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道家的“知足”观

时间:2024-09-03

孙旭鹏

(西安石油大学,西安 710065)

老子最早明确地提出“知足”思想,他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第四十六章》)强调守住自己的本心,不盲目追逐外在的诱惑,才能保持一种安适的“常足”状态。庄子进一步深化了道家的“知足”观,通过“自适其适”来实现人性的自足状态。“常足”与“自适其适”,本质都是立足于对于人性的自然回归,来实现自我精神之圆满以及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道家的“知足”观以个体人性的自足为出发点,有利于保持个人生命的丰盈状态。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看,道家“知足”观打通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实现了一种“道通为一”的境界。道家的“知足”观与其“无为”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的都是尊重原本素朴的人性,不盲目地对外物加以干涉。直到今天,这种“知足”观依然具有极为丰富的当代价值,有助于提升人们自身的生命境界,促进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维系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一、“自适其适”:人性的自足

道家的“知足”观是建立在人性自足基础上的,通过对自性的回归来实现。道家认为人性原本就是一种素朴的状态,“知足”不需要依赖对外部事物的追求,只需要回归到人性的本初状态。可以说,自性的圆满是道家“知足”观的基础,人性不经过任何后天的修饰才最为可贵,这与儒家对人性的看法不一致:儒家重“克己”,即认为人性需要后天的修养。道家坚信人性的原初状态是最好的,自性的回归其实是一个不断剥落的过程,即剥落外物对自己本性的无谓干扰,最终达到“自适其适”的状态。

道家认为通过自性的回归便可以实现“知足”状态,源于其对“自然”的崇尚,世界万物皆应处于“自然”状态,人性当然也不例外。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皆本于“自然”,认为人性回归到一种自然自足的状态,必然就会“知足”而不假外求。老子认为天地万物皆应顺应“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王弼注:“法,谓法则也。”[1]54也就是说世间万物都应遵循一定的法则,这个法则便是“自然”。既然万物都应遵循“自然”,那么处于“自然”的人性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呢?道家认为“自然”的人性是素朴无争的,老子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庄子也讲:“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素朴”是人性最本真的状态。道家始终认为人性的本初状态是最为完美的,是合于“自然”的,其中充满着对人性的肯定,人性的本来状态就应该是“知足”的,这是一种人性的自足。

既然人性原本就是自足的,为什么还要经过一个回归的过程呢?道家认为,尽管人性本来是素朴而自足的,但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干扰,人性又极容易背离原本素朴的状态,正如老子所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畎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在这里,“五色”“五音”以及“五味”都不是人性所本有的,反而能够通过感官的刺激,影响到人内心的平和;“驰骋畎猎”“难得之货”都是外在之诱因,最终使人“心发狂”以及“行妨”。詹石窗认为:“道家,尤其是庄子学派,认为人为或人力常常是与自然本性相违背,导致事与愿违。”[2]也就是说,原本就自足的人性在人为的作用下,反而脱离了本来的素朴,在与外物的接触中陷入了一种“相刃相靡”的状态:“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齐物论》)所谓“不知所归”正是心在外物诱惑下的迷失,郭象注曰:“凡物各以所好役其形骸,至于疲困苶然。”[3]这正是一种外物对心灵的役使状态。尽管道家肯定了人性原本是自足的,然而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人性极容易为外物所干扰,因而想要实现“知足”,则必然需要经过一个回归的过程。

要完成人性的回归,实现一种“知足”状态,道家认为首要的方法便是对欲望进行控制。过度的欲望正是使人性背离素朴的直接原因。老子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人之所以“不知足”正是因为“欲得”,必须在控制欲望上下功夫。庄子也讲:“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大宗师》)在庄子看来,欲望的存在本身就是与“自然”相背离的,也远离了人的本性。因而,在道家那里,人性的回归其实就是对欲望进行控制的过程,通过解除外物对于人性的牵绊,从而使人性回归到一种原本的素朴状态。欲望通常指向外物,道家控制欲望的方式是保持对外物的“不动心”,使心灵与外物之间处于一种疏离状态。这种对欲望的控制方式只能依靠自身而非外物,心灵必须保持一种“虚静”的状态,是心灵对自身的控制,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河上公注曰:“得道之人捐情去欲,五内清静,至于虚极。”[1]34欲望由人的内心产生,最终也只能靠人的内心来加以控制,达到一种内心的清静状态。清静即无欲。庄子也讲:“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庄子也认为,“虚静”应该是万物的本来状态,人性的本来状态并没有欲望的存在空间,欲望都是后天产生的,是心的外驰。

道家思想认为,只要安守住自己的内心,不盲目地对外物加以追逐,从而远离欲望的困扰,实现一种人性的自足状态是完全可能的。庄子所讲的“自适其适”正是对人性自足状态的最好诠释:“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庄子·骈拇》)所谓“自适其适”是一种“自见”“自得”之状态,都突出了“自”的地位,也就是将目光聚焦于自身,而不是外物。颜世安认为:“人在追逐外物时会导致精神的痛苦,造成对自己的内在伤害。这一见解在战国时并不只是庄子一人才有,这是道家文献中较为一致的看法。”[4]其实,这种追逐外物的过程正是“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忽略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导致精神的痛苦。庄子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将自身从外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摆脱“物役”,实现精神上的独立,即自足。在道家看来,欲望正是连接自我与外物的纽带,只不过这种纽带违背了人类素朴的本性,造成了对人性的戕害,是一种非正常的状态。因而,必须通过内心对欲望的克制,来斩断这种非正常的纽带,实现人性之独立与自足。由此可见,在很大程度上,道家对人性之外的事物都持有一种否定的态度,认为外物无助于实现“知足”,只有以人性自足为基础,坚持“自适其适”,才有可能实现人的“知足”,这种“知足”本质上是一种人性的自足。

道家的“知足”观是一个向内回归到人性原本素朴的状态的过程,其彻底否定了满足欲望实现“知足”的可能性。可以说,道家的“知足”观完全是建立在人性自我圆满的基础上,自足是道家“知足”观的前提和基础,人性只有通过解除外物的束缚,才有可能回归一种本原状态,实现真正的自足。

二、“道通为一”:“自然”的自足

道家为了实现人性的自足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自我与外物之间关系的疏离断裂,如果是这样,道家的“知足”就是一种自我内心的封闭状态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道家认为正是通过对自性的回归,万物才能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也就是说,正是由于自我顺应“自然”,处于“知足”的状态,自我与外物才恢复了正常的联系。当万物皆处于“自然”状态,就实现了一种“道通为一”的境界,道家的“知足”观不仅仅局限于个人,更将视野扩展到整个世界,认为“自然”本身就是可以自足的。

“自然”是道家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道家所言的“自然”绝不仅仅指人类之外的物质环境,而是最终指向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天然具备而不假外求的。道家的“知足”观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人性的自足,甚至是整个世界的自足。老子有言:“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老子认为,人类不能肆意妄为破坏万物所本应有的“自然”状态,人类自身的“不敢为”,才有可能最终成就“万物之自然”。庄子讲:“莫之为而常自然。”(《庄子·缮性》)也认为人类的“为”极有可能是与“自然”相冲突的,万事万物本来就处于天然自足的状态,并不需要人类对外物进行盲目的干预。陈鼓应认为:“先秦道家所说的‘自然’有这三层意蕴:一为物理的自然,二为人文的自然,三为境界的自然。”[5]所谓“物理的自然”是指外在于人的客观物质环境,“人文的自然”则是指人类本性的一种自足,而“境界的自然”则是沟通了“物理的自然”与“人文的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类与外物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境界的自然”涵盖整个世界,是整个世界所应有的“自然”状态,它跳出了人类自身,将人类与世界万物融合在了一起。

要最终实现“自然”的自足,达到一种“道通为一”之境界,道家认为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无为”。“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违背事物的“自然”状态。老子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第三十七章》)认为只有遵循“道”而“无为”,万物才能够实现一种“自化”状态,这种“自化”状态最终的效果是“无不为”。事物皆可依靠自性的自足完成自身的发展过程,这便是一种“自然”状态。其实,在这种遵循“自然”以“自化”的过程中,最危险的无疑还是人类自身,人类由于欲望的存在,随时都有可能打破这种“自然”状态,对外物进行一种盲目的干预。庄子明确区分了“天”与“人”之间的对立:“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庄子·大宗师》)庄子这里的“天”指的就是“自然”,而“人”则主要指向人类自身的欲望。人类自身的欲望与自然状态很容易产生矛盾与冲突:“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庄子·骈拇》)在欲望的促使下,人类很有可能进行盲目的“为”,这便破坏了自然状态,也就不可能实现“道通为一”的境界。总之,道家思想始终认为,“无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只有保持“无为”,万物才能够处于“自然”状态。

道家的“道通为一”究竟呈现出一种怎样的状态?庄子给我们提供了“至德之世”的美好画卷:“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马蹄》)庄子认为,在“自然”的自足状态中,人类与万物之间是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前提就是人类自身处于“无欲”与“素朴”的状态。杨国荣认为:“至德之世,作为理想的存在形态,其特点是天与人合而未分。”[6]其实,这种“合而未分”的状态,正是一种原初的“自然”状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种奇妙的现象,即道家思想坚持事物依靠自性来实现自足状态,看似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却在实质上实现了万物之间的融通,这背后的决定因素便是“自然”。在道家看来,事物只要遵循“自然”所赋予的特性,万物就实现了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并不需要附加的人为干涉。“至德之世”正是这样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在其中没有出现任何人为的因素,是一种“同乎无欲”的状态,即人类与外物之间是一种无欲无求的关系。

“自然”在道家思想中是一个核心的概念,是实现“道通为一”的前提和基础,不仅人性要遵循“自然”,人类与外物之间的关系同样也有遵循“自然”。其实,在实现“道通为一”这一境界的过程中,人类自身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性能否遵循“自然”处于一种“无欲”的状态,直接关系着人类与外物之间的关系能否“自然”。“自然”的自足需要克服人类自身的欲望,保持人性的素朴状态,庄子称这种回归自然状态的人为“真人”或“神人”。钱穆认为:“故庄子书中的神人,依然是一个人,只是其心知经过了人文洗练,而仍想逃返自然的理想的自然人。”[7]人类自身一旦回归到了“自然”的境界,与外物之间的关系就恢复到了一种正常状态。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道通为一”既是“自然”呈现的方式,同时也是人类努力的方向,人类的努力应该遵循“自然”的方向,而不是与“自然”相悖。道家思想认为“自然”原本就是自足的,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类在欲望的驱使下,违背“自然”所造成的恶果,所幸的是,人类还是能够通过回归人性的自足,最终实现“自然”的自足,即庄子所言的“道通为一”之境界。

三、当代价值

道家的“知足”观一方面指向人性的自足,另一方面又指向“自然”的自足。人性的自足是个体实现生命圆满的方式,个体完全可以通过回归人性的素朴状态来提升生命境界,而不需要对外物进行一种无止境的追逐。现代社会中,道家的人性自足观有助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物质对人自身的束缚,获得一种安宁的心境与幸福的状态。而“自然”的自足则是指向人类与万物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自身与外物之间原本就应该是一种自然和谐的关系,人类应该合理控制自身的欲望,从而回归人类与外物的“自然”状态。道家的“自然”自足观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推动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道家的“知足”观着眼于人性的自足,有助于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进一步探寻现代人精神焦虑出现的原因,发现其根源正是道家所批判的“不知足”:物质的极大丰盛促使人们追求欲望的满足,并以欲望的是否满足作为幸福的标准,这就使得现代人陷入物质的漩涡之中,出现了庄子所批判的“物役”状态。追逐物质的欲望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刻,现代人想要获得一种心灵的安宁状态,必须改变这种从外部追求欲望满足的方式,转向寻求心灵内部的宁静。道家思想认为,人性原本就是一种素朴无欲的状态,人们只需要通过克制自身的过度欲望,回归到这种人性的“自然”状态就可以,正如崔大华所诠释:“庄子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具有真实性,它实际上是指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环境。”[8]这种“安宁、恬静的心理”正是人性对“自然”的回归,即摆脱欲望对人的束缚。现代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生活中,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安宁的精神状态,道家对人性自足的肯定,无疑有助于现代人通过回归素朴的本性,克服那些焦虑的不良情绪,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

人性的自足不仅有助于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纵观当今社会上发生的一系列有悖社会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事件,其产生的心理根源无一不是在欲望的驱使下产生的不知足,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安守自己素朴的内心,合理控制自身的欲望,此类违法犯罪事件自然就会大大减少,社会也就可以获得一种有序健康的发展。庄子所期许的“至德之世”,也正是建立在个人坚守素朴本性基础上的。道家人性自足的思想无疑有助于现代人摆脱外在物质的束缚,在精神层面实现一种独立,获得内心的安宁,从而在提升个体素养的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便是道家知足思想对于个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道家的“知足”观是面向自然全体的,而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自身。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样应该处于一种“知足”状态,我们应该努力构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便是道家“自然”的自足带给我们的当代启示。当今随着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在变得舒适与便利的同时,环境问题却在变得日益严重,并最终影响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人类所秉持的自我中心主义,认为外在的自然环境都是为人类所用,忽视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原本的平等状态,打破“自然”所本应有的自足状态。我们当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应回归道家所主张的“自然”的自足状态,道家认为世界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种和谐是一种天然的自足状态,并不需要人类的过分干预。庄子所主张的“道通为一”,揭示了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在原本状态下就是融入万物之中的,最终造就了自然的和谐,这便是一种“自然”的自足。

当前,生态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将人类自身与外部环境对立起来看待,破坏了原本“自然”的自足,扭曲了人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顺从“自然”的要求,将自身与外部环境视为彼此平等的关系,尊重外部环境的客观规律性,而不能在欲望的驱使下,盲目地对外部环境进行干预破坏。其实,在道家那里,“自然”本身就具有客观规律性这一内涵,当老子说“道法自然”的时候,就是认为包含人类在内的万物都应该遵从一种自然法则,一种客观规律性,这种客观规律性就是“道”,就是“自然”。涂光社认为:“庄子强调自然本身的和谐。认为‘人为’不仅完全不必要,而且有害于这种‘天和’。”[9]之所以“人为”没有必要,就是因为“人为”破坏了“自然”,违背了客观规律性,从而导致了人类与外部环境的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正是人类与外部环境关系紧张所产生的恶果,因而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人类自身做起,即通过使人类自身遵循“自然”,首先实现人性的自足,进而实现“自然”的自足。由此可见,在人性的自足与“自然”的自足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性只有顺应“自然”才可能实现自身的知足,同时也使人类与外部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状态。

归根结底,道家的“知足”观带给我们的当代启示主要在于,只有使内心归于一种“自然”状态,才能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也才有助于构建人类与外在环境和谐的生态关系。也就是说,人类自身在实现“知足”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子强调“自化”,“老子是借由‘自化’观念来表达一定的价值立场,这就是人要养护、充实本性”[10],其关键正是使内心回归到一种原本素朴自然的状态。这是一种“天人合一”之境界,“心”是实现“天人合一”,实现“知足”的纽带。道家的“天人合一”本质上即为“知足”的一种呈现,“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境界,而这种精神境界的实现则依赖内心的安宁。人类的内心一旦回归到一种安宁祥和的状态,不正是“知足”吗?不正是我们追寻的“天人合一”之境吗?作为现代人,只有使自己的内心保持一种“知足”的状态,才能使自身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获得一种高质量的生活状态,也才能正确处理自身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破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道家的“知足”观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为人性的自足,认为只要人性回归到一种素朴自然的状态,人便可以将自身从外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其二为“自然”的自足,这是万物的自足,即人类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呈现出一种“道通为一”的状态。人性的自足与“自然”的自足二者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人性实现一种“知足”状态处于关键的地位,通过人性的自足可以打通“自然”的自足,因为只有人自身实现“知足”,处于一种“无为”的状态,才能够使人类与外部环境之间处于“自然”状态,构建一种和谐的生态关系。道家的“知足”观具有十分丰富的当代价值:一方面有助于现代人克服焦虑甚至抑郁的倾向,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有助于构建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道家的“知足”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值得我们将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发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