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理解科学与儒学的关系——评马来平《探索儒学与科学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时间:2024-09-03

张庆伟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理解科学与儒学的关系
——评马来平《探索儒学与科学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张庆伟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马来平著:《探寻儒学与科学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想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11月,39万字,470页,定价59元。

近代科学与儒学关系研究,肇端于清末民初。接踵而至的新文化运动、科玄论战(1923)[1]、“农工立国”之争(20世纪20—40年代)[2]、李约瑟难题的追问(1938)[3]乃至“文化大革命”等诸多思想争辩,皆与这一主题紧密相关。衍至21世纪初,科学与儒学的关系更是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密切关注。2014年6月14日,***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17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12次院士大会上发出针对西学东渐的“地图之问”,呼吁学界应注意从西学东渐中吸取历史教训,强调科学技术必须同社会发展相结合。

图1 《探寻儒学与科学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书影

自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这一研究领域以来,马来平教授在赓续前彦的基础上突破成见、博采众长,笔耕不辍、集腋成裘,即是今日所见《探寻儒学与科学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想史研究》(见图1)这部力作。

正如马来平教授所说,他的研究并不是“一下子落到技术操作层面,而是首先花力气解决与课题有关的前提性、原则性的问题”。在对“元问题”的理解上,本书紧紧围绕“全面、透彻地认识和理解科学”与“原原本本地理解儒学”两大中心问题展开。一方面,注重吸收科技史、科技哲学、科学社会学、明清儒学史以及国际汉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后出转精”的研究思路与既有成果。另一方面,又不固步自封于某种特定“诠释”进路,削足适履。在对科学与儒学关系的理解上,该书从三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科学与儒学,一个“求真”、一个“求善”,二者具有“某种根本上的对立是不容否认的”。作者以严复为案例,探讨了儒家文化的“无自由”特征、传统儒学认识方法的缺失(惟“宗经征圣”“求诸方寸”)、宗法制与科举制诱发的“以做官为中心的职业兴趣”诸因素对近代科学兴起与发展的阻碍作用等。其次,科学与儒学“对立与一致共存”。作者逐一驳斥了“儒学与科学不相容”的几种代表性观点,论证了儒学与古代、近代科学的相容性,展望了儒学与现代科学相容的可能性、必要性与现实路径。第三,二者的“对立可以化解”。作者特别指出:儒学应以“科学”作为“现代化的坐标之一”,重新认识“仁”“智”关系,并在遵循“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原始儒学的精髓”“释义根据充分”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创造性诠释儒学的观点”并“彰显和利用儒学的人文资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近现代科学文化内涵的拓展、成熟以及世界科学中心在意、英、法、德、美等国转移的经验同样雄辩地证明:努力探索近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最佳的契合点与契合模式,才是通衢大道[4]。况且,中国元素对西方近代科学革命的潜在贡献、中国“有机论”哲学对现代科学可能的补偏救弊功效,正在经由科技史、科技哲学、科学社会学界,以及国外汉学界的实证与理论研究而逐渐被清理出来[5]。

西学东渐不仅“为中国学术史上应该大笔特书者”[6],即便拓宽到全球视野上,“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史中,似乎没有什么可与耶稣会士17世纪来到中国这件事相比的了”[7]。根据传播主体的差异,马来平教授将此一理解近代科学与儒学关系的“独具特色的、不可复制的完美场点”划分为:传教士学术传教期(明清之际)、洋务派技术引进期(1860—1895)、先进知识分子科学传播与启蒙期(1895—1928)等三个基本阶段,概述了明清儒学对科学传播与科学知识的欢迎、拒斥、建构和同化作用,梳理了科学在知识观点、理论内容和结构、方法、基本观念上对明清儒学的影响。相关的实证研究则紧紧围绕中西文化的“两栖”人——来华耶稣会士、奉教士人与西学派士人等三大社会群体展开。首先,从科学传播的动机、性质和影响诸问题切入,厘清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在西学东渐中的历史功绩;其次,讨论了作为中西文化初遇期“角力场”的科学著作翻译过程中的“三重变异”现象,进一步揭示了“明末清初奉教士人与科学”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第三,对在西学东渐中开创“熔各方之材质,入吾学之型范”这一独特中西会通模式的山东科学奇人薛凤祚展开学术挖掘,梳理“研究现状与任务及与薛凤祚科学思想攸关的生平资料搜集问题”,为学界进一步的研究做好了铺垫。

清末以降百余年来的疑问与追索,与“科学主义”在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渗透、传统儒学维系文化和社会发展乏力所导致的负面效应叠加不无关联。一方面,占据话语霸权地位的科学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大有“凿破浑沌”和“越俎代庖”之势;另一方面,科学的本土化进程也时不时面临“水土不服”及“逾淮为枳”的不良反应。故而,本书还从科技政策思想史的角度,阐发了“科学主义”思潮百余年间对中国文化和科学制度的深刻影响,为理清与解决科学与儒学的“划界问题”(如对“自然科学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应用的限度”思考)以及“当代中国科学观的重建问题”奠定了基础。

从微观视角来看,星罗棋布于书中的洞见更是不胜枚举。如引据默顿观点,将儒学定位为“中层哲学”,即“理论抽象度不高,带有一定的经验色彩”;建议将“科学的背景和动因”置于400余年来儒学转型的内外复杂“动力系统中整体判断”,而且一再强调研究西学东渐时期的科学与儒学关系,应当“慎用因果关系”,且“要注意区分事物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等。《附录》中有关科研选题、文献综述、论文创作等的经验总结,与前文研究互相印证、相得益彰。尤以讲材料与方法处,最切中要害,为西学东渐时期的“儒学与近代科学关系”研究扫清了甚多思想障碍。

总之,本书堪称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想史研究的力作,对于科学社会学、科技哲学的青年从业者来说,本书尤其值得一读。

1 张君劢, 丁文江等著. 科学与人生观[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

2 罗荣渠主编. 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证文选(下册)[C]. 合肥: 黄山书社, 2008.

3 刘钝, 王扬宗主编. 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 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C].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4 何亚平, 张钢著. 文化的基频: 科技文化史论稿[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1996.

5 李约瑟, 伊东俊太郎, 村上阳一郎. 超越近代西欧科学[A]. 刘钝, 王扬宗编. 中国科学与科学革命: 李约瑟难题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论著选[C].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2. 102—123.

6 梁启超著.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 太原: 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1. 7.

7 李约瑟著. 中国天文学与耶稣会: 中西两种文化的相遇[A]. 潘吉星主编. 李约瑟集[C].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 346.

2016- 01- 06;

2016- 06- 12

张庆伟,1983年生,山东泰安人,哲学博士,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想史、生态哲学。

N092

A

1673- 1441(2016)04- 0511- 0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