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徐艳, 董波颖, 谈云倩
(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 呼吸科,江苏 常州,213100)
随着临床对肺癌认知的逐渐深入,以及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的增强,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能够尽早被确诊[1]。对于新确诊的肺癌患者而言,无论是行手术治疗,还是接受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保证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调节其心理应激状态对于治疗的顺利开展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有重要意义,也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2]。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改善心理状态的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目前临床关于干预策略的选择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3]指出,个案管理能够通过高质量、个性化的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也有研究[4]发现,情志护理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选取82例新确诊肺癌患者,针对不同护理干预策略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实践中护理干预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经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呼吸科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82例新确诊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 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肺癌[5];② 首次明确诊断,既往无肺癌相关诊断及治疗史;③ 预期生存时间>6个月。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系统疾病、认知障碍、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或影响本研究结果的其他脏器病变。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别纳入2组,分别为个案管理组和联合护理组,各41例。2组间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个案管理 个案管理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对症处理等护理策略的基础上接受个案管理。① 建立健康档案:患者确诊后,护理人员即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录入其个人信息、随访情况,并调查其护理需求。针对患者的个性特点及护理需求制定后续的个体化护理策略。② 饮食调节:根据患者的特点,联合营养师共同为患者设定食谱,鼓励其按食谱进食并记录每日膳食营养摄入情况。③ 运动处方:护理人员协助医师为患者制定运动处方,包括运动量、运动频次和运动方式等,嘱患者按照运动处方定期运动,并记录运动情况。④ 个案随访: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遵医行为为其设定随访频次,完全依从、基本依从者,随访频次设定为1~2次/月;不依从者,随访频次设定为1~2次/周,共持续3个月。
1.2.2 联合护理 联合护理组患者在个案管理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情志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个案情况判断其情志特点之后开展个体化情志护理。① 惊恐不安型:耐心向患者介绍肺癌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案及预后,帮助其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意识,引导其理性、客观且科学地看待疾病,尽可能消除其过度不安或恐惧等情绪。② 思虑过度型:积极引导患者讲述自身感受及兴趣爱好,如阅读、看电影和书法等,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减轻其对疾病的过度忧虑。③ 忧心悲观型:增加与患者的交流频次,积极了解其诉求并尽量满足,鼓励其多听音乐、参与社会活动,帮助其建立乐观的心境以面对疾病。定期评估患者的情志特点,并基于其情志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及模式。重点关注情志护理方案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应激状态产生的影响,护理期间反复向其强调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增强其治疗动机及信心,同时帮助其调节心理状态,必要时邀请心理咨询师协助调节其负面情绪。护理人员每周召开1次情志护理沟通会,了解患者对情志护理的需求和反馈并加以改进。
① 评价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基本依从为情绪良好、能够配合治疗;不依从为情绪不稳定、无法配合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②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2组的心理应激状态变化。SAS、SDS满分均为100分,得分高表明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不佳[6]。③ 使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EORTC QLQ-C30)[7]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6个维度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满分均为100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护理前,联合护理组的依从率为51.22%(21/41),个案管理组为48.78%(20/41),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825)。护理3个月后,联合护理组的依从率为92.68%(38/41),个案管理组为75.61%(31/41),2组的依从率均高于同组护理前,且联合护理组高于个案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34)。
护理前,2组间SAS、SD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同组护理前(P均<0.05),且联合护理组均低于个案管理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心理应激状态比较分)
护理前,2组间躯体功能等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3个月后,2组的躯体功能等评分均较同组护理前升高(P均<0.05),且联合护理组均高于个案管理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分)
恶性肿瘤不仅属于躯体疾病,也属于心理疾病,首次确诊、并发症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导致其治疗依从性下降,进而加剧其心理应激反应,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8-9]。因此,对新确诊肺癌患者而言,增强其治疗信心和改善其心理应激状态是护理干预策略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个案管理强调护理过程中的个性化干预,其能够使患者意识到自己即为疾病的主体,同时护理方案中的持续追踪、强化监督和充分的心理支持,均可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10]。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个案管理3个月后,个案护管组的依从率明显上升(P<0.05),说明个案管理在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有积极作用。同时,随着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患者能够以更为乐观、积极的状态面对疾病和治疗,故个案管理组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也较护理前有所改善[11]。
需要注意的是,个案管理的重点在于强调个性化护理策略的实施,可能忽略了患者在不同心理应激状态下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而影响护理质量。因此,本研究联合护理组在个案管理组的基础上加用情志护理,其目的在于基于个体化情志状态对患者开展不同的干预策略,以确保患者对疾病知识充分了解、消除患者对疾病产生的恐惧及焦虑,有助于提高其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为其心理状态的改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13]。得益于上述优势,本研究联合护理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依从率较个案管理组更高,且SAS、SDS评分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意味着联合护理方案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心理应激状态方面均发挥了更为明确的作用。同时情志护理的开展强调目的性、计划性及针对性,能够确保护理措施准确到位,从而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有效帮助其转移注意力,并协助其树立对疾病转归和预后的信心,故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护理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优于个案管理组(P均<0.05),印证了上述结论。本研究的随访时间有限,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以明确联合护理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为该护理模式的推广应用及策略优化提供更为全面、客观的参考。
综上所述,个案管理联合情志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新确诊肺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调节其心理应激状态,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