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彭伟
智慧保险 网络金融——互联网保险创新发展的探索
彭伟
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促进保险业转型升级,呈现出“智慧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近年来高度重视互联网保险创新发展,明确以建设“智慧保险”和“网络金融”为核心的战略目标。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监管机制,不断推进专业化经营,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从而增强保险行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发展。
智慧保险;网络金融;创新发展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支持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保险业销售渠道和服务模式创新。如何把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促进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发展,增强保险行业的竞争能力,是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在中央党校战略理论的学习和中国太平保险集团的工作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社会需求、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互联网金融呈现了爆发式增长,对传统保险与金融服务提出了严峻的跨界竞争挑战。保险机构积极应变,以互联网、移动通讯和大数据为抓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与经营模式转型,初步建立起官方网站、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网络兼业代理、专业中介代理和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等5种基本的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互联网保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4年全行业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达到85家,互联网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远高于同期全国电子商务交易增速。从2011年到2014年,互联网渠道保费规模提升了26倍,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由2013年的1.7%增长至4.2%,对全行业保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9%,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在促进保险业转型升级,助推互联网金融融合创新,支持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彰显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呈现出“智慧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一)智慧化
就是利用大数据资源和技术,全面提升企业洞察力和保险业务能力,实现更为个性化的客户交互、更加差异化的产品、更加实时可控的风险体系以及更加高效的运营流程。一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保险企业具有事件化的精准营销和差异化、智能化的客户服务能力。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接入网络,加之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带动,为“大数据分析”提供了数据资源,解决了多年来空有分析模型,而无及时、准确数据源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保险公司可以多维度进行用户特征和行为的挖掘和分析,准确预测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实现精准的“场景营销”,改变传统保险依靠人海战术、效率低下的现象。二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保险企业具有差异化的产品开发和产品定价的能力,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应用也可以打破传统保险的地域、行业和身份等界限,改变传统保险对大量同质风险的聚合方式,有效支持保险业进行风险细分、更精准的保险定价,提高行业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三是保险公司应用互联网开展全方位的价值链和运营模式网络化转型升级,包括保险营销、产品销售、保费支付、客户服务、报案、查勘、理赔、保全、客户关系管理等,以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营机制,有效支撑流程自动化和客户自助化营销和服务。特别是通过移动终端,保险公司可以更加容易地收集客户信息、将用户可能喜欢的应用及时推送给用户,有利于与用户建立良好的交互关系,进而有利于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营销。四是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车载设备、智能家居、穿戴式设备的不断普及,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件物品都能接入互联网,基于大数据的信息采集更加容易,由于具备更精确的身份标识,数据也更具有商业价值,使互联网保险更具智慧化特征。
(二)网络化
未来社会是宽带加移动的网络社会,逐步完善的宽带网络,结合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组成了一个随时随地互联互通的网络社会,这对客户消费行为、金融市场格局和保险企业经营产生巨大影响。一是用户行为趋于网络化。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60.0%的中国网民对于在互联网上分享行为持积极态度。数以亿计的用户已习惯于在网上购物,乐于主动地浏览和比较保险产品,而不仅局限于被动地接听电销坐席的电话或接受营销员的拜访,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或定制保险产品和服务。二是通过互联网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已成为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国内综合金融市场需求旺盛,“养老问题”日益严峻,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大中型保险公司为更好地提升客户体验,降低企业客户拓展成本,提高用户粘度,这就促使了传统金融保险与互联网的日益融合。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开展数字化转型以应对竞争挑战。在移动互联技术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冲击的共同作用下,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开展互联网化运作转型,以网络银行和网销保险为代表。同时,部分金融保险企业通过进入第三方支付、个人网贷(P2P)等创新业务领域,丰富本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金融版图。另一方面,互联网机构纷纷跨界进入金融创新领域,以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利用自身数据和流量优势提供小额信贷、在线支付、财富管理、供应链金融和互联网保险等服务,涉足金融保险领域。大量的互联网创业平台利用网络聚合效应提供互联网金融保险服务。三是网络化拓宽了保险企业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互联网及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以及互联网支付和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使保险公司改变了传统业态,从主要依靠营销人员和保险中介机构进行保险营销,向直接面向用户的网络营销模式转变。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低交易成本,使保险公司在场景化和定制化背景下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时,仍然可以较好地控制风险和成本,实现盈利。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不仅是通过互联网销售保险产品,更重要的是通过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金融提供风险保障。譬如,这两年“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基于淘宝网络购物开发销售的保障物流环节的退货运费险、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团购责任保险“参聚险”、保障资金交易安全的“支付宝账户安全险”及消费信贷保证保险等。2014年淘宝“双十一”购物节,退货运费险单日成交近2亿单,创造了保险业单日同一险种成交笔数的世界纪录,有效减少了退货运费纠纷,为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提供了风险保障。对电子商务小微商户,为其提供卖家拖欠货物履约保险和服务履约保险,该业务开办1年多以来,累计服务约40万家中小企业,释放资金约100亿元,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凸显了互联网保险的巨大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一)规划蓝图及战略目标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近年来高度重视互联网保险的创新发展,制定了集团互联网应用战略规划,明确了战略目标,即“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科技为驱动,整合多种功能和资源,建立集产、销、服一体化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打造最具特色和潜力的精品保险公司”,其核心就是聚焦建设“智慧保险”和“网络金融”两大重点领域。
“智慧保险”就是要利用大数据资源和技术全面提升保险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实现更强的业务洞察力和更敏捷的市场反应,培育“创新的客户交互能力”“实时精准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灵活高效的运营模式”三个智慧保险核心能力,据此开展业务创新。通过深刻的客户洞察,形成精准营销和差异化客户服务的能力。提高承保结果,满足监管要求以及主动预防欺诈,进行差异化的产品开发和产品定价,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建立更灵活的运营机制,不断优化完善的运营流程和科学协作的企业内部管理。以支撑流程自动化、产品创新和成本控制。
“网络金融”就是建立 “立体社交”“综合金融”“一站式服务”和“产业生态”四个关键领域构成的平台经济体系。利用内外部资源,建立面向客户、代理人渠道、公司内部及彼此间“三点三线”的立体社交网络,面向个人客户的保险与财富管理需求、企业客户的养老险与投资需求,发展以保险、理财、支付、P2P为核心的在线综合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为保险客户、企业客户、渠道及代理人、内部员工提供一站式的综合在线服务平台。与上下游企业以及客户建立产业生态圈。以物联网为契机,加大在车险、家居险和健康险等领域的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加强增值合作伙伴体系建设,发展粉丝经济,整合衍生产品或增值服务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逐步提升太平品牌的客户忠诚度。
(二)实施计划及关键举措
中国太平洋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以客户端带动平台效应,增强移动化和社交化能力建设以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营销能力。通过搭建社交平台、丰富主题内容,以集团客户为切入点实现线下客户迁移,以客户家庭为纽带实现客户扩展,增加交叉销售机会,以社区主题与线下活动吸引新客户,增强客户粘性,达到吸引用户流量和扩大网络效应的目的。二是以产品及渠道端激发平台效应,增强大数据征集与智能分析的能力、基于大数据的产品开发能力和基于社交与大数据的渠道创新能力。以代理人线下迁移为切入点实现线上渠道拓展;以共赢为基础实现与4S店及其他渠道的合作模式创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设计贴近生活的新产品新服务,达到设计个性化产品与拓展大数据新渠道和激发平台效应的目的。三是以合作方提升平台效应,增强产业链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产品与渠道的创新能力。以共赢为导向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拓展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新渠道,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整合产业链资源,提供保险理财产品配套的增值服务,达到整合资源强化生态链核心位置,融入其他产业链提升核心价值和打造综合生活金融服务平台的目的。
在“智慧保险、网络金融”数字化战略指引下,中国太平正在构建包括网络金融、产业生态、产品与风控、操作性客户关系管理(OCRM)、集团治理、科技动力在内的六大举措体系,并推进共20多个关键项目。其中,重点推动和实施了网销车险直通项目、个人网贷(P2P)项目、个险线上线下联合营销(O2O)项目、职域电商平台(B2B2E)项目、客户信息挖掘项目、互联网客户服务体系项目以及第三方支付项目。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创新组织体系、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建设。
(一)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创新发展
互联网保险是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金融保险业未来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互联网保险是新生事物,目前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金融业态,对互联网保险发展规律和风险特征的认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建议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支持和鼓励创新,为互联网保险发展预留空间。要将互联网保险制度纳入到保险体系顶层设计当中,对互联网保险设计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其创新发展的方向。对优秀的互联网保险企业进行人力、智力和业务上的支持,保证互联网保险具有不断的创新动力。
(二)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监管体制
在法律法规方面,应加快建立健全适用于互联网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电子金融结算、后续服务等法规来确保和互联网保险相关的电子合同、电子支付、安全保障等问题有法可依。在监管体制方面,一是要坚持市场化和“适度监管”的方针,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坚持线上与线下监管一致性原则,注重法律法规间的统筹衔接,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从机构管理、市场行为约束、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和系统性风险防范等方面做出监管制度安排;二是进一步加大我国信用体系建设,逐步采取对个人、企业、政府的统一信用评级制度,以信用制度作为金融市场强大的支撑,并以此促进互联网保险风险监管的实施;三是加强对互联网新技术、新标准的研究、监测和管理,建立互联网保险风险防控体系,加大监控力度,确保互联网保险开展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四是加大互联网保险自律管理。立足行业自律,构建促进互联网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制定适应互联网经营的服务规则,强化信息披露,适时开展消费者教育宣传活动,规范互联网业务经营行为。
(三)优化发展模式,推进专业化经营
扩大互联网保险专业经营试点,使之成为互联网保险的主导模式,推动保险业差异化发展和转型升级。在专业化经营方面,必须要围绕客户、产品、渠道、技术和公司治理等五个方面,将人力、财务、产品、风控、科技、考核等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并以此来布局整体商业运营架构。一是积极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建设,洞察、激发、整合客户需求,以客户需求为出发,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建立支持忠诚度计划,客户关系综合管理平台,全面实现高效、方便、快捷的互联网客户服务体验。二是实现产品能够全面覆盖目标客户的各类保障需求,并以互联网思维,开展系统性的新产品研发工作,以新兴热点产品为焦点,形成市场口碑。同时,针对个、团、电商等不同渠道的各类客户人群设计具备特点或优势的一揽子产品解决方案及提供定制化产品。三是实现客户信息共享,在推进精准营销的基础上,大力建设社交化互联网营销平台,推进交叉销售和职域营销的拓展,实现渠道综合能力提升。四是加强技术创新力度,加大对新技术应用的投入,优化互联网技术架构,确保互联网信息安全,统一制定实施移动应用平台规划方案,实现应用平台整合、客户数据共享和基础架构标准化。五是建立大数据管理及应用创新的治理机制,统筹制定和实施大数据应用战略规划,以双向驱动的大数据协同创新模式实现互联网保险的专业化经营。六是引进和培养互联网保险专业人才。数据分析师、数据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将是未来互联网保险公司的核心资源。发展互联网保险,应大力培养基于大数据时代的数据保险复合型人才,培养他们的洞察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及时捕捉到非结构化数据并挖掘出来,运用处理技术盘活这些数据,把数据结构和逻辑整合成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四)加强信息基础建设,强化网络信息安全
一是建立全国统一的保险数据共享平台。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全国统一的保险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保险业关联行业数据的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保险行业数据共享,提高保险行业整体竞争力。二是相关监管部门要尽快出台互联网保险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对网络诈骗风险、付费安全风险和客户信息泄露风险等互联网保险信息安全问题从制度上做出明确规范。三是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客户信息安全管理,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保障客户信息数据安全。
(本文作者: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责任编辑:李冬叶
张惠臣·书法作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