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结合当前青年话语特点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建设

时间:2024-09-03

◎胡永嘉 聂 伟 马志伟

结合当前青年话语特点 改进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建设

◎胡永嘉 聂 伟 马志伟

***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青年话语作为话语体系的一部分,有其自身特点,本文认为,针对青年话语特点认真分析,有效利用,巧妙的把思想政治教育主流话语与青年话语相结合,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提高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青年话语;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

话语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们参与社会事务相互沟通的有效工具。人们通过话语表达思想,提出诉求,支配行动。在一定的社会管理模式下,个人和组织被赋予一定的话语权,形成社会公共话语体系。主要由话语主体、话语区间、话语对象和媒介工具组成。[1]注重话语逻辑性、准确性、系统性的称为源语言或一级语言,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注重话语对象特征的话语体系称为应用语言或二级语言,可分为妇女语言、青年语言、农民语言、工人语言等。由此可见,青年话语属于应用语言或二级语言;以往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一个原因是混淆了源语言和应用语言的相互关系,把本应放在指导地位的政治话语直接套用到青年群体,缺少针对话语对象的足够解释和转化,这个问题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和改进。

一、高校思想政治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实践和物质条件的关系时指出,人类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只有在生成过程中满足任务本身所需物质条件的前提下,才会确保任务顺利完成。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政治一维性遮蔽了话语的生活意义,无法充分发挥其教育人、引导人、规范人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实践作用。[2]具体分析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一)意识形态特征明显而生活化不够

一方面,全球化话语、网络话语、社会思潮话语日益群众化、草根化,直接快速地影响到青年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传统思想政治话语难以适应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话语形式鲜活度不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化社会是经过高度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多元社会,不仅社会主体是由差异性很大的个体组成,而且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也是多元的,差异主体之间获得平等身份,并相互包容,这种状况决定了现代青年价值观的自由性和多样性。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往往直接套用意识形态语言或者用“政治口号”去做工作,最终因被青年难以理解,因距社会生活远而被忽略。

(二)说教特征明显而体验性缺乏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格式化和工具性话语体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分关注上级的命令、文件和社会规则,倾向于“行政化”传播和“灌输式”传递,直接告诉青年“什么是对的”,体现的是“工具理性”。随着全球化、网络化的话语实践,青年学生的个性化诉求和全面发展需求日益增强,他们喜欢用切身感受或体验来发现“为什么是对的”,并以此交换思想,体现的是“实践理性”。这突显了传统思想政治话语说教性明显,而与青年话语重视个体实践体验的话语方面的紧张。

(三)严肃性明显而解释力不足

由于过多套用了现成的意识形态话语及“政治口号”,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显得严肃有余而解释力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对象是思想活跃、追求新奇的广大青年学子。他们喜欢用鲜活的、创造性的甚至娱乐化的语言去交流,在语言媒介上喜欢借助新媒体的工具传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重点关注青年学子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并以合理形式以及喜闻乐见的媒介来解释和传播。由此可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广大青年生活化、体验性、解释力等方面的需求考虑不够,对传播形式、传播工具等方面的改进办法不多,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

二、当前高校青年话语特点

当代青年的成长过程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尤其对新兴媒体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青年学子对公共事件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话语权的关注,更倾向于借助新兴媒体来构建自己对外部世界和生活的认知与理解。因此,图书、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吸引力处于不断下降趋势,甚至受到冷落,而以微信、微博、APP等形式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则在广泛推崇之下被主流化和前沿化了。

大学本科学生(18岁—22岁为主)这个青年群体正是新媒体传播和新技术应用的主力军,当前青年大学生话语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注重时尚性。作为网络的主力军,最具有创造力和颠覆性的高校青年,他们中间流行的语言是最时尚的,很多网络语言是通过他们传播的。他们追求原创,也对旧有词汇拼接组合。比如“菜鸟、给力、小鲜肉、萝莉”等网络词语均是青年自创的,而“累觉不爱,不明觉厉,喜大普奔,说闹觉余”等词语是运用碎片字词的拼接组合,这类时尚语言,如果不加以说明,非网民会难以理解或不知所云。而作为新兴的时尚语言,网络语言备受青年青睐,并从网上走到网下,从虚拟进入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当代青年的语言、认知乃至生活方式。[3]

二是注重体验性。去年曾经流行的“热词”“蓝瘦,香菇”,其实是“难受,想哭”的谐音。原来是失恋后寄托网络的一种宣泄,借以减轻痛苦。而方言“难受,想哭”听上去像“蓝瘦,香菇”,引起了围观者的兴趣,加上有些年轻人失恋后的痛苦感受,引起共鸣,成了网络流行语。“蓝瘦,香菇”词语的流行,正好契合年轻人在表达上的游戏化心理。又如“葛优躺”,源自葛优主演的长篇家庭情景剧《我爱我家》,葛优扮演的“混混”去邻居家蹭饭吃,坐在沙发像一摊烂泥。网民们根据表情包的特点,便把慵懒的瘫坐姿势取名为“葛优躺”。这个词形象生动直观。

三是注重娱乐性。青年中流行的语言常带有娱乐性,给人感觉“好玩”。比如“小目标”,王健林在参加央视组织的节目时激励大家:“想做世界首富,这个奋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年轻人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先挣它1个亿。”广大青年很受触动,视频成几何级的转发,继而形成“小目标”这个娱乐性很强的词汇。因为“小目标”其实是普通人一辈子也难以实现的“大目标”,所以含义正好与本义相反。这里包含了广大青年的娱乐和自嘲精神。又如“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吃瓜群众”,“洪荒之力”,“套路”,“一言不合就分手”等等。

四是注重个性化。青年推崇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往往是别人都没有说过的,他们组织的语言不是为了向大众普及知识,而只是为了表达个人情绪,或者刷“存在感”,很多情况下仅停留在“私人语言”圈子,在某种特定的情况或情境下,如果得到了同龄人的认同和接受,可能会被大量传播。这在非互联网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三、如何与主流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让青年学子从内心接受主流的政治话语体系,使高校青年自觉认识到自己是公共话语体系的一部分,把个人的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理解和解释源语言或一级语言,将其灵活性、创造性的转化为能被广大青年接受的话语,从而保证思想政治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坚持源语言或主流话语体系的指导地位

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成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成为高校的鲜亮底色,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源语言或主流话语体系。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话语体系的指导下做好思想阐释和语言应用。

需要重视的是,现在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育,不同程度面临着“失语”、“僵化”、“边缘”等窘境。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恰恰是因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不深、不透。事实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过了历史与实践的考验,常读常新,不断发展更新。它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开放的理论系统;不是坐而论道的空中楼阁,而是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是停在原地吃老本,而是要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如果把这些特征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实事求是”。

我们结合青年话语特点,不是忽视甚至摈弃主流话语,恰恰是要把握主流话语权,要主动把青年话语往正面的方向引导,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为主导,唱响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充分表现中国青年朝气蓬勃的一面、宽容大气的一面、乐观开放的一面、积极进取的一面、虚心学习的一面。

(二)促进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转变

从传播的角度看,应鼓励青年用容易接受的流行话语、生活话语对主流话语体系中的基本精神进行阐发和创新,增强主流话语体系的亲和力。善于运用QQ、微信、微电影、APP等新媒体技术载体传播主流话语体系,并将主流话语体系融入节庆礼仪等活动之中,将大道理变成小故事,大理念转成微话语,形成生动活泼的话语场域。主动释放主流话语体系的丰富内涵,使主流话语体系中积极的文化元素与青年文化相结合,促使青年接纳吸收。[5]

高校的思想政治话语传播方式,犹如阳光和空气对万物生长的意义,能够为学生成长创造好的氛围,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考虑学生需求,摸清学生脉络,用心传播主流话语体系。大学生活过程也是学生锤炼心志的过程,学生的品行要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共同形成。好的成长氛围来自师生共同努力,而其基础在于高校的水平。

有的高校创新工作理念,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方式,主动抢占网络育人新阵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多角度发挥教育功能。有的大学成立了“青网工作坊”,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碎片化”时间,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围绕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要求,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促进了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变。

(三)促进理论话语向实践话语的转变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为青年创设实践平台,缩小践行价值观的距离感。有的高校通过举办公益微实践,发现身边的微公益、微文明等活动,把抽象的价值观理论具象为有意思、易践行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主动参与。鼓励青年关心身边的小事、身边的公益,从身边小事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感受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虚无空洞的,而是扎实具体的。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主动有效地参与时,就会形成一股宏大的公民力量,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理论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当代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要做万般事。高校学生支教、送知识下乡、志愿者行动等活动,都是很好的实践活动,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情怀。大学生们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和活动中加深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美院200多位学生共提交了100多件作品,有绘画、雕塑、陶瓷、摄影、染织、书法等多种形式,比如雕塑专业的同学以雕塑的形式重现长征中的感人故事,获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

[1]〔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螺旋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5-98页。

[2][3]葛红兵:《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第3页;107页。

(本文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首都医科大学;北方工业大学)

责任编辑:江生亮

D432.62

A

2095―7270(2017)09―0034―04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运用青年话语体系改进高校学生工作研究》,项目编号:16JDSZ302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