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甘肃省半干旱区植被修复方法研究

时间:2024-09-03

成昌国,赵陟峰,刘 敏

(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甘肃 兰州730020)

甘肃省半干旱区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植被修复技术含量较低,措施配置不科学,林种单一,树种单调,适地适树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以治理水土流失为目的的植被修复方法研究,科学有序地修复治理,促进植物群落向多样性发展,建立稳定、高效的林分群落,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为甘肃省中部的兰州、定西等地区,地貌是以梁峁为主的丘陵沟壑,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总土地面积3 468km2。平均气温6~9℃,年均降水量为230~500mm,年蒸发量为988.8~4 610mm。人工乔木树种主要有白榆(Ulmus pumila L.)、杏 树 (Armeniaca vulgaris Lam.)、河 北 杨(Populus hopeiensis Hu et Chow)、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花 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等,灌木有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 Nakai)、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沙棘 (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杞 柳 (Salix integra Thunb.)等。常见的草本植物有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冷 蒿 (Artemisia frigida Willd.)、骆 驼 蓬 (Peganum harmala Linn.)、针 茅(Stipa capillata Linn.)等。

2 研究方法

样地选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孙家岔流域,其面积为42.08km2。黄河中游管理局于1983年将该流域列为试点小流域,1989年通过鉴定,并获甘肃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调查样地为生长势较好的杨树和油松林,28年生,植苗造林。荒坡封禁从2008年3月开始,调查时间为当年3月至2011年3月。通过采用现场调查与定位试验,以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甘肃省半干旱区各种植被修复途径的效果。其中,土壤含水量采用烘干法测定。植被生长状况采用样方调查法,乔木样方面积为20m×20m,对样地内乔木进行每木检尺,测定树高、胸径、冠幅、株数等项目。灌木样方面积为10m×10m,调查记录样地内灌木的株高、地径、冠幅等项目。草本样方为1m×1m,调查记录样方内草本的高度、盖度等项目。封禁后的鲜草量采用全部收获法(选择典型草本样方,将其内草本的地上部分收获称鲜重)。

3 植被修复方法与实证分析

本研究根据对杨树、油松和花椒等林地的调查分析发现,3个树种的高生长与胸径(地径)生长量均随密度的加大而减小,反之,则生长量增加。封禁可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被覆盖率。据此提出“以封禁优先,先封后植;先疏后补;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的甘肃省半干旱区植被修复方法,并对其“修复方法”从水分平衡,抗旱保墒和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合理性认证论述。

3.1 封禁优先,先封后植

封禁保护是利用植物的自我恢复能力,恢复被破坏了的植被,逐步复原或接近原有的生态系统。选择距村庄较远,人为干扰较少,有利封禁管理的“三荒地”进行封禁保护,使其自然演替与恢复,增加植物种类,提高生物产量和植被覆盖率。通过封育保护,停止了外界因素的破坏,同时还能有效地保护新增造林成果,使植被覆盖率稳步提高,地表及土壤结构得以改善,水土保持功能增强,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和加强。因此,封禁保护是改善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措施之一。

所谓先封后植,是指先将宜林地封禁,防止外界干扰和破坏,依靠天然植物自身的演替恢复能力,使植被和环境条件逐步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再进行人工造林。其主要作用是:(1)封禁后,经过自然演替,植物种类不断增加,植被覆盖率得到有效恢复,地表得到植被保护,从而减轻降雨对地面的直接打击和冲刷,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2)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得到自然改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转化[1]。(3)由于植物种类的增加和植被的恢复,枯落物增多,形成地表保护层,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植物生长所需水分的保证率增大。

3.1.1 封禁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封禁后,植被覆盖率提高,腐殖质层增厚,从而增加雨水入渗,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使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保证率加大。封禁1a后最低土壤含水量提高2.9%。封禁与未封禁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8.40%和5.03%,提高3.4%。封禁对提高土壤水分含量,改善立地条件都有显著的作用。

3.1.2 封禁对植被生长的影响 甘肃省半干旱区实施封禁措施后,土壤含水量、覆盖度、产草量均有显著增加,改良土壤和改善造林地的生态环境作用明显,效果较好,是修复植被的重要途径。在半干旱地区封禁3a后,天然草类植物种群有所增加,植被覆盖度由封禁4个月的33.8%增加到封禁60个月的67.6%,草丛高度由7.2cm增加到30.3cm,鲜草产量由58.4kg/hm2提高到2 349kg/hm2。封禁10个月以内,26~30个月,37个月以上为不同的3个生长阶段,生长速度有明显差异。第1阶段的盖度、鲜草量、丛高分别为29.5%,61.1kg,12cm;第2阶段分别为57.8%,94.3kg,16.9cm;第3阶段分别为65.9%,185.0kg,17.7cm。未封禁地盖度在15%~30%,平均20.5%,与未封禁地比较,封禁第1阶段提高9%,第2阶段提高37.3%,第3阶段提高45.4%。

封禁可增加植物种类,提高植被覆盖率,提高生长量和生物产量,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显著。封禁3a左右植被盖度可达50%以上,宜林地的土壤、水分、植被等生态因子明显得到改善后进行造林,将有助苗木成活,促进生长,提高植被建设的成功率。

3.2 先疏后补

先疏后补就是先营造疏林,而后分批次补植达到设计密度。先疏,是针对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匮乏,避免林木个体之间水分的不利竞争导致成活率下降,甚至死亡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所谓补,是待前一批栽植的苗木生长稳定后,再通过补植完成设计密度,减轻因一次性完成设计密度而产生的树木对土壤水分的竞争程度,达到提高成活率,促进生长的目的。

一般的造林方法是初植密度较大,而且立地条件越差,初植密度越大,然后根据苗木质量进行合理间伐。但经对散生木与不同密度的生长量比较研究发现,散生木的生长量远高于所调查的不同密度地生长量。21~24a散生杨树高度为15.2m,较28a生密度为1m×1.5m,1.5m×2m,1.5m×3m的高度分别高出11.3m,9.5m,8.5m。21~24a散生杨树,胸径为28.3cm,与28年生密度1.5m×2m的胸径接近,比密度1.5m×3m,1m×1.5m的胸径分别大3.5cm,11.7cm。杨树密度为1.5m×3m的平均高生长(6.7m)较1m×1.5m(3.9m),1.5m×2m(5.7m)的分别高出2.8m,1.0m,提高71.8%,17.5%(图1)。造林密度1m×1.5m,1.5m×2m,1.5m×3m的平均胸径分别为16.6cm,28.4cm,31.8cm。密度为1.5m×3m的胸径较密度为1.5m×2m,1m×1.5m分别提高12.0%,91.6%(图2)。

图1 杨树树高与密度的关系

图2 杨树胸径与密度的关系

从图3可以看出,油松密度为2m×4m的高生长量较密度为2m×2m,2m×3m的高生长分别提高49.1%和13.9%。密度为2m×2m,2m×3m时,其胸径分别为35cm,45.2cm,而密度为2m×4m时,胸径为55.8cm,分别比密度为2m×2m,2m×3m时提高59.4%,23.5%(如图4)。此外,调查发现,密度为3.5m×3.5m,2.5m×6m的花椒林平均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7.3cm,18.7cm,平均高生长分别为2.9m,3.2m,后者比前者地径生长提高8.1%,高生长提高13.0%。

图3 油松树高与密度的关系

图4 油松胸径与密度的关系

在相同条件下,散生木的生长优势突出。林地的密度越大,生长量越小,成活率越低。其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供给不足,无法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导致因水分严重匮缺使树木枯死或生长不良,而水分不足与造林密度密切相关[2-6]。

3.3 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

为建立与当前技术经济相适应的生态建设模式,必须放弃以营造用材林为主的做法,营建水土保持生态林,建立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的新模式,加快植被恢复速度,建立安全可靠的生态系统。

半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远没有跳出传统的以用材为目的造林模式,在生态环境治理中不管其“树”,也不论其“地”,不遵循自然规律,未按适地适树原则进行规划与修复[1]。其因有二:(1)经济欠发达被迫形成乔木的主导地位,一是为解决木材问题,二是为解决经济来源问题。(2)灌木的优势作用被忽略。灌木具有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见效快的优势,而目前植被建设忽略了灌木的优势作用,种植比例明显偏少。

据定西水土保持研究所朱正军等[5]研究,乔木密度在1 600株以内,灌木在1 900株以内,它们要求水分营养面积分别为25m2/株,14m2/株,乔木要求水分营养面积较灌木大78.6%;乔木和灌木单株要求水分量分别为26m3/株,14m3/株,乔木保证单株水分量较灌木高85.7%。乔木要求水分保证面积和单株需水量均大于灌木,在干旱缺水的甘肃省中部地区,灌木在植被修复中优势突出。

4 结论

(1)杨树密度为1.5m×3m时,平均高生长和胸径均较密度为1.5m×2m和1.5m×1m时有所提高;油松和花椒有类似的现象。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使植物个体有充分的发育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水分,避免对营养和水分的竞争,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群落影响环境,达到林分稳定、高效的目的。先疏后补的修复方法是水分平衡,抗旱保墒,水分可持续利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符合当地土壤干旱,水分匮乏的自然环境,是缓解植物生长发育水分不足的重要举措,是半干旱地区植被建设的重要保证。

(2)乔木要求水分营养面积大于灌木78.6%,单株要求水分量分别为26m3/株,14m3/株,乔木保证单株水分量高出灌木85.7%。灌木较之乔木,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见效快,投资风险小,是植被修复的优势植物,是半干旱区植被修复成功的重要保障措施。

(3)植物群落被封禁后,恢复的能力来源于植物生态系统自然演替[1]。植物种群和生物产量增加,植被覆盖率得到有效恢复,增加腐殖层,保护地表减少蒸发。封禁措施以投资少,见效快,潜力大等优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1]。只要停止人为干扰,封禁3a左右,覆盖度可达约50%,植物生态系统就会朝多样、稳定、复杂、高效的方向发展[1]。

(4)在立地环境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后造林,既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植物生长,更重要的是提高保存率。但是,造林需分期分批进行,这样才不会因植物的生长,需水量的不断增加造成土壤干旱缺水,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形成 “小老树”。或因土壤水分继续亏缺到生长所需水量极限值以下时,造成植物死亡。

[1]张文辉,刘国彬.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评价、问题与对策[J].林业科学,2007,43(1):103-104.

[2]孙鹏森,马李一,马履一.油松、刺槐林潜在耗水量的预测及其与造林密度的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2):1-6.

[3]刘晨峰,尹婧,贺康宁.林下植被对半干旱区不同密度刺槐林地土壤水分环境的指示作用[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2):64-66.

[4]李世荣,张卫强,贺康宁.黄土半干旱区不同密度刺槐林地的土壤水分动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1(2):28.

[5]朱正军,赵克荣.干旱半干旱区径流调控造林技术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3(9):27.

[6]刘国杉,杨勤科,许明祥,等,水保生态修复的若干科学问题[J].中国水利,2004(16):31-3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