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元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和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作用

时间:2024-09-03

吴 雷, 张 平

(徐州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江苏 徐州,221000)

随着孕妇产前筛查意识的不断提高,妊娠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逐步增加,一旦确诊该病,需要及时控制血糖,避免高血糖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1]。有研究[2]发现,妊娠糖尿病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与正常孕妇相比,妊娠糖尿病孕妇中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风险高出数倍。传统护理对妊娠糖尿病进行全程护理,包括饮食、环境和行为干预,往往忽略了新生儿低血糖的防治。临床上产科护理呈多元化发展,助产士在多元化护理中承担重要的角色,新生儿娩出后的健康状态、血糖监测、病情观察与助产士的护理工作密切相关[3]。多元化护理中不仅要求调控孕妇产前血糖,还要求根据产后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从多个方面和多个靶点干预,避免新生儿低血糖的出现。因此,本研究分析多元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和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 24周产检和分娩的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纳入标准:① 经葡萄糖糖耐量试验证实妊娠糖尿病,空腹、服葡萄糖后1 h和2 h的血糖值分别为5.1 mmol/L、10.0 mmol/L和8.5 mmol/L,任何一点血糖达到或超过标准即可诊断[4];② 有完整的复诊、生产和新生儿资料,单胎妊娠,孕期发育正常;③ 孕妇及其家属同意各项检查,积极配合。排除标准:① 妊娠高血压、子痫、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其他妊娠并发症;② 严重的躯体或精神类疾病;③ 认知障碍、卒中后遗症、脑外伤、先天性聋哑以致无法正常交流;④ 产前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或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畸形、先天代谢性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的年龄23~40岁,平均(31.25±4.02)岁;孕周37~42周,平均(39.61±2.14)周;孕次1~4次,平均(2.34±0.48)次。观察组的年龄23~40岁,平均(32.08±3.74)岁;孕周37~42周,平均(39.48±2.08)周;孕次1~4次,平均(2.28±0.53)次。两组间年龄、孕周和孕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孕妇均无一例脱落或失访。

1.2 方法

1.2.1 常规全程护理 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全程护理。确诊后立刻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录入孕妇的个人信息、检查结果和血糖检测情况。产科病房的护士进行干预宣传教育和饮食指导,对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者,适当心理干预,定时监测血糖变化。新生儿出生后,助产士常规监测血糖,进行喂养指导。

1.2.2 多元化护理 观察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护理。组建一支多元化护理团队,邀请产科专家进行集中培训,明确妊娠糖尿病的干预重点和生产时的护理要点,护士长和产科主任根据生产的不同特点和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针对性地制订血糖管理方案。

1.2.2.1 产前护理 根据孕妇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级管理,将血糖控制欠佳者(空腹血糖>5.1 mmol/L)作为重点干预人群,着重强化饮食和运动干预。助产士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讲明生产时的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和陌生感,同时密切观察宫口开的程度,及时把患者送入产房。

1.2.2.2 产中护理 进入产房后,助产士积极与患者交流,采用安慰、关心的语气分散患者注意力,指导产妇呼吸、进行体位和气体交换,进一步减轻其疼痛感。

1.2.2.3 新生儿产后护理 ① 注意保暖: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保证产房的湿温度适宜(室温22~26 ℃、湿度50%~60%)。体温不足时,可采用棉被包裹或热水袋温覆,必要时可采用保温箱或其他保温设备,尽量保证新生儿日体温保持在36~37 ℃。② 早期皮肤接触和吸吮:新生儿出生后放置于母亲胸前,与其皮肤进行早期、多次接触,鼓励母亲轻抚患儿后背。新生儿出生30 min后进行母乳喂养或吸吮,不能母乳者喂养液态奶,不能吸吮者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营养,同时避免医源性高血糖。③ 加强病情监测:助产士于新生儿出生后30 min、1 h、3 h、6 h、9 h、12 h、24 h对其进行血糖持续监测,有疑似低血糖新生儿(血糖<2.6 mmol/L)时进行液态奶喂养处理;有低血糖新生儿(血糖≤2.2 mmol/L)时,及时送至新生儿病房治疗,在血糖稳定前,每日至少监测1次。做好交接班工作,不论是否有血糖异常,助产士都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神态、呼吸功能、皮肤颜色和行为,如果出现嗜睡、皮肤苍白、发绀或哭闹不止,应立即测定血糖并报告医师。④ 其他并发症护理:对于早产儿或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或缺氧新生儿应早期明确诊断、吸氧并送入新生儿病房进一步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孕妇空腹血糖 比较孕妇干预前和产前1 d的空腹血糖控制水平。

1.3.2 新生儿血糖 比较新生儿出生后30 min、1 h、3 h、6 h、9 h、12 h、24 h的血糖变化情况。

1.3.3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 记录新生儿 24 h 内低血糖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孕妇血糖监测比较

干预前,两组孕妇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孕妇产前1 d空腹血糖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

表1 两组孕妇干预前和产前空腹血糖比较

2.2 新生儿血糖监测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出生30 min、1 h、3 h、6 h、9 h、12 h、24 h时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

表2 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血糖比较

2.3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为9.76%(4/41),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4.15%(14/4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8,P<0.05)。

3 讨论

中国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17.5%,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激素分泌、生活饮食和不良情绪等,由于症状不典型,极易被孕妇忽略,往往直到出现症状时才被发现[5]。妊娠血糖水平与其他妊娠并发症、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或低血糖有关,孕妇的血糖水平越高,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6]。临床上新生儿低血糖较为常见,占足月儿的3%,持续时间不一,轻者可自行缓解,若顽固性低血糖持续存在,则会对新生儿的中枢神经和脑发育产生影响[7]。预防新生儿低血糖除药物防治外,妊娠和生产期的护理干预对降低低血糖的发生其有重要意义。多元化护理是一种较先进的护理概念,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定位在护理形式和内容中发生改变,不仅应满足妊娠期孕妇的护理需求,还应考虑孕妇的心理和新生儿的发育与生理特点,提高护理质量[8]。

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与母体血糖、应激反应、生存环境和饮食营养等有关,因此护理方案的建立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影响[9]。多元化护理弥补了妊娠全程护理的不足,更加强调助产士在新生儿低血糖风险和预防中的干预作用。孕妇进入产程后,可因宫缩疼痛、陌生、紧张和恐惧感等不良因素,引起体内一系列内环境代谢紊乱,尤其使新生儿低血糖的概率显著上升[10]。多元化护理强调了助产士在产前、产中和产后的角色和重要地位,作为陪伴产妇的主要护理人员,助产士需要加强自身的护理水平,在产程中积极与产妇交流和沟通,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转移其注意力,有助于产妇减轻疼痛感。新生儿轻度低血糖时缺乏特异性的表现,甚至无症状,一般情况血糖在24 h内降低,6 h内低血糖风险最高[11]。因此,加强新生儿娩出后的早期血糖监测,有助于直观评估新生儿的血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12]。在监测血糖变化的同时,还要把握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时喂补或补充液态奶,避免恶性事件的出现。早期吸吮、足量喂养、皮肤接触和保温是降低低血糖发生的有效措施。低血糖新生儿的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低下,早期营养支持可以帮助其补充能量、维持生长发育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早期皮肤接触也有助于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有研究[13]发现,早期接触持续90 min有利于维持新生儿的体温。新生儿出现低血糖时必须做好保暖措施,以维持其正常体温,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此外,助产士采用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和改变体位等方式,可减轻其他并发症的不良影响,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多元化护理将上述相关措施作为新生儿低血糖的防治重点,助产士在新生儿娩出后做好针对性措施,可减少低血糖的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孕妇产前1 d空腹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30 min、1 h、3 h、6 h、9 h、12 h、24 h时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这表明多元化护理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控制效果好,能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保障母婴健康安全。

综上所述,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实施多元化护理,能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