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青溪
二手货,往往被大多数国人贴上“破旧、肮脏、过时、廉价”等标签。然而,国外的二手货成色和质量都不错,人们可以少花钱买到好东西,有时候甚至能买到全新的东西。
有一次我路过一家二手店,抱着猎奇的心态走了进去,看见他们正以0.5加元(正常价格约为3加元)的单价销售一批全新的指甲钳,正赶上家人需要,我就买了3把,到现在用了六七年了,还没坏。
其实,我算不上是一个爱逛二手店的人,但即便如此,我也因为各种需要光顾过几次。比如,在儿子出生前,我就早早地张罗购买婴儿用品。朋友劝阻我去大商场买新的,带我去了一家二手的婴儿商品店,我买到一辆英国制造的多功能婴儿推车,才50加元。
后来朋友又带我去别人家的“庭院销售”淘宝,只见一个2米长的挂衣架上挂满了九成新、手感特别舒服的婴儿服,有彼得兔图案的、乔治猴图案的、泰迪熊图案的,都是大受欢迎的卡通名角,我忍不住买了十几件连体衫和几件厚棉袄,因为每件单衣只要1加元,棉衣只要3加元。那家人特别友好,看见孩子的衣服大多被我买走,就将玩具和儿歌唱片以总共1加元的价格卖给了我。
在正规的二手店里购物,不仅东西质量有保证,不满意还可以退货。正因为商品经得起时间考验,同样价格的东西,有人宁愿去二手店买个虽旧但却耐用的。我的花友同事就是持有这种购物态度的典型代表。比如说买花盆,我花4加元买个新花盆。而她却不同,她总是光顾二手店,也花4加元买个旧花盆,她说,那里的花盆造型美观,陶土和瓷质高品,很多是欧洲制造的上成货,反正瓷器不显旧,用起来跟新的差别不大。因为她是二手店里的常客,能拿到20%的优惠券,加上旧货消费税低,算下来她还是花低价买到了高质量的东西。
每年9月的第一个周末,法国的里尔都会成为全欧洲乃至全世界跳蚤市场爱好者的天堂。新华社
在国外生活,搬家是件很平常的事。每逢搬家,我的朋友们就感叹:不搬家不知道东西多。对待旧物,我们比较善于做加法,不喜欢做减法,抱着“将来或许会用得到”的想法,衣橱被堆得满满当当,储藏室成了收藏馆,生活中有限的空间被很多无用的物品占有。处理旧物不失为获取空间的好办法。
在国土面积不大的日本,人们通过把不要的旧物品卖掉或捐掉的办法给家里腾出地方。大洋彼岸的加拿大虽然国土辽阔,但加拿大人却特别不喜欢在家里堆放闲置物品,他们划分闲置物品的准则是“只要6个月都用不到的就是不需要的东西”。所以,加拿大人一直保持着“春季大扫除”的习惯,每年一开春,人们就开始做深层清洁,翻遍家里的犄角旮旯,把派不上用场的东西整理打包,该捐的捐出去,该送的送出去,该扔的扔出去。
因为工作性质,我的假期比较多,所以养成了春假和暑假都进行深度清理的习惯:一到假期,我就会把家里上上下下翻一遍,东西收纳归类,成包穿不上的衣服被送进“捐衣箱”后,家里的确清爽了很多,找起东西来特别方便。
人们买二手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身体力行地为环保和节能作出贡献。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希望减少浪费,有的人买二手货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延长商品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
瑞典北部小城埃斯基尔斯蒂纳拥有世界上首个“二手商城”——维纳购物中心,它于2015年开业,购物中心的特色就是售卖二手物品、翻修后的物品,以及有创意的旧物改造产品;法国人更喜欢回收和循环利用物品,身体力行对抗浪费行为,这种对二手产品的追逐和绿色消费理念一直延续至今;推崇实用主义的德国人愿意从自己的生活点滴做起,比如重复使用旧衣物,或购买二手衫。
购买二手货还可以创造就业和赚钱机会。庞大的二手汽车、服装、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家具、书籍等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特别是二手车市场,入行门槛低、赢利前景又好,尤其是在美国,二手汽车销售量一直大于新车。
也有很多人尝到二手买卖的甜头,开始拿它当一个赚零花钱的好机会。我认识一个小伙子,他白天在大学读书,晚上专门在社区捡人家丢弃的自行车,如果遇到刹车不灵、没有坐垫等问题,他就会把它们修理好,然后以30加元至70加元不等的价格挂在网上出售。虽然是“小打小敲”,但总比送报纸赚钱容易多了。
国外二手消费发达的原因不能简单归为“贫困”或者“节俭”,它和这个社会整体的消费观念有关。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生活方式除了做“减法”,还可以做“乘法”——进行循环型消费,这种方式很好地避免了资源浪费。二手交易、回收再利用等“花小钱办大事”的方法,既拓展了新的消费领域,也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