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践行“两山”理论 加快绿色发展

时间:2024-09-03

◎郑剑波

践行“两山”理论 加快绿色发展

◎郑剑波

***“两山”理论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具体化,是我党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福建建宁认真落实“两山“理论和绿色发展理念,创优生态环境,创造生态财富,创新生态监管,赢得生态红利,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新路。

“两山”理论;生态财富;生态监管;生态红利;建宁经验

***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1]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总书记将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发展全局的重要理念。从“两山”论述到绿色发展理念,两者一脉相承,是我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福建建宁创强生态环境、创特生态产业、创造生态财富,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

一、坚守生态底线,保护“生态屏障”

习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生态底线就是生态只能更好,不要变坏,要把生态底线化为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工作指标,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优。

一是理念当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切实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建宁确立了“三严”(严控畜禽规模养殖、严控小水电开发、严控森林采伐指标)、“四限”(限制河道采砂、限制使用化肥、限制使用催长素、限制矿产开发)、“六禁”(禁用含磷日用品、禁用化学除草剂、禁油烟污水直排、禁焚烧秸秆、禁止黄标车上路、禁止薪柴交易)的工作思路,把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以科学系统思维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二是规划引领。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定位,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管制界限。构建宜居宜业城市、发展特色乡镇、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推动生态规划与主体功能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等相互衔接、协调推进,实现“多规合一”,预留更多生态空间,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三是“绿量”提升。以生态“底线”守住发展“绿线”,科学划定并严守“林地和森林”红线,加大造林绿化、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等投入,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和碳汇交易试点,保护生物多样性,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扩大环境容量,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生态公益林集中连片和林木蓄积量的稳步增长,提高森林覆盖率。

四是治理有力。以水质清净为本,全面实施“水十条”,深化“河长制”建设,设立小流域村级管理员,将小流域治理目标任务层层落实到各级河段长,强化河岸生态保护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做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以大气清新为重,深入实施“大气十条”,加大工业企业治理力度,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和移动源污染防治,严控工业和建筑施工场地扬尘污染,公交车、出租车逐步更换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使天空更蓝、空气更优。以土壤质优为佳,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危险废物和重金属污染防治,统筹抓好土壤质量监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治理修复等重点工作,使土壤更洁净、农产品更优质。

二、加快“绿色转型”,创造“生态财富”

习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着力寻找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与切入点,积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

一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路径。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任务,严把节能减排关,实施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引导和督促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动新一代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是以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为抓手。按照“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模式,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化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实现工业企业集中布点、集中治理、集中控污、达标排放,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按照“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实一点、环保一点”的要求,严控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项目,推动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绿色资源转为绿色财源。

三是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载体。立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选好主攻方向,按照规模、高效、生态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精细、特色现代生态农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依托“互联网+农产品营销”“定制农业”等新型产业化组织方式,促进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全域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发展方向,通过全景空间营造、全时产品开发、全产业链融合,全域品牌整合,积极培育运动休闲、文化休闲、健康安养、乡村度假等新业态,开展插秧季、采摘季等特色主题活动和乡村民俗文化活动,丰富更多参与性、体验性元素,把绿色生态、田园风光等生态旅游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

三、创新生态监管,树立“生态航标”

习总书记强调,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4]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构建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一是环境监管全覆盖。完善环境监管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覆盖全环境要素和企业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网格内所有污染源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打通村组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实现污染源“一网打尽”。

二是环境治理大广角。建立健全垃圾处理长效机制,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模式,全面推广“农村垃圾不落地”做法,确保垃圾日产日清、长年保洁。同时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建设,大力推广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试点,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治污新机制。

三是环境执法零容忍。建立跨部门环保协作机制,整合水利、国土、林业、安监等部门生态领域的行政处罚权,健全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协调联动和联席会议机制,推动生态执法信息互通互联互享,生态执法行动同心同步同频,保持严打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

四、强化生态导向,催生“生态红利”

习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5]要坚持绿色导向,以绿色发展理念的转变引领发展方式和群众生活方式的转变。

首先,健全生态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要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提升绿色GDP比重,促进生态效益最大化。建立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分级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加强成果在绿色金融等体系中的运用,实现多部门、跨地区环境信用失信惩戒联动,引导和强化企业自律意识,自觉履行环境保护法定义务。

其次,实行绿色差异化考核机制。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将生态环保工作作为“任务清单”“问责清单”颁发给各级各部门,制定包括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在内的差异化考核内容,加强环保质量目标、污染控制目标、生态保护目标、监管能力目标的情况考核,加大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权重,形成体现不同区域和部门特点差异化考评机制,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

再次,落实党政同责失职追责机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按照“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的原则,对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不力,致使本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突出或者任期内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恶化的,追究党政主要领导和部门负责人责任;对指使、授意或者放任分管部门批准不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建设项目或者对分管部门违反生态环境法律法规行为监管失察、制止不力等情形,追究有关领导班子成员责任,真正做到权责一致、实现追责对象全覆盖。

最后,推进齐抓共管全民参与。深入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的共同信念,使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发挥环保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带动群众广泛参与绿色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建设美好家园的合力。

[1][3][4][5]《***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20页;第123页;第126页;第129页。

[2]《***李克强张德江王岐山张高丽分别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一些代表团审议》,《人民日报》2016年3月11日。

(本文作者:中共福建省建宁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江生亮

谱写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同志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深刻阐释了丝路精神的丰富内涵,系统总结了“一带一路”建设四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全面描绘了建设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一带一路”的美好前景。深入学习贯彻***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将谱写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纪工程。四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战略规划对接,政策沟通不断深化,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设施联通不断加强,推进投资经贸合作,贸易畅通不断提升,推进金融创新合作,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推进人文社会交流,民心相通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征程,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努力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坚持共建共享,努力建成繁荣之路,坚持开放包容,努力建成开放之路,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建成创新之路,坚持交流互鉴,努力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秉持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的战略思维,加强政策规划衔接,突出重点、率先突破,开展投资贸易合作,推进人文社会交流,完善支撑保障体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用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的伟大实践确保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26日 何立峰/文)

张惠臣·书法作品

F323

A

2095―7270(2017)08―0066―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