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许亚敏
(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学,山东省 曲阜 27315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综合绩效评价模型
许亚敏
(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学,山东省 曲阜 273155)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了基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农村土地流转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投影寻踪技术进行评价。最后针对两个土地流转实例,运用该该模型进行综合绩效评价。该模型能够更好的揭示各种土地流转模式的综合优化指标值差异,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通过该模型的建立,对不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不同地区的土地流转案例的绩效进行比较,为下一步土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土地的有效流转和合理利用,大力提升农业效益。
土地流转;综合绩效;评价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市场调节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农场经济改革的重要环节。土地流转作为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手段早已被国家法律承认,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鼓励。
土地流转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展了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流转期限较短、流转发生率一直偏低等现象。如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地理位置偏僻、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土地流转远远落后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呈现出地区间的不平衡。而且由于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导致了许多土地纠纷。以往的研究中,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土地流转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研究和土地流转定价关注的较多,对于土地流转后绩效评价研究得较少。同时在以往的研究中,[1][2][3]土地流转绩效评价都是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评价,缺乏从可持续角度,既考虑农户家庭的微观层面,又考虑社会的宏观层面的一个综合的绩效评价。广义的土地流转包括不可逆转土地流转(如农村土地城市化等)和可逆转土地流转(如合作经营、入股、租赁、互换等)。以往的研究针对不可逆转土地流转研究的很多,对后者研究的较少。本文的土地流转综合绩效评估都是针对后者来进行研究的。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投影寻踪技术进行定量评价,对不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或不同地区的农村土地流转案例的综合绩效进行比较,进而对土地流转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通过该模型的建立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通过土地流转后,对经济、社会、生态这三方面带来了哪些效益;第二,现有的土地流转模式存在哪些缺陷,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第三,通过将现有的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进行综合绩效比较分析,为下一步土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促进土地的有效流转和合理利用,大力提升农业效
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土地流转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投资者和农民等四个利益主体。目前的研究主要从这四个利益主体中的一个或两个主体的角度,没有从整体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对土地流转进行整体而系统的绩效评价。由于这四个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的复杂关系。在设置绩效评价指标时,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城市化、规模化、统筹城乡、就业问题、保护农民利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问题。所以这里在设置土地流转绩效评价指标时,从土地流转带来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三方面进行考虑。
一 经济绩效评价指标
(一)农村宏观经济指标
农村土地流转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指标有农业经济增长率、农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这里主要考察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所带来的农村整体经济水平的变化情况。因此选用以下两个具体指标[4],说明如下:
1 平均土地产值变化指数:反映单位土地产出价值变化情况的指标,是指通过土地流转所带来的平均土地产值增加值与流转前土地平均产值的比率, 该指标越高,说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越高。
平均土地产值变化指数=流转后相对于流转前的平均土地产值的增加值/流转前的平均土地产值。
2 土地利用率变化指数:它是指土地流转后全年作物播种面积相对于流转前的全年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值与耕地面积的比值,该指标能揭示土地利用程度的高低,如是否存在抛荒。土地利用率指数越大,说明耕地利用程度高。
土地利用率变化指数=流转后的全年作物播种面积相对于流转前的全年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值/耕地面积
(二) 农民福利水平变化指数
中央政府一贯强调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绩效最终是要体现在农民福利水平的提高上。因此,农民福利水平的提高是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指标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指数。它是衡量农村居民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充分体现了农民家庭生活质量水平。该指数指通过土地流转所带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值与土地流转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率。在计算农民纯收入时,不要有所遗漏,包括种植业收入、畜牧业收入,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补贴收入等。一般情况下,通过农地流转,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非农收入增加,农业收入减少,总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具体计算见下:
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指数=流转后相对于流转前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值/ 流转前的农民人均纯收入
(三) 农业规模经济发展指数[5]农村土地流转的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促进农业规模经济发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选用指标如下:
1 单位土地劳动力投入变化指数。平均土地劳动力越少,说明规模经济程度越高。该指标是指通过土地流转所带来的单位土地投入的劳动力减少量与原单位土地劳动力投入量的比率,具体计算如下:
单位土地劳动力投入变化指数= 流转后相对于流转前的单位土地劳动力投入量的减少值/ 流转前的单位土地劳动力投入量
2 单位土地机械使用变化指数。它是反映农业规模经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程度越高,说明规模经济水平越高。该指标考虑流转前与流转后土地机械化利用程度的变化情况。
单位土地机械使用变化指数=流转后相对于流转前的单位土地机械化利用程度增加值/流转前的单位土地机械化利用程度
机械化利用程度的计算公式为:(机耕面积/耕地面积的比重+机播面积/播种面积的比重+机收面积/播种面积的比重)/3
二 社会绩效评价指标
农村土地流转的目的不仅仅是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还体现在当经济水平整体提高时,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绩效指标主要从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社会和谐等角度来进行设置。具体指标
见下: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变化指数[6]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变化指数用来考察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变化状况。考察土地流转后是否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变化指数=(流转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流转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
2 农村贫困率变化指数
贫困率是农村中处于贫困线(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以是否解决温饱为划分标准)以下的人口比例。通过考察土地流转前后农村贫困率的变化,可说明农村土地流转是否有利于社会和谐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农村贫困率变化指数=流转后相对于流转前的农村贫困率的减少量/流转前的农村贫困率
(三) 环境绩效评价指标
从可持续性[7]发展的角度,土地具有很高的环境生态价值,具体表现为土地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与净化环境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价值。通过以下指标的设置,考察农村土地流转后对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具体指标的设置如下:
1 单位土地化肥施用量变化指数。该指标考察土地流转前后单位土地化肥施用量的增减情况。
单位土地化肥施用量变化指数= 土地流转后相对与流转前的单位土地化肥施用量的减少量/土地流转前的单位土地化肥施用量
2 单位土地农药使用量变化指数。该指标能考察土地流转后单位土地农药使用量相对于流转前农药使用量变化情况的一个指标。
单位土地农药使用量变化指数=土地流转后相对于流转前的单位土地农药使用量的减少量/土地流转前的单位土地农药使用量
3 单位土地环境保护投入变化指数。该指标反映通过土地流转在种树植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环境保护上资金投入量的变化情况。
单位土地环境保护投入变化指数=土地流转后相对于流转前单位土地环境保护资金投入量的增加量/流转前单位土地环境保护资金投入量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流转综合评价常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多个评价指标,属于典型的高维数据类型, 同时这些指标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很难直接进行处理。这里借鉴统计学中的投影寻踪技术将原始的高维数据通过投影进行降维处理,便于进一步进行综合评价。
投影寻踪技术的基本方法是:将多元数据向最佳的投影方向进行投影,通过投影将高维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从低维数据的数据分布形状就能够推导出高维数据的数据结构特征。这里可将评价指标权重作为投影方向,第i个土地流转案例的j个评价指标的指数xij是高维数据结构,通过降维处理后就能得到第i个土地流转案例的综合评价值fi,该综合评价值能够比较不同土地流转项目的综合绩效。因此,评价指标权重aj可以通过投影寻踪的方法来寻找,而且该权重能够最大化的反映各个待评估案例的综合特点
设多个土地流转案例评价指标的高维数据集为{x(i, j)︱ i =1, …,n;j =1, …,m},其中,m为综合评价指标总个数,n为土地流转案例的个数,投影寻踪评价模型的具体步骤见下:
1 数据预处理[8][9]
若各评价指标的指数的量纲不统一或各指数的变化范围不一致,则首先要进行归一化处理。在本文中,各指标的指数的设计已经考虑了该问题,指数的量纲和各指数的变化范围都是一致的,所以不用进行数据的预处理。
2 高维数据的降维处理, 将高维数据集{x(i,j)︱ i =1, …,n; j =1, …,m}进行投影,评价指标权重作为投影方向,得到一维投影值:f = (f(1),f(2),…,f(n)),即
式中,m—综合评价指标的总个数
n—进行比较的所有土地流转案例的个数
aj—在综合评价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0<aj<1)
fi—第i个土地流转案例的综合评分值
3 寻求最佳投影方向
投影寻踪技术的关键寻找一个最优的投影方向,这里通过构造一个充分揭示待评估案例特征的目标函数来寻找最优投影方向。当样本数值给定时,投影方向aj决定了一维投影值的大小。投影
方向不同,所揭示的数据结构特征也不同。高维数据集的某种等级特征结构可以由最佳投影方向最大可能的反映出来,所以通过构造分类指标来寻找最优权重。构造分类指标的目标是使不同类型的待评估案例之间的差距最大,即类间距离最大;而相同类型的待评估案例之间具有最小的差距,即类内密集度最大。因此将目标函数H定义 为类间距离w和类内密集度f的乘积,即H=w·f,当H取极大值时,即类间距离和类内密集度都最大时,该投影方向aj就是最优投影方向,能够最大化的反映各个案例之间的异同。
在统计学中,方差是判断数据离散程度的重要指标,当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说明该序列的方差愈大。因此类间距离w定义为各土地流转案例的绩效综合评分的方差,f为类内密集度,即:
式中, —所有土地流转案例的综合评价值序列{f |i=1…n}的均值
I—为单位跃级函数, R为局部密度的窗口半径,数据特征决定了R的大小。当R
由此当目标函数H取最大值时,即可求得评价指标权重aj,该权重能够最大化的反映各个待评估案例的综合特点。模型如下:
式中, H=w·f
这是一般约束的非线形规划化问题,可选用多种算法进行求解,这里采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来求解权重aj。将aj带入(1)式,即可得各个土地流转评估案例的综合评分值fi。将各个待评估土地流转案例的综合评分值fi进行比较,可知各个待评估土地流转案例的综合绩效的高低,为下一步土地流转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土地的有效流转和合理利用。
山东省泗水县为农业大县,近几年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里选择泗水县两个土地流转实例来进行综合绩效评价。第一个实例为山东齐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册镇建设鼎祥神起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完成土地流转800亩,第二个实例为大黄沟乡北庄村流转土地700亩,建成冬暖式蔬菜大棚60余个。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以下土地流转的数据,表1为第一个实例(简称A例)的变化指数计算表,表2为第二个实例(简称B例)的变化指数计算表:
A例土地流转各个指标值及变化指数表 表1
B例土地流转各个指标值及变化指数表 表2
变化指 数(%) 104.73 32.2 97.46 32.64 62 51 80.35 43.75 40.32 388.89
根据前文中公式(4)的目标函数,采用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来求解权重aj,可求得权重见表3(括号中为权重),代入前文中公式(1),可得两个实例的综合评分值,见表3。
各个指标权重及综合绩效评分值 表3
由表3可以看出,A例的土地流转综合绩效评分值为97.6920%,B例的土地流转综合绩效评分值为90.3354%,可见A例的土地流转综合绩效要好于B例的土地流转综合绩效。
[1] 刘杨, 方鹏,黄贤金.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农地市场响应研究[J].三农问题研究,2006(11)
[2] 姚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3] 方先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2004(12).
[4] 周飞.中国农地市场化流转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P:102-108
[5] 吴郁玲,曲福田.中国开发区土地市场化发育程度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8(1).
[6] 冯善书.广东“土地入股”遭遇退股流[J].中国改革,2008(5).
[7] 段保才.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P88-92.
[8] 秦寿康.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P76.
[9] 邱道持.城市地价评估[M].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P201-210.
(责任编辑 崔金路)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comPrehensive achievement evaluation model based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Angl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veloPing comPrehensive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economic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evaluating with the ProjectionPursuit technology. Evaluate two examPles with the method at last. The model better reveals the comPrehensiveoPtimization indexes of each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avoiding the influence from subjective factors. The modelcomPares the different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model or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from different area through the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Provides the theory basis for the next land circulation Policy formulation, Promotes theeffective circulation and make better use of land, try to enhance agriculture efficiency.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ComPrehensive achievement;Evaluation
F311
A
1004—1877(2014)01—0102—05
2013-09-06
许亚敏(1977-),女,四川成都人,经济学硕士,济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企业战略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