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唐 慧
群团改革背景下专职团干部管理研究
—— 以武汉市为例
◎唐 慧
前时期团中央相继出台了《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和《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共青团工作全面进入“改革进行时”,“专兼挂”结合的团干队伍改革成为团内外关注的焦点。人事制度改革,是共青团改革的起点和突破口,统筹设计专职、兼职、挂职团干部“进、管、转”制度性安排,更好地发挥共青团锻炼年轻干部工作能力的平台作用。
专职团干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排头兵、先遣队、主力军,自建团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政治体制改革以及企业改制的逐渐深入,专职团干的数量在减少,目前主要集中在团中央和地方各级团组织机关以及学校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当前,团内出现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倾向,如何“去四化”、“强三性”,成为全团的改革工作方向。从组织层面上看,专职团干的“四化”问题追根溯源在于队伍管理松散,团干脱离青年,因此,从严治团、从严管团刻不容缓。
目前,专职团干在组织管理层面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为此,武汉市团校成立了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走访调查了共青团洪山区委、共青团汉阳区委、共青团新洲区委及黄陂区教育局、武汉市地铁集团等单位,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78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份,有效问卷75份,有效率96.2%。本文对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次调研的专职团干对象主要是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团委工作人员,职级涵盖了处级、科级、科员及其他层级;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25—35岁之间;男团干稍多于女团干;工作年限分布较为均匀;整体素质较高,97%以上拥有本科以上学历。
总体而言,专职团干部在选拔配备、培养交流、
通过对武汉市各区团委及基层单位的走访调查,总结专职团干的组织管理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围绕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工作支持;规范团干选拔机制,选优配齐团组织班子;在党委组织部门统筹下,团组织推荐团干转岗输送机制;严格执行专职团干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群团改革;专职团干;管理问题
(一)同级党委对团的工作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团的干部管理体制属于党中央规定的第二种类型干部管理办法,即以同级党委管理为主、上级团组织协助管理。问卷显示,同级党组织“经常”指导的频率相较于上级团组织而言略显不够。党组织是团干部开展工作的重要支撑,团的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开展。而访谈中,一些团干认为团组织服务的对象仅仅是团员青年,忽视了党政中心工作的重要性,这容易导致党组织对团的工作支持不够、指导不强。少部分团干汇报制度执行情况不理想,除了年终考核,平时少有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与党组织之间的沟通联系不紧密,团委出镜率不高,活动辨识度不强,这也影响了党组织对团干的重视程度。
(二)班子配备不齐、后备干部资源不足
调查发现,接近4成的团干表示所在团组织没有配齐工作班子,或缺正副职书记,或缺委员,这个问题在企业、学校稍显突出。与兼职团干相比,专职团干管理序列清晰,责任明确,属于定岗定编,但一些单位的团干配备与单位发展或者团组织发展规模不匹配,没有按规定配备专职团干,所设的编制数量明显不足。也有一些单位有编制,但没有合适人选,空编现象严重。此外,有接近4成的团组织没有建立后备干部队伍,一些单位建立了后备干部队伍但不注重培养,后备干部成长渠道狭窄,作用发挥受限制。
(三)没有形成完善有保障的转岗机制
调查显示,有28%的团干表示转岗难度很大,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政策不到位,没有形成完善有保障的转岗机制。超过一半的团组织每年没有向单位党组织报团干转岗计划,36%的团干转岗没有纳入党委组织部门的调配管理工作,党建带团建工作有待进一步落实。此外,还存在制度政策宣传不到位的问题,26.7%的团干部不清楚如何转岗,42.7%的团干不清楚团干转岗计划和调配情况,团组织应加强转岗政策制度的宣传力度。
(四)考核机制有待创新完善
本次调查显示,近4成的团干认为目前的考核机制“不科学,不能合理地评价所做的工作”。一些团干反映,考核无法检验工作的真实性,难以客观评价工作的实际效果。一些团干表示随着共青团工作重点的变化以及青年的多元发展,单向度的陈述方式有必要向互动式考评发展,近3成团干部表示没有惩罚措施,部分团干对惩罚举措模糊不清,考核存在不严不实现象。
专职团干作为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的专业队伍,建设质量影响着发展水平。改革背景下,从严治团、从严管理专职团干部的形势和任务更为紧迫,从选拔到转岗,从培养到考核,各个管理环节都要杜绝“宽松软”,必须做到“严实硬”。
(一)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工作支持
共青团要积极与党政部门联合制定团干部的选拔配备、交流培养、转岗考核等管理制度政策,进一步落实党建带团建工作,要加强制度政策的督办执行,尤其是基层,要以督办执行来确保制度政策落实到位。将党政中心工作与团员青年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一些有意义的品牌活动,扩大团活动的影响力。团干部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团组织工作,以求得党政领导对团青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二)规范团干选拔机制,选优配齐团组织班子
共青团要按照群团改革方案,规范团干选拔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用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办法,将那些对团的工作有热情、工作能力强、受青年拥护的青年党员、团员吸收到团组织中来。配齐团组织班子成员,有条件的街道、乡镇团(工)委书记,采取35岁以下党政班子成员兼职和优秀年轻干部专职相结合的方式选拔配备。重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按照1:1的要求,建立后备干部人才梯队,通过挂职、轮岗、交流等形式进行培养,使青年干部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三)建立党委组织部门统筹安排、团组织积极推荐的团干转岗输送机制
摸清团干的基本情况,对于符合年龄条件、工作能力较强的团干积极向同级党委组织部门推荐,报送年度转岗计划,按照干部任职最高年限,根据本人条件和工作需要,对到(超)龄团干部按相应职级给予妥善安排。在换届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争取党委的关心,把团干部转岗输送纳入党委工作中,畅通转岗输送渠道,形成由党委组织部门统筹安排、团组织积极推荐的团干转岗输送机制。利用网站、微信、青年之声等新媒体渠道,加大对转岗政策的宣传,使团干了解掌握转岗的相关程序及规范。
(四)严格执行专职团干考核制度
要将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结合起来,根据工作实际合理评价团干部的工作。转变考核方式,注重倾听基层团员青年的意见,将基层评价作为团干考核的重要指标,积极推广线上评议活动,探索科学规范的第三方考评程序。捋顺团干职责清单,严格执行考核措施,将团的建设作为评选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内容,基层团建不合格的,其所在单位党组织不能评优,党组织负责人不能评先。成立督察小组,定期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抽查,以适当方式在系统内通报考核有关情况,使考核制度真正发挥监督作用。
(本文作者:武汉市团校教师)
责任编辑:江生亮
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一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就是党内政治生活要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全党必须自觉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对党中央决策部署,任何党组织和任何党员都不准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不准先斩后奏,更不准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二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就是党内政治生活要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内出现的新问题,使党内政治生活始终充满活力。三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就是党内政治生活要坚持党的思想原则、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工作原则,按原则处理党内各种关系,按原则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四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就是党内政治生活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党员、干部必须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对否定党的领导、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对歪曲、丑化、否定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的言行,对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路线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当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受到破坏、党的执政地位受到威胁时,要挺身而出、亮明态度,主动坚决开展斗争。党员、干部要坚决同一切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作斗争,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纪违法的事实。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5日 谢春涛/文)
张惠臣·书法作品
D296
A
2095―7270(2017)08―0054―03转岗输送、考核评定等环节上有较为严格的管理规定,这些规章制度为团组织打造了一支精干、热情、奋进的队伍。本次调查显示,98.7%的专职团干部对团的工作“比较有热情”或“非常热情”,96%的团组织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调查走访中专职团干部的管理存在几个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本文为2016年湖北省共青团与青少年研究重点课题(2016ZD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