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雷 建,李 凯
(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江西 南昌 330001)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具有强大干扰性,人们常常忽视矿山环境保护,在开发与保护两者之间未能达到平衡,使矿山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屡次造成矿山压占和损毁土地、矿山地质灾害频发、尾矿库溃坝以及矿山的地形地貌遭到破坏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也影响着矿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庐山市成矿地质条件一般,大多为非金属矿产,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地热、饰面用花岗岩、饰面用板岩,矿产资源分布一般的有高岭土、硅石矿,其中地热、矿泉水等矿产资源潜力较大。通过研究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保证矿产资源的利用率[2]。
庐山市地处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东与都昌县隔水为邻,西与九江县、德安县、共青城市接壤,北与濂溪区(原庐山区)相连,南与永修县湖洲相接,总面积913km2,2016年,庐山市辖9镇:南康镇、牯岭镇、海会镇、白鹿镇、温泉镇、星子镇(原蓼花镇)、华林镇、蛟塘镇、横塘镇;1乡:蓼南乡。庐山市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由高山向大湖倾斜,有山体、丘陵、平地、盆地。按成因有构造、侵蚀、堆积地貌,按动力性质有河湖、冰川地貌。地质学上命名的古元古界“星子群”,是25-18亿年最古老地层,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新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的地层岩石,在境内均有出露。李四光发现和确定的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包括冰斗、U谷、刃脊、角峰、冰坡、盘谷及羊背石,广布在境内,并被列入庐山世界地质公园。
野外地面调查是矿山环境调查工作的重点,在开展地面调查之前应收集好所属调查区的矿山名单等资料(包括矿区面积、矿山生产现状、矿山生产能力、矿山经济类型等)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开展野外调查的摸底表,同时收集好调查区的1/1万地形图,将矿区拐点坐标投入1/1万地形图中,方便地面调查时及时进行野外验证。将区域地质界线及构造信息勾绘到地形图中,便于野外调查时对照地形图了解地质情况。矿山环境调查工作开展前项目组应提前统一思想,形成统一的填表方法,前期可以集中在一起开展调查,熟悉工作方法后再分组开展。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矿山基本情况及远景规划、矿山(区)地质环境条件、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治理等。其中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矿山基本情况及远景规划、矿山(区)地质环境条件信息以收集资料为主,野外地面调查工作主要针对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恢复治理。
(1)地面调查。在掌握调查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及危害状况,评价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趋势。野外调查必须深入矿山现场实地调查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对象包括生产矿山、闭坑矿山及废弃矿山。野外调查工作深入到每个矿山,根据现场所见、同时咨询矿山工作人员圈定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压占等范围,要求基本查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影响与破坏,诱发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等),做出现状评价、预测分析。小组人员在调查过程中要善于观察,调查露天开采矿山时,重点调查露天采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程度、开采过程中的废石堆积场地对土地资源的压占情况,同时要求调查清楚露天采场和废石堆是否造成地质灾害现象,并预测分析矿山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包括露采边坡和废石堆的稳定性)。调查地下开采矿山时,应注意调查地下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与影响,开采区域是否存在地面塌陷和地面塌陷隐患等地质灾害现象。调查金属矿山时,应注意调查矿山选矿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问题、尾矿库的稳定性及尾矿库是否存在渗漏现象。调查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信息包括恢复治理类别(工程治理或者自然恢复等)、恢复治理面积、恢复治理土地类型(林地、耕地等)、恢复治理效果等方面。单个矿山调查完后需对矿山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防治建议:如露天采场及采坑回填、露采边坡治理、废固、废液利用方向及防治建议等。
(2)工作方法。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表格一套共计13份:表①矿山基本情况;②矿山崩塌及其隐患调查表;③矿山滑坡及其隐患调查表;④矿山泥石流及其隐患调查表、⑤矿山地面塌陷及采空区调查表;⑥矿山地下水含水层破坏调查表;⑦矿山地形地貌及景观破坏调查表;⑧矿山土地压占与破坏调查表;⑨矿山废水、废液、废固调查表;⑩矿山土壤污染调查及样品记录表;矿山水质样品采集记录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调查表;矿山一般控制点记录表,根据调查矿山情况填写相应表格,调查小组成员根据手持GPS、奥维互动地图结合1/1万地形手图圈定矿山破坏范围,并现场上图,并记录好坐标,矿山基本情况向矿山工作人员咨询,废弃矿山基本情况向当地国土部门收集。当天晚上整理完善白天填写调查表格。
(3)采样工作。样品采集包括矿区土壤样、地下水样、地表水样等。样品采集点布置应注意点面结合,具有代表性,以控制矿山的污染区和污染影响区范围为原则。样品采集密度不少于3组/km2,(即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样各3组/km2),不会产生水土污染的矿种,经现场调查确认后可不采集水土样品。在采集样品过程中,应观察记录采样点及周边环境状况,填写样品采集记录表,样品采集后应及时送往化验室检测。
(1)矿山大多为露天开采。本次调查庐山市矿山55个,其中51个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均为砖瓦厂、采石场、采砂场、瓷土矿等,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明显,其中瓷土矿和采石场矿山废石大多堆积在矿区内或矿区周边,对当地环境造成明显破坏;1个矿山(星子县星达矿区脉石英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该矿山自登记矿区以来一直未开采,目前已废弃,不存在环境污染及破坏;2个地热矿和1个自来水矿为地下抽水方式生产。
(2)矿山面积较小。本次调查矿山面积均较小,只有1个矿山面积大于1.0km2,大部分矿区面积小于0.5km2,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区范围不能局限于矿山用地面积之内,应将矿业活动影响范围作为调查区范围。
(3)矿山破坏环境方式。本次调查矿山破坏环境方式大多为露天开采及废石堆积,破坏土地资源多为林地,所调查矿山均不会产生水土污染的矿种,经现场调查确认后可不采集水土样。
(1)矿山地质灾害。经实地调查及访问,庐山市目前尚未发生矿山次生地质灾害,但部分矿山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地质灾害隐患主要存在于建筑石材矿,其次为瓷土矿;地热水矿、建筑用砂及砖瓦粘土矿地质灾害隐患小。区内有6个矿山存在地质灾害隐患7处,其中滑坡隐患3处、崩塌隐患2处、泥石流隐患2处,分布于庐山市北部和南部。
(2)地形地貌破坏。地形地貌破坏为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征,造成地面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区内该地质环境问题较为普遍,除地热水矿外,每个生产矿山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地形地貌破坏的问题,甚至有部分矿山地形地貌破坏较为严重。全市共计地形地貌破坏面积361.60公顷,其中21个矿山破坏面积大于采矿权面积,主要为瓷土矿、建筑石材矿;就各乡镇破坏面积来看,白鹿镇、海会镇破坏面积较大。
(3)土地资源破坏与压占。区内土地资源破坏表现为露天开采剥离挖损土地、矿山工程压占土地,其破坏程度与地形地貌问题相当。区内该地质环境问题也较为普遍,每个生产矿山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土地资源破坏的问题,甚至有部分矿山土地资源破坏较为严重。全市土地资源破坏面积累计355.69公顷,突出体现在瓷土矿、建筑石材矿等矿山中;从行政区域来看,白鹿镇、海会镇问题比较严重。
中国现阶段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得时期,需要大量矿产资源支撑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修复被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日显重要,这一切为新兴的应用性学科—矿山环境地质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科学历来是由任务带动而发展的,是在社会发展中获得长足进步的,因此适应社会需求,充分吸收,借鉴和融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动态监测和专题研究,促进矿山地质学的创新与发展,达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