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虞 吕,庄琳旎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肿瘤科,江苏 无锡,21401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其主要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和靶向治疗等,但无论哪种治疗方式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1]。负性心理状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加速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推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进程,影响护理效果和疾病转归[2]。中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大多无法治愈,其将经历临终阶段,直至生命终结[3]。因此,如何有效地缓解患者痛苦和提高其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研究内容。近年来,临终关怀服务逐渐在中国开展,它是一种为患者提供心理、精神和社会支持的护理模式[4]。本研究旨在探讨将临终关怀模式应用于NSCLC患者,对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经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纳入标准:① 符合NSCLC诊断标准[5],病理学检查确诊为NSCLC,且临床分期为Ⅲb期或Ⅳ期;② 预计生存周期为3~6个月;③ 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 存在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② 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 依从性差。两组间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1 一般护理 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持续2个月。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进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的食物;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以讲座等形式对患者开展NSCLC相关健康教育;评估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制订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方案。
1.2.2 临终关怀护理 观察组患者接受临终关怀护理,持续2个月。以中国临终关怀模式作为参考,组织医护人员成立临终关怀小组,对患者施以全方位临终关怀,具体措施如下。
1.2.2.1 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保持床品清洁,在病房内摆放绿色植物,尽可能为患者提供舒适且安静的病房环境,同时指导患者食用山药、白木耳或莲子等药膳,少食多餐,合理饮食。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
1.2.2.2 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疼痛相关知识和止痛治疗原则的健康宣教,指导其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物。同时给予患者针灸或按摩等护理,以减轻其疼痛。此外,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促使其主动诉说自身疼痛,并对其进行疏导,缓解其心理痛苦。
1.2.2.3 心理护理 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NSCLC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护理人员需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及时为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表达不良情绪和痛苦。让患者回忆从前的美好时光,缓解负性情绪。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促使其面对现实,认识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1.2.2.4 家庭和社会支持护理 护理人员指导家属配合护理工作,嘱家属与患者加强交流和沟通,对其多加陪伴。同时嘱家属参与患者的疾病管理和决策中,协助其实现临终目标。此外,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适时安排亲朋好友来访,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学会从容面对现状。尊重患者意愿,使其安然度过最后时光。
1.2.2.5 死亡教育 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死亡宣教,邀请专家分次集中授课,通过宣传手册、音频和视频等资料,教会患者正确看待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使其逐渐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能够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死亡的到来。护理人员通过死亡教育也能使家属理智看待亲人即将离世的事实,悉心照顾陪伴患者。
1.3.1 疼痛情况 护理前、护理1个月和护理2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
1.3.2 心理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7]于护理前和护理2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SAS量表中,评分<50分表示无焦虑;50~59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分表示中度焦虑;>69分表示重度焦虑。SDS量表中,评分<53分表示无抑郁;53~62分表示轻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72分表示重度抑郁。
1.3.3 生活质量 护理前和护理2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8]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能力等4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护理前,两组间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和护理2个月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值均<0.05)。护理2个月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护理1个月(P值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护理前,两组间SAS和SD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2个月后,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护理前,两组间躯体能力、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2个月后,两组的躯体能力、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分)
NSCLC是肺癌中较常见的类型,发病率逐年升高[9]。NSCLC患者常因疾病和经济负担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此外,患者还需承受治疗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担心肿瘤复发和转移,进一步增加其心理负担[10]。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提供的全面照护服务,其理念为“以照顾为中心,维护患者尊严,提升患者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以促使患者正确面对死亡”[11]。
60%~90%的肿瘤终末期患者会发生躯体疼痛,其中大约有25%的患者在临终阶段的疼痛并未得到缓解[12]。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1个月和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值均<0.05)。这提示临终关怀能够有效缓解NSCLC患者的疼痛情况。临终关怀模式通过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加强与患者交流和沟通,促使其主动诉说自身痛苦,护理人员通过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方案,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这提示临终关怀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分析其原因,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在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之外,还对NSCLC患者进行家庭和社会支持护理,以及死亡教育,通过强调家属的陪伴和关爱,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以患者感受为中心,帮助患者平静地接受生老病死这一客观规律,从容接受死亡即将到来的事实,使其更加注重剩余时间的生活质量。同时,临终关怀护理使家属意识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促使他们予以患者更细致的关怀和照顾,陪伴患者安然度过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庄亚贤等[13]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在临终期能够充分感受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2个月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这提示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对改善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终关怀通过予以NSCLC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减轻其疼痛,为其提供舒适且安静的病房环境,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使其感受到生命的尊严,从而消除患者对死亡的恐惧,提高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使其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
综上所述,临终关怀护理应用于NSCLC患者,能够有效缓解其疼痛,帮助其调整负性情绪,改善其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