,真空度为7 000 Pa,最后通入氮气,出料。将聚合的PA 6切片于95 ℃以上去离子水中萃取除去未反应单体,萃取36 h后在鼓风烘箱中于80 ℃干燥10 h,于80 ℃真空干燥12 h至恒重。PA 6共聚物投料比见表1。PA 6共聚物结构示意见图1。
图1 PA 6共聚物结构示意Fig.1 Structural formula of PA 6 copolymer
1.3.1 相对黏度
首先将(0.500±0.050)g试样于80 ℃真空干燥12 h,置于50 mL锥形瓶中,用移液管移取质量分数为96%的浓硫酸50 mL,将锥形瓶放置
表1 PA 6共聚物投料比Tab.1 Feed ratio of PA 6 samples
1) 己二酸与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摩尔比为1∶1,简称己二酸共聚体系;
2) 间苯二甲酸与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摩尔比为1∶1,简称间苯二甲酸共聚体系。下同。在调速多用振荡器中,使试样完全溶解。按GB/T 120006.1—2009测试相对黏度,每个试样平行测定5次,记录浓硫酸及试样的流出时间,浓硫酸的流出时间误差不超过0.2 s,试样的流出时间误差不超过0.4 s。试样的相对黏度按ηr=t/t0计算(ηr为试样的相对黏度;t为试样流出时间,s;t0为浓硫酸流出时间,s)。
1.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采用美国尼高力公司的Nicolet 670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波数500~4 000 cm-1,分辨率4 cm-1。切下一小块试样,保证切面平整,平整部分面积至少约2 mm2,试样尽量薄,采用衰减全反射附件模式采集谱图。
1.3.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采用美国PE公司的Perkin-Elmer DSC850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氮气氛围,从25 ℃升至260 ℃,升、降温速率均为10 ℃/min。Xc=ΔHm/ΔH0(ΔHm为聚合物的熔融焓,ΔH0为聚合物完全结晶时的熔融焓,PA 6的ΔH0为230 J/g)。
通过控制反应釜搅拌电机功率,制备相对黏度接近的试样,相对分子质量也接近。PA 6-1~ PA 6-6的相对黏度分别为3.12,3.08,3.15,3.12,3.07,3.14。为了去除相对分子质量对试样性能的影响,制备的系列试样具有相近的相对黏度,均在3.00~3.20。由于PA 6聚合过程是一种缩聚反应,依据聚合机理,在通常聚合条件下,制备的试样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相差不大。
PA 6共聚物是由己内酰胺开环聚合得到,主链含有极性的酰胺基。从图2可以看出:在分子链间或分子链内,酰胺基会形成氢键。当加入少量二元酸或二元胺作为共聚单体时,会破坏主链的规整性,从而使这类氢键变弱,数目变少。
FTIR是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组成的一种成熟方法,每种官能团都具有特征的吸收峰[15]。从图3可以看出:几种试样的FTIR谱线基本一样,在1 638,1 542 cm-1处为酰胺Ⅰ和Ⅱ的特征峰,3 290 cm-1处对应N—H伸缩振动吸收峰,3 070,2 938,2 867 cm-1处是亚甲基的吸收峰。由于共聚单体含量低,且引入的共聚单体结构对分子链化学组成没有引起变化,因此,没有观察到新的特征峰出现。虽然线型PA 6与含有共聚单体的PA 6的FTIR谱线区别不大,但3 290 cm-1处的N—H伸缩振动峰,由于受氢键影响,谱带宽度发生了变化。随着共聚单体含量的增加,氢键相互作用减弱,该谱带变宽。说明共聚单体的引入,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分子链的规整型,使氢键数目变少。
图3 三种不同共聚单体配比的PA 6的FTIRFig.3 FTIR spectra of three PA 6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comonomers
从表2可以看出:加入共聚单体以后,试样的tc和tm均有所降低,Xc也降低,结晶峰宽度变宽。这表明加入共聚单体以后,PA 6的结晶速率明显下降。
表2 PA 6系列试样的热性能参数Tab.2 Thermal properties of series of PA 6 samples
从图4可以看出:曲线整体均呈线性下降趋势。但是共聚单体含量的增加对tc的降低趋势更显著,进一步说明共聚单体含量对试样结晶速率的影响非常显著。
图4 共聚单体含量与PA 6热力学性能的关系Fig.4 Content of monomers as a function of thermal properties of PA 6
从图4还可以看出:与间苯二甲酸共聚体系相比,己二酸共聚体系含量的变化对PA 6共聚物的tc和tm的影响更显著。一方面是因为同样含量下,己二酸共聚单体对应的摩尔数(表示共聚单体之间的比例,即羧基与氨基的摩尔比为1∶1)稍高于间苯二甲酸对应的摩尔数,意味着分子链中共聚单体摩尔数更高,对分子链规整性的影响更大,因此表现出更低的tc和tm。另一方面脂肪链二元酸与半芳香类二元酸一样,对PA 6共聚物的结晶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与共聚单体分子链的刚性关系不大。
a)采用己二酸和间苯二甲酸分别与4,4′-二氨基二环己基甲烷按摩尔比1∶1混合作为共聚单体,制备了PA 6共聚物,其化学结构与PA 6相似,但分子链氢键相互作用减弱。
b)引入共聚单体破坏了PA 6的晶体结构,使PA 6共聚物的tc和tm降低,结晶速率变慢,Xc降低。
c)与间苯二甲酸共聚体系相比,己二酸共聚体系对结晶速率降低更加明显。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