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宇 轩
中国画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涌现出八大山人、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等国画大师,引领着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一脉相承,从写实到写意,从工笔到泼墨,使得中国画这一国粹艺术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当人们在工笔、泼墨、指画等多种画法兼存的画苑园林中徜徉时,又一株中国画的技法奇葩正在绽放。
这就是美术教授陈宗麟创立的碟墨技法。
众所周知,瓷碟乃盛物之器,用途广泛,既可盛装酱菜、干果之类,也是画家挥毫泼墨的最佳盛具。
然而,谁能想到——国画家陈宗麟竟然用瓷碟代笔,在宣纸上泼洒出一幅幅神态各异、构图巧妙、造型丰富的中国画来。
美学家说,艺术的创作没有止境,技法的创造也无止境,关键在于创立者的技法是否能达到一种水平、一种高度、一种层次、一种境界。
探索陈宗麟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生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大概十多年前,陈宗麟的国画技法是以泼墨写实为主的风格,与中国所有的大学美术教授和画家一样,走的是一条传统而扎实,平淡而无新意的教学、习练和创作国画的老路。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成就委员会单独出版了《陈宗麟国画作品优选》个人画集,笔者从中看出他写实飘逸的技法风格,可称为他的第一创作阶段。
陈宗麟的第二创作阶段,是大约18年前,他在教授人物画的课堂上,一时兴起,受了曾经画泼墨山水的启发,无意中用讲坛上的墨碟随意泼洒出一幅人物画《醉卧图》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那以后,由于兴趣使然,他每日必戏墨一番:用瓷碟蘸墨,在宣纸上慢慢浸之,纸面上润染出人物、山水、花鸟……
同行闻讯曾多次临门索画,他竟笑而拒之:“我只是自我玩趣,深知自己碟墨技法浅陋,难见众颜,还须努力加倍探求,方能献丑于众,见谅!”
古时文人墨客认为绘画可以“启人之高志,发人之浩气”,“内可乐志,外可养身”,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国画大师潘天寿曾对中国画所达到的最高水平给予准确的定义,他说:“我们欣赏一幅好的国画作品,无论是人物、花鸟或是山水,画面中物体的笔墨如能显示出‘如折钗股、如锥划沙、如屋满痕、如虫蚀木的艺术效果,那就是最好的笔墨技法,可谓国画中的逸品。”
陈宗麟在碟墨技法的研习中,足足摸索探讨了近20年,终于实现了“逸品”的效果。
他谈到创立碟墨技法的初衷时说:“中国画按使用工具分类,可分笔墨、泼墨和指墨画三种。众所周知,笔墨画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至于泼墨画虽然大气浑然,但由于受工具的局限,一直没有解决画线的难题。指墨画虽然画线容易,但由于尖利的“手指甲”在未干的湿底儿上画线很容易伤纸。虽然手掌能画“面”,但在表现更大面积时,也得借用碟子来泼。为此我认为:用瓷碟作画,恰恰是将传统的泼墨和指墨画相结合,集二者大成为一体。”
老子曰:“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
陈宗麟深谙《道德经》的真谛,晓得干任何事情,苛求成功反而不能成功,当做一种消遣、一种自娱、一种玩趣,反而能在不经意间获得意外的收获。
笔者曾在陈宗麟画室见过他独自用瓷碟作画的情景——在铺开的宣纸上,他细细调节七色颜料后,然后拿出一个专用的瓷碟,在墨碟盘里轻轻蘸些颜色,在宣纸上随意泼去,点、线、勾、画,无一不能……
笔者深知,陈宗麟的碟墨技法至今能做到随心所欲、挥洒自如非常不易,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法功底,还要具备高超的艺术鉴赏力,及深厚的艺术底蕴和长期磨炼的艺术功力。
当翻开新近出版的《碟墨画家陈宗麟》画册时,一幅幅夺人眼球、栩栩如生的碟画人物向人们走来——《桃园结义图》、《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张飞怒打督邮》、《关羽单刀赴会图》、《三顾茅庐》等三国故事展现眼前。
画面上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刘备白衣白袍,纶巾飘逸潇洒,神态自若;关羽红脸大汉相貌堂堂,披绿袍跨赤兔,神情凛然;脾气鲁莽的张飞黑脸黑衣黑裤,圆瞪双目,手握皮鞭,贪官督邮在他的皮鞭下乞求告饶……
再细细品味,画面的构成内涵丰富,无论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是动作特征和周围景物搭配,都恰到好处简略得当,点、线、面的颜色运用,无不渲染得当,有种一气呵成之感。很难想象这是用瓷碟作画而成。
陈宗麟碟墨技法的创新和确立,以及画法的抽象表现形式,正是一位敢于探索,并善于创新的国画家日趋成熟的体现。
陈宗麟之所以迟迟推出自己的碟墨技法供世人欣赏,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碟墨技法,至今终于达到被世人认可的水平,甚至已超过其本人过去国画创作的艺术水准。
他感触颇深地说:“我如今感到——我用碟子作画,已超过了我用笔作画,因为笔墨所达不到的效果,通过碟墨都一一实现了。”
中国河山画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大学美术教授李明久看了陈宗麟的碟墨画后,抑制不住内心激动说:“真没想到,用碟带笔,竟然胜过笔画,不可思议,神奇神奇!”
2009年4月,中国国家专利局经过一年左右时间的详细考察调研,认为陈宗麟的碟墨技法属于独家创造发明的技法,是中国画继笔墨、泼墨、指墨技法后独创的新技法,特授予国家专利。
当专利证书从北京发到千里之外的齐齐哈尔时,陈宗麟家中的电话几乎打爆了,很多业内人士纷纷向陈教授或索要碟墨作品、或要拜师学艺、或要做其经纪人……
《中国收藏》杂志社闻讯迅速联系陈宗麟,希望在杂志上刊登其碟墨画作品;香港文艺出版社马上与陈宗麟直接联系,要为其出版碟墨画专刊画册。
陈宗麟的蝶墨技法,将会得到更多同行和专家的认可和赞许。
陈宗麟的碟墨技法,将成为中国画绚丽艺苑一株耀眼的奇葩!
陈宗麟国画艺术简介
陈宗麟,齐齐哈尔大学美术教授;四川省国际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画师;南京颜真卿书画院高级画师;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1942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国画专业,其指导教授是国画大师徐悲鸿的亲传弟子、当代国画大师刘勃舒(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大学毕业分配到齐齐哈尔大学美术学院,曾任国画教研室主任,长年从事大学课堂中国画的教学讲授,其学生遍布祖国各地,很多成为中国画的后起之秀。
陈宗麟在授课之余从事国画的习练和创作,在完成碟墨技法之前,他的传统笔墨画、连环画作品也造诣颇深,曾多次参加全国及省美术作品展并多次获奖。代表作品有《雨鼓石》、《路》、《人与火》、《磨刀图》、《达摩面壁图》、《泉》、《春去春回》、《寂寞空庭春欲晓》、《血溅津门》等。
1987年随团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画画展。
1999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成就出版委员会单独出版《陈宗麟国画作品优选》个人画集。
本人作品被收入《世界美术集》和《二十世纪国际现代美术作品精选》画册;其生平业绩被收入《世界名人录》。
陈宗麟多年来尝试以瓷碟代笔,终于大器晚成,扔掉毛笔,专用瓷碟作画,一举成为中国“碟墨技法”的创始人,其碟墨技法经国家专利局详细考察,终获国家专利。□
(编辑/李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