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吴耀建,张永勋,黄佳芳,林贤彪,曾从盛,4,仝 川,4,王维奇,4
(1.国家海洋局 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361005;2.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3.福建师范大学 亚热带湿地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350007;4.福建师范大学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350007)
大量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化肥农药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区域水体质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1-5]。水体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和水中N,P和K等营养元素不断增加导致的水体富营养等方面[6-9],其中水体中N和P含量增加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十分普遍,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10-11]。河流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主要通道,承担着海—陆物质循环纽带的重要角色。一般来说,河流穿越的地区较多,河流水环境的影响因素也就越多,其不仅直接受农业、工业和人类生活等排放的废水,而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也不断增加,这些物质以干、湿沉降的方式进入河流,也可能导致河流水体的N含量增加,从而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河流水体的富营养化除水质恶化影响人类用水外,也会影响河流沿岸的湿地等生态系统,导致当地生态系统失衡,如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减少,改变C和N循环规律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加强河流水质监测、掌握河流水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和探索影响河流水质的因素,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河口湿地是陆地水注入海洋的重要交接地,担负着净化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角色[12-13]。由于河口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往往是城市密集区和主要的农业基地,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剧烈的场所之一。闽江河口区地处福州市,是海西经济区核心区之一,大量农田废水、工业和居民生活污水排入,使河水养分含量丰富,湿地生态系统受到较大的影响。本研究在春、秋季以大潮到小潮半个潮汐周期为研究时段,分别对闽江福州下游感潮河段河水和潮间带湿地土壤水的NH4+—N,NO-3—N和NO-2—N进行监测,以揭示春、秋季闽江水体N含量的变化,以及在潮汐作用下它们对湿地土壤N素含量的影响。
闽江河口地处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过渡区,气候暖湿,水量丰富,沿途分布城镇较多。试验地选择在距福州约25km的下游感潮河段闽江口南部梅花水道,是闽江河水流经福州市区注入海洋的主要通道,其沿岸的潮间带鳝鱼滩湿地(26°00′36″—26°03′42″N,119°34′12″—119°40′40″E)是闽江河口区沿岸面积最大的天然洲滩湿地,面积约3 120hm2。区内年均气温19.3℃,年降水量约1 346mm,降水多发生在3—9月,潮汐属正规半日潮[14]。据多年观测,夏秋季潮位高(9月最高,大潮日到小潮日高潮时试验地皆可淹水),冬春季潮位低(3—4月最低,仅大潮日高潮时试验地才可淹水),由于河水受到潮汐的作用,试验地有规律的被河水淹没与排干。试验地植物建群种主要有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 var.brevifolius)、芦苇 (Phragmites australis)、藨草 (Scirpus triqueter L.)和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等挺水植物。水样采集点选择在鳝鱼滩湿地中部(119°37′31″E,26°01′46″N),位于高潮与中潮带过渡区的短叶茳芏湿地。
河水和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的采样时间选择在2011年9月26日至10月2日(农历8月29至9月初6,大潮月)和2012年3月23日至3月27日(农历3月初2至3月初6,小潮月)进行。根据白天涨落潮时间及天气变化情况,秋季和春季高潮采样点可淹水时,在涨潮淹水前2h和落潮排水后2h,分别采集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在高潮时采集短叶茳芏湿地上覆河水;春季高潮短叶茳芏湿地无淹水时,分别在高潮前2h、高潮时和高潮后2h采集湿地土壤水样,每次采样设置3个重复。用自制陶管—真空棒抽取湿地表层0—15cm土壤水,抽取的样品注入容积为100 ml的乳白色塑料瓶密封保存。
采集的湿地土壤水和河水中的NO-3—N,NO-2—N和NH+4—N含量在实验室采用荷兰SKALAR公司生产的SAN++连续流动分析仪测试。
运用Execl数据分析中的描述统计功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功能对潮汐不同阶段河流水体NO-3—N,NO-2—N和NH+4—N的含量与湿地土壤水NO-3—N,NO-2—N和NH+4—N的含量分别进行差异性分析。
秋季,河水NH+4—N含量范围为0.263 3~0.970 0mg/L,平均含量为0.451 9mg/L;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NH+4—N含量范围为0.206 7~1.916 7 mg/L,平均含量为0.959 5mg/L。春季,河流水NH+4—N含量范围为0.133 3~0.366 7mg/L,平均含量为0.250 0mg/L,湿地在高潮被水淹没时,其土壤水NH+4—N含量范围为0.216 7~0.603 3mg/L,平均含量为0.396 7mg/L,高潮无水淹没时,土壤水NH+4—N含量范围为0.136 7~0.516 7mg/L,平均含量为0.253 0mg/L。可见,秋季河流水NH+4—N含量明显高于春季,湿地土壤水NH+4—N含量也明显高于春季。
春、秋季潮间带短叶茳芏湿地在高潮期间被水淹没时,其土壤水NH+4—N含量在不同观测日的涨潮前和落潮后的数值各不相同,没有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规律(图1)。多日观测平均值,秋季涨潮前(0.950 0 mg/L)略低于落潮后(0.970 0mg/L),但差异性不显著(p=0.916>0.05)。
秋季河流水的NH+4—N含量除9月28日、9月30日和10月2日与土壤水接近,其它观测日均明显低于土壤水,总体上,秋季河流水NH+4—N含量低于涨、落潮前后的土壤水含量;春季,3月23—24日河流水和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NH+4—N含量的差异性明显减小,随着潮水位的逐渐降低,高潮无淹水时(3月25日)土壤水NH+4—N含量高于涨潮前和落潮后,且3者的差异性较大,3月26—27日高潮时、高潮前和高潮后3个时间点的表层土壤水NH+4—N含量十分接近。这是因为3月25日高潮时水位低于湿地表面在10cm以内,采集的表层土壤水NH+4—N含量仍然会受到河流水的影响,而3月26—27日高潮时水位低于湿地表面在20cm以下,采集的表层土壤水NH+4—N含量基本不受河流水的影响。
图1 春、秋季河流水与湿地土壤水NH+4-N含量的变化
对比河水与土壤水NH+4—N的含量,可以发现春、秋季土壤水中的含量皆高于河流水中的含量,差异性显著(p=0.026)。春秋季河流水NH+4—N含量与涨潮前的土壤水含量差异性显著(p=0.014),而和落潮后土壤水含量差异性不显著(p=0.071)。综上可知,河流水NH+4—N含量对短叶茳芏湿土壤水NH+4—N的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
河流水NO3-—N的含量范围在秋季为0.599 6~1.313 3mg/L,平均含量为1.001 9mg/L;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NO3-—N的含量范围为0.030 0~1.232 3mg/L,平均含量为0.267 9mg/L。河流水NO3-—N的含量范围在春季为0.502 0~0.804 0 mg/L,平均含量为0.653 0mg/L,湿地在高潮可被水淹没时,土壤水NO3-—N的含量范围为0.112 7~0.881 0mg/L,平均含量为0.358 9mg/L,高潮无水淹时,土壤水NO3-—N的含量范围为0.066 3~0.145 3mg/L,平均含量为0.119 5mg/L。秋季河流水NO3-—N的含量明显高于春季,而在高潮有水淹没时,湿地土壤水NO3-—N含量低于春季,高于无水淹没时的土壤水NO3-—N含量。比较河流水与土壤水NO3-—N的含量,可以看出,与NH4+—N相反,春、秋季土壤水的含量皆极显著低于河流水中的含量(p=0.000 2<0.05)。
图2表明,春、秋季湿地在高潮淹水时,除9月26—27日湿地土壤水NO3-—N含量在涨潮前高于落潮后,其它观测日都低于落潮后。落潮后土壤水的波动性较大,而河流水NO3-—N总体上含量都较土壤水高。从多日观测平均值来看,秋季河流水NO3-—N含量(1.001 9mg/L)> 落潮后土壤水(0.324 4mg/L)>高潮前土壤水(0.211 3mg/L),春季三者关系与秋季相同(分别为0.653 0,0.573 0,0.148 8mg/L),但分析表明,涨潮前与落潮后土壤水NO3-—N含量的差异性不大(p=0.278>0.05);高潮湿地无淹水时,土壤水NO3-—N的含量变化不大。可见,河流水在潮汐顶托下,淹没湿地增加了土壤水NO3-—N的含量。
秋季,NO2-—N在河水中的含量范围为0.009 8~0.093 3mg/L,平均含量为0.034 4mg/L;NO2-—N在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中的含量范围为0.004 7~0.059 7mg/L,平均含量为0.022 6mg/L。春季,NO2-—N在河流水中的含量范围为0.024 3~0.048 0 mg/L,平均含量为0.036 2mg/L,湿地在高潮可被水淹没时,土壤水NO2-—N的含量范围为0.009 0~0.020 0mg/L,平均含量为0.014 0mg/L,高潮无水淹没时,土壤水NO-2—N的含量范围为0.004 7~0.026 0mg/L,平 均 含 量 为 0.010 0mg/L。与NH+4—N和NO-3—N不同,秋季河流水NO-2—N的含量低于春季,而在高潮有水淹没时,秋季湿地土壤水NO-2—N含量高于春季,也高于无水淹没时的土壤水NO-2—N含量。比较河流水与土壤水NO-2—N的含量,可以看出,与NO-3—N一致,春季与秋季土壤水的含量皆低于河流水中的含量,但差异性不如NO-3—N显著(p=0.199>0.05)。
图2 春、秋季河流水与湿地土壤水NO-3-N含量的变化
图3表明,高潮在湿地淹水时,除9月26日落潮后土壤水NO-2—N的含量低于涨潮前土壤水,其它观测日皆高于涨潮前的土壤水中的含量,但差值不大。河流水NO-2—N的含量在9月26—30日期间,与湿地土壤水NO-2—N的含量之间没有明显规律,不同的观测日各有高低,10月1日至3月24日这几个观测日河流水NO-2—N的含量明显高于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NO-2—N含量。高潮无淹水时,高潮前、高潮时和高潮后3次观测,湿地土壤水NO-2—N含量差异明显减少,随着潮水水位的降低,3月26—27日的3次观测值差异极小。河流水的NO-2—N含量对短叶茳芏湿地土壤NO-2—N含量的影响也十分明显。
图3 春、秋季河流水与湿地土壤水NO-2-N含量的变化
秋季,河水3种形态N总含量范围为0.914 3~2.178 3mg/L,平均含量为1.488 1mg/L;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3种形态N总含量范围为0.443 3~2.164 0mg/L,平均含量为1.249 9mg/L。春季,河流水3种形态N总含量范围为0.893 0~0.985 3 mg/L,平均含量为0.939 2mg/L,湿地在高潮被水淹没时,土壤水3种形态N总含量范围为0.501 7~1.148 3mg/L,平均含量为0.767 9mg/L,高潮无水淹没时,土壤水3种形态N总含量范围为0.224 3~0.660 0mg/L,平均含量为0.400 4mg/L。由图4可知,除9月26—27日河流水3种形态N总含量低于土壤水中的含量,其它观测日都高于土壤水,而涨潮前和落潮后土壤水3种形态N总含量对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说明短期的河流水浸淹对湿地土壤的影响不明显。
综上可以看出,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河水3种形态N总含量均高于土壤水的含量,但是不显著(p=0.327>0.05),这可能是由于不同观测日观测值差异较大造成的。当高潮无淹没时,土壤水3种形态N总含量明显下降。秋季河流水N含量较高,土壤水的含量也较高,春季河流水N含量较低,土壤水N含量也较低,这可初步认为河流水是湿地土壤的主要N源,河流的浸淹对土壤养分的含量影响较大。河流水3种形态N含量及总含量的变化(性)大于土壤水的变化(性),这可能是由于潮汐顶托作用,河流水处于混合过程中导致的时空差异。
图4 春、秋季河流水与湿地土壤水3种形态N总含量的变化
闽江福州下游段河水NH+4—N含量在春、秋季皆低于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这是因为NH+4—N为正价,易受土壤胶体的吸附[15]。当河水浸淹湿地时,河流水中的NH+4—N受土壤胶体吸附作用束缚[3],在土壤中运移速度急剧下降,最终在土壤中累积[16],从而导致湿地土壤水中NH+4—N的含量高于河流水的含量。而NO-3—N和NO-2—N在土壤中运移的主要动力为硝态氮的浓度梯度、干湿土壤之间的水势梯度等[17],湿地土壤在潮汐的周期性淹没下,土壤水含量高,基本处于水饱和状态,退潮时NO-3—N和NO-2—N被又潮水带走[18],所以湿地土壤水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较河水中的含量低。随着潮水水位的降低,春季中、小潮时湿地不被河水淹没,无法受到河水NH+4—N,NO-3—N和NO-2—N的补给,同时春季短叶茳芏正处萌发生长期,吸收大量的N,加之湿地土壤在非淹水状态下,硝化、反硝化作用加强,部分硝态氮转化成铵态氮或部分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在这两个转化过程中,部分N转化成N2O排放到大气中[19],因而非淹水时湿地土壤N含量慢慢降低。
秋季,河流水和湿地土壤水N含量较春季高,这可能是由于9—10月份植物处于逐渐枯萎期,其生长需要的养分较少,同时这个季节也是二季稻排水晒田的季节,沿江农田排水可能是闽江下游河流水体N含量上升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同样短叶茳芏也正逐渐转入枯萎期,生命活力降低,养分需求较少;春季3月份植物正处萌发生长季节,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维持生长,河流水中的N被土壤吸附使其含量相对降低。此外,这一时期是福建沿海的大潮月,潮间湿地土壤不断被河流水淹没,最终导致湿地土壤的N含量较高。河流水体N含量还会受工业、人类生产生活规律等因素影响,具体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的观测结果与郑小宏[20]2007—2008年对闽江河口水质观测结果相比,春、秋季闽江口河流水NH+4—N,NO-3—N和NO-2—N的含量均有很大幅度的上升(表1),说明伴随着闽江沿途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中化肥的大量使用,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和人口向沿江地区集中,大量含N营养物质的排放,导致闽江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在加剧,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管控制。
表1 不同年份闽江口河水N含量对比 mg/L
(1)闽江福州下游感潮河段秋季河流水NH+4—N和NO-3—N的含量高于春季,NO-2—N的含量低于春季;秋季短叶茳芏湿地土壤水NH+4—N和NO-2—N的含量也明显高于春季,土壤水NO-3—N含量低于春季;春、秋季土壤水NH+4—N的含量皆高于河水中的含量,而NO-3—N和NO-2—N的含量皆明显低于河水中的含量。河流水NH+4—N,NO-3—N和NO-2—N的含量对潮间带短叶茳芏湿地NH+4—N,NO-3—N和NO-2—N的含量影响形式不同。
(2)闽江福州下游感潮段春、秋季河水3种形态N总含量均高于土壤水的含量,当高潮无河流淹没时,土壤水3种形态N总含量明显的下降。秋季河水N含量较高,土壤水的含量也较高,春季河水N含量较低,土壤水N含量也较低,表明河流水是湿地土壤的主要N源,河流水的浸淹对土壤养分的含量影响较大。
(3)闽江福州下游段河水的3种形态N含量秋季大于春季含量,存在较明显的季节差异。
(4)与2007—2008年的观测值相比,2011—2012年闽江河口河流水体N含量有很大幅度的上升,水体富营养化加剧。
致谢:本研究在野外观测阶段,得到何清华、章文龙、马永跃和张子川等同学的热心帮助;室内样品测定阶段,得到杨平和高君颖同学、杨柳明和彭园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1] 岳隽,王仰麟,李正国,等.河流水质时空变化及其受土地利用影响的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6,17(3):359-364.
[2] 范旸,季宏兵,丁淮剑.城市化过程对北京周边河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5):43-50.
[3] 白军红,王庆改,肖蓉,等.霍林河下游洪泛区湿地土壤中铵态氮水平运移模拟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1):2203-2207.
[4] 沃飞,陈效民,吴华山,等.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农村水环境氮、磷污染状况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3):819-825.
[5] 张千千,王效科,郝丽岭,等.重庆市盘溪河水质不同季节日变化规律及水质评价[J].环境科学,2012,37(7):2251-2258.
[6] 齐维晓,刘会娟,曲久辉,等.天津主要纳污及入海河流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现状及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0,30(8):1543-1550.
[7] 窦明,马军霞,谢平,等.河流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数值模拟[J].水电能源科学,2007,25(3):22-25.
[8] 张建锋,单奇华,钱洪涛,等.坡地固氮植物篱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作用与营建技术[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5):180-185.
[9] Newall P,Tiller D.Derivation of nutrient guidelines for streams in Victoria,Australia[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2,74(1):85-103.
[10] Castillo M M,Allan J D,Brunzell S.Nutrient concentrations and discharges in a Midwestern agriculture catch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2000,29(4):1142-1151.
[11] Sanchez C S,Alvarez C M.Nutrient dynamics and eutrophication patterns in a semi-arid wetland: The effects of fluctuating hydrology[J].Water,Air and Soil Pollution,2001,131(1/4):97-118.
[12] Bel H M.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in nutrients and suspended material processing in the Fierd’Ars Bay(France)[J].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01,52(4):457-469.
[13] Cifuentes L A.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terrestrial-derived organic matter from sediments of the Delaware Estuary[J].Estuaries and Coasts,1991,14(4):414-429.
[14] 刘剑秋,曾从盛,陈宁.闽江河口湿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5] 闫亚丹,徐福利,邹诚,等.黄土高原坡地苹果园土壤肥力及矿质氮累积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4):31-36.
[16] 杨靖民,刘金华,于晓斌,等.长春地区河水和地下水中氮含量的时空变化[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6):255-257,262.
[17] 白军红,欧阳华,邓伟,等.向海沼泽湿地土壤中硝态氮的水平运移规律[J].中国环境科学,2004,24(4):414-418.
[18] 陈效民.土壤环境中硝态氮运移的特点、模型描述及其在太湖地区乌栅土上的应用研究[D].江苏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0.
[19] Wrage N,Velthof G L,van Beusichem M L,et al.Role of nitrifier denitrific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nitrous oxide[J].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2001,33(12/13):1723-1732.
[20] 郑小宏.闽江口海域氮磷营养盐含量的变化及富营养化特征[J].台湾海峡,2010,29(1):42-4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