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文山壮族传统服饰的传承与保护思考

时间:2024-09-03

任晓波,刘 刚

(文山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文化多样性对人类发展而言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的自我认识、相互理解、相互宽容是文化多样性的核心价值观念。文化的多元传承和创造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石和智慧源泉”。[1]少数民族文化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弥补着人们对世界多种文化认识的缺失,优秀的民族文化经过艺术化的提炼后被广泛应用到文学和设计等相关领域。文山壮族的服饰文化便是少数民族文化中较为典型的一个研究案例。

一、文山壮族的历史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数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壮族先民就在滇东南和桂西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足迹,他们曾在这里生活、生产、繁衍,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留给后人丰富的文化宝藏,众多的文物古迹便是见证。比如旧石器时代的“西畴人”洞穴遗址,新石器时代的丘北新寨乡小尖山洞穴遗址,还有后来大家熟知的“句町王”统治时期,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表明,壮族是文山州内的土著民族之一,他们曾经经历过漫长的原始氏族部落社会。

壮族的族称,从秦朝开始,在各朝代都有被称为“蛮”的说法,之后还有被称为“西瓯”“骆越”“俚”“乌浒”“僚”“土”“撞”“沙”“僮”“侬”“俍”和“偏”等,直到20 世纪60 年代,国家才统一称其为“僮”,后因“僮”为多音字,又改为“壮”。一个民族的名称,从出现后就开始在不断地变化中改变,所以我们只能说这个民族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被称为某个民族。从现有的民族族称来看,它并不一定就是在史料中的这个时间节点形成的,而是在变化中消失,甚至重组,然后又重新出现。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人们通过认识并记录,这才反映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

文山州是中国壮族的第二大聚集地,人口有104 万余人(云南壮族人口共120 万余)。1957 年,文山各族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议,将文山壮族根据语言发音的不同,将称谓归为侬、沙、土三大支系。侬支系自称为布侬、布雄、布道,“布”音意同“濮”,他称为侬族、侬音、龙降、天保、甲州、东兰、隆安、傲人、黎族、黑衣等,讲南部方言。沙支系自称布(濮)雅依、布哈、布瑞,他称有沙族、沙人、蔗园、布秧、土族、本地,讲北部方言。土支系自称为布(濮)傣,他称有土族、土佬、洋族,讲南部方言。

二、文山壮族传统服饰的分类

文山壮族的服饰从支系划分来看,分为侬支系服饰、沙支系服饰和土支系服饰;从着装服饰的时间来看,分为节庆服饰和日常服饰;从着装者的人生阶段来看,分为诞生、少年、成年、婚礼和葬礼服装。这些划分方法均有可取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本文着重介绍服饰的支系划分:

(一)侬支系

侬支系主要分布在广南、砚山、文山、马关、西畴和麻栗坡,自称为“濮侬”,明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三载:广南府侬人“男子束发于顶,多服青衣,下裙拽地,贱者掩胫而已。妇人散绾丝髻,跣足,裙带垂后。皆戴尖顶大笠”。天启《滇志》卷三十说:“侬人,其种在广南……楼居无几凳。席地而坐,脱屦梯下而后登。妇人衣短衣长裙,男子首裹青花帨,衣粗布如希。”清乾隆《开化府志》卷九的记载类似:“女勤耕织,惯桃绵锦,楼居无椅凳,席地而坐,脱履梯下而后登。妇人短衣长裙,男首裹青花帨,衣粗布如希。”[2]由此可见,文山壮族侬支系服饰的基本特征是:男子着青色上衣、着裙、束发;女子着短衣、裙有系带、挽髻。男女均缚巾戴斗笠,根据服饰的外观特征可以区分贵贱贫富。民国时期的《马关县志·风俗志》说:“侬人之服饰,男子略似汉人。女不缠足,挽螺髻于顶,以青布帕裹头。帕两端梳成细穗,缀以彩绒。服色青黑,有裙无裤,上衣对襟密钮,窄腰小袖,衣长及尻,袖长及肘,袖口镶三寸宽之杂色边,裙数百摺,需布甚多。行路时裙幅扭结于臀,翘摇如尾。饰有簪、有环、有镯、有戒,皆以银制,富者缀银泡于领襟几满,及项圈、锁链之类,重量有至数十两者。”由此可窥,侬支系男子服饰着装,在民国时期已经类似汉人,女子穿对襟窄腰短袖短衣,下身着百褶裙且裙内无裤,梳髻缚巾帕垂两侧,有彩穗,裙子通常堆叠在臀部,身上银饰较多。

如今,侬支系男子服饰已基本汉化,头裹深色长方巾,上着对襟深色上衣,下配深色松紧筒裤或西裤,脚穿深色布鞋。如有正式场合,衣服的形制如上,只是在上衣背部、衣襟、袖口和贴口袋处装饰有刺绣图案,据观察近年来刺绣图案越来越多。女子的服饰保留且继承了上衣下裙的基本形制,上身是短衣窄身,衣角向外翘起,犹如鸟翅。小立领,腋下有一字排扣,衣角有银饰。下身百褶裙穿着时由身体两侧向后堆叠在臀部,形成像鸟一样的翅膀和尾羽的外观造型。“着尾”是侬人衣着的一大特色,妇女外出,常将长裙作结于臀后,翘揺如鸟尾,为此,古代被称作“尾濮”,亦称“骆越”,壮语意即鸟崇拜的越人。[3]云南侬人妇女以红、黑相间的方格土布包头,末端分别裹成筒形突出于包头两侧,形成凸出的两支“角”,这种形如牛角头饰使得壮族在史书记载中还被冠以了另一个称呼——花角蛮。[4]根据节日的隆重与否,佩戴银饰,脚着绣花布鞋。头缚巾帕,做成牛角造型,有向上直立的黄牛角和向下弯贴的水牛角之分,牛是壮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之一,不论是作为耕田之用还是作为牺牲之食。可见壮族人民对牛的崇拜之情,充分体现在了服饰上。

(二)沙支系

沙支系主要分布在广南、富宁和丘北,自称“布越”“濮雅衣”。明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三道:“有曰沙蛮者戴笔箨笠坐鼓墩。”清光绪《弥勒州志》云:“沙人多依水居,服尚黑,女紧衣,以挑花黑布包头,腰围桶裙,跣足,不裤。”清道光《广南府志》记载:“衣服尚白。”雍正年间,夏治源《入槽杂咏》言:“蛮女偷闲点素妆,顶盘高髻耳联珰。短衣细袖翩跹舞,白折腰裙拖地长。”清《伯麟图说》载:“沙人多依水居,服尚黑”“沃腴之更兼善耕善织,黑沙较之其他部族富裕,因而服饰鲜丽”。民国《新编麻栗坡特别区地志资料》中卷说:“沙人,其类独一,女人梳装衣服与汉人相同。”由上述古籍记载资料中看出,文山沙支系的服饰根据颜色又区分为白沙和黑沙两种。白沙服饰较为朴素,而黑沙服饰装饰繁多精彩。如今沙支系的服饰特点是,白沙服色尚青黑,斜襟上衣,无领,襟边多较宽素色条,腰部宽松,戴白色或浅色头帕,下身着裤,脚穿绣花浅口毛边鞋;黑沙服色尚深棕色或绛紫色,斜襟短衣有收腰造型,小立领,腋下多一字排扣,帽子呈锥形,布满银饰,垂有一条刺绣装饰的锦带,颈戴银项圈,胸颈部和腰部多银牌,胸部多银链,下着百褶裙,腰部系有较宽的刺绣装饰锦带,脚穿绣花鞋。

(三)土支系

土支系主要分布在砚山、文山和马关,自称“布傣”或“布岱”。清时,壮族土僚内部头饰不同,因而有花土僚、白土僚和黑土僚之别。花土僚因妇女头饰是平的,又有平头土僚之名;白土僚妇女的裹头布帕拖于肩背,亦称搭头土僚;部分土僚因女人头上以包尖为美,故称尖头土僚。民国《丘北县志》亦载:“土僚,状类摆夷,惟妇女以黑布盖头者为黑土僚。花布盖头者为花土僚。”[5]民国《马关县志·风俗志》有载:“土僚之妆式,大领短衣,裙而不裤,皆青色,裙幅左镶以宽二寸之白布一条,右幅腿边亦镶白布一条,将右裙角提向左腰束之,则正面成白色人字形。发挽椎髻于顶,裹青布帕,覆以青布一幅,摺成条,宽约二寸,一端由髻上拖于背,长尺余,一端绕额而束之。……亦称搭头土僚。”文本中对于服装形制的描写较少,从头饰的造型可分为平头土僚、搭头土僚和尖头土僚;根据头饰的色彩划分,有花头土僚、黑头土僚和白头土僚。如今大家对壮族土支系的划分多根据第一种方法。平头土僚的头帕由四块布帕构成。先将长发梳辨打髻于后脑顶部,用布巾扎牢;另用30 厘米长的三角布将头部包紧,折布尾垂至脖后装饰;再用60 厘米长方形布条对角折叠从额前至后包好;最后,包外层头帕完成。外层头帕边缘有一丛丛彩色绒线小吊坠装饰,很是雅致,头帕前额部位(有的在上衣后腰部也绣汉字)绣有橙色或红色的一组汉字图案装饰。[6]现在为了方便脱戴,做成一个整体,帽尾后翘犹如鸟尾,刺绣有吉祥美好含义的文字。上衣的前胸镶饰有用三角形布堆叠的方形图形,斜襟,襟边有布条装饰,腋下有一字排口。肩部有类似肩章的装饰,从外形上看类似马甲和内衣的穿着效果,后背从内容分布上分为三段,上方为较大的正方形,中间为较小的正方形,且有文字装饰,下方为刺绣图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间部分的正方形图形,传说是壮族先人在抗敌战争中,表现英勇,胜利后首领为了表彰壮族先人做出的巨大贡献,下赐的首领印章。之后壮族人为了纪念祖先就把这个印章刺绣在服装上。还有另一种传说是,壮族男性均外出征战,妇女留守家园时受到敌人的侵袭,壮族妇女奋起反抗,筑建防护城墙,坚守到族内男人们归来并取得胜利,统治者将首领印章下赐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英勇的壮族女子,之后女子便将印章刺绣在服饰中。不论是哪个版本的传说,均突出后背有印章图形装饰的这一显著特征。袖口有刺绣或是多色拼布装饰。下身着幅宽较宽的裙或宽褶裙,由身体两侧向上提拉,维系腰间,有绑腿,脚穿勾鼻绣花鞋。搭头土的服饰外形和平头土相当,只是在帽饰上差别较大。尖头土的服饰色彩较平头土和搭头土来说较为素净,多为深色,形制大致相同。帽饰呈尖角高耸,故称为尖头土,也有叫飞机头的说法。

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写道:“每个民族有自己特殊的方面,例如特殊的服饰、工具、财产法、婚姻法、道德和宗教信条。这就需要人种学家专门去处理这种人类群体的共性。”[7]不管是壮族哪个支系的服饰,尽管在服饰的色彩和装饰方面有区别,但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和生活环境,也就造就了服饰内部的许多共同之处,比如从色彩上来说,总体基调为暗色,传统色彩为青黑色或青紫色;从造型上来说,是对鸟和牛的图腾崇拜,这也充分体现了壮民族农耕文化历史;从款式上来说,上衣下裙式适应他们生活的自然气候和耕种环境;从制作材料上来说,传统材料都是自制土布,用靛青染色,这些均是生活环境的使然。

从审美角度来看,丹纳说:“色彩的不同的配合给我们不同的印象,所以色彩的配合自有一种表情。”[8]阿恩海姆说:“色彩能够表达感情,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9]460朱光潜说:“概括地说,颜色的偏好一半起于生理作用,一半起于心理作用”。[10]色彩在审美中一直被认为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元素之一,文山壮族服饰的色彩有着它独特的色彩语言,表达着整个民族内敛的民族脾性,就像壮族人民一样稳重勤奋,整体色调平和,配以锦绣图案和银饰点缀。图案的装饰让壮族服饰更加富有诗情画意,记录着壮家儿女美好的生活和憧憬。此时图案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表达的寓意无尽无穷。灵动的银饰在壮族儿女的行走中和静态的装饰图案形成了鲜明的动静对比。图案是静态的、能指的视觉美的形式,而将图案背后的寓意传播为听觉的灵动的所指的美的形式,这是一对相互杂糅的表象和意象美。阿恩海姆认为“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9]113服饰的制作工艺精良程度是一套服饰能否成为艺术精品最为关键的程序。文山壮族服饰中原始的纺线、织布、染色、定型、刺绣、打磨工艺也是如此,作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如不加以保护必将走向没落。

三、文山壮族传统服饰的生存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壮族居民沿革了几千年的传统经济模式在发生着转变,更多壮族同胞走出原有自给自足式的经济形态外出工作,这使得壮族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外出务工收入逐渐成为壮族家庭的支柱性收入。近年来交通、卫生、医疗、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倾斜,使得壮族地区人民的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些改变带来的新矛盾,原生与当代环境、传统与现代方式、守旧与革新技术、机遇与挑战发展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中,直接导致了壮族服饰的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

(一)壮族传统服饰的原生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首先是自给自足式的服饰制作方式已经逐步被现代工业制作所取代,包括制作壮族服饰的材料,比如传统土布、银饰、刺绣、珠饰等,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渐深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手术刺绣工艺必然面临着更大的冲击;其次,壮族社会原生家庭观念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禁止异族通婚到现在的择偶自由,家庭成员在不同民族的重新组合下,家庭节日服饰必然会随外来民族的进入而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一个逐渐的、不易被察觉的过程;而外出务工潮流的兴起,破坏了传统服饰中刺绣工艺的生存环境。传统的刺绣生存环境是在壮族妇女们饭后茶余间的嬉闹、交谈中孕育的,外出务工的增多将会造成壮族传统服饰刺绣技艺逐渐消失。

(二)壮族传统服饰形式美的审美观在发生矛盾式的改变

壮族服饰的美不仅有形式美,还有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形式美是最为直观的美感体验,在壮族服饰中图案美被推到了所有形式美的首位,而现在市场上的壮族服饰中,大多的图案是工业刺绣所制,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现代工业刺绣图案和传统手作刺绣图案的矛盾就会越发明显,市场上壮族服饰中的手作刺绣图案有可能会被工业刺绣图案所取代。从另一方面来说,手作刺绣的图案具有人性中的温暖情感,大多是寄托了母亲对孩子美好的愿望,或是自己对未来生活的幸福憧憬。根据符号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作品,如果它是美的,就必须是富有表现性的,它所表现的东西不是关于另外一些事物的概念,而是某种情感的概念。”[11]为此,这种表达情感方式的手作刺绣和现实世界中经济实用工业刺绣,形成了一对尚未调和的矛盾。在这样的现象中,显然人们对壮族传统服饰的美感体验已从显现的形式审美转移到了隐晦的文化审美,这种审美体验的改变也从侧面反映了壮族传统服饰本身的发展处境和壮族同胞对于美感体验的变化历程,而这种变化是被迫的,也是无奈的,更是残忍的。

(三)壮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亟需推进

从壮族服饰原生的生存环境改变到人们对壮族服饰形式审美的矛盾,再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两种概念理解的大众性模糊与茫然现象,可看出在保护壮族服饰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仍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壮族及其他民族同胞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主人翁意识很强,同时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这种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服饰,也显示出了很强的民族身份自觉、自醒和自信。这样的环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普及空间,只要加大这些工作的普及力度,相信民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举动和呼声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

综上可见,壮族传统服饰文化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部分文化的消失,壮族传统服饰的传承保护应引起政府决策部门、宣传部门、壮族同胞及其他民众的高度重视。

四、对文山壮族传统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一)加大对壮族传统服饰及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及保护力度

文山州现有政府认定的各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1 项(国家级5 项,省级43 项,州级83项),其中壮族占有63 项(国家级4 项,省级28项,州级31 项)。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文山壮族服饰制作技艺种类相关的其他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申报、保护及宣传力度,落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方案。坚持以壮族文化持有者为主体,政府参与扶持并监督,全民投入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把文山壮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落到实处,不能仅停留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层面,更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宣传到群众中去,保护传承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才会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牢做好。

(二)加大对壮族民间文化的普查、挖掘、整理和研究力度

壮族民间文学资料相关的挖掘整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纪录片《梦僚丽哉》,文本图像资料《壮族通史》《开化府志》《广南府志》《句町国史》《古歌》《开天辟地》《谷种的来历》《兄弟造人烟》《侬智高》《波荷》《黑牙姑娘》《螺蛳姑娘》《文山州民间故事》(1、2、3 集)、《文山州民间长诗集》(1、2、3 集)、《串寨调》《盖房子歌》《找茶种》《文山州民间歌谣集》《壮族美术史》《莱瓦图像集成》《壮族刺绣技艺》等,然而对于文山壮族服饰的专题文字研究资料却少之又少,说明壮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从壮族的生活环境入手,加大民间文化的普查力度,扩大普查范围,记录做好原始材料整理收集,注重民间口头文学的保护,积极开展相关的典籍翻译工作,学术研讨工作等,为文山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营造良好环境。

(三)加大壮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力

第一,要加大壮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尽可能创造条件的情况下,推动这些技艺项目走进学校和社区,甚至是编撰到地方性的乡土教材中,增强公众的认识程度和保护意识;第二,学会借用现代传媒媒介来正确的传播文山壮族精品服饰文化,比如当下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抖音、快手、头条直播软件,传统的电视影音平台,微博博客平台;第三,政府积极举办壮族文化艺术节,但需要注意资本运作中“度”的把握,不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是要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战略道路。

(四)加大对壮族传统服饰生态性保护力度

壮族传统服饰的制作、保护与传承有着其相应原生的生态环境。这种生态环境是传统壮族服饰赖以生存的条件,如果原生环境受到破坏,那么壮族传统服饰的生存状态必然会受到影响。这些年政府在很多的壮族聚居区建立了“文化生态保护区”“艺术之乡”“生态之乡”“最美乡村”“中国传统村落”“壮族刺绣示范技艺项目示范点”等等来保护这种原生环境,但这些政策的具体实施中却因外来资本介入过多的原因,在建设中被国家紧急叫停,我们反思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当地政策制定方和执行方对上级部门政策错位的解读。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要借鉴国内优秀成功案例来参照进行决策,比如“许村模式”和“青田模式”。

在文山壮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道路中,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协作,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文山壮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平台和配套更完善的举措。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