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时代职业教育双高计划的意蕴、内涵和路径

时间:2024-09-03

吴海勇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构成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时代的高速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新时期,我国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缺口量正逐年上升,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达到了1.65亿人,产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为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压力和解决高技能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针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常态,国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将高等职业教育上升为国家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实施了一系列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重要举措。譬如,高职百万大扩招、1+X证书制度的试点、高等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等政策和措施陆续实施与推广,为持续推进新时代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框架体系架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教职成〔2019〕5号,简称双高计划)应时而生,这是一项与普通本科高校“双一流”建设计划并行的重要举措,旨在构建和完善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框架与体系,高职院校开启了新时代高水平内涵建设的新篇章[1-2]。

1 双高计划的新时代特征

一直以来,作为一种以技能人才培养为主的重要类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早在2005年,我国就启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分批次重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各100所。通过以点带面、分批推进和统筹建设,很好地提高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3]。通过近10年的砥砺奋进,高职院校在示范性院校的主旨内涵建设和办学成效方面硕果累累,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直接推动了我国高职院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轨道。

为了进一步巩固示范校院校建设成果,延续示范性院校的内涵建设和办学质量提升,我国提出了优质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建设计划,该计划即为双高计划的筹划和孕育期[3]。优质院校和骨干专业建设计划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在优势教育资源、办学体制机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维度的建设与提升,引导地方政府重点支持和促进高职院校的全面高质量发展。优质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对双高建设计划的推动具有实质性重要意义,一方面厘清了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发展的新框架和新思路,也为新时代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提质增效和深化内涵建设的新时代发展阶段,双高计划的孕育而生是我国现代化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和必要,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一脉相承的重要新举措[4]。近两百所高职院校入选双高计划,进一步拓宽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建设的宽度和深度,面向我国新时代产业经济发展供给侧需求,靶向我国职业技术人力资源深化建设与提高,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思路和新理念进行全方位的新架构,对标世界一流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集中优势力量分阶段和分层次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办学模式、办学内涵和办学资源等多方面维度,全方位构建新时代高水平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5]。

2 新时代双高计划的价值意蕴

2.1 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与定位

一直以来,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招生、办学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导致办学水平和内涵建设发展受阻,并直接导致了我国产业经济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毕业生供不应求,严重影响了产业经济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人力资源配置。因此,国家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制订了我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路径和系列具体措施,旨在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地位和办学水平。在面向本科高校的“双一流”计划实施之后,与之相媲美并行的面向高职院校的双高计划正式实施。双高计划的实施,有利于高职院校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管理体制机制、财政投入、发展观念等多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有利于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建设,也有利于社会及考生扭转对高等职业教育相比普通高等教育“矮半截”的观念[6]。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可以窥见,高等职业教育将被重新定位,办学地位和招生层次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也将从法律意义上变更为职业高等教育,虽只是“职业”与“高等”两词的位置调换,但是意义非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畅通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通道,这意味着高职院校今后也可以培养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多层次的人才,这些都将深刻影响和持续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全方位发展[7]。

2.2 深化高职院校的教育综合改革

经过多年的砥砺奋进和改革发展,虽然大多高职院校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建设成果,但是在办学质量、产教融合、内部治理体系等多方面,与现代化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后示范性建设时期,我国高职院校逐渐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深水期”,对比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进的职业技术教育水平,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对新时代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度尚不足,与现代化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供给侧的匹配度尚不够,与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差距[8]。因此,国家在职教20条的宏观调控层面,逐步释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性红利,双高计划便是其中之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时代全新发展的春天。在双高计划建设下,高职院校以提质增效为内涵发展要义,契合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需求,加强高水平特色化的专业群建设,创新复合型、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逐步破解现代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的改革瓶颈,深化和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办学质量[9]。

2.3 创构产教融合新模式,共建产教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

当前,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我国产业经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倒逼了产业经济进入了发展新常态,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也进一步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发展。然而,当前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复合型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巨大缺口,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10]。作为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主要来源的高职院校,必须顺应新时代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以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诉求为新契机,改革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将课程教学与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亟需的技术技能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加强对产业经济转型升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和智力支撑,创构产教融合发展新模式,构建高职院校教育综合改革与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3 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的深刻内涵

3.1 特色化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办学过程中没有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和需求,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同质化和内卷化现象,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俱进,没有契合新形势下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导致了教学质量停滞不前,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欠佳[11]。双高计划的核心内涵之一便是加强办学特色化建设,因为办学特色体现了人才培养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融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特色,集中优势资源将优势专业建设成为高水平专业和行业领先专业,提高对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力度,进而加强高职院校特色化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内涵建设。高职院校应契合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和基础,明确专业办学优势和办学重点,融合区域特色产业构建的特色专业群和特色课程体系,谋划专业群的特色化长期发展规划,专注特色化办学和特色化人才培养,逐步提升新时代特色专业内涵建设的新高度。

3.2 动态化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高水平职业教育的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与时俱进的,是紧跟新时代新步伐的,是根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诉求,动态化提升内涵建设水平的。双高计划的建设过程实施实时监测、动态化管理、有进有出和优胜劣汰的机制,这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核心竞争力[12-13]。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双高计划的“高水平”也是与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时俱进,办学的“高水平”必须始终向新时代职业教育更高标准和更丰富内涵的方向发展。双高计划是一个动态优化的高水平发展目标,高职院校在双高计划实施和建设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新需求,更加主动开展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顺应新时代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诉求和新潮流,以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更高标准和新内涵为抓手,朝着更为优化的建设路径和更高标准的发展方向提高动态化内涵建设质量,丰富新时代高水平职业教育的新内涵。

3.3 协同化

深化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一个协同化发展过程。首先,双高计划是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宏观布局和统筹协同下,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以省市地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统筹保障为基础,以高水平专业群的项目化建设为引擎,以高水平高职院校为引领,促进区域高职院校、产业行业和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因此,构建以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区域高职院校为主导,行业、产业、企业等相关部门为主要成员的协同发展平台,在政策扶持、资源配置、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就业创业等多方面[13],平台化协同推进双高计划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内涵提升等要素建设,必须紧密依靠高水平高职院校全体师生的协同努力,高水平内涵建设要素的保障和提升离不开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现代化内部治理水平、技术精湛的研发能力和高质量社会服务水平,这些核心内涵建设离不开高职院校全体师生的砥砺奋斗和协同作战,双高计划吹响了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协同建设新时代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号角,必将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在现代化院校治理体系和高水平办学质量等内涵建设提升方面更上一层楼。

3.4 信息化

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利用新兴的信息化技术驱动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服务,将5G、互联网+、人工智能、VR/AR等新兴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程中,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加强数字化情景教学和混合教学模式创新,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实现实时学习、随时学习、自主学习和教学互通互联,多渠道、多维度、多元化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加突显出了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其次,新兴信息化技术也是提升学校现代化内部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智慧校园、智慧教学和智慧管理等学校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充分融入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畅通信息流渠道,消除信息孤岛,综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信息化手段,改革学校内部管理模式和体制,切实提升学校现代化内部治理水平。

3.5 国际化

对标世界一流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以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为出发点,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职业教育新高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高水平内涵建设过程中,着力提升办学水平的国际化,加强与世界一流高等职业院校的交流和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先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突破办学质量提升和内涵建设的痛点与瓶颈,内化质量提升,外化互联互通,磨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品牌[14]。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培训和服务,切实打造出在国际同行业类型教育中具有高水平的一流专业教育教学,培养出具有国内外认可的卓越高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步提升高水平办学质量的国际认可度[15]。

4 双高计划下职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4.1 提升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水平

提升新时代高职院校现代化内部治理水平,是双高计划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首先,高职院校应借鉴国内外先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法,结合院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办学基础,强化内部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完善和践行现代化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制度。其次,建立和完善学校内部事务的分层独立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学校理事会和董事会,充分发挥其监督协商作用;完善学校学术委员会制度,全面实行教授治学,确立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学术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确保其学术职权;优化内部治理体系,实行简政放权政策,切实扩大二级部门的自主管理权责,激发二级院系部门在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中的活力和自主性。再者,充分利用现代新兴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着力打造智慧校园、智慧课堂、虚拟工厂,提升高职院校的智慧化管理水平,扎实推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和共享,逐步提升学校现代化内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4.2 打造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高地

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经济发展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复合化、多元化、专业化和细分化。因此,作为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的主要来源,高职院校在双高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品学兼育并重的办学思想,在开展职业技术技能教育的同时,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深化复合型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勇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和落实“1+X”证书制度的试点[16-17],扎实推进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团队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提升,切实推进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坚持知行合一和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更加注重教育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更加注重学生职业素养、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的养成,强化教学要素保障,着力打造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亟需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

4.3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共同体

全面准确把握人才供给与需求动态融合匹配的新常态,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所亟需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新诉求,深化产教融合,回归产业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本和发展之源。高职院校在践行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首先应深入摸底和系统调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所急需紧缺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岗位类型和技术需求,编制针对区域特色产业、重点产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技术产业等产业及其产业链对人才、技术和技能需求的大数据,开展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紧缺程度和能力量化)和技术技能诉求(职业技能岗位和素养)的量化分析,将量化分析作为专业内涵建设与课程教学内容动态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实现高职院校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供给侧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人才需求侧之间动态化、常态化的匹配[18]。其次,当前,总体而言,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层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在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远远不够,因此,在双高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切实扩大校企合作层面,积极探索企业参与到教学改革过程中,以灵活和多样化的方式激发校企合作的潜能,加强厂中校、校中厂、订单式培养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切实提高企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话语权、参与度和积极性,扎实推进和完善校企双育人的办学模式建设,无缝对接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促进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的融合共赢,构建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19]。

4.4 强化新时代双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卓越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双高计划核心要义之一,也是新时代高水平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契合度,离不开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高素质双师型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双高计划至关重要。然而,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仍尚为欠缺,教育教学仍停留在本本教育主义,脱离了新时代教育教学主旨,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13]。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筑巢引凤,引进企业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还需切实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企业实践经验,积极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积极推进校企人员“双向挂职”、柔性引才等校企协同互动,共建校企技能大师工作站、工作室和实验室,架构高职院校与重点行业企业的教育科研协同创新平台,着力打造一批在学术造诣、教育教学、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高水平的校企双师团队,切实提升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更好地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4.5 提高服务社会发展能力

服务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公益属性之一,也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价值体现的路径之一。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的提升与建设路径主要体现在:首先,顺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对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诉求,开展产业和行业相关员工的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其次,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通过产学研、技术合作或转让等方式,为行业企业解决生产、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联合企业共同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促进科研成果在企业的转化和推广应用,助力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切实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再者,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积极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精准扶贫举措,多元化、多渠道提高贫困群体的职业技能,助力贫困对象的“造血式”脱贫,融入国家职业教育的精准扶贫战略[19]。最后,积极贯彻国家职业教育百万大扩招的政策,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职工和其他社会人员积极开展高职层次的学历教育,创新多元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职业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切实提升扩招群体的职业技能水平。

4.6 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普遍有待进一步提高,打造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品牌和国际化新高地是双高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应加强与国外发达国家高水平高职院校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和借鉴其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引入和消化先进高等职业教育的优质办学资源,融合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基础和办学特色,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职业教育实践,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其次,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留学生教育、海外联合办学等方式,共建海外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内“走出去”企业以及“一带一路”关联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培养“一带一路”亟需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再者,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加强与国内外同行高职院校的协同合作,协同开发具有国际通用的职业标准和课程体系,磨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质量职业教育课程新标准和内涵丰富的教学资源数据库,创造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新品牌,提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国际的影响力,打造我国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新高地。

5 结论

双高计划对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框架体系的构建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新时代我国技术技能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国家战略举措。新时代双高计划建设以提高我国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素养和人才供给质量为核心要义,进一步缓解新时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侧和供给侧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契机,助力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服务建设我国现代化产业经济发展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通过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现代化内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服务社会发展水平,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深化高职院校新时代现代化高水平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打造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新高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