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刘 欣 李 维 卢 明 刘一萍
(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长期的编织生产实践,逐步形成了能够实现开口、引纬、打纬三项主要织作运动的原始织机形态[1],其中原始腰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上的重要成就[2]。原始腰机没有固定的机架,多以织工双足或树木固定经轴,以织工腰部固定卷布轴,以人体拉力形成经面进行织造[3]。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原始织机残片,佐证在中国新石器时期早期即已出现简单的织造工具[4,5]。此后在距今5300—4500年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原始腰机玉饰件,其主要部分包括卷经轴、卷布轴及兼具开口与打纬的开口刀[6],作为原始腰机的一种类型,良渚原始腰机并没有提综分层的装置,而采用每织一梭手持开口刀挑纱开口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织造效率[7]。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贵溪县鱼塘乡春秋战国时期崖墓进行清理时,出土众多纺织工具残件,可复原出具备分经棍、综杆、引纬杆、刀杼、卷经轴、卷布轴的较为完整的原始腰机机型[8]。
课题组在黔西北田野考察期间,发现七星关区及大方县苗族与云南文山大龙潭苗族虽相隔千里,但织机形制近似。课题组深入苗寨调研织机情况,针对织机结构、织造技艺进行详细调查。
课题组重点走访了毕节七星关区的阿市苗族彝族乡熊跨村及李家寨、小吉场镇联丰村、燕子口镇大南山村,大方县的兴隆苗族乡菱角村(表1)。上述村落均位于黔西北深山之间,由于自然地理位置偏远且地形地貌复杂等诸多因素,进村交通多有不便,外来文化对村落民族原生文化影响甚微,使得村落民族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传统织造技艺,因此成为课题组选取的重点考察对象。
表1 贵州阿市苗族彝族乡、小吉场镇、兴隆苗族乡、燕子口镇苗族半框架腰机调查情况表
阿市苗族彝族乡地处毕节市七星关区东北部,距市区82公里,东接普宜镇,南与大方县相连,西临小吉场镇与大方县界,北抵清水铺镇,全乡居住有汉、苗、彝、仡佬等4个民族([11],页91—92 )。熊跨村与李家寨位于阿市苗族彝族乡山巅之上,两红线苗寨紧密相连,偏远的地理位置使得两寨在衣食住行方面自给自足、互相依存,且均保留了较为完整的传统纺织方式,特别是地处海拔更高的熊跨村,家家户户仍闻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
课题组在熊跨村中寻到了多种传统纺织机具,其中村寨里独特的半框架腰机引起了课题组的注意。这种腰机在当地称为Jinduo,可以用于织造原色平纹织物与色织物,且当地红线苗在织造腰带时通过加入辅助工具挑花杆进行挑花。为此课题组重点采访了熊跨村的杨秀英等人,了解织机构造并定点追踪了完整的织造工艺流程。杨秀英出生于1953年10月,幼时跟随祖母与母亲学习织造技艺,据其回忆,过去苗寨女子的纺织手艺优劣关系着婚姻幸福与否,因而织造技艺是过去女子待字闺中时的必修技能,织绣娴熟的苗族女性在苗寨传统的农耕生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小吉场镇同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东北部,距市区40公里,东与阿市苗族彝族乡及大方县相邻,南接小坝镇,西临海子街镇,北抵层台乡与阿市苗族彝族乡,全镇居住有汉、苗、彝等民族([11],页86)。联丰村位于小吉场镇重重深山之中,进村仅有一条蜿蜒于山间的窄路,相较闭塞的交通条件使联丰村较为完整地保存了红线苗族与纺织相关的各类习俗。课题组在这里记录了红线苗族的传统服饰以及红线苗族社会群体行为中与纺织相关的具体风俗,获取一手资料以完善对黔西北苗族半框架腰机及其织造技艺的文化与历史意义追溯。
兴隆苗族乡位于毕节市大方县北部,距离县城50公里,东与长石镇及瓢井镇相邻,西抵八堡乡,北临七星关区,全乡居住有汉、苗、彝、白、仡佬、蒙古等6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以苗族占多数[12]。菱角村地处兴隆乡山间平地,因地势平坦、依湖建居、风景宜人而被发展为当地的旅游村寨。菱角苗族因上衣着装褐白相间而自称为“喜鹊苗”,周边地区苗族称其为“六寨苗”。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六寨苗虽与七星关地区的红线苗属于不同苗族支系且传统服装制式大相径庭,但其织机形制与七星关地区红线苗基本一致,均属于半框架式腰机;六寨苗仅使用半框架腰机织造原色平纹织物。
燕子口镇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北部,距离市区54公里,东与清水铺及层台乡相接,南连八寨乡及对坡镇,西临场坝乡,北抵林口镇,居住有汉、彝、苗、布依等民族([11],页85)。大南山村依大南山而建,同样是毕节地区开发较早的红线苗寨之一,红线苗织造技艺传承人周正香自幼居住于此。1960年4月,周正香出生于当地的乡绅家族,因幼时家境优越而接触到更为精巧的传统织造技艺并拥有更多学习掌握技艺的时间。课题组在周正香家的老宅中采集到百年前的传统织物并对其织造原理进行了研究。
在考察期间,课题组观察到七星关区的阿市苗族彝族乡熊跨村及李家寨、小吉场镇联丰村、燕子口镇大南山村以及大方县的兴隆苗族乡菱角村,使用的织机机型基本一致,且织造技艺如出一辙,织机部件的本寨语言描述也近乎一致,足见这种半框架腰机在很大程度上是黔西北苗族于农耕文明时期使用较为普遍且世代沿用的通用机型之一。
以熊跨村杨秀英家中的织机为原型,绘制黔西北苗族半框架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
图1 黔西北苗族半框架腰机结构示意图(刘欣绘)
黔西北苗族半框架织机按照使用功能性可具体划分为机架、开口、引纬与打纬、送经、卷取五大区域,包括织造过程中主要辅助工具,其各区域的基本组成零件及具体功能性作用见表2。
表2 黔西北苗族半框架织机的结构与说明
续表2
七星关区阿市苗族彝族乡、小吉场镇、燕子口镇的红线苗族及大方县兴隆苗族乡六寨苗族虽为不同苗族支系,但其纺织机具形制近似且其对应织机各部分的苗语名称亦基本相同(图2),唯天平与脚踏之间的联动机制结构存有不同(图3)。
图2 黔西北苗族半框架腰机天平与脚踏的联动机制结构
图3 黔西北苗族半框架腰机天平与脚踏的联动机制结构示意图(刘欣绘)
在天平与脚踏之间的联动机制上,黔西北苗族传统半框架腰机采用以麻线直接联动或以麻线连接竹片联动两种方式,连接于天平与脚踏之间的竹片光滑程度更优,且耐磨性更强,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阻力更小,因而在使用寿命方面明显优于手工加捻的麻线。这种加以竹片联动方式的织机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七星关区的小吉场镇、燕子口镇以及大方县兴隆苗族乡均在联动机制中加入了竹片结构,而阿市苗族彝族乡熊跨村及李家寨使用麻线联动机制。
联动机制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当地的自然地理因素,位于黔西北白龙山与大梁子山之巅的熊跨村与李家寨海拔高度高于其他苗寨,年平均气温偏低且年降水量较少,不利于喜温暖湿润的竹类生长,周边山区的竹林面积有限,因而世代居住于此的苗族人尽可能规避对竹类材料的选择。
然而自然因素的限制并没有阻碍苗族纺织文化的发展,课题组在熊跨村寻到一新制织机,这类织机在传统半框架腰机的基础上,对支撑板进行了改良(图3),在支撑板的下方增加一木质滚轴以减小麻线联动机制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力,同时两侧固定木质滚轴的木架中嵌入金属轴承,在较大程度上减小了木质滚轴自身转动时的摩擦阻力,使整个提综开口运动的联动机制运作更为顺滑。
就黔西北苗族半框架织机纵向发展而言,另一变化表现于固定绳与织机外部空间连接点的选择上。在过去,黔西北苗族多选择在木制房屋中凿壁磨孔穿绳以将织机固定于房屋空间内;而现阶段的苗寨中,尤其是苗寨中的新房内,由于房屋多为水泥新制,墙面硬度与厚度的明显增加使得凿壁不再轻而易举,织机与外部空间的连接点转而移到屋内的固定物上,包括门窗防盗栏杆、房间门上梁或直接固定一木杆于屋内。
黔西北苗族使用该半框架腰机织造麻织物与丝织物,织物种类包括原色平纹织物、色织平纹织物与挑花织物,织造工艺流程可细分为络纱、牵经、穿筘、卷经、制综、织造。
络纱时所用机具,有十字绕纱机、手持绕纱器及手摇绕纱机三种。
4.1.1十字绕纱机
十字绕纱机(封二图1)包括十字机身与支撑架两部分,苗语称十字机身部分为touru,称支撑架部分为doukouru。十字绕纱机功用在于梳理纱线,在完整的纱线制备过程中多次使用,而于络纱环节其主要作用在于将呈捆状的纱线拆解平铺,以消除纱线于制备过程中附加之应力,使纱线充分放松复原,避免影响后期上机织造。呈捆状的纱线经过煮灰、踩洗、晾晒后套于十字机身之四木棒上抻开,络纱人一手于身前方牵拉纱线且顺势转动十字机身,一手于身侧略后方控制纱线落下的方位,使纱线精确地落入纱线桶中且层层排布,当地苗族将这一动作称为“装线”,苗语为toulou。依靠十字绕纱机转动时的惯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装线的操作效率;与之同时,络纱人在操作中可实现单手操控机具,其另只手可专注于控制纱线下落的方位,使其均匀呈层片状铺叠于纱线桶中,以便后续取用。
4.1.2手持绕纱器
手持绕纱器(图4)包括底板与锭子两部分,其形似纺专与捻杆,苗语称为jiaoa。手持绕纱器功用在于将纱线络于纡管上,制作置于刀杼中的纡子。络纱人曲膝坐立操作,将纡管固定于锭子前端,并将十字绕纱机络入纱线桶中的纱线端头取出,系于纡管之上;右手将绕纱器后端压于右大腿上,向前滚动至膝盖位置,再将其直接撤回原位再次向前按压滚动,以此带动纡管滚动并将左手持之纱线络于纡管之上。由于底板转动时产生的惯性,络纱人在完整的按压前推锭子过程中并不需要持续发力,仅于初始前推动作中给予锭子向前作用力,依靠底板惯性即可完成至膝盖处的向前位移运动,在此过程中络纱人仅需以手略施向下作用力以稳定绕纱器在其运动轨迹上不滑落即可。
图4 手持绕纱器(摄于熊跨村杨翠家中,2020年7月27日)
4.1.3手摇绕纱机
手摇绕纱机(图5)主要是由底座、支撑架、摇杆、转轴、转轮、吊线、锭子组成,苗语称为zuacuoso。手摇绕纱机功用与手持绕纱器一致,均为络纱制纡所用。在操作前以清水将吊线完全浸湿,以增加吊线与转轮之间的摩擦作用力,使转轮有效联动吊线转动。操作时络纱人坐立于机具前,将纡管套挂于锭子端头固定,取纱线端头系于纡管,此操作步骤与手持绕线器一致;络纱人右手持摇杆转动转轮,继而联动锭子带动纡管转动,左手持自纱线桶而出的纱线,于纡管长度范围内左右摆动,使纱线均匀地络于纡管上,形成纡子。
图5 手摇绕纱器(演示者为熊跨村杨秀英,2020年7月30日)
手摇绕纱机是手持绕纱器在苗族纺织文化发展下的机具化形式,但其出现并未取代传统的绕纱器。一为绕纱机虽使络纱人在络纱时省去了右腿的参与,但双手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其分工与使用绕纱器基本一致;二为绕纱机的制作难度与制作成本明显高于绕纱器,对于自制纺织机具的苗家人而言,绕纱器无疑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三为绕纱机为加强使用时的稳定性而对底座进行了加重处理,其便携性明显降低,工作空间多仅限于房屋内,对于偏好聚集纺线络纱的苗族女性,一杆一底、便携性高的绕纱器使用更为频繁。
黔西北苗族采用传统的耙形经架牵经法(图6),经架似“T” 形,横杆上凿有22孔,牵经时一孔过一纱,防止经纱互相缠绕,且牵经人手中仅牵10根原色经纱即仅使用10个孔,其余孔位为色织工艺牵经时使用,牵经人将有色经纱提前穿过经架上的孔以备使用,需牵有色经纱时可直接牵拉,提高色织工艺的牵经效率。
图6 牵经及绕“∝”细节(演示者为熊跨村杨秀英与周国会,2020年7月31日)
在原色平纹织造工艺中,牵经人手持10根经纱并将其系于头桩,牵引经纱以s形于对列木桩间多次环绕,每牵至经架前标记开口的木桩处,以四指压一经纱反转重复10次形成“∝”形分经开口并套于标记开口木桩,当地人称“∝”为眼睛,苗语为comaduo。一次牵经形成10个眼睛为一组,每完成四组即使用绳索圈套一次,即为打记,用以记录所牵经纱之数。
色织平纹织造工艺的牵经方式与原色工艺基本一致,有色经纱的起牵桩为“∝”闭合处木桩。
穿筘是一道非常细致的工作(图7),穿筘人将两根分经杆穿入 “∝”形分经开口且两端头穿绳打结固定以防止其滑落导致经纱开口打乱,将“∝”形分经开口非闭合一端以木片暂时固定于“H”形卷经轴上以便于穿筘人进行操作。穿筘人徒手将“∝”形分经开口闭合一端依次由筘前侧至后侧穿于筘齿中,穿筘数组后即将其在筘另侧打结以防脱落。
图7 穿筘(演示者为熊跨村杨秀英,2020年7月31日)
穿筘完成后,将筘后侧的数个经纱结打开,手持其分经开口闭合端套于卷经轴之上,将一木棍插入分经开口非闭合端,使其与卷经轴配合以区分经纱分层,此时取下筘前侧分经杆,将其位置调整至筘后侧并重新固定端头;经纱另一端以木条固定于远端锄地木棍之上,其余部分经纱则收于纱线桶中。卷经时需二人配合完成,一人将卷经轴抬起且不断向前卷动,卷经同时将分层杆加入其中以防止经纱缠绕,一人手持分经杆与筘不断前移梳经,直至经纱全部卷入卷经轴之上(图8)。
图8 卷经(演示者为熊跨村杨秀英,2020年8月1日)
将卷经轴装至织机上后,依前侧分经杆穿入分绞棍形成自然开口后即开始制作线综(图9)。综杆为一粗一细竹质长杆组成,细杆在上粗杆在下,细综杆的作用在于防止线综在织造过程中发生错位而影响开口运动,粗杆右端劈开插入细竹竿固定开叉大小;将绕有线综的线团置于经面之下,线综端头系于粗综杆,挑结经面自然开口下层左侧第一根经纱后,于固定开叉的细竹竿一侧绕至粗综杆前侧与细综杆后侧,继而绕于细综杆前侧与粗综杆后侧,由左至右继续挑绕自然开口下层经纱,每次环套综杆的位置均在开叉细竹竿处,以确保挑起每根下层经纱的线综长度一致(图10)。
图9 制综(演示者为熊跨村周国会,2020年7月29日)
图10 制综步骤示意图(刘欣绘)
具体织造工艺包括原色平纹织造工艺、色织平纹织造工艺、挑花工艺。黔西北苗族日常生活中织物大多为原色平纹织造,色织平纹织造仅为女性裙装工艺之一类,挑花工艺则仅用于围腰的腰带部分装饰。
4.6.1原色平纹织造工艺
原色织物材质有丝与麻之分,课题组调研期间仅发现黔西北红线苗的包头帕为丝织,而其他均为麻织,二者虽材质不同,但其织物组织结构均为平纹,在织造时经纬纱未进行上色处理。下面以此次调研期间所见七星关区熊跨村织造麻织裙布为例,说明黔西北苗族半框架腰机的原色平纹织造过程。
熊跨苗族麻织裙布以方计幅宽,以丈计布长。幅宽一方即为一尺,其宽约33.3厘米,有麻经纱约400根;布长为幅宽对角折叠后测得二丈四,约为8米。整个裙布织造过程即为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及卷取运动之循环往复,以开口运动最为关键,织机开口示意图绘制如下(图11)。
图11 自然开口(左)及提综开口(右)侧视示意图(刘欣绘)
织工坐于织机前侧,卷布轴以腰带系于其腰部。起织第一梭,借分绞棍于经面形成的自然开口,以右手持竹筘向前梳经一次后,左手持握刀杼左手柄处将其穿入开口中以引纬,右手持握由自然开口另侧而出的刀杼右手柄,双手同步持握刀杼连续打纬二次后,左手放松刀杼左手柄,右手持握刀杼右手柄将其穿过自然开口。起织第二梭,织工以足控制踏板向后移动,脚踏以吊线联动天平,天平后侧单柄受向下作用力而前端下移,其前侧双柄在杠杆作用下前端上移,施以前侧吊线向上作用力,吊线联动线综受力上移,使线综环套的自然开口下层经纱上移为上层经纱而形成新的开口,再以左手持竹筘梳经一次,右手持握刀杼右手柄将纬纱引入新开口中,双手持握刀杼以打纬,再以左手持梭穿过新开口。待第二梭完成后,织工足部放松,由于直径较大的分绞棍给予自然开口下层经纱的向下作用力以及天平前侧双柄重量大于后侧单柄重量的因素,天平前侧木柄前端受力下移而后侧木柄前端随之上移,联动后侧吊线带踏板前移;自然开口再次出现,以此循环织纱成布。
4.6.2色织平纹织造工艺
色织平纹织物的经纱为有色纱线而纬纱为原色纱线,经纱色彩可分为多色彩(封二图2)和黑白双色(封二图3)二种,多色彩经纱织物于当地为近年出现的织物种类。色织平纹织物材质为工业化纤线,其织物组织结构为平纹。
黔西北红线苗色织平纹裙布的布长和原色平纹裙布的幅宽相同,但由于使用的为纱线直径更小的工业制线,在33.3厘米的幅宽中有经纱970根。色织平纹织造与上述原色平纹织造工艺亦基本一致,故在此不做过多赘述,其不同在于经纱排列组合。
4.6.3挑花工艺
黔西北苗族的挑花工艺为黑白纱交替过纬(封二图4)。织造时,使用一根长约43.5厘米、宽约2.2厘米的竹制尖顶挑花杆和两把刀杼,刀杼内分别装有缠绕黑色、白色纬纱的纡子,黑纱用以挑花部分、白纱用以平纹组织部分。以自然开口起织第一梭平纹组织,织至挑花位置时,以挑花杆挑起经纱形成新的开口,穿过黑纱刀杼以引纬、打纬,再织以一梭平纹,继而再织挑花部分,以此循环织造。
黔西北苗族半框架腰机是单综单蹑的机型,织机结构简单,在当地用以织造原色平纹织物、色织织物与挑花织物。受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半框架腰机使用的织物原料多为大麻纤维与苎麻纤维,少量为蚕丝纤维,织物组织结构多为平纹组织。织机需以人体为辅助支撑经面,以分绞棍形成一自然开口,以脚踏形成一提综开口,以此完成织造过程中关键的开口运动。先民设计造物,总是从满足自身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13],纺织机具作为传统民艺造物的重要工具,其形态结构大多是遵循着人的生理尺度而设置的[14]。中国传统织机的结构变化也因此经历了从依靠外部依托支撑过渡到完整机架支撑的过程。原始腰机即为织机依靠外部依托支撑发展阶段的典型形制,在原始腰机织造过程中,织工需保持席地而坐且双腿前伸的坐姿,开口、引纬、打纬织造运动全部由手部完成,织造过程的舒适性与工作效率均受较大影响。同样作为需要依靠外部依托支撑的半框架腰机,通过抬升经面高度使织工以更具舒适性的坐立姿势完成织造,并将脚踏加入织机结构中,织工以单足完成开口运动,手部可专注于引纬与打纬运动中,有效地提高了织造效率。此外,半框架腰机上的天平装置,在具备完整机架支撑的互动式双蹑织机中仍有保留,且两者的天平形制近似。现今黔西北苗族依然存在着使用该半框架腰机的群体。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族群部落中依然保留着穿着手工织造服装参加重要社会群体性活动的传统,这份集体记忆,俨然成为一种活态的纺织历史文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