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边疆高校大学生对“中国梦”了解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以文山学院为个案

时间:2024-09-03

兰良平,陈世荣,秦睿

(文山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云南 文山 663000)

边疆高校大学生对“中国梦”了解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以文山学院为个案

兰良平,陈世荣,秦睿

(文山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云南 文山 663000)

以文山学院为个案,调查边疆高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了解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边疆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的相应对策。

边疆高校;中国梦;大学生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后提出了“中国梦”,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后,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总书记对“中国梦”作了全面的科学阐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命题自提出以来,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在“中国梦”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时期,高校将发挥宣传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鉴于此,本文以边疆高校——文山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把握大学生对“中国梦”了解的现状,提出文山学院在“中国梦”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相应对策。

1 技术路线介绍

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针对文山学院四个年级的不同专业(包括本科专业、专科专业)不同班级进行随机访查。具体的班级包括:2013级物理学本科班、2013级初等教育理科专科班、2012级体育教育本科1班和2班、2010级小学教育本科1班和2班、2010级教育技术学本科班,共7个班,5个不同班级和不同专业。发放问卷240份,共收回24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96.7%。

2 数据统计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反映文山学院的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了解现状,采用了设定相关问题的方式进行调查。

2.1 大学生对“中国梦”了解的现状

您听说或知道“中国梦”吗?数据显示,93.97%(包括24.6%听过、57.8%知道一点、11.57%深刻了解)的大学生知道“中国梦”,反映出当代大学生是掌握社会新思想、新观点的先锋模范队伍,但掌握的程度有差异,6.03%的大学生不知道“中国梦”。

2.2 对实现“中国梦”的态度

您觉得“中国梦”能否实现?数据显示,91.38%的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信心充足,反映了大学生对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共同理想有着良好的、积极的态度。

2.3 关于实现“中国梦”的具体时间

您觉得实现“中国梦”要多久?***总书记提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2]数据显示,91.99%的大学生认为实现“中国梦”要50年左右。当代青年大学生坚信“中国梦”一定能实现,折射了大学生对***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国梦”两个百年目标的坚定信心。

2.4 “中国梦”与个人梦的逻辑关系

“中国梦”的实现是否影响您的梦想实现?数据显示,61.64%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与个人梦是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众所周知,“中国梦”是凝聚中华民族集体力量的精神总动力,个人梦是构成“中国梦”的基本元素,他们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2.5 当代大学生的梦想或理想的情况

根据您的了解和认识,您认为当代大学生是否有梦想?数据显示,91.38%(44.83%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有梦想,46.55%的大学生部分人有梦想)的大学生有梦想,说明大学生在对未来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具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体而言,文山学院的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的情况是良好的。

2.6 对个人梦想的认识态度

关于梦想,您是怎么看待的?数据显示,90.95%的大学生对个人理想、个人梦想寄予厚望,会通过主观能动的发挥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也不乏部分大学生对个人梦想的实现抱悲观、消极的态度。

2.7 对个人梦想采取的行动

对于梦想,您自己是怎么做的?数据显示,71.55%的大学生愿为梦想付出实际行动。对于梦想,您认为哪里更容易实现呢?数据显示,36.64%认为中小城市,21.12%认为大城市,9.91%认为乡镇或农村,30.16%认为地域不重要,2.17%认为国外。所以,总体而言,青年大学生基本上都有梦想,对梦想(理想)持乐观态度,对实现梦想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有较好的理性判断,实现梦想的信心较足,但愿意为实现理想而付诸实际行动的力度还不足。

2.8 影响实现“中国梦”的外部因素

您觉得影响梦想实现的外部因素有哪些?数据显示,37.93%认为社会不公,25.43%认为机会有限,28.02%认为其他,8.62%认为法制不全。可见,社会不公是影响实现“中国梦”的最大外部因素。所以,高校必须从校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等方面的有机统一,合理引导大学生客观看待社会不公、机会有限、法制不全等问题。

2.9 关于大学生的理想职业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您的个人梦想是什么?数据显示,31.03%的大学生的理想职业是做公务员。为证实这个结果,课题组进行了回访调查。大学生选择公务员作为理想职业,主要是因为:1)公务员福利好、工作稳定;2)手握实权,更能显示地位、身份;3)父母的期望;4)就业不理想;5)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6)想为人民服务。鉴于此,高校应该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让大学生全面、深入、客观分析和了解自己。

3 对策探讨

自文山学院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但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中国梦”概念了解不深,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梦想态度不端正,职业思维固化等方面。鉴于此,边疆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升“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1 加强大学生对“中国梦”历史文化知识的培育与认知

在大学生对“中国梦”概念的认知方面,数据显示,24.6%听过,57.8%知道一点,6.03%不知道。显然,高校应加强“中国梦”培养与认知。众所周知,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和保障,守护好历史,才能更好地巩固其政权和制度[4]。“中国梦”全景勾画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是沉淀在中华民族历史集体记忆的发展变迁中孕育成长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职能。

首先,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从教材、课程、师资队伍、学生“四位一体”入手,推进授课体系、方式等创新,激发大学生的潜在兴趣。大学生公共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授课过程中,高校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将“中国梦”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重要意义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会精神解读等专题形式,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信心。在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党政联席会议上,切实用党中央的最新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

再次,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教育的方法。通过主题班会、协会会议、寝室文化周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将大学生“听报告、讲感受、学模范、付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

3.2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传递“中国梦”正能量

61.64 %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与个人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国梦”是未来梦、现实梦的和谐统一。中国梦作为文化符号[5],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锐意进取的现实理想和坚定信心,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大学生是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基本对象,宣传教育的载体将影响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首先,开展“中国梦”宣传专栏建设。学校的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应着力在教室、校道、食堂、球场、运动场、公寓区等公共区域,开辟“中国梦”宣传教育专栏,将党中央的最新思想、学校的最新决定融入大学生日常事务里,切实将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大学行为规范之中。

其次,建构网络宣传教育体系。整合校园广播、校园网络、博客、微博、QQ等宣传载体,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以高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心理健康协会为补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再次,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高校要以大学生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大学生把“中国梦”付诸实践,开展“爱祖国、爱学校、爱同学”“梦想在我周围”等主题活动,动员大学生积极参与,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3.3 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10.78 %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不能实现。青年大学生是当代中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推动者,担负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刘云山同志在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召开有关“中国梦”宣传教育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要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同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要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之中,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6]因此,培育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基础上形成的、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为社会所广泛认同并能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价值体系,它恒久支配和决定着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世界,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统一思想的精神力量和奋斗目标。”[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核,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如思想理念、目标方向、发展精神、价值取向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以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其次,以学生为本,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困难,重视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教育人、引导人,还要关心人、帮助人。当前,在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个人培养、越来越看重自我价值实现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要转变到热切关注大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和困难之中,不断满足大学生在成长中对理想信念的需求,让他们认识到理想信念教育的自我受益,从而更自觉、主动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为此,高校应加大对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力度,建构助、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就业帮扶基金等助学体系,帮助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等实际问题,保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再次,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效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实践的锻炼。因此,高校要把实践教学当作理论教学的重要构成和巩固课程理论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中,深刻领会在专业知识中蕴含的人类文明成果、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4 引导大学生将“中国梦”付诸实践行动

将“中国梦”和个人梦想付出实际行动的大学生有71.55%,不愿付出实践行动的占28.45%。“中国梦”不是一句空喊的口号,也不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实现“中国梦”必须付出实践艰辛。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前提下,大学生必须将理想转化为强大的实践动力,把这种动力落实到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为此,习总书记明确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首先,开展社会调查。毛泽东同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今天,我们仍然要秉承这种思想精神。通过调查,使大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加坚定“两个百年目标”的理想信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其次,开展“三下乡”和敬老爱幼帮扶社会实践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敬老爱幼活动是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有效载体和实践舞台。所以,寒假或暑假,高校应大力组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敬老日”“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里,组织大学生深入敬老院、特殊学校、医院等场所,开展献爱心、做奉献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向善、向行”的情感教育。

再次,开展“中国梦”参观活动。高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大学生去革命纪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地等进行参观学习,回首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体会改革开放新成果,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轨迹,“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激发他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8]。

3.5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31.03 %的大学生期望的理想工作是当公务员,这反映了大学生职业单一性和固化性。所以,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内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应“以人为本”的方式分阶段进行。首先,大一阶段以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就业形势、职业意识为主要内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其次,大二、大三阶段以职业兴趣测评、职业目标确定、计划拟订、职业实践、交际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为主要内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专门教育与实践;再次,大四阶段以择业就业观、求职技能、求职心理素质为主要内容,进行择业就业教育[9]。

[1] 秦记洪.论“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广西社会科学,2013(6):183-185.

[2] ***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

[3] 韩震.中国梦:中华民族国家认同的理想前景[J].道德与文明,2013(4):10-12.

[4] 王宪明.夯实中国梦的历史文化基础[J].思想理论教育,2013(6):17-20.

[5] 姚桓,孙宁.中国梦的实现:道路,理念与机制[J].新视野,2013(4):11-13,90.

[6] 刘云山.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J].党建,2003(6):4-7.

[7] 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N].光明日报,2013-06-09.

[8] 格日乐图.“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60-63.

[9] 白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与途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9(3):61-6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Frontier University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China Dream” and Countermeasures: A Case Study of Wenshan University

LAN Liang-ping, CHEN Shi-rong, Qin Rui
(Teaching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00, China)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frontier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ina Dream” through a case study of Wenshan Universit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Frontier College “China Dream” and recommends countermeasures.

Frontier universities; China dream; university students

G643

A

1674-9200(2014)06-0092-04

(责任编辑 杨爱民)

2014-04-27

云南省教育厅“云南边疆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的有效性路径探析”(云高工宣〔2013〕17号)阶段性成果。

兰良平(1981-),男,畲族,江西会昌人,文山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理论研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