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壮族的戏曲剧种及其历史地位与经验

时间:2024-09-03

李 悦

(中国艺术研究院 戏研所,北京 100029)

壮族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丰富多采。民间文学多以传说、故事、诗歌、民谣等形式流传于民间,著名的有长篇史诗《布洛陀》、《姆六甲》、《莫一大王》,民间传说故事《刘三姐》、《百鸟衣》等。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历史上涌现出不少像“歌仙”刘三姐那样的著名歌手。壮族民歌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主要有古歌、叙事歌、生活歌、劳动歌、风俗歌、时政歌、仪式歌、酒歌、情歌等。壮族人民不仅能歌,而且善舞,舞蹈多与劳动、爱情和斗争生活有关,如扁担舞、采茶舞、插秧舞、捞虾舞、绣球舞、铜鼓舞、戽水舞、凯旋舞、蜂鼓舞、板鞋舞等。在壮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基础上,吸收汉族戏曲的营养,壮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戏曲剧种。

一、壮族的戏曲剧种

中国少数民族戏曲,有的是一个民族只有一个剧种,如侗族的侗戏、朝鲜族的唱剧等;有的是一个民族因分布地域、艺术形态等不同,而分成几个剧种,如苗族的剧种有湘西苗剧、广西苗剧、云南苗剧之分等。壮族的戏曲剧种,可分为壮剧和壮师剧;壮剧依流布地域不同,又可分为广西壮剧和云南壮剧。

(一)广西壮剧

广西壮剧主要流行于广西左江、右江和红水河一带。由于地域方言、音乐唱腔、表演风格以及艺术成因等不同,又有北路、南路之分。

北路壮剧旧称 “土戏”,流行于广西右江流域及田林、隆林、西林、百色、凌云、那坡等地,使用壮语北部方言。它是在当地民歌、唱诗和坐唱“板凳戏”的基础上,接受汉族戏曲影响发展而成。

北路壮剧的传统剧目约有 200余出,其中一部分为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剧,如《卜牙》、《农家宝铁》、《蝶姹》、《刘二打番鬼》等;但更多的则是改编汉族的传奇故事,如据《五虎平南》改编的《侬智高》,据《刘文龙菱花记》改编的《文龙与肖尼》,以及《龙图公案》、《梁祝访友》、《长坂坡》、《夜战马超》等,代表剧目《侬智高》,取材于《五虎平南》故事。侬智高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为壮族农民军领袖。剧本经重新编写,人物、故事、语言均已壮族化。此剧为北路壮剧传统剧目,后经不断加工成为久演不衰的代表作品。

南路壮剧流行于广西德保、靖西、天等、大新、田东、田阳等地,使用壮语南部方言。因发端于广西德保的马隘、汉龙一带,故有 “马隘调”或 “汉龙调”之称;又因演唱常用 “呀哈嗨”作衬词,俗称 “呀哈嗨戏”。

南路壮剧的传统剧目约有百余个,既有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剧目,也有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其中较有影响的有《解臼》、《双壮元》、《双花配》、《四姐下凡》、《宝葫芦》、《百鸟衣》等。代表剧目《宝葫芦》,根据壮族民间传说编写,1954年由德保县东安街壮剧团首演,1955年 1月参加桂西壮族自治州第一次民间文艺观摩大会,获优秀节目奖;同年 3月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会,获优秀演出奖。剧本后被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并收入该社 1963年出版的《少数民族戏剧选》。

建国前,广西壮剧都是业余演出,形成南、北两大流派,彼此各行其道,相互间很少艺术交流。建国后,剧种有了很大发展,南、北路壮剧开始合流,并都建有各自的业余剧团,统称为“壮剧”,但内部仍有南、北路之分。1956年 5月在德保县东安街业余壮剧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半职业性的德保壮剧团。1957年 8月德保、靖西两县的壮剧团合并,称南天壮剧团,后改称德靖壮剧团、德保壮剧团。1960年 2月在百色建立专区级的右江壮剧团,这时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参加了壮剧创作,开始尝试壮剧艺术的合流工作。1965年 4月剧团调南宁,改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南北路壮剧进一步融合,表演兼收并蓄,逐步形成稳定而独特的艺术风格。

广西壮剧的剧目,多歌颂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英雄,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画卷。建国后演出的优秀剧目有《百鸟衣》、《一幅壮锦》、《红铜鼓传奇》、《金花银花》、《羽人梦》、《歌王》等,显示了广西壮剧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代表剧目《红铜鼓传奇》,根据同名壮族民间故事改编。原名《红铜鼓》,1958年德保县壮剧团首演,剧本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被收入中国戏剧出版社 1963年出版的《少数民族戏剧选》。1982年根据原剧本又改编为《红铜鼓传奇》,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公演。

广西壮剧是在融合南、北路壮剧并吸收壮族说唱“末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表演融合南、北路壮剧艺术,又从壮族曲艺、民歌、舞蹈、南拳以及汉族戏曲 (桂剧、邕剧等)中吸取养料,丰富了壮剧的艺术表现手段,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其音乐曲调,对各地民歌曲调加以革新改造,使艺术风格趋于统一。南、北壮剧合流后,壮剧音乐更加丰富多样,如壮剧《歌王》的音乐,既运用了民族音乐的支声复调、二度和声及重唱等方法,又吸收了京剧、花灯等汉族戏曲的乐曲成分,使之融合自然、又不失壮剧音乐本色。此外还有完整的伴奏乐队,乐器有马骨胡、土胡、唢呐、芦笙、箫、笛以及铜鼓、蜂鼓、锣鼓等。广西壮剧的表演载歌载舞,歌唱与舞蹈配合协调。经多年发展,已有生、旦、净、丑行当之分,并形成各自不同的表演特点。唱念多用桂柳地区的壮语方言,但专业剧团要求演员兼用汉语,以适应不同演出环境的需要。

(二)云南壮剧

云南壮剧主要流行于云南文山州的富宁、广南两县的壮族居住区和文山市的乐西村,因分布地域、艺术形态及历史源流等不同,云南壮剧可分为富宁土戏、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之所以称为“土戏”和“沙戏”,皆因壮族有土支系、沙支系之别。富宁土剧壮语称“祥布衣”,主要流行于壮族土支系聚居的富宁县,那里的人们把演壮剧称作“掴弄裰”,译为汉语就是 “做土族的耍”。此外,文山市的乐西村也流传着一种土戏,当地壮民称作“戏布傣”。广南沙剧壮语称“祥雅依”,主要流行于壮族沙支系聚居的广南县。

云南壮剧是在壮族丰富的文学、音乐、舞蹈、说唱和杂耍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并接受汉族戏曲的影响逐步发展形成的。云南壮剧的三个分支富宁土戏、广南沙戏和文山乐西土戏,各有自己不同的发展历史,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知名的班社。如富宁土戏的富宁县皈朝欢乐班和孟村三合班、文山市乐西土戏班、广南沙戏的广南县弄追沙戏班和坡佣沙戏班等。建国前,云南壮剧一直是业余或半业余演出;建国后,剧种的流布地域不断扩大,并建立了专业剧团。1959年以演土戏为主的富宁县文工团成立,1960年该团改制为富宁县壮剧团,1961年底又扩建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剧团。“文化大革命”中,文山州壮剧团被撤销,1979年 8月得以复建,至今仍活跃在壮族人民中间。

云南壮剧剧目丰富,约有上千出之多,并有大量剧本保存下来。剧目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取材于本民族历史传说、神话的故事剧,如《螺蛳姑娘》、《弄陇》、《弄娅汪》等;二是取材于汉族历史演义小说的连台本戏和大本戏,如《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五虎平西》、《五虎平南》等;三是取材于汉族民间唱本的大本戏,如《柳荫记》、《八仙图》、《双贵图》、《香山记》等;四是民间生活小戏,如《错配鸳鸯》、《双采莲》、《花鼓入城》等。代表剧目《螺蛳姑娘》,系根据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该剧由文山州壮剧团排演,1962年 1月参加云南省首届民族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受到广泛赞扬。剧本载《剧本》1962年第 4期、《边疆文艺》1962年第 2期,后被收入《少数民族戏剧选》、《云南民族戏剧的花朵》、《云南 (三十年)戏剧剧目选》、《文山州戏剧选》等书中。

云南壮剧在艺术上可分三大类:第一类音乐接近板腔体,唱腔深沉厚重,表演程式接近京剧、粤剧、滇剧等大戏剧种,这以广南沙戏和富宁土戏中的 “哎咿呀”、“哎的呶”、“乖嗨咧”三种腔调为代表;第二类音乐为联曲体,表演载歌载舞,类似广西彩调、云南花灯等民间小戏,这以富宁土戏中的“咿嗬嗨”腔调为代表;第三类音乐兼有联曲体与板腔体的特点,表演基本是模仿生活动作,并融入不太规范的程式,这以文山乐西土戏为代表。早期壮剧表演不分行当,多以剧中人名和角色身分称谓,后吸收借鉴汉族戏曲表演艺术,逐渐形成以生、旦、净、丑为主的行当体制。因广南、富宁毗邻广西,广戏 (两广地区流行的粤剧、邕剧)、桂剧、滇剧戏班往来频繁,故壮剧表演受广、桂、滇剧影响较大。

(三)壮师剧

壮师剧又名 “壮诗剧”、 “调师戏”、 “木脸戏”,因流行于壮族聚居区,并用壮语演唱,故习惯称之为“壮师剧”。壮师剧属师公戏系统,主要流行于广西桂中、桂北一带以河池、柳州、百色为中心的壮族聚居区,遍及宜山、来宾、贵县、武宣、象州、武鸣、马山、上林、德保、靖西等许多地县。

壮师剧脱胎于傩祭祀歌舞,是由巫砚的跳神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小戏。其源流大体与师公戏相同,初由中原的傩巫传入岭南,后由桂林传入柳州及附近各县。壮族的师公戏,则是吸收了壮族民间山歌“欢”的曲调逐渐发展形成的。它取代了巫师舞仪反映宗教的内容与形式,演变为具有独立艺术形态的壮族戏曲剧种。据有关专家比较研究,认为壮师剧与贵州、四川的师道戏、庆坛戏,以及陕西、安徽等地的端公戏均属同一类型。还有的专家认为,壮师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两大艺术流派,一是桂西壮师剧,用广西南部方言演唱;一是桂中壮师剧,用北部壮语演唱。

壮师剧的剧目较丰富,约有 300多个,大致可分为三类:一为早期驱鬼酬神的剧目,如《三元》等,是壮师剧传统保留剧目;二为根据壮族民间传说故事创作的剧目,如《莫一大王》、《白马姑娘》、《顺知戽海》等,是壮师剧常演剧目;三为移植、改编汉族戏曲小说的剧目,如《董永》、《二度梅》、《薛刚反朝》等,这些剧目虽系移植于汉族戏曲,但由于长期在壮族社会中流传,已具有壮族生活色彩。代表剧目《莫一大王》,系据壮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该剧为武生戏,用 [师腔 ]演唱,演出时与民间宗教祭祀相结合。

壮师剧的唱本原为徒声干唱的说唱形式,后逐渐发展改进为戏剧形态。其音乐唱腔属联曲体,分[师腔 ]与 [欢腔 ]两大类。早期伴奏为锣鼓击节,不托管弦,主要打击乐器为蜂鼓,配以锣钹;后间加道白,增添了唢呐和笛子伴奏。壮师剧的表演是广场演出,早期有 “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说,各神均有不同的面具和表演身段。师公戏面具,亦称“木相”,为古傩面具的延续,其雕刻精巧、形神兼备,以构图、色彩、线条、纹样和半浮雕造型,凸现人物的善恶美丑,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戴面具表演时期,表演不分行当,后改为面部化妆,受汉族戏曲的影响,逐渐形成生、旦、丑三大行当及其表演程式。

二、壮剧的历史地位与经验

通观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目前已有十几个少数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侗族、白族、傣族、苗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彝族、佤族、毛南族等,他们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戏曲剧种,与汉族戏曲共同建构了庞大的中国戏曲王国。据不完全统计,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约有近 30个,其中尤以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多。这是由于它们均为多民族聚居区,因而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亦流布广泛,如云南省就有壮剧、白剧、傣剧、赞哈剧、彝剧、苗剧、佤族清戏等。

(一)壮剧的历史地位

壮剧是个文化传统深厚、社会影响广泛、艺术形态完整、剧团结构合理、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民族戏曲剧种,其在全国少数民族戏曲中的地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认定:

1.从时间与空间上看

中国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可分为古代剧种、近代剧种和当代剧种三大类。产生或形成于元、明、清封建社会后期的属古代剧种,如藏戏、壮剧、白族吹吹腔等;产生或形成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属近代剧种,如傣剧、唱剧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发展起来的属当代剧种,如苗剧、彝剧、阜新蒙古剧等。一般说来,古、近代剧种因发展历史较长,分布地域亦较为宽广,如藏戏、壮剧、侗戏等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流行地域则横跨数省区;当代剧种因发展历史较短,流布地域亦相对狭窄,如彝剧、阜新蒙古剧、满族新城戏等,大都流行于本民族自治州、县境内。

壮剧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广西北路壮剧旧称“土戏”,起源于田林县旧州镇,诞生于清乾隆三十年 (1765年),至今已有 200多年的历史。它与流行在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广南两县的壮剧,以及流行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望漠、兴义、安龙、贞丰等县的布依戏,都有历史上的渊源关系。由于这些地域地理位置相近,且都是壮族 (布依族与壮族同源)的世代居住地,因而艺术交流十分广泛。

由此可见,广西壮剧是个历史悠久、流布广泛的古老戏曲剧种。由于它的历史悠久,因而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戏剧传统,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舞台艺术形态;由于它的流布广泛,因而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深远的艺术影响。亦正由于此,它才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具有了进一步发掘、抢救、保护的重要意义。

2.从剧团的建设结构看

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形成与衍变,是以民族艺人和以他们为核心组成的剧团、班社作为载体相传承的。因此,民族剧团的建设便成为关乎民族剧种发展的中坚力量。

目前的民族戏曲剧团,大多分为业余与专业两类。一些剧种始终没有专业剧团,如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三省区的侗戏以及流布于云南腾冲的佤族清戏等;但也有一些剧种在建国后建立了专业剧团,如西藏藏剧团、青海省藏剧团、广西壮剧团、云南省文山州壮剧团、德宏州傣剧团、云南省大理州白剧团、云南省楚雄州彝剧团等。这些专业团都是建国后在业余剧团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业余剧团的逐步发展壮大,一些剧团开始进入城市演出,各地文化部门适时进行引导、扶持,将这类业余剧团在条件成熟时发展为职业剧团。

如广西壮剧既有专业剧团,又有业余剧团,形成二者并行不悖、共同发展的格局。在业余剧团方面,仅北路壮剧的发源地田林县,据 1990年 11月统计就有农村业余壮剧团 (队)106个,演职员2664人,平均每百人中就有一名业余演员。在专业剧团方面,除建址于南宁的广西壮剧团外,21世纪后又在百色地区建立了 2个广西壮剧团分团 (广西壮剧团田林县分团、靖西县分团),形成了以广西壮剧团为龙头,南、北路 2个分团为两翼的结构布局。

3.从剧目的艺术质量看

在专业壮剧团,集结了一批专事文学创作、表演、音乐、舞美的人才,他们投身艺术实践,大胆进行艺术改革,广采博纳为我所用,借助现代科技对舞台艺术进行全面的革新创造,使演出艺术质量不断提高。例如广西壮剧团近年创作演出了一批优秀剧目,有《金花银花》、《羽人梦》、《歌王》、《瓦氏夫人》等,相继荣获了一些全国性的最高艺术奖项,为民族剧种赢得了荣誉,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而在民间,广西境内仍保留着北、南两路壮剧的业余演出。其演出剧目多为沿袭已久的传统戏,演出服饰、化妆、道具、布景等均较为简陋,基本保持着原有的艺术形态;但也有一些业余剧团,在县文化馆的指导下,艺术上有所进步和提高。如在1982年 12月举办的广西自治区壮族文艺节目调演中,除广西壮剧团的《红铜鼓传奇》外,还有田林县的《蝶姹》、德保县的《种瓜得瓜》、隆林县的《火龙袍》等剧目参演,艺术质量都有了很大改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壮剧无论其历史影响、艺术形态、剧团建设、剧目成就,都显示出一个成熟剧种的特有品质,这就奠定了它在中国少数民族戏曲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二)壮剧的历史经验

壮剧在其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卓有成效的实践经验,不仅将主导其自身的未来发展道路,而且也将为其它少数民族戏曲提供积极的参照。广西壮剧的历史经验,体现为专业、业余剧团并行发展与紧抓民俗、民生的生命线。

1.专业、业余剧团并行发展

专业剧团的作用,在于主要服务于城镇居民观众,占领省、地、县各级城市舞台;当然他们也会经常下乡巡回演出,以不失去更为广阔的农村空间。他们肩负着培训后备力量、指导业余剧团、发展民族剧种的重任,也承担着提高舞台艺术质量、创作打造精品、问鼎各级政府文艺奖项的任务。发展民族戏曲,必须有一支精诚团结、勇于实践、富有敬业精神的人员队伍,特别是专业剧作家、导演、演员和音乐、舞美人员。有了这些艺术人才,才能进行艺术生产和创作。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他们开展音乐、舞蹈、美术多方面的舞台艺术革新创造;他们整理、创作、改编、演出各类题材剧目,以扩大民族戏曲的影响。专业剧团及其艺术人才,是民族剧种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民族戏曲事业繁荣的人力资源保证。

业余剧团的作用,主要服务于广大的农村观众。业余剧团的艺人一般不脱离生产劳动,大都在农闲时分、喜庆节日,或逢有婚丧嫁娶、建房修屋、添丁进口、祭祀还愿等民俗活动中,临时组班演出。他们土生土长、半农半艺,农忙时劳作,空闲时演出,具有规模较小、人员精干、演出灵活、风格多样的特点。它是以特有的轻骑活动方式,解决了大型剧团难以深入偏远地区的困难,满足了广大农村人民的需要。这些民间剧团虽名不见经传,但在广大农村、集镇的文化生活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民间戏剧队伍。由于他们熟知民族历史和农村环境,体现的是本民族的生活和风俗,运用的是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演出的大都是取材于民族历史传说或汉族历史演义的本戏和载歌载舞的生活小戏,因而深得本民族人民的喜爱。

从中国戏曲艺术的历史看,专业剧团与业余剧团也是沿着两条道路发展的。一条道路是在民间,它以农村广大中下层群众为服务对象,在寺院、广场、庙台、露台进行演出;一条道路是在城市,它以上层统治者及一般市民为服务对象,在宫廷、官府、厅堂、戏楼进行演出。在艺术的双向交流中,业余剧团向专业剧团学习了许多表演剧目与舞台技巧;而专业剧团也向民间戏曲汲取丰富的营养,并利用其充足的物质条件对艺术加以提高。

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证明,任何一个剧种的生存与发展,都应沿着专业剧团与业余剧团并行发展的道路前进;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既走得稳又走得快。壮剧已形成专业剧团与业余剧团均衡分布的格局,其良好的剧团建构模式,为其它民族剧种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

2.紧抓民俗、民生的生命线

中国戏曲生成、发展于民间,与民俗、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年四季的节令戏,穿插其间的庙会戏,以及与民生相关的各种应时戏,构成了中国戏曲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在广大的农村城镇,戏曲演出多在岁时节令进行,这是因为戏曲演出必须集结大批观众,而若在同一时间将居住分散的人群号召集中,只有凭借世代传承的民俗节日才有可能。因此在我国戏曲史上,通常是以民俗节日为契机进行舞台演出,戏曲活动与民俗节日相互依存、伴随。正是由于民俗节日这一重要媒介,才使戏曲艺术在中国大地上得以传播。

戏曲与民俗的结合,表现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民间节日里的演出活动。在这些全民欢庆的节日里,到处都有戏班的身影;在农村春、秋社赛及庙会、集市等活动中,也是戏班大展身手的舞台。戏曲与民生的结合,表现在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中,如祭神祭祖、求雨求寿、生辰寿诞、婚丧嫁娶、乔迁新居、职位高升、商铺开业、公司庆典等,体现为各类应时的演出,如堂会戏、行会戏、喜丧戏、还愿戏、祭祖戏、庆典戏等。如在北路壮剧的发源地田林县,自古就有与民俗、民生相结合的戏剧演出传统,每逢节庆、歌圩或喜庆事,都要演出壮剧以助兴。其时四邻村寨的群众都会赶来观看,演出日以继夜、热闹非凡。

民族戏曲剧团尤其是民间业余剧团,必须紧密地与民俗、民生活动相结合,这是它们不可缺失的一条生命线。戏曲的生命力在民间,脱离了民俗与民生,剧种很难得到继承和发展。戏班的生存在于市场和民众需求,他们必须融入民俗、民生生活,这是他们必由的生存之路,也是市场规律的体现。

概而言之,走专业与业余剧团共同发展的道路,紧抓民俗与民生的生命线,是壮剧发展历史中的成功经验,当为其它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所借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