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乐福新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市 333000)
浅谈陶瓷工艺的发展和影响
乐福新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市 333000)
工艺,釉料,窑变,彩绘
中国古代瓷器最早使用高岭土作为胎体原料,元代时,始将高岭土与瓷石混合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早期使用手工捏制和模具压制的手工成形,后来基本都使用轮式拉坯方法,这种半方法现在还在使用。
瓷坯成型后即可上釉。釉是一种包含石英、长石等硅酸盐矿物的混合物,在高温下能够熔融,附着于胎体表面形成结晶的玻璃状釉层,使瓷器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抗水性和化学稳定性,釉层本身的颜色和光泽也是瓷器的美感。
上釉的方法主要有浸釉、浇釉、吹釉和荡釉,这些方法现代仍在采用。浸釉就是将坯体浸入釉液,使釉液附着于坯体。浇釉多用于较大的器物,以浇淋的形式上釉。吹釉是利用一根空心管状物,以气息将釉液吹至坯体表面,此法上釉均匀,而且能上薄釉。荡釉是器物内表面上釉的一种方法,以回旋振荡方式使之附釉。
制瓷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烧造,瓷器釉层的颜色、光泽、表面形态等都与烧造的温度和氛围密切相关,这是制瓷过程最终化腐朽为神奇的一步,技术含量很高。因烧造过程在各种瓷窑中完成,因此,中国古代瓷窑的设计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总体水平。
最早的瓷窑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由早期竖穴式陶窑发展而来。这种窑平面呈圆形,窑门、火膛、窑床、烟囱呈一线排开,因外表状如馒头而称为“馒头窑”。馒头窑窑室较小,各部分受热相对均匀,但因窑壁较厚,不利于快速冷却。此外,由于馒头窑面积较小,一次烧制的瓷器数量也较少。
大约战国时期,南方出现了一种新的瓷窑,称为龙窑。龙窑依山而建,为长条状的斜坡形建筑。龙窑朝下一端为窑门和火膛,顶端开口,设小烟囱或干脆不设烟囱。龙窑通常都有数十米长,窑身即相当于一根长长的烟囱,因此抽力很大,窑内升温和降温都很快。同时,窑体空间大,装烧量很大。但是也正因为窑体过长,窑内温差也较大。于是,宋代时,人们将馒头窑和龙窑结合在一起,将龙窑窑体分割成一个个依次相通的馒头窑,称为阶级窑。阶级窑中,对每一窑室而言,具有馒头窑的优点;对整个窑身而言,又有龙窑的优势。
明末清初,景德镇出现了一种新的窑型,称景德镇窑,简称镇窑。镇窑是在阶级窑基础上改进形成的。镇窑形似鸡蛋,前高后低,前宽后窄。窑顶在窑头处呈弧形,往后逐渐下降。窑底则由窑头往后逐渐向上倾斜。窑尾设烟囱。镇窑结构合理,窑温较高,密封性好。镇窑空间也较大,通常一次可烧造10吨左右的瓷器,是中国古代结构最先进的瓷窑。
瓷器生坯烧造时,为防止碰撞粘连,会将瓷器放于一只只匣钵之内,再将匣钵堆叠起来,以充分利用空间。早期瓷器通常底部不施釉,这是因为瓷器底部与匣钵接触,施釉后就会粘连。宋代时,为了美观,一些瓷器需要周身施釉,称为满釉。这时,为尽可能减少粘连,就用数枚芝麻大小的支钉加以支撑。瓷器烧成后,底部就只留有几个极小的无釉小点。古人的机巧真是令人叹为惊叹。
瓷釉的主要成份是石英、长石等硅酸盐,它们熔化凝结后能增强瓷器强度、防止渗水和增加瓷器表面光泽。但是,任何釉液成份中都含有少量金属杂质。烧造时瓷窑内部的高温和气体环境,使这些金属元素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釉面色彩。有时,人们想尽办法去除某些杂色,但也有时,人们往釉液中主动添加一些金属元素,以期获得想要的釉色。可以说,釉色的呈现与控制是中国古代工匠永恒的研究课题,也是中国古代制瓷工艺中最精彩夺目的一章。
金属元素的呈色机理非常复杂,有些过程至今仍未能完全了解。大致说来,瓷器釉色主要与釉层中呈色元素的含量及瓷窑中的氧含量有关。以铁元素为例,它的氧化物有FeO和Fe2O3两种形式。烧制后,FeO呈青色至绿色,Fe2O3呈黄色至褐色。 因此,如果最初釉液中Fe2O3的含量较高,而又想烧出青绿色的瓷器,就必须密封窑炉,快速燃烧,使窑内氧气迅速消耗,形成一个缺氧的还原气氛。此时,部分Fe2O3就会被还原成FeO,烧出的瓷器就会呈较浅的青绿色。古代早期瓷器多施青釉,也就是这种含铁的釉液。由于早期瓷窑密封性差,加之人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呈色规律,因此瓷器釉色多呈黄褐色。唐代以后,由于瓷窑密封条件改善,同样施以青釉,烧成的瓷器便不再总是黄褐色,而呈现出较纯正的青绿颜色。
除青釉外,中国古代常见的釉色还有黑、白、青白、红、绿、蓝、黄、紫等多种颜色。其中,白釉比较特殊。白釉实际上是一种本色釉,无需呈色。只有将原料中铁及其他杂质元素清除干净,才能烧出如银似雪的纯净白色。
理论上,如果瓷器表面釉液成分均匀,而且瓷窑完全密封并保持温度恒定,烧出的瓷器,表面釉色将均匀一致。但事实上,往往无法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于是,有时就会发现,一件瓷器表面竟然出现多种不同的釉色,这一现象称为窑变。
越是对温度及含氧量敏感的呈色反应,就越容易出现窑变现象。窑变本来是一种技术上的瑕疵,但在单色瓷器时代,反而呈现出一种色彩连续变化的动态美。因此,窑变瓷器受到人们特别钟爱,甚至想方设法烧出理想的窑变产品。钧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玫瑰紫器就是古代最著名的窑变瓷器。宋代钧窑工匠们在普通青釉中加入了一些含铜的釉料,于是,在不同温度和还原条件下,这种混合釉能够烧制出从青蓝至红紫的一系列色彩。窑变的使用,突破了瓷器单一颜色的限制,造成更加丰富艳丽的视觉效果。
与窑变相似的还有瓷器开片现象。胎体与釉层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两者热胀冷缩程度就有可能不同。当瓷器冷却时,如果釉层比瓷胎收缩率高,釉层就会因过度收缩而出现裂纹,这种现象称为开片。此外,由于釉层具有流动性,器物口沿处往往釉层较薄,隐约透出泛紫的胎色,而器物底部通常不施釉,烧制后就会因胎中存在铁元素而呈铁红色,这种现象称为紫口铁足。本来这些现象都属于瓷器烧造过程中的缺陷,但是中国古人却从中发现了一种特别的美。瓷器表面的开片具有无序性,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看上去显得杂乱中又错落有致。紫口铁足则有一种古朴之美。
瓷器之所以长期受到人们钟爱,除了坚固耐用以外,还因其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除器形外,瓷器的美感主要来自各种装饰手法。中国古代瓷器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大致可归为形态装饰、颜色装饰和绘画装饰三大类,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
早期人们对金属元素的呈色规律尚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多使用刻划类的造型装饰手法。如北宋刻划花,即在瓷器坯体上用尖利工具刻划出细细的浅痕,类似于线描,轮廓生动鲜明,也可用于显示文字。
宋以后,由于逐渐掌握各种金属元素的呈色规律,多种瓷器施色技法应运而生,彩绘成为中国古代瓷器主要的装饰手段。
唐代长沙窑可能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带有颜色装饰的器物,先用彩绘颜料将诗文描摹在瓷坯,然后上釉烧制,称为釉下彩,也被认定为青花的起源。彩绘边缘处的钴原料有细微的扩散,烧后呈现出类似水墨画的色晕效果,一直长盛不衰。
釉上彩绘则是在烧好的瓷器白釉之上以各种颜料进行彩绘,然后入窑炉于800℃左右低温下二次烧成。由于二次烧制温度低,颜料成份通常不会被破坏而色泽艳丽,为陶瓷艺术加工增添了更多手段。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f ceramic technology
瓷器生产的基本工序为选料、制坯、上釉和烧造,每道工序又包括多项复杂的操作,任何一步操作的失误都会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艺术效果。中国古人经过上千年的摸索实践,成功总结出一整套制瓷经验,使中国古代瓷器享誉世界,这些经验在当代制瓷仍具指导意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