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翻转课堂在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9-03

王慧勇, 杨 萌, 查道德

(安徽省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系, 安徽 淮北, 235000)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核心课程,主要探讨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机制及防治原则等,以便学生掌握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其知识点覆盖面广,内容抽象零散,课时量少,教学多采用讲授模式为主,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学习兴趣缺乏,对后续专业课程(如传染病护理学及社区护理学等)的学习不利[1]。因此,探索新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模式迫在眉睫。翻转课堂就是将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观看视频或网上查阅资料,提前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课堂上通过教师解惑、学生汇报及讨论等方式达到知识点的内化[2-3]。本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通过与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分析2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级护理专业10个班的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个班为研究对象,共计18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名。观察组中男8名,女82名;年龄17~23岁,平均(19.60±0.70)岁。对照组中男6名,女84名;年龄17~24岁,平均(20.10±1.30)岁。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4个班均采用刘荣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第3版为教材。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病原生物与免疫在高级护理专业的教学时数为72学时,理论课60学时,实验课12学时。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班级并不是所有授课内容都翻转,只是翻转其中一部分重点章节,理论课为32学时 ,包括免疫应答、超敏反应、免疫学应用、细菌的生理、细菌感染与免疫、肠道杆菌、分枝杆菌、肝炎病毒、人体寄生虫总论及线虫等;实验课为6学时,包括革兰染色法操作、细菌的人工培养及人体寄生虫虫卵观察等。对照组采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为辅的教学模式。2组学生由同一教师授课。

1.2.1 传统教学模式

理论课授课流程包括课前复习提问,结合病例或案例导入,通过多媒体讲述新知识点,最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实验课教学流程包括直接进行课堂教学,讲授实验步骤,然后进行示教,最后分组练习等。

1.2.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2.2.1 课前自主学习: 成立班级微信群或QQ群,教师根据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教学标准的要求,围绕教学的重难点收集资料,制作教学视频及教学课件,并将上述材料及作业上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相关课程内容开课前,通过微信或QQ下载相关教学资源,进行自学并完成在线测试。学生可以在微信或QQ群里及时提问或与同学相互讨论,老师也可以进行在线咨询。

1.2.2.2 课堂讨论和总结: 教师在开课前整理汇总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教学标准设计出课堂上需要讨论的问题。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之后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同时总结本节课内容,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内化。

1.3 观察指标

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由同一教师进行考核,理论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翻转课堂教学相关章节考试内容占55.00%;实验课进行随堂考核,满分为100分。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满意度评价,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内容包括: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和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延伸课堂教学、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使用。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效果的评价情况,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中等,60分以下为差,数据来自学院的教务系统学生网上评教。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理论及实验操作成绩比较

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及翻转课堂教学相关章节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理论与实验操作考核成绩 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观察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较高达92.22%,其中非常满意占62.22%,满意占30.00%,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能力等,但对系统知识的掌握作用不大。见表2。

表2 观察组对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的评价[n(%)]

2.3 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评价

观察组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评价:优秀68(75.56%)名,良好15(16.67%)名,中等4(4.44%)名,差3(3.33%)名,总优良率为92.22%(83/90);对照组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评价:优秀56(62.22%)名,良好13(14.44%)名,中等16(17.78%)名,差5(5.56%)名,对照组总优良率76.67%(69/90)。观察组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0,P<0.05)。

3 讨论

2007年美国科罗拉州洛基山林地高中兴起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11年萨尔曼汗将这种教学模式向全球推广[4]。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传递在课堂外发生,知识内化在课堂内发生,完全颠覆了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课堂形式由课堂学习、课后作业转变为课前学习、课堂讨论,课堂内容由讲解传授转变为问题讨论等[5]。

3.1 翻转课堂应用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优势

3.1.1 增加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依靠多媒体传授新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多,学生基本上没有时间思考,课后又没有及时的复习,导致学习效率低[6]。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先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通过微视频或PPT等文件上传到班级微信群或QQ群,学生课前通过手机或电脑下载学习资料,在课外或宿舍提前观看教师视频讲解等资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简单易懂的知识点就快进跳过,不懂的知识点可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反复思考或通过微信群或QQ群向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7]。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研究者,提高其学习效率及考试成绩[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理论、实验操作及翻转课堂教学相关章节的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相对于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成绩的影响效果较大。

3.1.2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等学习资料时,如遇到了自身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通过班级共享平台,向老师咨询或与同学进行讨论,师生间或同学间可以围绕一个问题畅所欲言,不仅增强人际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增进师生或同学的情感[9-11]。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分工协作,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本研究发现,观察组77.78%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可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84.44%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提高了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

3.2 存在的问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虽然以学生为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前要提前观看学习资料,这样会占用学生很多业余时间,加之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本身课业任务比较重,造成学生的反感[1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控性要求较高,有些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即使将教学视频打开,自己却去干其他事情,在不观看或不理解教学视频的情况下,进行课堂的分组讨论,会直接降低其教学效果[13]。对教师来说,翻转课堂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还要求教师具有驾驭多媒体及制作微视频的能力,由于大部分医学专业的教师对音视频制作知识的缺乏,所以制作出来的微视频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噪音大、普通话不标准、声音不清晰、画面不清楚等,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4]。对于院校来说,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例如配备高性能的服务器,增加网络带宽;对于缺乏硬件的学生,学校应在课余时间将计算机机房对学生开放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人际沟通等能力,充分尊重了每位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15]。目前,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仍处于摸索阶段,至于如何更好的实施此教学模式,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