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张晓宇,吴军明,李其江
(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中心,景德镇,333000)
古陶瓷修复是中国的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更是现今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环节。中国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开始烧造陶器,大约于商代出现了原始瓷器,此后随着原料、工艺和烧造技术的改进,陶瓷的烧造工艺趋于成熟,具有制作精美,种类多样的特征。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后,陶瓷器的强度并未发生很大的提升,依旧质脆易碎,到明清时期时,由于装饰工艺的多样化,大量难保存、易损坏的瓷器出现,并对古陶瓷保护与修复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存在陶器修补技术,此时人们采用钻孔补陶的方式,修复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恢复器物的使用功能。至唐宋时期,陶瓷烧造技术的成熟使得瓷质器物开始普及使用,但由于制作、运输的成本依旧比较高,在出现破损时,人们还是倾向于对其进行修复来继续使用,这一需求使得陶瓷修复技术进一步提升。例如,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发现早期锔瓷匠人的形象(图1),其随身所带的工具架上挂满了各种工具,表明最晚于宋代,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锔瓷工艺。明清时期是中国制瓷业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此时的陶瓷不仅具有使用价值,更具有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皇帝的重视和收藏之风的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一情况,与其匹配的古陶瓷修复技术也随之愈发活跃,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亲自指导了一些精品瓷器的修复后,更是达到了一个技术研究的顶峰,这时的古陶瓷修复除了要完成器物的功能性恢复外,也要求修复后器物的美学性恢复。
图1 清明上河图中的锔瓷匠人
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的更新,至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开始尝试将现代材料引入古陶瓷修复中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这些材料的引入,不需要高温复烧工艺,减少了对器物本体的破坏,促进了古陶瓷修复的科学化发展。并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运用于考古发掘和博物馆中,根据修复目的不同形成了三个种类:考古修复、陈列修复、无痕修复。
考古修复是用石膏做补缺材料对陶瓷进行清洗、粘结、补缺后不做其它处理且忠于原物的一种修复工艺。这类修复工艺周期短,在补全器物的同时能够清楚的分辨修复部位,比较适用于考古发掘过程中实物资料的整理。陈列修复是在考古修复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上色和补绘,力求做到远看为一体,但不完全隐藏修复痕迹。这类修复主要是为博物馆陈展提供理想的实物。无痕修复也称商业修复是在恢复器物形状之上经过技术加工使其呈现出完好无损的效果。这类修复难度高、周期长,交易的古董或珍贵的陶瓷标本才会采用该种修复方式。
回顾古陶瓷修复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该技术在工艺、材料、理念等方面发生了更新和演变,对修复技术和材料提出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所以我国高校陆续开设了古陶瓷修复课程,用来培养适应国家古陶瓷保护与修复事业的专业人才,在探索修复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1)修复人才极其缺乏
中国的陶瓷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烧造了无数的精美陶瓷,无论是传世或是出土的器物,大部分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残损。据统计,中国残损的陶瓷文物有千万余件,且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和民间收藏的兴盛,越来越多的破损陶瓷亟需进行保护及修复。到目前为止,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仅有几百人,能够独立进行多种类、高水平修复的从业人员更是十分稀少,虽然近些年各大高校陆续开设了古陶瓷保护与修复课程,但人才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民间修复的传习方式不同,古陶瓷修复课程课时有限,基础理论的学习比重较大,学生欠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在面对各种类型的修复任务时无法熟练的进行修复操作,难以达到文物修复的要求。
(2)器物检查比较薄弱
器物检查是指“所有确定文化遗产的结构、材料、有关历史和环境而采取的行为,包括确定败坏程度、变更和丢失部分。检查也包括对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对于有关历史和当代信息的研究。”总的来说,检查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文献资料入手,了解文化遗产本身及其所处文化历史背景;另一方面就是对器物的基本物理现状进行评估,确定器物的稳定性、真实性并且检查出器物外在或隐藏的缺陷。
目前,很多人对古陶瓷修复的认知还偏向于经验化,在简单的观察缺损和残断状况后,便开始着急进入清洗、拼接等操作步骤。但轻视检查环节容易忽略隐藏的缺陷与病害,很大程度会影响修复进程和效果,且缺失了对器物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文物保护和修复的意义。
(3)技术仍待系统实践
虽然我国古陶瓷修复技术经历过多次的革新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但至今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而规范的工艺规程,以往的技术多是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得来的经验,依赖于师徒口耳相传,导致不同的修复者有着自成一体的修复材料、工艺与标准。在高校开设的修复课程中,教材侧重点在于修复理念和基础理论,实际修复工艺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针对性建立,积累大量的操作经验后才能全面而规范掌握相关技术。
(4)修复工作缺少记录
古陶瓷修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相关的记录资料却很少,究其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古陶瓷修复以恢复器物使用功能或外观形貌为目的,人们往往在意最后的修复效果,对于修复过程中的材料和方法并不在意,从而缺少完整的记录;第二,古陶瓷修复自古代以来是民间的匠人们维持生计的一门技艺,就算是有师徒之间的传承,但大多对于关键技术也有所保留,更不会公之于众,长此以往使得古陶瓷修复的相关资料稀少。第三,人们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古陶瓷修复对于考古资料研究和保护的意义,观念的局限使得修复者很少著书立说,虽然很多文博系统已经开始注重规范修复档案,但很多内容也仅为内部资料,并不能供广泛的修复者及收藏者学习翻看。
(5)欠缺科学研究观念
近些年,古陶瓷修复技术随着文博行业的发展逐渐成为了文物保护研究中的重要基础内容,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古陶瓷修复的研究侧重点还停留在技术方面,从器物病害及修复材料等角度进行的科学研究仍然十分缺乏。根据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学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古陶瓷修复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学科,最后评判标准也是直观的修复效果,这使得许多修复者将注意力集中于熟练的技术和完美的效果,许多在实践中摸索得出的经验,并没有进一步的进行科学的分析。第二,无论是病害分析还是修复材料的筛选,都需要现代分析仪器进行测试,民间的修复匠人和普通的文博单位很难具有仪器设备及相关学科基础进行深入的研究。
梳理了古陶瓷修复现存的一些问题并进行分析思考后,古陶所在举办“红色”陶瓷修复成果展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高校的古陶瓷修复主要通过教材讲解及教师示范进行传授,学生们动手修复的时间较少,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但由于课时时长与标本种类有限,很难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学习培训。此次修复展召集了对古陶瓷修复有深入学习意愿的同学,通过社会征集、无偿修复的方式,将校内的仪器设备、修复技术与校外文物资源、修复需求相结合,为学生古陶瓷修复技能的提升和专业素质养成的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民间的藏品数量庞大,保存现状不甚理想,通过征集民间收藏品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古陶瓷保存和修复现状,面对各种类型的病害与残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对社会、服务于社会,从而对民间收藏的陶瓷类器物进行更好的保护和修复。
在正式开始修复之前,对征集的器物进行全面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污渍类型、缺损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必要时使用超景深显微镜进行观察和拍照记录(图2),为后续的清洗、拼接等修复流程奠定基础。第二,对器物的胎釉、装饰工艺进行评测(图3),不同的胎质、釉质及装饰工艺所采用的材料及方法不同,例如:胎釉脆弱及一些釉上装饰的器物就不适合常用的浸泡法进行清洗。第三,在征集的器物中有一部分是此前进行过修复的,存在材料老化、原器物损坏等状况,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这对了解现今民间器物保存修复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图2 微镜观察分析残损器物病
除了器物状况的检查评定,还应当注重对器物的文化历史背景的研究。在接收展品后,与“红色”陶瓷的持有者建立联系,多次采访交流,了解学习这些红色陶瓷背后的故事,共同研究和挖掘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及文化内涵(图4、图5)。
图4 采访刘秀松先生先生
图5 采访东方红藏品轩邓庆福先生
在修复实践阶段,全程由学生进行主要的修复操作。一方面,本次“红色”陶瓷的征集品、无论从器型种类、胎釉、装饰技法还是污渍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多样化,难度不一,为修复实践提供了多样的修复标本,在修复过程中遇到了多种多样的问题,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使得修复者的技术更加全面。另一方面,加强操作的规范化,无论是从修前检查、制定计划(图6)、修复流程还是修复材料等方面都制定了对应的操作要求,力求规范、科学的进行修复。
图6 讨论修复方案
虽然古陶瓷修复技术性较高,但完备的修复记录并非可有可无,是非常重要的,此次修复的器物从征集入所到修复完成都有着详细的记录。在开始前,首先通过翻阅资料并结合征集器物的情况制作了适合的修复档案模板,记录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拍照:征集入所后先将器物放入摄影棚中进行多角度的拍照,记录器物最原始的形貌,并对病害缺损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拍摄,必要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并截取图片,在之后的修复过程中及修复后都会及时进行拍照;二、文字:在修复档案中,对器物的尺寸、基本概况、病害分析、修复材料及步骤、背景信息及价值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三、绘图,除了拍照、文字记录外,还对器物进行病害图的绘制,目前瓷器类的相关文件还没有发布,于是在借鉴陶器类相关文件的基础上结合瓷器常见的病害,拟定了一套适合此次展品的病害图绘制方法,对征集的各个器物进行了细致的病害绘制(图7)。
图7 病害图绘制
通过拍照、文字、绘图三种方式相结合,对器物的状态、修复过程等进行了详细记录,此后无论对陶瓷修复进行学习、改进还是将器物恢复原貌都有档案可查阅,避免了“盲目试验”,为收藏者提供了一份科学的“保障”。
在修复过程中除了面临技术待熟练的问题外,还遇到了许多材料方面的疑惑,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试验。例如:一、古陶瓷的胎质都各不相同,有的致密、有的疏松,有的洁白、有的灰暗,这也就导致每件陶瓷的物化性能不同,利用仪器进行成分测试,并试图根据测试结果,来匹配不同的修复材料是相关研究的重点。二、陶瓷的釉质的透明度和亮度等性质也千差万别,而作色不仅需要颜色的近似,更需要釉质的还原,如何使用仿釉材料将器物的透光度、光泽度、颜色等方面兼顾,也是在修复过程中需要一直进行探讨和实验的。
古陶瓷修复对于考古及文博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越来越多高校和机构开设相关课程,将古陶瓷修复提升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进行发展,专家们也整理了古陶瓷修复的基础知识供大家学习,例如:毛晓沪的《古陶瓷修复》及俞蕙老师的《古陶瓷修复基础》中就为大家详尽的介绍了古陶瓷修复的基础知识,为古陶瓷修复的规范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被列作修复教材广泛使用。
此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更新,为古陶瓷修复走入科学化道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修复者开始对修复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试验,加强了修复材料性能及使用方法的研究。笔者在参与此次修复后意识到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意图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一、对古陶瓷修复不同的配补材料进行物化性能的测试,以根据不同的标本选用性能优、性质更加匹配的材料。二、对古陶瓷的病害分析和处理更加细致,古陶瓷修复遵循最小干预和修旧如旧原则,这就需要对古陶瓷形成的各类病害及影响进行科技分析,哪些是有害的会影响器物的寿命,哪些是无害的可以保留,对于不同的污渍选用怎样的材料既高效又能避免对原器物的损伤。
对于古陶瓷修复的探索是多样且无止境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借助先进的仪器和科学的试验去实现,使古陶瓷修复技术摆脱过去主观经验的局限,走向科学化、标准化、精确化的道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