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立足“三块地”建设“三大课堂”——县级党校教育培训转型的江阴实践

时间:2024-09-03

董李锋



立足“三块地”建设“三大课堂”
——县级党校教育培训转型的江阴实践

董李锋

(中共江阴市委党校江苏无锡214431)

[内容提要]县级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为了应对这种新形势,江阴市委党校主动作为,通过立足党校自身,打造“45亩地课堂”;注重服务江阴,打造“988平方公里课堂”;辐射全国范围,打造“960万平方公里课堂”,推进教育培训转型发展,为党校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成功经验。

[关键词]县级党校干部培训江阴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县级党校积极探索改革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知识日新月异、新问题层出不穷,基层干部对党校教育培训的新需求越来越多、新期望越来越高,对基层党校教育培训发展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江阴市委党校积极探索党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把党校、江阴市域和全国范围的干部教育培训当做“自留地”、“承包地”和“责任地”来耕耘,打造“45亩地课堂”、“988平方公里课堂”和“960万平方公里课堂”,推进教育培训的转型发展。

一、立足“自留地”,打造“45亩地课堂”

江阴市委党校把45亩地校园当做“自留地”,立足自身职能和作用发挥,努力建好“45亩地课堂”。

1.打造“3+X”的教育培训格局

随着干部教育培训市场化机制的引入,党校的教育培训格局日益开放,这使得县级党校原有的相对单一而封闭的办学格局受到极大冲击,如何适应这种新形势的发展,保持县级党校作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的地位,是基层党校发展急需破解的难题。为此,江阴市委党校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要求,积极拓宽培训渠道,科学设置各类班次,着力构建起“3+X”的教育培训格局:“3”是指主体班、服务班和外联班三种班次,“X”是指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设立的电大班、函授班、研究生班和MPA班等各类学历学位班次,其中主体班是核心、服务班是辅助、外联班是依托、学历班是补充。

2.创新“4+N”的模块化教育培训内容体系

从中央党校到省级党校、从地市级党校到县级党校,培训内容都应该有所侧重和不同,不能一个样、一锅煮。县级党校的培训内容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需求出发,科学地设置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体现县级党校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江阴市委党校坚持以“内容为王”,结合江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干部成长需要,建立模块化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形成了理论武装模块、党性教育模块、能力提升模块、市情研究模块等四大模块,每个大模块下面又分N个细分模块,并结合形势任务变化和不同培训对象,及时开发补充新专题,适时调整、丰富、充实、优化教学模块,形成了具有江阴党校特色的培训内容体系。

3.探索多元化的互动式教学培训方式

***同志要求,“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专题和不同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江阴市委党校打破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引入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模拟、学员论坛、辩论会、结构式研讨、行动学习法等多种教学形式,培训方式实现了由单向讲授式向互动式转变、由教师主导向学员主体转变、由纯粹学习向研讨运用转变,有效提升了培训效果。在互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倡导教师以主持人身份在课堂上发挥引导作用,推进研讨式、案例式教学,在充分展示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基础上灵活地驾驭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在培训中充分体现学员主体地位,引入模拟决策、竞争上岗、热点辩论、即席演讲等情景式教学活动,既引发学员的多角度思考,又锻炼和考察学员的政策理论水平、角色定位能力、自我形象设计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4.实施规范化的学员培训管理

科学规范的培训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保证。江阴市委党校在培训过程中,不断规范流程,细化环节,制定了一套务实有效的培训学习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管理。细化培训管理流程,研究制定了《江阴市委党校主体班管理工作流程与要求》等工作规范和制度,把主体班的培训管理细化为3大流程11个阶段40个步骤。强化学员自我管理,打破以往班级管理由班主任包揽一切的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员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员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员开展有效的自主管理。严格考勤考核执行,对参训干部在校表现及综合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学员出勤、考试、调研、集体活动、外出考察等方面,并全部记录在案。实行通报制度,对参训学员在校表现情况形成综合评价意见,培训结束时由组织部和党校联合发文,通报所在单位党组织,为干部评先树优、提拔任用提供依据。加强培训效果评估,专门设计了“参训干部评教表”,请学员“把脉”,征求意见和建议,评议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帮助教师掌握授课情况,提高教学效果和授课水平。

二、开发“承包地”,打造“988平方公里课堂”

江阴市委党校把充分发挥好党校功能,服务好江阴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自己应有的责任,树立江阴市988平方公里市域面积都是党校“大课堂”的理念,认真履行职责耕耘好这块“承包地”。

1.成立“1+23”党校联盟,建立“大党校”

为解决县级党校和乡镇、街道等基层党校在功能上的重叠、脱节、冲突等问题,江阴市委党校牵头建立了市委党校与全市基层党校的教学科研合作机制,挖掘全市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构建“大党校”的格局。市委党校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制订了《全市党校教育研究合作实施意见》,成立了“1+23”党校联盟,建立了以市委党校为龙头,以全市23所基层党校为基础,开放兼容、优势互补、全面覆盖的“大党校”格局。市委党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基层党校充分发挥阵地优势,通过开展教学观摩、送课下乡、联合调研等活动,充分整合资源,互利共赢,促进全市党校系统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2.开展“菜单式宣讲”,促进“大培训”

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教育培训需求,江阴市委党校把基层工作作为党校研究课题,把教育培训对象下移和延伸,以“菜单式培训”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满足不同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需求,江阴市委党校在全市推广菜单式自选培训,组织教师定期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基层培训需求,推出一系列针对性强、时效性好、适合基层口味的“培训菜单”,各类培训对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训需要进行“自助点菜”。并且保持菜单持续更新,及时主动的把菜单印发给全市各个单位,为基层提供个性化定制培训服务和送教上门服务。党校教师年均走进机关、村(社区)、学校、企业、部队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专题200余场次,受到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3.开发全市培训资源,构建“大资源库”

江阴市委党校把全市域范围都作为党校培训的资源库,不断加强基层调研,挖掘拓宽渠道,加大开发力度,着力建好“两个库”。一是不断充实兼职师资库。为弥补党校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江阴市委党校在全市域布控“雷达”,发掘兼职教师资源。把那些有着丰富的工作阅历、实践经验,有着良好的口头表达、学员口碑的党政机关一把手和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统统纳入党校师资库。二是不断充实教学案例库。在全市域范围内寻找具有县域特点、地方特色的成功做法和发展经验,把华西新市村、新桥镇、海澜集团等这些特色资源转换成课堂教学的案例,编写成党校培训的案例库,供教师研究和学员学习。

三、放眼“责任地”,打造“960万平方公里课堂”

江阴市委党校顺应“构建更加开放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的要求,强化党校的责任与使命,把全国960万平方公里作为干部培训的“责任地”,积极承接和服务外地干部培训工作,至今已有31个省(区、市)的党员干部来党校培训。

1.突出“三性”,抓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传播江阴经验的最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江阴市委党校突出专题开发的特色性、培训设计的针对性、培训结果的实用性,不断增强外地干部课堂教学的效果。党校在课题开发和教学内容上立足江阴特色和区域特点,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情况和经验,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外地干部培训的特色课程,形成了深化改革促发展、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新型城镇化、创新党建人才建设、马克思主义和党性教育、领导干部素质能力等6大类50多个专题的培训菜单。

2.立足“三好”,抓好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继续和发展,能够让外地干部更直观的了解江阴情况,感受江阴发展,学习江阴经验。江阴市委党校着力建设好、安排好、讲解好现场教学点,提升现场教学效果。通过深度开发,动态筛选,建设形成了涉及江阴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党的建设、特色镇街、美丽村庄、善治社区、优质企业等各种类型的现场教学点。通过区分对象,合理组合,为不同的培训对象量身定制现场教学路线。通过点面结合,深入分析,讲全、讲深、讲透现场教学点,让学员对现场教学点既有感性的认识,更有理性的思考。

3.着眼“六化”,抓好服务保障

在抓好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同时,江阴市委党校还十分注重抓好餐饮、住宿和教学服务等其他服务保障环节,全方位服务参训学员,为保证培训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一是实施项目化管理,流程化服务。在外联班管理上实行项目制,每个班配备一名班主任负责整个培训项目,从设计培训方案到送走培训学员的每一个环节都由班主任全程跟班负责,提供一条龙服务,确保整个培训过程的协调、顺畅、高效。二是实施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在总结办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了《外联班班主任工作流程与要求》、《中共江阴市委党校外联班工作细则》和《外联班教学与管理要求》、《组织外联班现场教学要求》等制度规定,使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更加规范,方便操作。三是实施人性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坚持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针对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不同学员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学习习惯等提供精细化的服务。

[责任编辑:唐旻星]

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对于中职生来讲,保持心理健康最根本的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良好的人格品质对心理失调有“免疫”能力,因此要教会学生科学地健康地生活,使中职生加强自我调节,调整认知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搭建教育平台、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例如: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民汉结对子班级红歌赛,汉语演讲比赛、民汉语言的朗诵比赛、汉语讲故事比赛、讲身边的团结模范,民汉班级团结杯运动会、学双语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主题板报比赛、职业生涯规划ppt展示、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毕业生专业汇报等,让中职生发挥潜能,振奋精神,在娱乐性竞争中不断成长。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作为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心理健康辅导员的任务也很重,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合格的心理健康辅导员,除了具备专业素养以外,还要根据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地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教育功能、发展功能、保健功能与治疗功能。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中,从而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科学管理,文化塑造的本质特点,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责任编辑:唐旻星]

参考文献:

[1]明宏.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2]熊川武.学校管理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董李锋,男,中共江阴市委党校,讲师。

[收稿日期]2015-09-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5)04-0098-03

doi:[D OI编码]10.3969/j.issn.1674-6287.2015.04.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