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阮慧珠
(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 普外科,广东 深圳,518117)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现已运用到肝胆系统疾病、胰腺疾病、胃肠外科疾病、胸部疾病及妇科疾病等手术中,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手术选择机会。腹腔镜手术具有创口小、瘢痕小、周围组织伤害小及创口恢复快等优势[1-2]。但腹腔镜手术仍然存在疼痛和并发症的问题[3]。程序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有计划的、有目的性的、完整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监测患者疼痛及并发症情况[4]。信息化平台的建立更有助于检测报告、手术方案、用药方案的信息对接,以及制定合理的程序化护理方案并执行,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本研究对比了常规护理与基于现代信息化手段的程序化护理的护理质量。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择期手术;② 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 临床资料完整,便于随访。排除标准:① 合并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② 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③ 存在心脏、肝脏和肾脏基础疾病;④ 认知功能障碍或语言表达不畅。本研究经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2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至出院。① 入院宣教:即护理人员于患者入院后对患者及其家属就手术流程、注意事项进行口头宣教。②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③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其出现的术后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指导其做好伤口清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④ 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腹腔镜术后护理要点,并予以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和生活习惯指导。
1.2.2 基于现代信息手段的程序化护理 观察组采用基于现代信息手段的程序化护理,护理至出院。
1.2.2.1 成立护理小组 组织具有5年及以上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手段的程序化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邀请本院信息与互联网系统的责任工程师作为培训师,对组员进行信息化系统专题知识培训,其中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移动护理(PDA)平台等模块;培训师为各组员讲解信息系统的使用,并提供操作指导。培训师协助组长定期组织技能考核,考核成绩为优者方可上岗。组员通过PDA平台调取患者基本资料,由组长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并通过全员讨论制定基于信息化的程序化护理方案。组长负责督促每位组员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监督护理计划的执行情况。
1.2.2.2 术前护理评估 ① 组员于患者入院时,在PDA系统中登记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既往病史、治疗需求及心理状态等。② 组员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于PDA系统中记录并更新其治疗方案、医嘱及用药指导等;同时在术前与患者进行信息核实。③ 组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等;介绍主刀医师基本情况、优秀案例等;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1.2.2.3 术中护理实施 ① 组员陪伴患者进入手术室,使用PDA系统扫码患者手腕带,以核对身份,辅助其摆好适合手术的体位,并安抚情绪;② 配合医师完成术前准备,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颅内压等指标;③ 谨遵医嘱,将患者术后用药、术后注意事项录入PDA平台;④ 提前通过HIS平台通知相应科室做好接诊准备,与对应科室护理人员做好交接。
1.2.2.4 术后护理操作 ① 组员每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录入其监测信息。② 观察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一旦出现局部疼痛,立即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同时给予缓解疼痛的操作指导。③ 患者在肛门未排气前进食清流质食物,肛门排气后进食半流质或普通饮食,同时注意增加高蛋白、高营养物质。④ 组员于术后6 h按摩患者的上腹部,按摩时注意与其沟通按摩力度是否适宜。⑤ 术后当天协助患者进行翻身练习;于术后当日辅助患者进行上肢和下肢功能的唤醒训练;于术后1 d辅助患者进行站立、行走的练习;同时鼓励患者沿床边进行每日2~3次的行走练习。
1.3.1 护理质量 采用自制护理质量评估量表评价2组的护理质量,包括行为规范、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环境管理、操作技能、安全管理6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0分,评分高表示护理质量高。
1.3.2 术后恢复指标 记录2组术后疼痛程度、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进行评估,评估2组术后6 h、12 h和24 h的疼痛程度。
1.3.3 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2组患者于腹腔镜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6]。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行为规范、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环境管理、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在术后6 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组的VAS评分均较术后6 h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24 h,2组的VAS评分较同组术后6 h、12 h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于术后12 h、24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尿潴留和肠梗阻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其疗效明显,具有创伤小、术后出血少等特点,且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的住院时间及肠道恢复时间[7]。但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仍然存在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加强腹腔镜手术后的科学护理是加快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程序化护理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模式,该模式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病情发展,制订患者的个体化护理方案[8]。
本研究采用基于现代信息手段的程序化护理方案对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展开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说明基于信息手段的程序化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分析原因为以下2点:① 程序化护理区别于传统护理的优势在于计划性、连续性和整体性;护理人员熟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病情特点,了解其需求,并将程序化护理方案严格落实到护理工作中,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产生。② 医护人员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更便捷、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及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信息化录入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手写护理日志,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此外,患者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及时了解治疗方案、护理方案,增加其治疗的信心[9]。本研究的优势在于将HIS、PDA等信息化平台融合,护理人员可以更便捷、全面地掌握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术后护理重点,避免用药失误的发生,同时也方便交接班人员准确获取患者信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患者也可以通过PDA系统查看检查报告及护理计划。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分析主要原因为,有针对性的术后护理一方面可增强患者克服疼痛的信心,另一方面可通过饮食、按摩加快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正常机体功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10]。
综上所述,基于现代化信息手段的程序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从而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