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李红, 刘梅
(徐州市肿瘤医院 护理部,江苏 徐州,221005)
肺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首位,随着临床筛查技术的发展以及居民对恶性肿瘤防治意识的增强,肺癌早期检出率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具备根治性手术指征[1]。然而,肺癌根治术中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等应激刺激,不仅影响患者恢复速度,还可能刺激呼吸道黏液分泌、引发肺部并发症,对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恢复质量均存在直接影响[2]。因此,围手术期积极开展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是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早期康复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联合正念认知行为训练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以及配合治疗的信心、积极性,有望提高其预后质量[3]。本研究选取86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正念认知行为训练联合呼吸功能康复对其术后近中期预后的影响。
以徐州市肿瘤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符合徐州市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标准。纳入标准:① 经影像学、血清学及病理学检查明确肺癌诊断,符合肺癌根治术指征[4];② 接受肺癌根治术治疗;③ 家庭居住地能够满足中期随访需求;④ 具备配合研究的能力和意愿。排除标准:① 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 合并重大躯体病变;③ 伴有认知异常或意识模糊;④ 行姑息手术或肺全切术。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2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1 呼吸功能康复训练 所有患者均行肺癌根治术,手术均由同组医师完成,并由同组护理人员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在上述治疗及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持续至患者出院。① 腹式呼吸:引导患者行腹式呼吸,患者取舒适体位、放松全身,在吸气状态下移动横膈膜提升腹腔压力,嘱患者经鼻缓慢大幅吸气至肺容量到达极限,促使腹部膨胀。吸气持续3~10 s,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延长。呼气时嘱患者经口缓慢呼出气体,收缩腹部并排出肺底二氧化碳(CO2)。② 缩唇呼吸:指导患者行全身放松,吸气、呼气分别通过鼻腔、口腔,呼气期间适当收缩口唇并收紧腹部,缓慢呼出气体,吸呼比为1∶2。有条件时借助肺功能训练器等辅助设备进一步提升康复训练效率。③ 咳嗽和排痰: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在放松上肢的同时适当前倾,参照腹式呼吸方法掌握咳嗽技巧,待痰液聚集于咽喉部即可用力咳出;必要时护理人员可轻叩患者背部以辅助排痰,同时详细介绍排痰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排痰配合度。④ 上肢运动: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上肢运动训练,如吸气时前伸、抬高上肢等,呼气时保持双臂处于自然下垂状态。患者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每日1~2次,每次40~60 min。
1.2.2 正念认知行为训练 在手术、综合护理及呼吸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正念认知行为训练,持续至患者出院。① 密切交流:针对患者个体、家庭情况开展个体化心理干预,干预期间重点强调换位思考,自患者个体入手,理解并尊重患者,鼓励其表达自身对疾病的认知,了解患者疾病认知情况并帮助其纠正认知不当之处。与患者沟通时保持真诚、耐心,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全面掌握其认知问题。② 正念认知训练:讲解正念认知的含义,即无需在意自身认知的错与对,顺其自然表达自身想法和认知,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认知状态予以适当引导、纠正。告知患者出现负面情绪是正常、自然的状态,无需为此过多忧虑,而是要积极管理负面情绪,通过觉察自身感觉、情绪、行为倾向,实现情绪平衡。③ 正念行为训练:协助患者进行正念运动、正念放松、正念呼吸训练,嘱患者训练时缓慢、轻柔,训练期间观察躯体变化。正念认知行为训练每日1次,每次1.5~2 h。
1.3.1 近期预后 ① 记录2组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② 评价2组患者的呼吸肌肌力、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肺活量(FVC);③ 使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I-74)[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疼痛共4个项目,各项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佳。
1.3.2 中期预后 采用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记录2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转移、死亡的情况。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护理前,2组呼吸肌肌力和肺功能指标(FEV1、FVC)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护理后,2组的呼吸肌肌力、FEV1、FVC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呼吸肌肌力和肺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2组GQOLI-74各项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与同组护理前相比,2组在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疼痛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GQOLI-74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均<0.05),见表4。
表4 2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2组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5。
表5 2组随访期间复发、转移及死亡情况比较 [例(%)]
对于早期肺癌患者而言,根治性手术能够实现病灶完整切除,辅以术后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有着重要意义[6]。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患者及其家属对肺癌治疗效果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生存期的延长,也愈发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术后肺组织缺失、肺功能下降、运动能力下降,均被认为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密切相关,且上述变化所致躯体功能、心理状态改变,也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有关[7]。因此,呼吸功能康复训练是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重要的干预策略。
积极开展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科学且合理的呼吸方法,实现肺泡换气功能、膈肌活动度的提高及改善,从而促进患者呼吸运动功能的恢复。本研究2组患者均接受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其中,腹式呼吸可有效调节肺组织的气体交换功能,缩唇呼吸则能够提高肺泡排空气体能力、降低呼吸频率,加之咳嗽排痰、上肢运动干预,均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胸腔顺应性[8]。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在护理后的呼吸肌肌力提升、肺功能改善,且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明显好转(P均<0.05),印证了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的积极价值。除呼吸功能的改善外,心理及认知状态的调节也被认为是肺癌患者干预的重要环节。张瑞等[9]的研究发现,肺癌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压力,其原因与其对预后的不确定感、对家人的负疚感、对医疗负担的恐惧感等有关,心理压力的产生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信心、治疗依从性,也使其负面情绪持续加剧。因此,本研究将正念认知行为训练应用于观察组患者,其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接受度,从而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治疗和康复。在术后并发症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加用正念认知行为训练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与胡书娟[10]的研究结果相似,表明自我负担的减轻、 积极应对方式的建立有助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同时,观察组在护理后的呼吸肌肌力、肺功能、生活质量均较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P均<0.05),进一步印证了正念认知行为训练在提高患者近期预后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但该训练模式并未在患者中期预后的改善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其原因一方面考虑与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死亡率较低有关;另一方面,影响肺癌患者中期预后的因素众多,单纯正念干预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可能有限。
综上所述,正念认知行为训练结合呼吸功能康复训练能够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呼吸肌肌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近期预后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