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王建华 王 进 任心甫
发掘成都水文化内涵 丰富成都城市文化
●王建华 王 进 任心甫
水是文明之母,滔滔岷江孕育了成都这一千年古都和她悠久灿烂的城市文明。成都以她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成为世界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水文化是成都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形态的水文化千姿百态,制度形态的水文化层出不穷,精神形态的水文化精彩纷呈。成都悠远博大的优秀水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当代成都人应当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营造亲水环境,丰富绿色文化;完善管理制度,丰富法治文化;培育文化素养,丰富大众文化,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提升城市的人文魅力和文化品质。
成都;水文化;城市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核心竞争力。成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因水而立,因水而兴,水文化源远流长,是成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发掘成都水文化资源,丰富成都城市文化,让人们了解水文化、珍惜水文化、弘扬水文化,对于传承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城市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成都市文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助推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十三五”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水是文明之母,人类古老的文明都与江河结伴而行,无论是古代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还是古印度文明发源于恒河流域,都与江河流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滔滔岷江自古以来,就是滋润成都平原的生命之源,是岷江除水害兴水利的历史,孕育了成都这座千年古都,滋养了成都悠久的城市文明。
成都,取“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史记·五帝本纪》·司马迁)之义而来。早在旧石器时代,成都平原上就有人类居住。春秋时期,蜀王开明氏“徙治成都”,从公元前400多年建城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西汉时,成都平原的繁华超过一向富庶的关中平原,汉代的成都已是全国除京城长安以外的五大都市之一。成都的兴衰发展与水息息相关。
回顾历史,治水先贤率众开展的可歌可泣的与大自然抗争的治水活动,造就了千年古都。距今约4000年大禹的治水,开启了中华民族治水先河。大禹出生在蜀地石纽,今北川县境内,《华阳国志》载:“石纽,古汶山郡也。崇伯得有莘氏女,治水行天下,而生禹于石纽刳儿坪。”大禹治水从岷江开始,王象之《舆地广记》卷三十说:“《禹贡》岷山,在西北,俗谓之铁豹岭。禹之导江,发迹于此。”《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通过疏导岷江,向东开凿水道治理水害。“导”与“别”奠定了后世治水的基本方略。
大约在公元前676年前后,开明,即鳖灵,继承大禹经验治水。“决玉山,民得陆处”,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凿也。”鳖灵治水有功,成为春秋时期蜀国开明王朝的开国之君,号丛帝。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领民众“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建成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兴利除害的成功,造就了富庶的成都平原。《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哺育了古成都的文明。东汉崔寔《政论》:“蜀郡李冰凿离堆,通二江,益部至今赖之”。《华阳国志》记:“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林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李冰所开二江,郫江沿平原冲积扇脊的左边,偏于成都的西北,流向成都。检江沿冲积扇脊的右边,在郫江的南面,与郫江大略平行流向成都。二江在成都城东南隅合流,然后东流重新汇入岷江的主流。历史上,二江曾数次发生重大变化,或主流改道,或衍生支流。成都城市的城坊格局和城市环境,也随着二江的变化而改变。从秦汉到唐中期,是“二江珥市”(汉代扬雄《蜀都赋》:“二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从唐后期到近代,是“二江抱城”(即当今的府河、南河)。其间,城中的支流水道发生数次重大变化,对城市城坊格局、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成都自建城之后,城市曾经几度重建和扩建,城池的面积有过缩小,也有过扩展。城区水系也随着城市的发展,几经变化。不断完善的城市水系和通达的水路运输,使成都成为繁华千年的都会。现代人开展的以府南河、沙河整治为标志的城市水环境治理,使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水生民,民生文,文生万物。”成都水文化是蜀地先民和历代成都人在治理水、利用水、保护水以及亲水、近水、赏水等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形态水文化、制度形态水文化和精神形态水文化。历史久远的水事实践活动,形成了成都独具特色的水文化财富。
物质水文化是人类在水事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蜀地先民和历代成都人创造了众多的水工程、水环境、水景观等,这些形象客观的现实存在,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和历史文化。2200多年前建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滋养了成都平原和千年成都,都江堰泽被千秋,既是水利工程的典范,又闪烁着科技文化的光芒。它选址科学,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从岷江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顺应自然。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部分各具功能,巧妙结合,堰首鱼嘴分水、飞沙堰泄洪排沙、宝瓶口控制流量,三者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哲学思想,因地制宜,乘势利导,实现了兴利除弊、人水和谐。
千年锦江,从“二江珥市”、“二江抱城”到“江环城中”,承载着成都城市格局由小到大的变迁。浣花溪、百花潭、望江公园和府南河活水公园,傍水而兴,文化特色鲜明。万岁池、摩诃池、洗墨池、薛涛井、双眼井等古池古井,历史遗迹,一物一故事。万里桥、九眼桥、送仙桥、安顺廊桥、黄龙溪水码头等古桥古渡,几经变迁,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文化。
锦江,在秦汉时期称为成都二江,即郫江(内江)和检江(外江),后因蜀地织女用江水洗濯织锦,生产出艳丽蜀锦,在汉代以后,二江改称“锦江”,增添了诗意浓郁的文化内涵。锦江赋予了成都“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李白诗)的自然条件。锦江,跨越历史长河,是成都城市文明的摇篮,成都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离不开锦江的滋润和哺育,故成都人又深情地称她为母亲河。
制度水文化是人们在水事实践中形成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及组织形态、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构成的外形文化。蜀地先民和历代成都人在治水、用水、管水、协调水与城市发展关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若干管理制度,实现了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都江堰水利工程经久不衰,科学合理的工程布局和不断完善、常年坚持的建、管、用的制度是重要保证。《三字经》提出:“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岁勤修,须防患,遵旧制,毋擅变”。汉灵帝时设置“都水椽”和“都水长”负责维护堰首工程。蜀汉诸葛亮视水利为国之重器,在都江堰设堰官并派官兵驻守,“征丁千二百人主护”《水经注·江水》)。在成都西北郊建“九里堤”,以防水患,民间传有诸葛亮《九里堤护堤令》。晋代蜀郡置有蜀渠都水行事、蜀渠平水、水部都督等官,是专门负责灌溉用水调度的官吏。唐代颁布一系列水利法令和法规,《水部式》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水利法典。高骈在蜀任职期间,扩建了成都罗城,引城西的都江堰干渠郫江折向东流,绕城北然后折南,绕城东南与南江相合。在都江堰灌区完善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从渠首到灌区已有了严格的岁修制度,主持岁修成为各县政府官员主要的政务。宋代完善都江堰岁修制度,以岁修为中心,建立了水则水位观测规范、象鼻堤岸制作规范、资金材料登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监督奖惩制度。元明清时期,成都城市水事管理制度规则、组织形态进一步完善。民国25年1936)在灌县成立四川省水利局,直属建设厅,主管全川水政,是四川省有独立的水利专管机构之始,促进了成都城市水利的有效管理。
精神水文化是人类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水科学、水伦理、水哲学、水文艺、水风俗等。蜀地先民和历代成都人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水文化财富。
李冰集大禹、开明治水经验之大成并发展创造,率民众兴水利除水害,建成千年古堰,体现了李冰忠于职守、造福苍生的情怀,蕴含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都江堰是世界水利工程科学的里程碑,它选址在岷江上游“自然区”与中游“人文区”的交汇处,地势居高临下,为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创造了条件;渠首三大工程巧妙利用地形地势,鱼嘴凹岸取水、飞沙堰凸岸排沙、宝瓶口限洪取水,互相配合,达到引水灌溉、分洪减灾、排沙除淤的功效,堪称“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瑰宝”江泽民题词)。都江堰取得的伟大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典范。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2000年11月29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认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都江堰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唐代高骈发展成都城市水利,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修建外围城墙,称为“罗城”,并将郫江改道绕城区北面和东面,称为清远江,与沿城区南侧的流江(锦江)相汇,使城墙外围二江环抱,城市治水规划科学合理。唐代发展成都城市水利,体现了改善环境、尊重科学、重视民生的人文精神。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蜀地江河之水、成都城市之水和人们的治水活动,成为哲人的思考对象和作家创作的源泉,涌现出众多的优秀作品。先秦诸子以水论理对成都水文化影响深刻。扬雄《蜀王本记》曰:“老子为关令尹喜着《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今为青羊观是也。”成都水文化和“道法自然”结下不解之缘。张仪、张若、李冰等先后任蜀太守,其文化底蕴受秦诸子的影响。文翁兴学传播先秦诸子学说。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是汉代园林真实写照。“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揭示园林以水贯园的布局原则。扬雄《蜀都赋》:“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点出大禹治水始于蜀;“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揭示成都依水兴城。左思《蜀都赋》:“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揭示了成都水文化的地域特征。李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家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能及此间无”“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杜甫“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陆游“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等名句名篇,描写了诗人眼中美丽的成都,描述了成都水系的发达与妙趣。花蕊夫人《宫词》再现成都著名园林龙跃池、摩诃池的诱人景观:“龙池九曲远相通,杨柳丝牵两岸风。长似江南好风景,画船往来碧波中。”历代文人墨客的众多诗词歌赋,描绘了成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征,寄托了作者深切的内心体验和对成都的热爱之情。
古代成都悠久博大的优秀水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当今成都,已迈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时期,当代成都人应当深入研究发掘成都水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提升城市的人文魅力和文化品质。
有水就有灵气。河流、湖泊、池塘,自然的水体水面,形成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音乐喷泉、活水公园,人的劳动创造,成为具有审美意义的水景观。亲水是人的本性,“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篇),优美的水环境,增添城市的灵气和韵味,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当代成都人在加强城市水环境治理方面卓有成效。1994年,成都市从河道整治、旧城改造、污水处理、滨河绿化、道路工程等方面对府南河进行全面治理。综合整治后的府南河,沿岸著名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现代建筑融为一体,两岸绿带、沿岸建筑和宽阔道路有机联系,千年古都焕发生机,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得到市民的肯定和游人的赞许。1997年至今,成都府南河整治工程先后获得三项联合国大奖,即“人居奖”“、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国际奖”“、地方首创奖”。
2001年11月,被誉为成都“生命河”的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整治内容包括污染治理、防洪及河堤整治、绿化及园森景观、道路及桥梁、管线迁改、拆迁安置、环卫设施、文化和光彩工程等9大项目。治污列入工程的重中之重,突出生态性、亲水性和可持续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沿河规划建设了水源保护区和城市滨水绿化景区,沿河建设了北湖凝翠、麻石烟云、三洞古桥等八大景点,2004年12月综合整治工程全面竣工,整治一新的沙河,碧波荡漾,绿树成荫,让人赏心悦目,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沙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2004年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还获得了2006年度“国际舍斯河流奖”。
2012年初,成都市启动“六湖八湿地”环城生态区的规划建设,依托府河、清水河、江安河等水系,规划建设了锦城湖、江安湖等6个湖泊,并在其周围布局青龙湖湿地、清水河湿地等8个生态湿地“。六湖八湿地”28平方公里水系,加上105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如同一条环中心城区85公里长的绿色生态屏障。目前,已建成的锦城湖成为锦城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人亲水赏景的胜地。相当于6个成都植物园大小的白鹭湾,是成都市最大的水生动植物自然课堂。兴隆湖吸引了3500只以上的雁鸭类水鸟,成为成都平原最大水鸟越冬地。待“六湖八湿地”全部建成后,成都市的湖泊河道水系面积比例将由7%提升到21%。
河湖湿地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补充地下水、稳定微气候等功能,配套的河湖走廊、亲水平台、湖心岛、观赏亭是人们亲水近水赏水的好去处。成都府南河、沙河的整治和改造,极大地改变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六湖八湿地”,需要抓好后续建设,建成水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成都成为绿色发展之城、绿色文化之都。
亲水环境的建设、保护和发挥作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需要管理的制度化、法治化。要加大现有水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全体市民知法懂法,水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通过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进校园、进基层等多种渠道,提高全体市民的法律意识。水行政主管机关和相关部门,要严格管理,认真执法,对一切违犯水法律法规的行为,不姑息迁就,严格依法处置,树立法律权威。要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实完善成都市管水用水法规体系,将水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城市规划,通过法治程序,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完善调控水资源、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制度体系,包括制定节约用水标准,施行资源消耗总量调控制度;建立排污许可制度,加大执法力度;积极探索对水资源有偿使用的市场交易制度,运用市场规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通过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氛围,提高城市法治文化水平,建设法治成都。
多彩多姿的成都水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厚的思想之美、科学之美、艺术之美,通过发掘和传播,可以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培养人们的意志品质、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要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弘扬优秀传统水文化。抓好优秀水文化进学校、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与成都城市水环境、水工程有关的散文、诗词等文学作品的学习,形象优美,易诵易记,要从幼儿园抓起,让他们在快乐学习、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成都的了解和热爱。抓好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观水利工程、水文化遗址过程中了解历史、认识科学、热爱家乡,受到感染。抓好优秀水文化进机关、进社区工作,可通过举办文学欣赏讲座、诗词诵读、文艺演出等形式,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增加优秀水文化图书和音像资料,新闻媒体要把优秀水文化宣传纳入重要内容,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在阅读、收听中受到熏陶。要发挥加强公共环境场所公益广告、标牌的宣传作用,营造优良文化氛围,实现教育经常化。要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加强水文化学术研究,高等学校、文化研究部门、基层文化单位带头,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让成都水文化的教育和传播更加具有时代性和感染力。
[1]周烈勋,陈渭忠.成都城市水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四川水利,1995(05).
[2]方竹.成都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巡礼[J].中国西部,1996(02).
[3]张苹.巴蜀水文化的一次历史性总结——简评成都城市与水利研究[J].文史杂志,1997.
[4]刘祯贵.重视对成都城市水文化的研究[J].成都经济发展,2004.
[5]张莉红.古代成都的水利工程建设及其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1).
[6]许蓉生.水与成都——成都城市水文化[M].巴蜀书社,2006.
[7]陈渭忠.传承水利文明再造活水成都[M].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2009.
[8]郭水水.成都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水利,2014(03).
[9]肖平.人文成都——巴蜀文化丛书[M].成都时代出版社,2003.
[10]刘冠美,王晓沛.蜀水文化概览[M].黄河水利出版社,2014.
2016-08-02
G127
A
1008-5947(2016)05-0085-05
作者及单位:王建华,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水文化;王进,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文化;任心甫,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水文化。(四川 成都 611231)
责任编辑 冯凌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