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陶瓷文化创意市集之“市集文化”的特点与功能

时间:2024-09-03

徐艳丽

(景德镇学院,景德镇,333000)

0 引言

自20 世纪末以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各种形式的创意市集层出不穷。将创意市集与城市文化旅游相结合,打造特色化城市发展之路,是近年来各大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一些以传统工艺闻名且具有悠久手工艺文化历史的城市,更加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创新,陶瓷文化创意市集正是其中之一。古代五大名窑所在地和瓷都景德镇都陆续出现了注重创意与交流,集创意、制作、销售于一体的陶瓷文创市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管理、不同的组织形式等因素形成了各地不同的“市集文化”。

1 市集文化的概念、内容与形成因素

陶瓷文化创意市集是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由艺术家自发形成或由政府组织的,以展示和销售手工原创陶瓷产品为主的一种商业模式。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实践,陶瓷创意市集的管理模式渐趋完善。固定的地点、时间、规章制度,以及坚持原创的产品审核标准是市集的明文规范,而市集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市集中产生的共同的观念、认识和群体意识则成为潜在的管理规范,并以价值观、道德观和心理因素等等方式对市集产生影响,营造出特定的市集氛围,这就是市集文化。

陶瓷创意市集文化是由市集的管理制度、产品定位及组织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市集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市集中产生的共同的观念、认识和群体意识。它由传统管理中衍生,又强化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它

以市集氛围表象,是一种为潜在而无形的管理规范。市集文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市集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市集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市集的组织目的、市集的准入门槛、市集的管理规范、市集的创意主体及市集的消费人群等等。

市集文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市集创意者及其创意作品的艺术风格上,如创意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情感的物化表达而得以获得充分的自我满足与肯定;创意者高度的审美自信,不因销售波动而轻易否定自己的作品;创意者自觉保持作品的独特艺术审美,并不断更新创意,表现出强大的自律性;市集的窗口作用、市集文化的代际传播、流动与更替等等。

2 陶瓷文创市集之“市集文化”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

市集文化形成的影响因素众多,有地域因素、人文因素、管理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独特的市集文化,使不同的市集文化呈现的特点也不一样。就陶瓷文化创意市集来讲,它的市集文化也与市集本身的特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作为主题性的创意市集,陶瓷文化创意市集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特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最初的陶瓷文化创意市集开始形成之时,由于还未形成对于发展目标的明确认知,市集在发展的路途中一直处于变化、摸索的阶段,因而具有强烈的开放性、灵活性和流动性等三大特点。市集参与者的身份大多为当地院校年轻的学生群体,外来艺术从业者较少;陶瓷制品占绝大多数,其他材料产品较少,陶瓷周边产品较少;市集固定保持固定的举办频率,而每次出摊人数量不固定;以陶瓷产品展示与销售为主,休闲、娱乐、体验服务较少;环境缺乏统一规划等等。在市集举办经验得以累积,以及市集组织者从以艺术家为主转变为以政府部门为主之后,陶瓷文化创意市集的发展纳入了城市规划与发展之中,无论是形象塑造和宣传,还是管理规范和实施都使市集的面貌有了新的改变。因此综合来看,陶瓷文化创意市集中的市集文化除开放性、包容性之外,还具有一定的多变性。

2.1 开放性

市集文化的开放性是指属地文化对于外来客体的态度不是拒绝和排斥,而是尊重、吸纳、包容,求同存异与和谐相处。

市集文化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市集产品的多样性上。虽然市集在空间上固定为某个地区,但市集所展示的产品却是多样的、开放的。陶瓷文化创意市集不仅不限制陶瓷创意产品本身的窑系出处,更鼓励除陶瓷之外的材料创意制品进入市集,如金属器、玻璃器、皮艺、布艺等等;不仅鼓励当地艺术家参与市集,更欢迎全世界不同地区的陶艺家进入市集,丰富市集陶瓷产品的风格。可以说,各地现有的陶瓷文化创意市集是一个多民族、多国家、多材质、多风格、多工艺产品所组成的。陶瓷是一个总称,是包含陶器与瓷器在内的总称,即使是瓷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生产的瓷器在风格和形式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同在中国,不同地区甚至不同窑口生产的瓷器也有很大的差别。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中,著名的五大名窑系均、汝、官、哥、定各有特色,在这五大窑系之中又有众多属于同一窑系却又具有各自特点的小窑口,如吉州窑、磁州窑、湖田窑等等也有自己独特的工艺与艺术特点。基于传统工艺进行器物的现代设计或以传统工艺结合当代艺术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实践使陶瓷文创产品愈加多样化。从当前陶瓷文化创意市集所共有的管理规范可以看出,组织方为保持产品形式的丰富性和工艺的多样性在产品的准入要求上进行了相应的设置,只不过不同的市集其侧重点稍有所不同。例如,着眼于陶瓷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市集有传统陶瓷工艺、现代陶瓷设计与创意产品设计等几个产品类别分区,而侧重艺术性的市集则在高水平原创艺术的前提下对材料、工艺类型、风格、形式给予了充足的空间。

市集文化的开放性也体现在创意者和参与者方面。不同于专业展览或评选,陶瓷文化创意市集面向普通消费者进行作品的展示与销售,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受众,创意者不需要有专业教育背景,甚至不用掌握专业技能,只要有好的创意和美的形式就可以成为市集摊主。

2.2 包容性

市集文化的包容性是指市集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间存在交流、认同、理解、融合而不相互排斥的特性。市集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市集对创意者的包容、创意者互相之间的包容以及市集消费者对创意的包容性等方面。

正如上一节中所提到的,陶瓷文化创意市集对于创意 者的专业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掌握情况没有要求,主要的评价和准入标准就是作品是否具有足够的创意。据笔者调查,大型陶瓷文化创意市集中创意者接受过系统性专业教育的人数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的参与者都没有专业经历,有些参与者具有设计或美术专业背景,由于对陶瓷的某种造型、釉色或工艺感兴趣,稍加研究或进行短期培训学习就能够创作出充满创意的作品,通过市集摆摊开始创业,并随着工艺学习的深入,在城市中扎下根来。这一类市集参与者由于起初站在局外人或消费者的视角,对于产品的创意点及卖点反而比陶瓷专业学习者更为敏感,通过市集将自己创意作品的艺术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迅速建立起创作自信。可以说,市集对于每一个参与者都一视同仁,只要产品有创意,在市集就有一席之地;而专业人士参与到市集意味着创作的方向有所调整,不仅是观念的输出,也要观者的认可,这就是市集对于市集参与主体的包容性所在。相对于创作人群来说,市集实质上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提供给参与者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机会,它鼓励融合性的同时,不歧视初级创业者或非专业创业者,它具有多重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作品欣赏角度,作品可以是粗糙的、原始的,也可以是直白的、手工的抑或是机制的。

2.3 多变性

创意市集一般没有固定的时间或固定的地点,也没有固定的主题,因此表现为很强的流动性。陶瓷文化创意市集与一般的创意市集相比,时间、地点和主题相对固定,但仍然具有相当的流动性。

首先,陶瓷文化创意市集对摆摊的创作者来说是一个窗口,这个窗口对他们的意义不在于售卖出多少作品,而更在于带来多少客户。当作品逐渐成熟且固定的客户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创作者参与市集的次数就会相应减少,又一批初步涉及市集的创作者和创业者随即补充进来,这种摊主的流动使市集长期得以补充新鲜血液,保持市集的新鲜感和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

其次,不同地区不同区域或不同主题的陶瓷文化创意市集对于作品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为了刺激创意,组织者会要求摊位申请者在作品的创新频率上下功夫,例如同一个创意或同一种形式的作品被限定连续出摊的次数,一旦超过这个次数限制,便失去摆摊的资格,被其他作者的创新作品顶替。相比前者的主动选择,这种被动的淘汰机制在客观上更加强化市集的流动特质。

以上两种情况都可称为市集创意者之间的代际传播,它带的来流动性不断影响着市集创意的活力,市集的作品、创作主体和创意形式一直保持变化,最终带来的是市集恒久的创意活力,市集文化也随之呈现出多变性。

3 陶瓷文创市集之“市集文化”的功能

如前所述,陶瓷文化创意市集的市集文化形成于市集所在城市的地域文化、市集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市集的组织目的、市集的准入门槛、市集的管理规范、市集的创意主体及市集的消费人群等因素都有关系。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市集或不同主题、不同组织者的市集,其市集文化也相应地有所区别。例如,自发形成的陶瓷文化创意市集较多地表现出开放性和自由性;艺术家组织的创意市集较多地表现出艺术性与个性化;而政府部门组织的大型市集则表现出明显的条理性、目的性和规范性。组织成功的市集,其市集文化特征鲜明,且能有效发挥软性管理功能;组织不成功的市集,则无法形成具有积极作用的市集文化,并逐渐走向没落与消失。可以说,市集文化是否形成以及发挥软性管理功能效率高低与市集的发展呈正相关。那么,陶瓷文创市集的市集文化又是如何发挥软性管理功能的呢?依据文化功能划分理论,结合陶瓷文创市集的特点,陶瓷文化创意市集中所形成的市集文化所具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导向、驱动和制约三个方面。导向作用对应的是导向与优化功能,驱动作用对应的是激励与增誉功能,而制约作用对应的是约束与教化功能。

3.1 导向与优化功能

萨克森尼安对硅谷的研究发现,中国人和印度人,在各国国内没有创意的,一到硅谷就有创意了,说明环境、氛围与文化对人的导向作用。市集文化对于陶瓷文化创意市集中的参与人来说也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营造坚持原创、重视创意的文化氛围,影响市集人群地对原创艺术与创意文化的认识和评价。

市集文化对于市集的导向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市集参与者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陶瓷文化创意市集的核心是原创手工陶瓷产品,它以创新为目的,运用现代设计理念结合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以满足人们对艺术与文化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与陶瓷文化创意市集相关的几个核心要素分别是原创艺术与原创设计、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以及现代设计理念。成熟稳定的市集文化会引导市集中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将重点放在产品的创意和形式的创新上来,思考如何通过设计将传统工艺创新性地运用到产品中,使产品获得有意义的内涵和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思考如何将个性化的创作表达与现实消费人群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使艺术融入使用者的生活;思考如何在产品已有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演化,使产品形成系列化的整体风格,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为后期产品的品牌化发展铺路。二是对市集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运行管理起导向作用。这是因为陶瓷文化创意市集的市集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市集参与者在价值和行为取向上与市集文化发生悖逆,市集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市集的主流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3.2 激励与增誉功能

“市集文化”一旦形成,可以对市集参与者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激励作用,使其产生一定程度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以原创艺术和创意文化为自豪,从而从内心深处自觉遵守这一标准,同时理性认识到市集发展的目标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形成一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自觉承担起传承陶瓷文化、创新现代艺术的使命。

市集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能激发每个人的创意潜质并给予展示的机会。陶瓷工艺工序极多,分工极细,没有人能精通所有工序,一件作品的制作通常是多个环节数个工匠合作的结果。创意者不需要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甚至不需要掌握很多专业技能,只要有好的创意就能在市集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走上创业的道路。事实上,非专业创意者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不受学院化艺术创作评价标准的束缚,创意思维更活跃,反而能轻松找准创意的方向。

而市集的增誉功能则体现在市集品牌形成之后,市集参与者对市集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陶瓷文化创意市集能得以良性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科学的宏观规划与有力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得益于组织方和管理方从市集发展目标出发而制定出的严谨合理的管理规范。在一系列管理规范中,针对市集产品的甄选与审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产品通过审核获得在市集摆摊的资格侧面证明其产品的创新性达到了某一个水平,尤其是审核条件严格的陶瓷文创市集,创意者更视进入市集摆摊而自豪,对市集高度认同,从而产生高度的审美自信,坚持自己的原创艺术风格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反过来又能使陶瓷文创市集的整体形象更具个性化特征。

3.3 约束与教化功能

陶瓷文化创意市集中,市集文化的约束与教化功能是指市集文化对市集参与者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所产生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市集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市集文化氛围、市集群体行为准则和市集文化道德规范。这种约束力源自于市集中的群体意识、集体舆论、共同的理念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所造成的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市集参与者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市集行为的自我控制。

陶瓷文化创意市集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对于原创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市集组织方工作的重点。针对抄袭,除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外,制度建设与市集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颇为有效的手段。一方面,在作品审核阶段进一步严格化,专家审核与同行监督并行,证实存在抄袭行为者纳入市集黑名单,在市集范围内公示,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强大的约束力;另一方面,对坚持原创艺术并保持一定频率更新作品的摊主进行奖励,赋予摊位选择权并予以推广政策支持,形成重视原创的氛围。市集参与者在这样的市集文化影响和带动下,自觉遵守原创艺术的原则,保持创新的动力。

4 结语

陶瓷文化创意市集中形成的市集文化是在市集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形的规范,它受地域文化、组织目的以及硬性管理规范的影响,形成后又能发挥软性管理功能,激励、驱动艺术创新行为,对陶瓷文化创意市集的整体文化形象及艺术水平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还能发挥辐射功能,通过各种渠道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市集文化的建设是值得市集组织方和管理方高度重视的内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