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瓷板画的世界

时间:2024-04-23

文·图/吴秋发

瓷板画的世界

文·图/吴秋发

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瓷板画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观赏之用。

朱振洪

1973年生,山东沂南人,自由艺术家。

从事陶瓷研究十余载,现居景德镇,从事高温色釉研究与创作。作品色彩变幻丰富,率性挥洒而不失色彩造性法度,一任自然。

获奖:在"中国瓷再引世界风——中国收藏我最喜爱的陶瓷艺术品"获金奖。

瓷板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瓷板画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图案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虫鸟、鱼藻及吉祥图案等,形制则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种形制。

瓷板画的色彩、肌理是区别国画的一个重要因素。高温颜色釉色彩肌理装饰简单点说,就是我们所说的“窑变”,即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颜色釉再通体复釉,经高温烧成后得到窑变的效果。此效果具有现代摄影般的艺术魅力,这种极为难得的艺术效果是高温颜色釉的天成之作,而并非人工创作能得出来的绝妙神品,高温颜色釉作品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

高温颜色釉自然肌理装饰可以表现出作者独特的创作个性,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与内涵的表达都隐藏在丰富多彩的高温颜色釉中,它直接根源于陶瓷艺术家自身的审美特点和艺术家对高温色釉这种材料的掌握运用。由于高温色釉之间经过火的历练可以搭配出许多富有变化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种神奇的现象,烧成后的作品常常会产生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

朱振洪的瓷板画既吸收了西方绘画手法,又融入了国画中画面有意境,画外有精神,画外有画的精髓。朱振洪使用色彩丰富的陶瓷色釉料代替传统绘画颜料,在绘制过程中也有其独到的方法,使得整个画面充满张力,同时朱振洪老师擅长用高温陶瓷釉料本身的特殊物理属性制作肌理,使得整个画作产生了可触摸的特殊艺术效果,这是传统国画难以达到的。

朱振洪对画作的整体构图上吸收了西洋画重背景的特点,如:《层林尽染》系列,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白,画中一层层的树林极富立体感,经过霜打染红,秋天的红色与大地的黄色交相辉映,树林间透出的霞光赋予了作品生命,仿佛树木努力摆脱土壤的束缚,向往着自由的天空。

朱振洪人物画当中,我们看到一个个朦胧的轮廓,没有五官,没有表情。画面充满了一种离奇矛盾的色彩,让人匪夷所思,又耐人寻味,朱老师用他特有的绘画语言诠释美丽,诠释世界,诠释人生观,与观者产生共鸣,千万个人所见千万种面孔,每个面孔折射的可能都是自己的千思万绪。观者与其表现的艺术开始深度对话,剥离外在现实的种种束缚,成为一个赤裸,但真实的自己。

朱振洪的作品《春游》中,布满了整块瓷板的高温色釉肌理传递出一种视觉的魅力,这幅画中创作者借助颜色釉材料本身来表现春之盎然气息,自然中的生命力彰显出一种自由伸展的奔放姿态,而无论是繁茂的春树还是袅袅婷婷的仕女在画面中,都得到了简化的处理。不拘泥于具体的形态呈现。在朦胧与模糊的把握中,延伸了空间与时间,暗合了中国艺术的空灵与飘逸之感,使作品在疏密、浓淡的似露还藏之中展示出独特的气韵,并产生特有的魅力。

凭借着对色彩的感悟和敏锐直觉,以白、黄、兰等构成画面的颜色基调,在此之上他大胆搭配色釉,看似信手拈来,却拿捏得相当精准。他的“金陵十二钗”系列对传统艺术的阐释就像张艺谋电影中对东方元素的放大渲染,在陶瓷绘画上,启发了对东方文化进行探索和解读的一种新方式。

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戏台和戏曲本身作为社会文化的缩影和象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独特的文化、装扮、色彩的浓艳,、这些都激发了朱老师的创作热情。他将这一系列的作品看作属于自己的心灵戏台,把色釉的丰富多变的色彩魅力和写意的含蓄深沉或幽静美妙或诗情画意的境界相结合,把丰富绚烂的色彩和追求意境的写意情趣相融合。把类似油画的朦胧给人带来的愉悦及在现实中“金陵十二钗”特殊韵味的情趣和意境带给人的特别的审美感受相综合。

作品《晨曦》,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林间的薄雾撒下耀眼的光芒,唤起人们把往昔宁静的生活方式与现代急促匆忙的生活节奏的对比。画面中,树林朦胧的痕迹由大而小地无限地伸出了画面,这一切都鲜明地传达出画面强烈的时空感。朱老师通过实地现实观察的同时,掺进大胆的用色、色彩方面夸张和对比,手法也更为朦胧虚幻,空间感拉得更为悠长、深远。这是雨雾的清晨,却让人置身于一个光的世界中。朱老师构图手法奇特,有悖于常理。正是这一点体现了朱老师的大胆和创新,现实和虚幻,真实体验和夸张想象的结合,朱老师更多地用光和色,来塑造一种视角印象,整幅画面没有实体,一切都在朦胧中诞生和消失。正是这种朦胧,给艺术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正是这种朦胧,给人一种真实感的升华;正是这种朦胧,给人以更多遐想的空间。

编辑:沈海晨 mapwowo@163.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