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王誉钦
(景德镇学院,景德镇,333000)
“景德镇学”已经创立近20年,在陈雨前教授的带领下,经过艰辛的探索,在文献整理、理论发展、著作出版、学术交流和平台建设方面做出了大量成果,得到了国内国际学界的一致认可,并使得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重大的提升。
2001年至2004年间,陈雨前教授主编了《中国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丛书》,这套书首次将“景德镇学”的学术概念作为统筹全书的灵魂和宗旨,为“景德镇学”的创立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
2010年以来,陈雨前教授带领团队创建了中国当代“红窑”,创作了一批当代红色官窑的陶瓷精品,当代“红窑”陶瓷精品被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珍藏。
2012年陈雨前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陶瓷文献影印辑刊》出版,这部《辑刊》包括2327 中陶瓷历史文献、总篇幅达到1000 多万字,是中国陶瓷史2000年以来第一套中国古代陶瓷原始文献影印大型丛书。
2015年5月陈雨前教授主编的《中华大典·艺术典·陶瓷艺术分典》对先秦以来至1911年的陶瓷文化典籍进行了一次全面、科学和系统的分类整理,是中国终于有了“瓷之典”。
2015年7月,陈雨前教授主编的《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也获得国家级出版奖“中华优秀读物奖”。
2016年11月,陈雨前教授主编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景德镇陶瓷史》(五卷本)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书精彩呈现了景德镇陶瓷的工艺史、烧造史、文化史和外销史,在中国陶瓷文化研究与传播历史研究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7年2月,陈雨前教授带领景德镇学院团队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填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各国设立的700 多个教席中唯一没有陶瓷类教席的空白。“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将携手世界产瓷区的政府组织、高等院校和艺术机构通过合作办学、国际论坛、陶艺会展、品牌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作,为促进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创新发挥作用。
2018年,陈雨前教授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陶瓷文化》主编,他率领团队继续组织全国陶瓷学界力量,投入到大百科全书的陶瓷文化出版事业中来。
2021年3月,陈雨前教授又带领团队主编《景德镇陶瓷文化通识教材》(初中版),此教材纳入景德镇市各初级中学,作为义务教育通识教材进行学术传播发行。“景德镇学”在陶瓷文化传播领域除了深耕陶瓷理论和陶瓷典籍出版,在陶瓷文化交流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中,陈雨前教授先后两次策划并主持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非洲与阿拉伯国家间陶瓷艺术与‘景德镇学’交流活动”,共同开展“非遗”保护领域,这是“景德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步伐,在学术交流方面,陈雨前教授先后策划组织了“走进非洲——庆祝中国和坦桑尼亚建交50 周年”、“传承与创新:景德镇学院陶瓷艺术教育成果展”、“瓷国之光·一带一路新篇章——景德镇学院与百国大使交流互动”等大型艺术交流活动,同时还举办了“世界陶瓷城市市长峰会国际文化论坛”、“传承与超越——‘一带一路’瓷都再出发国际研讨会”、“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景德镇国际研讨会”、“传承与创新:学校的使命与担当——中国陶瓷艺术教育论坛“等一系列学术高峰论坛。
“景德镇学”在短短的立学建设历程中,在陶瓷理论研究、陶瓷典籍出版、陶瓷非遗保护、陶瓷文化交流、陶瓷文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推动景德镇国际化进程、景德镇的城市国际影响力及景德镇陶瓷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签约仪式
图2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瓷文化)传承基地“揭牌仪式
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文化旅游部联合发关于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印发的实施方案中提到:“景德镇瓷器是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景德镇市全域范围内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对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景德镇优秀陶瓷文化、发挥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协调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建设中,“两地一中心”的战略定位被重点提及,其中,“国家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基地”被放在第一位进行战略部署。2019年,中国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基地”正式落户景德镇学院,这是景德镇地方高校对景德镇陶瓷文化保护的重要学术贡献,更是“景德镇学”重要学术实践成果的重要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基地”通过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多样化形式促进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同时,景德镇在陶瓷文化传承创新领域的卓越贡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2014年,景德镇市被该组织授予“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并成为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举办了各类多层次、多元化国际交流活动,使世界人民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中国文化,在文明互鉴中促进了文化对话,这正是“景德镇学”发扬陶瓷文化内涵的目标和期许。
“国际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战略目标中的重要一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高度引导下,将景德镇陶瓷文化交流、陶瓷商贸合作、陶瓷国际传播融入到“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去,加强与国际间陶瓷文化交流、陶瓷平台建设、陶瓷贸易往来,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和互联网经济的优势,振兴景德镇陶瓷经济,发扬景德镇陶瓷文化,把试验区建设成为促进全球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和高端陶瓷文化贸易出口区。
试验区的战略目标和“景德镇学”的陶瓷文化传播交流路径不谋而合,景德镇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多年来在陶瓷文化交流和传播领域做出了优秀的成果,其中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非洲与阿拉伯国家间陶瓷艺术与‘景德镇学’交流活动”和“世界陶瓷城市市长峰会国际文化论坛”等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论坛,扩大了景德镇作为“世界瓷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为景德镇创建“与世界对话的城市”搭建了国际化的有效平台。
景德镇国家陶瓷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进陶瓷文化挖掘阐释”。“景德镇学”正是在陶瓷文化内涵领域进行理论挖掘的重要推手。
“景德镇学”首次提出要将景德镇陶瓷文化作为单独学科形态呈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对陶瓷文化的全面、系统而深刻的阐释成为“景德镇学”立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对陶瓷文化的理论研究方面,《中国古代陶瓷文献影印辑刊》三十卷的编辑发行成为了对中国古代陶瓷文化史,陶瓷文化研究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梳理,为中国陶瓷文化的考古研究和鉴定提供了第一手综合性的文献。另外,“景德镇学”对陶瓷文化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对陶瓷史料的收集整理,还体现在其立足点是站在更高的学术观和历史观的高度,是跨学科的领域深入广泛研究。
景德镇有着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景德镇的陶瓷文化遗址和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传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突出的影响力,成为了一种对消逝文明的独特见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指引下,“景德镇学”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陶瓷手工技艺)遗产保护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样本,陈雨前教授先后出版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陶瓷企业经营管理案例精选》,承担了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景德镇当代官窑的理论与价值研究》等项目,并多次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讲座,传播景德镇陶瓷文化,成为推动景德镇陶瓷文文化走向国际的重要学术力量。
此外,在理论转化实践方面,“景德镇学”创立了民族瓷器品牌“当代红窑”的理论和实践标本,承担了上海世博纪念瓷,北京奥运会纪念瓷、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80 周年纪念瓷项目,策划创作了“陶瓷中国”——瓷绘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等多个项目,充分展现了中国的世界遗产风貌。
“景德镇学”必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指引下,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陶瓷手工技艺)遗产保护做出合理的理论支持、平台建设和实践范本。
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与世界对话的国际瓷都”的发展定位。景德镇是中国较早的工业化城市和开放型城市之一,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起点。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以商贸为途径,用陶瓷的世界语言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成为中外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广泛影响着世界人们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情趣。
“景德镇学”带着为景德镇“铸魂”的使命一直在努力讲好“景德镇故事”。2022年2月,景德镇学院收到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公函:景德镇学院联合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建设合作协议续签报告获得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公函中,充分肯定了“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创建四年来在促进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为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意产业领域的知识共享和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
此次“教席”的合作续签保持了中国作为世界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引领者的国际荣誉,维护了中国作为瓷之母国的国际形象和中华民族在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领域的尊严,是贯彻落实***总书记“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
“景德镇学”担负着为景德镇陶瓷文化“铸魂”的使命,在陶瓷文化内涵建设、陶瓷文化国际交流、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持续不断地在理论支持、平台建设、实践转化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紧扣“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时代使命和“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积极推动“教席”和陶瓷文化学术事业行稳致远,为促进世界领域的陶瓷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景德镇城市各项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贡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