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喻廉于莲”荷花堰

时间:2024-09-03

◆朱春阳/京山

驻村工作队转移到荷花堰,由脱贫攻坚转战乡村振兴。“秋老虎”发威时节,我随工作队进村走访调研。

荷花堰村有荷塘上千亩,盛产莲藕。“莲花”又叫“青莲”,谐音“清廉”,通常比喻“清正廉洁”。村民以“莲”为媒,创意“喻廉于莲”金点子,建成乡村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赏莲思廉,品莲尚廉,回味无穷,流连忘返。

出城西十余里,沿着通村公路,走进荷花堰村。村口一古朴厚重门牌,由硕大石碾叠成,上书“邮驿小镇荷花堰”,牌座标明“清风莲池,荷韵古村”。其名最早可追溯到宋代,这里曾设置邮政驿站,“邮驿小镇”因此得名。

在石牌对面,立一花岗岩巨石,是《爱莲说》石刻,宋代周敦颐名篇《爱莲说》撰刻于硬石之上,让游人记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从中充分理解“莲廉文化”之内涵。还有块“廉”字石刻,写着“唯德唯廉唯实,尽心尽职尽力”,告诫我们要重德、廉洁、诚实,全心全意全力为民服务。

走进村庄,千亩荷塘一望无际,荷叶、莲花、莲蓬,亭亭玉立,花红叶绿,秋风拂来,送来缕缕清香。“驿路荷飘香一路,廉相随”,堰堤上立牌大标语,温馨地提醒着路过的游客。

近年来,驻村荷花堰,重塑“荷花古驿”风采,深度挖掘“莲廉文化”。以古驿古村为主题,将邮驿文化、莲廉文化有机结合,打造乡村廉政文化公园。在荷花堰边,恢复重建“长亭”“西十里铺”“荷花古驿”“荷花池”“邮市”等古代景观,建成村民市民休闲好去处。

清朝光绪末年,荷花堰村蔡中燮喜中进士,是本县最后一个进士。他为官清廉,威震一方,因授封荣归故里,而建有“荷花池”,加上这里史上修有官驿,荷花池因而远近闻名。在荷花池石拱桥上,刻有58种字体的“廉”字,字字警示过往游人。在廉政文化长廊里,传颂着革命先辈保持清正廉洁、严守忠诚的轶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之地。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荷花堰村民在地名“荷花”上做文章,突出“喻廉于莲”新主题,以创建清莲园、清廉馆、清风亭、清廉桥、濯清坊、勤学亭、清风广场为主体,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图文展示、实景布局,阐释“莲廉之美、清风莲韵、倡廉崇廉、清正廉洁”等深刻内涵。乡村振兴,指日可待。

叩问廉政初心,不忘职责使命。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里,参观荷花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我感触颇深。走进美丽乡村,一边欣赏莲花,一边接受廉政教育,可谓“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十二字“审计精神”中,就有“清廉”二字。我们要不断自警、自省、自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