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蒋 康,高 科
(新疆地矿局物化探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
工作区属天山-兴蒙地层大区,北疆地层小区,中天山地层分区。出露地层北侧以石炭系、侏罗系为主;南侧为卡瓦布拉克-星星峡陆块,以前寒武系地层为主。新生界以第四系残坡积和风成沙为主。
工作区地理景观属于剥蚀石质戈壁区:地面起伏和缓,局部残坡积土壤发育,通行较为便利。本工作区位于阿其克库都克大断裂以北区内主要出露上石炭统土古土布拉克组地层,东南及西北角有二叠系侵入岩体钾长花岗岩,中部为洪积物覆盖,局部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出露。
工作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冲洪积、第四系砂砾、沙土层、晶屑凝灰岩、铁质砂岩等。第四系冲洪积分布较为广泛,约占测区面积的70%,主要分布于在测区中部,多呈枝状水系,主要由杂色冲洪积砂石,沙粒组成;第四系砂砾、砂土层在测区中分布面积较小,在西部以北西向带状分布,宽约100m 左右,长度在区内延伸约1000m。在中东部则以大面积团块状分布,在沟谷两侧亦有小面积块状分布;紫红色铁质粉砂岩在测区中部与东部出露。细粒砂结构,块状构造。由石英,砂质胶结物及暗色矿物组成;紫红色-灰黑色晶屑凝灰岩在测区大面积出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由斑晶与基质组成。斑晶为长石,石英及少量暗色矿物。基质主要为火山灰尘;灰黑色凝灰质砂岩在测区中南部出露。凝灰结构、中细粒砂状结构,块状构造。由石英,粘土胶结物及暗色矿物组成。
工作区侵入岩极为发育,时代主要为二叠纪,南部肉红色钾长花岗岩大面积出露,与石炭纪呈侵入接触关系。肉红色钾长花岗岩:在测区南部大面积出露。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由钾长石,石英,斜长石,暗色矿物组成。灰黑色闪长岩:呈细脉状在测区南部出露。半自行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由斜长石,石英,角闪石组成。
区内岩脉较为发育,共划分两种类型,分别为石英脉和闪长岩脉。其特征如下:
石英脉区内普遍发育,呈脉状产出,脉体宽多在0.5m~3m,长约3m~20m。脉体走向大部分近东西向。部分发育褐铁矿化,小型石英脉多呈孤包状不连续出露。
闪长岩脉,在区内呈细脉状产出,脉体宽多在1m~5m。局部因第四系覆盖呈不连续的多段断续出露。
测区内基本为第四系浅覆盖区域,地表未见明显构造标志,岩层产状测量极为困难。
工作区内内矿化蚀变发育,主要有褐铁矿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等,区内存在数条东西走向的呈皮壳状、浸染状的孔雀石化脉,赋矿岩性为石英脉、凝灰质砂岩。
经由以前年度综合物探工作成果,工作区对应有呈条带状近东西走向激电异常,异常背景值较低,视极化率最高达4.4%,强度普遍在1.8%~2.5%之间,视电阻率在100-526Ω·m 之间,总体表现为明显中高极化低阻特征。靶区位于测南低北高重力梯级过渡带上,梯级变化较陡。重力工作成果显示南部重力异常为阿其克库都克深大断裂的长带状低重异常中低极值区域,北部重力高异常,与红云滩铁矿、阿奇山铅锌矿迎风头铁矿、黑鹰山铁锰矿处于同一重力高值带上。重力梯级带位置为寻找铜锌矿床有利部位。靶区航磁异常为由南向北逐渐增大且梯度变化较陡的正磁异常正磁异常为主,强度较高。
异常走向与重力布格走向大体一致。本区位于某(Cu、Mo、Zn、Ni、Cr)化探异常内,化探异常中心与激电异常中高值对应较好。
通过本次磁测异常成果得知,全区磁测异常值变化范围在-1800nT~3000nT 之间,总体呈南低北高异常形态,高磁异常多呈不连续的条带状、串珠状展布,负磁异常多呈不规则团块状及带状、面状展布。据异常形态、规模及所处地质构造部位,将区内进一步细分为三个磁测异常区:
主要为岩性分界带以北地区,主要下石炭统雅满苏组地层,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干墩组及第四系覆盖,主要岩性为紫红色-灰黑色晶屑凝灰岩,局部见强绿泥石化、绿帘石化、褐铁矿化蚀变。
通过简单地质工作,在该区内圈定含铁矿化蚀变带1条,编号K1。位于工区东部沿二长花岗岩与晶屑玻屑凝灰岩接触带呈脉状分布,因地表第四纪冲洪积物覆盖较为严重,从磁异常推断长约1025m,地表宽度10m~70m,蚀变带中部局部地段有小面积基岩出露,矽卡岩化特征较为明显,蚀变以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硅化为主,局部可见少量石榴石。矿化主要有磁铁矿化、赤铁矿化、褐铁矿化、镜铁矿化等,蚀变带总体较为破碎。
根据本次野外实地观察结合以往施工的探槽成果,在K1 蚀变带内圈定铁矿体3 个,编号L1、L2、L3 号,其中L1、L2 为赤铁矿体,L2 为磁铁矿体。矿体宽度0.3m~2m,向探槽两侧覆盖区推测矿体长度50m。通过物探解译推断矿体倾向北,倾角较陡,一般在70°及以上。据以往分析TFe 品位22.10%~50.70%。矿石类型磁铁矿以浸染状、稠密浸染状为主,局部见团块状;赤铁矿体多以块状为主。
本区磁测异常值普遍较高,东北部多见团斑状正负共轭异常,幅值变化区间在-750nT 至4900nT 之间,分布6个磁测异常,综合分析认为,高磁异常为石炭系火山岩及侵入岩的反映,区域场中近北东向高重异常带存在局部等值线扭曲特征,综合区域铁矿的成矿规律,认为该区高磁、高重组合异常特征是寻找矽卡岩型磁铁矿重点部位,磁铁矿体赋存于岩体边部,在区域铁矿成矿典型矿床中与哈密阿拉塔格铁矿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均表现为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受接触交代作用明显,认为该异常区由于酸性岩浆的侵位,带来大量热液和能量,导致接触变质作用。
K1 矿化蚀变带与磁异常相对应,异常形状不规则,最大长度1km,最大宽度0.4km,控制面积约0.4km2,经过向上延拓成图40m、80m 后,异常仍然清晰,并且异常峰值部位略有向北位移,大致可以说明:第一矿体延伸大于80m,第二矿体向北倾斜并且倾角较陡。重力成果表现为对应程度较好的重磁同源特征,布格异常由北西至东南逐渐降低,矿体对应鼻状次级异常区,综合上述物探成果,认为异常地表所见矿体与热液交代作用关系密切,具备寻找一定规模的磁铁矿的物探条件。
本区主要表现为大面积低磁异常并夹有斑状、团状弱磁异常,呈近东西走向展布,磁异常值基本在-200 至300nT之间,梯级变化较宽缓,主要为石炭系土古土布拉克组,地表主要为第四系洪积物等,岩性露头稀少。
局部见有纺锤形北西向展布负磁异常,极小值可达-1565nT,同时异常区东北部不规则的正负共轭特征显著,参照区域内多处铁矿的成矿背景条件,认为在该区负-弱磁背景场条件下寻找无磁性的赤铁矿仍然具备很大潜力。
该异常区主要表现为不甚规律的弱磁异常特征,异常常见值约400nT 左右,其次级异常较为分散且极值不高,地表主要为二迭系钾长花岗岩,与中北部的石炭纪地层呈整合接触关系。
该区航磁及地面磁测、地层特征与附近某中型铁矿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磁异常幅值较弱,综合分析认为该区仍然具备品位较低的磁铁矿及赤铁矿等矿产资源前景。
通过在大黄滩工作区开展1/5000 高精度磁测面积工作,大致了解该区不同磁性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火山岩分布规律,圈定磁测异常十余处,认为大黄滩工作区地表矿体向深部厚度较大,判断工作区具有极好磁铁矿找矿前景。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