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改革与重塑:新文科背景下的高校美学课程建设

时间:2024-09-03

宋 涛

(贵州民族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1982 年,美国Sloan 研究基金会推出新文科项目(New Liberal Arts Program),旨在鼓励高校将“定量推理和技术”(quantitative reasoning and technology)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生根据已给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和演绎,使用科技手段学习和做研究的教学理念;基金会的Samuel Goldberg 教授将新文科教育理念表述为:“现代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熟悉其生活的技术世界,并在更广泛的领域,适应并具有使用定量方法、数学和计算机模型等技术思维的经验。”[1]此后,该项目投入1200 万美元,用于支持24 所文理学院和9 所综合性大学进行新文科教学改革。2017 年美国希拉姆文理学院实施新文科教育改革,提出打破学科壁垒,文理兼具的综合性学习模式,院长Lori Varlotta进一步将新文科的课堂教学深化为:“综合性学习(integrated learning), 深度的体验活动(high-impact experiential activities)以及对技术的反思性运用(mindful technology)。”[2]这是说,学生首先应借助现代技术开展积极有效的综合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文理交融,消解专业间的屏障;其次,在技术手段下开展的综合性学习,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体验性,为学习主体的认知活动提供更加多元和立体的面向;最后,值得强调的是,运用技术却不依赖、滥用技术,思考如何有节制地使用技术,保持对技术的反思和批判态度,无疑成为新文科教育教学理念的核心,也是希拉姆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

2018-2020 年,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学科建设,作为我国教育部3 次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的重要议题,明确了校企合作、面向市场、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并成为当代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新方向,因而,一场由科学技术促发的高校专业建设的“质量革命”必然爆发。就新文科而言,2020 年11 月3 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研究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文科教育创新发展举措,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宣言认为新文科建设应“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积极发展文科类新兴专业,推动原有文科专业改造升级,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的深度交叉融合,打造文科‘金专’,不断优化文科专业结构,引领带动文科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3]

结合中美两国学界对新文科教育教学观念的看法和举措,当代美学课程的新文科改革与建设的可行性在于文理互渗,弱化学科藩篱的新文科教育教学理念,与美学学科的发展现状、特点具有内在一致性,即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渗透,这为美学课堂的综合性教学提供了学理依据。此外,以新文科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美学课堂的智能化建设,应做到观念变革,除了重视课堂技术化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学科建设的积极意义,更应谨慎把握使用技术的“度”,对技术的反思性利用,有限使用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路;最后,美学教材改编工作应体现美学学科特质,以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为核心,回应当代审美困境,批判美的滥用和误用,为美学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美学课堂技术化教学面临“新型感性”难题及回应

目前,美学课程一般作为通识课和专业课开设,虽然两类美学课程教授的学生不一致,使用的教材有通用和专业之分,但都适用于美学课程的新文科教育理念。如果将新文科教育理念理解为在文科教育中,人才培养导向以熟悉并掌握现代技术,利用技术进行反思性学习,在教学环节中,以反思—批判—重建为教学核心,那么,现阶段高校美学课堂教学改革显然具有较大空间,具体如下:

课堂教学手段的技术化,为美学课堂教学效果增色助力,同时也引发了对技术应用的反思,即师生在何种程度上使用技术,却不过度依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的各级各类云平台、数据库,促进智能课堂日益发展成熟,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模式较传统课堂教学优势明显,丰富的视听觉材料、图像视频,人工模拟场景使课堂审美实践成为可能,3D 打印技术用仿真和模拟逐渐取代客观实在的真实性,虽然学生在课堂内外获得的审美体验迥异,但是技术的进步不断缩小这种差异,面对人类的感性体验不断被技术重塑,对技术的限制性使用,是摆在新文科课程教学改革面前的首要问题。这意味着,教师应深刻认识到今天人类的经验体会,一定程度上来自鲍德里亚的“拟像”世界,这是由技术对客观实在的模仿造就的“去真实化”图景,在此类由技术造就的场景中,绚烂的视觉图像为美学课堂教学带来的感觉经验,不过是“仿真”的数字化效果,从而引发以下问题:建立在“拟像”上的非真实性认识是否能产生普遍有效的美?是否有助于认识的完善?美学之父鲍姆嘉滕认为:“美学的目的是认识本身的完善”[4]18,同时指出:“每一种认识的完善都产生于认识的丰富、伟大、真实、清晰和确定……以上特征得以显现,它们就会表现出感性认识的美,而且是普遍有效的美。”[4]20然而,今天部分源自技术的新型感性活动一定程度上成为数字时代的普遍认知,这种建立在非真实环境中的美感,有悖于鲍姆嘉通主张的“完善的感性认识就是现象,也就是充分地而且如实地把握了现实世界直接呈现出来的现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4]18,这对人类实现对完善的追求提出了挑战;客观上,飞机、高铁等现代交通工具缩短了远距离路程的往返时间,空间转换的时间被压缩,人类通过时间、空间共同构筑的立体的认知方式被弱化,被转化成平面化的认识模式,由于体验的时间缩短,人类经验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受限,审美活动所仰仗的人类经验的完整性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有限的“实践”,如家用电器取代或部分取代人类器官的功能,成为人类器官的延伸,遥控装置的出现,降低了身体移动的可能性,无需身体的接触和感知,就能完成认识活动。

随着人类认知方式的改变,美学课堂面临“新型感性”难题,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技术对人类认知活动重塑的利弊,目前对技术的看法主要有两种:工具论和价值论。工具论认为,技术仅具有使用性,本质上是中性的,技术的使用者决定了技术的目的和意义;价值论则认为,技术具有内在价值,技术全球化带来的文化一体化说明,技术构造了自身的文化体系。以上两种观点仅看到了技术的片面性,未能全面审视技术的综合性。本质上,技术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探寻工具论和价值论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兼顾技术的内在价值和限制性使用,保持对技术的“非依赖性”是美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态度,目的是为了使人类从技术的裹挟下解束,提高审美感知力,回到健康、完整的感性生活中来。

二、新文科背景下的美学教材改编趋势和要义

高校美学课程的新文科建设,应将美学教材的改编作为重要改革内容。

现阶段,高校美学教材以各种版本的《美学原理》《美学概论》为主,此类教材的优势在于:第一,理论性强,教材对美学学科的属性,理论形态的发展、演变,概念范畴的介绍较为全面,通过学习,学生能获得哲学美学的基本素养。第二,美学思想史内容较为完整,美学教材一般以西方古典美学思想开篇,讲述从古希腊到后现代阶段的美学发展特征,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示中西方美学思想的来龙去脉,是较为全面的,适用于高校美学通识课,以及文科专业选修课的美学教材。存在问题:第一,此类教材未能全面反映美学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理论观念和研究方法较为陈旧。如仍旧把美学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人文学科,对当代美学研究跨界、向多学科渗透的现象重视不够,对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事例极少提及;第二,美学教材难以回应现实生活中人们遭遇的美学难题,教材章节和课后习题较少出现当代社会,与人们生活相关度较高的美学话题。新文科背景下的美学教材改编,应体现当代美学发展趋势,兼顾课堂教学对实用美学的需求,体现智能化时代的审美特征,同时,美学的批判现实功能应成为美学教材改革的内容。

当代美学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认识论审美化及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后果。“审美化是指将非审美的东西变成或理解为美”[5]11。德国学者沃尔夫冈·韦尔施认为“美学作为一门基本的认识论学科”在于康德先验哲学的设定,“事物的先验性完全是因为我们自己将它输入进了事物之中。”[5]34“而我们首先输入其中的是‘审美的’框架,即作为直观形式的时间和空间。”[5]34认识论审美化由康德设立的“认知原型”开启,是指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先验的、本质的、内在的审美要素。康德的审美判断力是理解力和理性的中介,所谓判断就是对认识活动的综合,综合把各认识要素组织起来,服从一种整体性,从而在科学和道德之间架设桥梁。康德认为,知性和理性是通过判断力而联接的,都应当建立在先天的理性上,建立在先天理性上的综合判断,这被康德称为先天综合判断。《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就属于先天综合判断,具有先天普遍性和必然性,因为理性是人类具有的共性。

19 ~20 世纪,西方哲学美学的形而上学范式日渐式微,从柏拉图到黑格尔,抽象的、不在场的观念哲学美学由于缺少人的参与,成为空洞的、无人的冰冷世界,因而在尼采、克尔凯郭尔“审美生存”思想的推动下,回归现实生活。在现实中实现人类真实的审美主张,成为美学发展趋势。主体的感性体验、物欲满足被提高到新阶段,因而认识论审美化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主要表现形态,审美因素已渗入到生活的各个环节,人们的衣食住行、细小而微的生活细节都成为“美的事实”。这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在各类人体美容美体技术、美图软件、美食节目、旅游探险、真人秀节目的助推下,凭借资本和技术,美的事物成为可贩卖的商品,审美要素实现了对主体感官的控制。然而,当美的事物成为生活中最普遍的存在,主体的感知力下降,反应迟缓已是必然。现实中,李子柒式的日常生活成为现代人追捧、效仿的理想生活方式,在于其追求回归田园、自足本真的生活态度;丁真的个人形象能够征服网友,在于其清澈、真挚的眼神。这是大众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商品化的反叛,对审美资本主义的逃离。

此外,由于缺少比较和参照对象,美的常态化成为一般性事实:城市与景区等公共空间被设计为整齐划一、个性缺失的风格,相似度极高的街道门面,被过度包装的商品外观,打造出处处皆美却无美的事实。为了引人关注,标新立异,在普遍化的审美经验外追求刺激和差异,导致审美堕落为审丑的事例屡见不鲜。2010 年始,畅言网举办多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活动”,重庆武隆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的“飞天之吻”塑像、河北省三河市天子大酒店的福禄寿三星彩塑外观等景观上榜,2021 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21 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第十八条要求:优化城市空间治理,严令禁止建设“丑陋建筑”。[6]叫停以丑为美的公共建筑建设。

新文科背景下的美学教材改编,应写入网络热议的美学事例,审美与审丑事例并举,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利弊,及其对当代人审美实践的指导和影响。用新文科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材改编,主要有两点:一是人工智能时代,美学作为人类对生活、自然、社会的理解,也是对现实的态度,美学教材应体现这种态度,反映时代的精神气象及存在问题,寻找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反思在经验体悟越来越稀缺的背景下,审美活动对人类自我完善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批判对美的滥用和误用,如受到追捧的网红脸,无疑消解了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成为审美活动的误区;二是对于“审美无功利”等古典美学原则的坍塌,美学等人文学科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维度,如何在现实物欲和人文关怀之间保持平衡。

三、美学课程的新文科建设助推美学学科建设

美学课程的新文科建设,应结合教育部专业增设审批结果,根据当代美学发展趋势,拟定学科建设方向。2020 年2 月,教育部公布2020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共撤销专业518 个,新增专业37 个,其中工科增设智能化专业7 个。随着智能化时代来临,美学学科的专业建设应立足于智能社会的人才需求,思考美学学科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即美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交互融合,重塑美学学科的基本观念和内涵,推动美学学科建设。

观念变革与研究方法创新。学术史上,美学学科的基本观念在于莱布尼兹-沃尔夫学派的鲍姆嘉滕于18 世纪用“埃斯特惕克”(Aesthetica)为美的哲学命名,认为“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科学。”[5]13研究“低级认识论”和“感性认识的科学”明确了美学在哲学大厦中,从属于“高级认识论”的理性;此后美学的学科化、学制化和学院化渐次完成,美学作为一门科学知识,或者说一个专业,是学校学制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成果,学者们遵照学术规范,开展研究,造就了今天美学学科课程开设较为丰富、全面的现状。同时,美学的哲学学科属性,使其始终保有着强烈的思辨精神。古今中外,美学大师们大多在高校任职,从鲍姆嘉滕到康德、黑格尔、哈贝马斯等大抵如此,哲学的“元精神”使美学表现为浓烈的形而上学属性,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沟通现象界和自由王国的桥梁,联结科学理性和实践道德的审美判断力,具有“无利害性”“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超越性;黑格尔美学的本质是“艺术哲学”“美的理念”在自在自为的发展中,表现为自然美、艺术美,最后达到绝对精神阶段。黑格尔美学作为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体系的超验性服务,因而康德与黑格尔美学被称为象牙塔里的美学,即古典美学的理想情怀和封闭性。

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呼唤与之相适应的人文学科教育,新文科背景下的美学学科观念的改造和重塑已是必然。受技术和资本助推,当代美学已逐渐褪去作为理性认识附庸的主色调,转捩为一种“理解或阐释世界的方法”、一种“把握现实的方法”的“新美学”,“新美学”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当代美学处于“价值理性”失落的危机中,“价值理性”是“信仰型”的理性认识,围绕“人的价值”“人是目的”展开,体现人类精神活动的终极追求,而智能化时代,人类的实践活动全面深入到自然界和外太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剧,生态危机、局部战争、人机冲突,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的替代,导致失业率上升,给人类的思想和体验带来巨大的危机感和无力感,从而试图重新阐释既有的思想文化观念,回应现实,促使美学的新文科建设应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现实中,美学对现实的回应,意味着知识生产、学科分化承担了相当的社会功能,也意味着美学的跨学科化、工具化。如河南省修武县自2018 年始,用“美学经济”盘活县域经济,在党建、文旅、农业领域,注入审美要素,招商引资效果显著;2021年5 月,修武县举办汉服文化节,不啻为一场“美的盛宴”,引发媒体关注,成为美学跨学科发展的典型案例,尽管有学者指出,修武县不过是借用美学这块招牌,用设计艺术改换县镇风貌,宣传造势,与美学二字并无实在关联,但美学确已越过学科藩篱,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科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不陌生。

伊格尔顿认为,美学在现代思想中如此重要,“部分原因是由于概念的多义性所致,几乎没有哪个概念能像它那样承担如此众多完全不同的功能。部分原因是由于美学定义的不确定性所致,它允许美学形成于各种成见中:自由和法律、自发性和必然性、自我决定、自律、特殊性和普遍性,以及其他。”[7]以上因素提供了重塑当代美学概念的道路,本质上承继了康德美学的认识论,即美学应是介于自然与自由,必然性与或然性、理性和感性之间的一个非异化的认知模式范式,该范式拒斥美学史上的两种主要研究方法:“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前者是指古希腊以来,把美当作一种理念或价值信仰,从哲学角度对其进行合理的假说,以柏拉图“美的理念”为典型,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另一种是把美的事物看作经验事实,从科学立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试图找出美的事物后面隐藏的实证依据,这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又被费希特称为“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割离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通性,反映出当代高等教育学科壁垒森严,鸿沟难逾的现状。

托马斯·库恩指出,他的科学史研究,受到人文科学的启发,将自然科学看作与人文科学一样,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发展路径,而不是仅仅依靠理性的线性进化思维。受此思想启发,新文科理念下的美学学科应具超越传统人文学科的禁锢,在更宽广的视阈内,吸收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打通学科壁垒,体现出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通约性,20 世纪以来,美学的研究方法实际介于以上两种研究方法之间,这是催生出美学的跨学科发展趋势和“美学的复兴”的主要原因,“美学的复兴”是指20 世纪以来,美学的文化学、实践化转向,为美学带来的兴盛、热闹场面,实质是美学试图在不断地裂变中,找寻并重塑学科自治性,试图超越传统美学的定义,自我重建的努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