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李燕燕,邓 宇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四大队,江西 赣州 341000)
工作区地处近东西向南岭岩浆岩铀成矿带与北北东向武夷山岩浆岩—铀成矿带交接处,控制着白面石、菖蒲、乌泥嶂、清溪、九龙嶂等火山盆地,是区内最重要的火山岩型矿山床和其他金属矿床。区域北东向武夷山构造带与东西向南岭构造带在区内反接复合,历经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构造运动,不同构造层次、不同构造体系下产生的地质体及构造形迹错综交织,为成矿提供了各种基础和条件。按地体划分属南岭(大瑶山)地体东段,是江南地块、武夷山地块、闽台地块的多地体拼合部位,地处多地体拼合区、莫霍面的变异区都是容易诱发地壳活化,地幔物质上涌,构造活动频繁的地区。这些都为矿山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
区域内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主要为晚侏罗世火山岩、震旦纪、寒武纪地层,这些地层形成本区Cu、Sn、U及多金属矿床的重要围岩条件,为成矿元素初始富集提供了基础,为区域内矿产成矿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工作区及周边出露地层有南华系、震旦系、寒武系、石炭系、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区内历经长期的构造活动,形成多构造体系交接复合,构成了较复杂的构造形迹,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发育,为今后的矿山找矿工作提供依据;前震旦纪古老变质基底在本区的存在,是本区成熟度高,铀和多金属元素丰富的古老变质基底,为区内形成富大矿山和大型、超大型多金属矿床提供了物源。
(1)上侏罗统(J3)。分布于横迳至杨梅山以北,主要为一套酸性火山岩,由底部凝灰质砂砾岩和上部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组成。上侏罗统(J32)主要分布于工作区南部,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砂砾岩,花岗质砂砾岩、灰紫色凝灰质含砾砂岩,凝灰质砂岩等。砾石成份主要有花岗岩、变质岩、石英斑岩、流纹岩等。不整合覆盖于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之上;上侏罗统(J33)大面积分布于区内北部,由浅紫色、灰白色、深灰色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晶屑凝灰岩、含砾晶屑凝灰岩、含砾凝灰岩等组成。晶屑成份主要为石英及长石,粒径1.5mm~2.0mm。砾石以灰白色熔岩块为主,次为变质砂岩、脉石英。砾石大小一般为1cm~2cm,少量为2cm~3cm。其岩性特征主要是火山碎屑胶结物中玻璃碎屑、火山灰含量相对较多,岩性变化大,成份复杂。
(2)上白垩统(K2)。分布于区内东部,与上侏罗统地层呈断层接触,其岩性主要为紫红色厚层状砂砾岩,其底部为薄层状泥页岩及砂岩,往东具明显的相变特点,岩性为钙质粉砂岩夹页岩,含大量植物化石碎片和有机物,砾石成份复杂,有花岗岩、凝灰岩、辉绿岩等,东北角不整合于上侏罗统火山岩之上。
区域内岩浆活动十分频繁,岩浆岩类分布广泛,岩石类型有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中酸性岩、酸性岩和碱性岩等,其中以酸性~中酸性岩类为主。形成时代为燕山期,为本区主要的岩浆活动时期及矿化形成时期。海西—印支期超单元组合组成的基底之上迭加火山岩活动,是寻找火山岩型富大矿的有利地区。
(1)印支期岩浆岩。本期岩浆岩侵入于中泥盆至石炭系地层,被下侏罗系地层所复盖。岩体受北北东向和东西向断裂控制。
(2)燕山期岩浆岩。本期岩浆岩是区域内最主要的岩浆岩旋回,本旋回可分早晚两期,形成于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侵入震旦一寒武系和印支期花岗岩体中,是多期次活动形成的复式岩体,具多期多阶段的特征,有大规模的岩基、又有小规模的岩株,岩墙等,也有大规模的岩浆喷发,以酸性岩为主,伴随着强烈的岩浆岩侵入活动在工作区内形成了丰富的内生多金属矿产,如,W、Sn、Mo、U等。
(3)脉岩。分布零星,超基性、基性和酸性脉岩均有出露,主要岩石类型有辉绿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呈岩脉或岩瘤产出。
区内历经长期的构造活动,形成多构造体系交接复合,构成了较复杂的构造形迹,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发育。
(1)基底褶皱构造。本区基底褶皱属武夷山复式背斜的一部分,主要分布于安远—镇岗—银坑山一带。构造复杂,褶皱剧烈,同斜紧密线型褶皱极为发育。基底褶皱受岩浆活动、断裂活动及盖层掩覆,显得支离破碎。由震旦系桃溪岩组地层所形成,轴向近南北,主要由震旦系构成,仅东西两侧边缘有少量寒武系,由于震旦系和寒武系大部变质较深,从而形成了各种片麻岩、混合岩、混合花岗岩。鹤仔圩倒转复式背斜,形成于加里东期,为基底褶皱。轴部地层为震旦系-寒武系混合杂岩带,两翼依次出现上震旦统、和中、下寒武统地层。背斜轴线近南北方向,西翼地层产状正常,东翼地层产状倒转。轴面倾向西,翼部地层次一级小褶皱发育。
(2)盖层褶皱。盖层褶皱主要表现在银坑山、版石等火山岩向斜盆地中,由侏罗系林山组、菖蒲组、上丁组、白垩系鸡笼嶂组组成。以宽展型褶皱为主,受后期构造及岩浆活动的破坏,形态不甚完整。
(3)断裂构造。工作区在构造上处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北侧,与武夷山新华夏系隆起褶皱带的交接复合地区,构造复杂多样。区内主要的构造为纬向构造,新华夏构造,赣南山字型构造,华夏系(式)构造,南北向构造,北西向构造及一些旋扭构造体系和构造带。其中以纬向构造和新华夏构造最为发育,晚三叠世以来有过多次反复强烈的活动,组成了区域构造的格架。由于构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伴生的各类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东西向南岭成矿带构造—岩浆曾经历了三次“开合”的运动过程,对区内成矿起重要作用,多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铀—多金属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迭加提供了必要的地质条件。
本区许多矿山床、矿点多分布在岩石铀含量高的地区或其边缘,铀、氡高背景场的分布与岩性关系密切。高背景场、中高背景场主要分布于花岗岩体内,变质岩、沉积岩及火山碎屑岩区多表现为背景场或低于背景场,较好的反映了它们的含铀性;各花岗岩体内地下水中铀、氡水文地球化学背景值各不尽同,与岩体的富铀性有良好的正相关系,更主要的与构造的发育程度紧密相联;铀高背景场往往分布于岩体接触带及侵入体繁杂区;氡高背景场的展布呈现出严格受含矿构造的控制,其等值线也大体呈北东向展布。
(1)矿体特征。矿区矿体产于花岗斑岩体内外接触带中,其中花岗斑岩中矿体占1/3,变质岩中矿体占2/3。形态呈不规则大透镜状,矿体走向近北西,倾向南西,长轴(北西-南东方向)长达1100m,短轴最宽约达702m,平均约568m。矿体往北西翘起尖灭,中部厚度大,最大垂深达522.83m。矿体形态相对较简单,总体呈大透镜状、似层状产出。倾伏角为5°~25°。矿体以斑岩体为中心,沿走向上(北西-南东)及倾斜(北东-南西)方向上,往外具分支复合,再往边缘逐渐尖灭。矿体产出最低标高-261.68m,最高标高462.40m。钻孔单工程见矿厚度最大456.57m,最薄52m,平均227.80m,厚度变化系数51.18%,属稳定型。
(2)矿石质量特征。矿石主要有用组分为Mo,U为伴生有用组分,矿床平均品位:U0.057%、Mo0.26%。Ⅳ矿体U、Mo一般品位分别为0.01%~0.038%、0.04%~0.28%,平均品位分别为0.02%、0.11%,品位变化系数分别为73.1%、55.8%。从现有分析结果可以看出,U、Mo具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反映它们在矿床成因及其时空分布上具有密切的联系。
与矿床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有褐铁矿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水绢云母化、叶蜡石化、红化、钾化、高岭土化及碳酸盐化等。现分述如下:褐铁矿化:矿床内广泛发育,沿含矿裂隙一断裂带及其上下裂面两侧围岩呈带状分布。在裂隙内尤为强烈,呈被膜状和星点状分布。绿泥石化:是本矿床重要的蚀变类型之一。龙其在矿化带内及附近围岩中较强,呈细脉状充填构造岩中。灰绿色,细鳞片状集合体,玻璃光泽,常与粉未状黄铁矿伴生在一起。范围比矿化大的多。黄铁矿化:亦是本矿床常见的重要蚀变类型之一,按形成先后顺序,可分为两期:早期黄铁矿化:是成岩晚期产物。星点状分布。黄铁矿成自形~半自形粒状(粒径0.2mm~1mm)。晚期黄铁矿化:形成于主要成矿阶段。表现为黄铁矿细脉状充填于围岩和构造岩的微细裂隙中,常与绿泥石化伴生在一起。蚀变范围较矿化宽一般几十公分到数米。水绢云母化、叶蜡石化:是围岩中常见蚀变,在围岩中呈细脉状、团块状及星点状分布,交代围岩长石而成。红化(赤铁矿化):是矿化中常见蚀变,与矿山关系密切。表现为围岩和构造岩强烈的染色成红色,赤铁矿呈细小-隐晶质均匀分布,与钾化共生在一起。钾化:也是矿化中常见蚀变。表现为钾长石强烈交代岩石中石英和斜长石,形成肉红色的钾长石。碳酸盐化:形成于成矿晚期。表现为方解石、白云石成不规则的粒状和细脉状散布于围岩和构造岩中,蚀变不强,除见于含矿带及两侧围岩外,在远离矿带数十米之外的围岩裂隙中仍可见。
综上所述,矿区成矿岩体来自深部岩浆重熔,属燕山早期花岗斑岩,并与相伴生的深部隐爆作用有着先后时空联系,受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具多期次叠加成矿特点,其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热液硫化物脉状充填铀钼矿床。根据其产出特征,工业类型为产于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中的脉状铀钼矿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