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云南香格里拉藏族氆氇纺织技艺调查研究

时间:2024-09-03

韩晓芬 李 群 秦 莹

(1.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南京 210095;2.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昆明 650051)

1 引言

2 田野点概况

香格里拉尼汝村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传统纺织技艺,故本文将尼汝村(封三图1)作为个案研究,记录其制作技艺。尼汝村位于云南西北部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东部,地处北纬27°38′—28°06′、东经99°55′—100°19′之间。面积466平方公里的尼汝村东与四川省木里县俄亚乡、南与洛吉村岩落村民小组接壤,西与建塘镇四村毗邻,北与格咱乡山水相连;距香格里拉县城119.7公里。全村土地面积609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54亩,林地面积50000亩,森林覆盖率为82.1%,有着丰富的草场资源。尼汝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397.5米,地貌按形态分为山地、盆地。由于山高谷深,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候幅宽,气候带窄,形成“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8—14℃,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尼汝人口90%以上为藏族,属于洛吉乡藏族行政村;畜牧业以牦牛、山羊、绵羊为主,2019年全村大小牲畜9277头,其中藏系绵羊3041只。尼汝村属高寒山区,森林植被保存完好,被考察“三江并流”地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为“世界生态第一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氆氇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尼汝为藏语,意为“佛眼边上”,因地理位置处于形状像一只细长的佛眼的“尼仁塘”旁边而得名。“尼汝先民属吐蕃青海一带的游牧氐羌部落族群。从尼汝两河多处苯教嘛尼堆等遗址看,约公元七世纪,尼汝河沿岸就有先民居住,苯教曾在这里有相当的势力” ([7],页48)。“十一世纪中叶,藏传佛教宁玛派、噶举派等教派从稻城、木里、永宁、乡城、建塘等地进入尼汝,并由此派生演变出“仓巴”“昂吹”“面翁”等地方性支系宗教([7],页49—51)。尼汝祖先创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有农历二月十五日“开犁节”、四月十五日“祭水神节”、七月十五日的“丹巴节”、九月十五日“敬山跑马节”,沿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仅有“丹巴节”与“敬山跑马节”。

尼汝藏民与氆氇结下了深厚的缘分,氆氇是在当地环境气候与自然资源孕育中产生的一种适用于当地环境的物料。氆氇毛料取于当地畜牧支柱产业的绵羊,因为毛织品坚牢耐磨,使用寿命一般较棉织品、丝绸长。羊毛纤维较轻,同样厚度的衣料,羊毛织品要比其他衣料的保暖与隔热性好,因羊毛纤维之间的缝隙充塞着空气不易传热。羊毛织品有适度的透气性和吸湿性,纤维表面呈锯齿状且富于弹性,因此毛料衣服即使湿透,织品与皮肤接触面积仍然很小,不致紧贴在皮肤上,令人有粘湿之感。这些特性与当地高原地区温差较大的气候条件形成了互补。不论是生活中穿的毛披肩、毛衣、毛毯子,还是生活中用的毛帐篷、毛绳、马鞍、坐垫等,氆氇织品都是尼汝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成为尼汝藏族传统的家庭手工织纺品,纺织工艺代代相传。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民族等原因,此地依旧保留着原始的纺织技术。整个尼汝村子里所有妇女都能编会织,女孩子从小就受母亲熏陶,口传心记传承氆氇纺织工艺。男孩子也不例外,除了精细复杂的纺织工艺,男孩子要学习氆氇织品的缝制。所以在当地就流传有“女人不会纺织就不算女人”“男人不会缝纫就算不上真正的男人”的说法,保留“女织男缝”的特点。在氆氇的制作过程中,女人承担将羊毛纺成线、织成布和上色的工序,男人们把织好的毛布缝制成各种服装及生活用品。氆氇织品也是衡量一个家庭贫与富的标尺,氆氇纺织品数量多少表示家庭的主妇是否能干。在尼汝,丧喜之事、节庆集会,村民均穿着缝织的民族服饰参加活动。可见,氆氇深深地影响着尼汝藏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3 香格里拉藏族氆氇制作原料与技艺流程

氆氇的制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原料选取—— 采毛——净毛——捻线——蒸线——打线——织氆氇——染氆氇——晒氆氇。

3.1 氆氇的制作原料

尼汝氆氇制作原料羊毛来自纯种藏羊(封三图2),又被称为“藏系羊”,是我国原始绵羊三大品种之一。羊毛颜色为白色和米白色,毛丛大体分为细毛和粗毛两种,均长为26微米左右;毛丛较为整齐,具有较高的保暖性能和弹性,是做氆氇毛料的选择之一(封三图3)。

“羊毛本着自身天然卷曲,表面有鳞片,长纤维的特性,在纺织加工中利于纤维的饱和。纤维间蓬松,含有空气、导热性很小,保暖性极佳,绵羊毛弹性较好,吸湿性强。羊毛在水、热、机械外力的作用下,由于鳞片的存在,使纤维形成不可恢复的缠结而相互咬合,这是羊毛纤维特有的缩绒性”[11]。利用这一天然特点,便可织造厚实保暖的氆氇成品,成品使用范围较为宽泛,渗入到尼汝藏民的生活中。贾思勰编写的《齐民要术》中第六卷描述道:“春毛秋毛,中和半用,秋毛紧强,春毛软弱,独用太偏,是以须杂。”[12]意为春天剪下的羊毛要比秋天的质量稍差一些。春季时期,羊在刚经历冬季食料短缺的情况下,体能消耗较为严重,其羊毛的韧性也随着环境的变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干枯易断。当秋季来临,羊在夏季丰富草料的滋养下,体能得以补充,身体健壮,羊毛的质量也随之变得柔韧。

3.2 氆氇的制作工具

尼汝藏民氆氇的纺织工具是当地妇女劳动生产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这些工具轻便,方便携带。氆氇的织造工具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纺线工具,这样工具主要的作用是将羊、牛毛捻成线,再将绕好的线团打成织氆氇的雏形。另一类为纺织工具,其中两样工具最重要,二者结合使用可将毛线变成一卷卷的氆氇,它们就是腰织机和“塔差”。

3.2.1纺线工具

纺线工具分为捻线和打线两部分。捻线工具由纺锤“朋罗”(图1)和竹筐“拉古”组成。纺锤由捻杆和纺轮构成,捻杆分为直径约1cm、长20cm左右的木质圆形棒,纺轮为外直径5cm,里直径1cm的木质圆轮;主要作用是将羊毛经过快速的旋转,运用毛与毛之间的抓力、搓揉形成线。竹筐用来装数量不一的毛料,呈圆形或方形,口径大小、深度不一,经测量,口径最大50cm,最小10cm;深度最大值60cm,最小值10cm。

图1 纺锤(韩晓芬摄)

打线工具通常由七根直径1.5cm、30cm长的圆木棍组成,藏语称之为“呢”(图2)。通常尼汝藏族妇女织造的氆氇宽度为20cm。

图2 工具(韩晓芬摄)

3.2.2纺织工具

尼汝腰织机(图3)主要有综杆、打纬刀、梭子(图2)、分经棍以及腰带(图4)等。制作材料为栎木、竹以及羊皮。

图3 腰织机(韩晓芬摄)

图4 腰带(韩晓芬摄)

综杆,当地藏语称为“抒子”。其主要制作材料为栎木或者竹子,直径为1.5cm左右,主要为在氆氇织机上带动经线升降运动形成置放梭子口的机件。

打纬刀,当地藏语称为“塔绒”。通常制作材料为栎木板,用竹子制作的当地称之为“布坐散”,形状属梯形体,上长40cm、下长50cm、宽5cm、厚2cm,底部有40cm的铁刀契合在栎木板上。打纬刀均由栎板材质制造,用来固定纺线“提升”的部件。

梭子,当地藏语称为“梭”。主要制作材质为栎木板,长40—60cm不等、中部宽10cm左右向两端递减,形状中间宽两头尖。

分经棍,当地藏语称为“塔喷、呢、鞍、给、数”。通常为棉线制作工具。主要作用是将经线与经线相分离和固定使用的机件,为后续织造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例如打结、错乱等。

腰带,当地藏语称为“塔格拉”。用羊皮做成,中间宽10cm向两头递减,有绑带,形状为中间宽两头窄,需要与辅助工具“塔差”一起使用,“塔差”为当地藏语的称呼,形状属长方体,长40cm、宽5cm、厚2cm。使用方法是将“塔格拉”的一边与“塔差”固定在一起,绕过腰间再将另一头固定在一起。腰织机不需要特定的位置,可习地而坐,主要靠腰部的力量支撑腰织机的使用,进行三个方向的运动:上下打开织造口、左右进行穿引纬线、前后进行紧实经纬密度。

3.3 氆氇制作的步骤与方法

尼汝藏族长期以来都处于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氆氇织品同在这样的状态下衍生并逐渐发展。氆氇的织造技艺是人们从孩童时期就经过口传身授、耳濡目染开始习得的基本技能之一。其织造材料的选取具有一定的约束性,所以制作周期较长,从选取织造材料到开始织造到再加工通常需三个月的时间。

3.3.1采毛

每年11月份农忙完,尼汝妇女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各家的牧场剪羊毛(图5)。按照羊毛的质量,剪羊毛分三次进行,均在羊身上留1cm的长度。第一次剪羊颈部、臀部、背部毛,这部分毛长而有韧劲,为上等羊毛。第二次剪腹部毛,这部分毛短而细腻柔软。第三次剪头部和蹄部毛,这部分毛较糙。平均每只羊至少可剪一公斤的毛。

图5 剪羊毛(韩晓芬摄)

3.3.2净毛

羊在其生长环境中,毛上会不自觉地粘上草籽、沙土还有自身体内排出的粪便、汗液、油脂等。将羊毛清洗干净使其回到松软和富有弹性的本质特性,易于进行加工,所以净毛是剪毛后必要的一道程序。净毛采取洗毛的方式去除污垢,主要分为两次。

第一次清洗,将毛中掺杂的草籽、沙土、粪便以及羊汗清洗。羊汗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钾、硫酸钾、硫酸钠等,95%以上的成分可溶于水。

第二次清洗,将毛投到40—50℃的碱性温水中进行水煮。碱通常使用食用碱,用于清洗毛中含有的剩余油脂,羊毛脂不溶于水,遇碱易乳化,羊毛脂的熔点在44℃左右。毛料煮20分钟左右,需要在阳光下曝晒七天,干后在通风干燥处储存等待使用。

3.3.3捻线

捻线需要使用纺锤。首先,用手将洗净晒干的羊毛抓匀(图6),见蓬松状态即可。接着右手拇指和食指拿着纺锤顶部,左手进行捻线(图7)。由于毛与毛之间的摩擦力产生抓力,先捻出一小段毛线进行“S”型顺时针缠绕在纺锤的捻杆上,然后顺着线从竹筐中牵拉毛纤维,使用左手中指调节捻线时线的粗细。右手拎着纺锤随着左手捻线的速度进行捻杆旋转。

图6 抓毛(韩晓芬摄)

图7 捻线(韩晓芬摄)

3.3.4蒸线

蒸线是提升织造氆氇毛料品质的一个重要过程,高温加工起到防缩水和提升线弹力和韧性的作用。将捻好的毛线根据实际所要织的氆氇成品情况选拿,将其两三股合成一股,继而绕成粗的一坨,之后绕成“工”字形,将它扭成“8”字麻花形进行对折起来。将线放入木甑子中蒸一个小时左右,将其取出,散开置放在阳光下晒干,后将毛线拉匀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3.3.5打线

图8 打线(韩晓芬摄)

图9 打线流程图(韩晓芬绘)

图10 打线流程立面总图(韩晓芬绘)

氆氇打线是双线。将七根“呢”按A、B、C、D、E、F、G命名,将两捆毛线打一个死结处为两条线的中间,将其套过A处,交叉两股毛线套过B处,此时将分开的两股线合成一股,从C处南部绕过再从D处北部绕过,在E处从南部到北部绕一圈至F处南部,再绕其C处北部到G处南部回到A处,这一程序从A到A1西处(图11)(为了对A点简洁明了,将重复的A部称为A1,依次类推)进行到一套打线步骤的一半,接着从A1西处至其北部到达G处南部,按照刚开始的路径回到E处,到达E处南部时将改变路径,从D处南部到达C处北部,再将两股线分开套过B处再交叉毛线套过A2处(图12)。经过这些操作完成第一遍的绕线步骤,需要织造多宽的氆氇,就重复多少次这样的步骤。

图11 打线流程分图(韩晓芬绘)

图12 打线流程分图(韩晓芬绘)

打线充分体现了尼汝藏族氆氇织造者的智慧,C处起到两个作用(图13)。第一,C处和A、B、D一样产生交叉,中间的空隙就是织氆氇时放置牵引线、打纬刀的位置;第二,C点其实应该是第八根呢“H”,是织造氆氇布的长度。但是如果将“H”放置北部,无疑是消耗打线操作者体力还耗费摆放的时间。聪明的尼汝妇女将“H”点与“C”点重合。当打线完成时,将“C”呢取出,把“H”拉出,再将“C”呢放回即可。

图13 打线C处(韩晓芬绘)

打线完毕,为了防止经纬线紊乱,用绳子先将B、D两点用绳子绑住,再把C、F、G三根“呢”拆掉,而A、B、D、E四根“呢”不拆棍,以便下一步织氆氇时穿梭子和绑“综杆”经线。

3.3.6织氆氇

织氆氇前先将工具和线组合如图(图14)。

图14 线与工具组合图(韩晓芬绘)

首先在将E处和A处的“呢”,换成竹子制成的抒子,为其减轻重量,此处处于禁点不可以动。将B、D处的“呢”与C处绑线的位置换成梭子,D处最大、C处适中、B处最小。A处可先放置打纬刀,先进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之后就是需要仔细操作的绑“综杆”经线,B、C、D三处都需要绑“综杆”经线,将每根经线用普通针织线以“V”型挑起,整体穿过“综杆”绑在上面。也就是藏族氆氇制作中的“三挑”织法,三个位置都为牵引线部位。尼汝氆氇制作中最常见的有“单挑”“双挑”“三挑”三种织法。当然还有“十挑”以上的,这种通常用于为佛寺活佛制造的专用氆氇。“三挑”织法在尼汝氆氇中是最精细的,“单挑”和“双挑”打线时要比“三挑”简单,但织法相同,制作出来的成品也看不出什么差异。但是在韧度、密度和耐用度上就出现了很大的差距。“三挑”氆氇(图15)也是尼汝藏民最喜欢和常用的。

图15 氆氇织造简图(韩晓芬绘)

织氆氇主要由前后两根圆或长方体横木完成,它们相当于现代纺织机上的卷布轴、经轴。卷布轴和经轴没有固定距离的任何支架,主要以人来代替固定距离支架的作用,氆氇织造者将羊皮做的腰带缚在腰上随之席地而坐,主要依靠两脚的位置、腰脊背来掌控氆氇线的张力。通常来说,在氆氇织造(封三图4)的程序中总共需完成五个步骤:开口、引纬线、打纬、卷取、送经。随即将牵好的氆氇线与两块“塔差”固定好,首先将腰带的一头拴在“塔差”上,绕过织造者的腰身,将腰带的另一头拴在“塔差”的另一头,固定好就可以开始进行氆氇纺织。通过分经线把经线分成上下两层,这样就自然形成一个梭口,再用竹制或木质的综杆从上层经线上面将线垂直穿过上层经线,把下层经线一根根牵吊起来,众多上下层经线均牵系于一综。当纬线穿过织口后,还要用木质的打纬刀打纬,打纬刀固定在一挑、二挑、三挑的织口处,氆氇织造者一边用打纬刀撑起经线一边牵引纬线,每次在织口中织入一条纬线便用打纬刀用力压紧数下,以使氆氇纹理变得紧密结实,氆氇织造技艺熟练的人织造25cm宽、5m长的氆氇布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

3.3.7染氆氇

尼汝氆氇布的原色为白色、米白色两种。当地人还将氆氇染成黑色、朱红色、棕色等,但以白、黑、朱红为主。尼汝祖先染氆氇的染料取材于植物的天然色素,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条件的逐渐改善,这种提取天然色素的方法因为繁琐逐渐失传,现在尼汝氆氇的染料主要是从集市购买的染色剂。尼汝氆氇的染色工序主要有染液的制作、染料的调制、泡氆氇布、染色、洗氆氇布等几个过程。其过程均在染房(图16、图17)进行。

图16 染房水源(韩晓芬摄)

图17 染房灶台(韩晓芬摄)

染液制作:将当地山上的酸梅子经过蒸、煮变成酸梅汁。酸梅汁具有酸性,可以将颜色持久地附着至染布上。

染料调制:将买好的染色剂按照一袋35克兑2.5升水的比例进行稀释,并进行数次搅拌,大约10分钟。

泡氆氇布:氆氇布需泡制10—20分钟,至氆氇布完全浸湿为止。

染色:在红铜锅里先将水煮至温热冒气,倒入调制好的染料和染液酸梅汤,水煮沸时,就可以将氆氇布放置锅中,用木棍不停地搅拌。大约30分钟,颜色就附着在氆氇布上。酸梅汁不仅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色彩还持久,颜色可以保持10年左右。

洗氆氇布:洗氆氇布是为了将煮过的氆氇布整理干净、平整。需要进行至少三次清洗。三次清洗均需要将氆氇布完全浸泡,主要为了将多余的染料洗掉,直到水变成清水为止。

3.3.8晒氆氇

将洗好的氆氇晒在屋顶的架子上,用手将氆氇布拍打数次,垂下的部分需要用竹棍或木棍压制加重,这种方式晒干的氆氇会自然平整,晒至完全没有水分。

4 香格里拉藏族氆氇制作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香格里拉藏族的氆氇纺织技艺虽保存较为完整,但在当今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下失去了原有的社会生存条件,其濒危性明显。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传承人临近断层,年轻人对手工氆氇织造并无兴趣,多数选择外出打工,使得氆氇织造传承者越来越少;二是服饰变化,香格里拉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其审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转变,除特定的藏族节日外,年轻人几乎不会穿传统的民族服饰;三是手工氆氇制作工具被新机器取代,其技艺繁琐,织造耗时长造价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基于现状,相关研究学者可应用录像、照片、文字等手段加强对香格里拉氆氇制作技艺的记录和保存;相关部门可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对其生活加以关注,给予必要的生活补贴和关心慰问,保证传承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授技艺;还需加强对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宣传,争取获得政府及社会等多方面的重视和保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