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抓好资源管理 增强核地勘单位市场开发能力

时间:2024-04-24

张志松

【摘 要】核地勘单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抓好资源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区位、技术、人才、设备等优势,解决好市场、资质、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促进商业性地勘工作及延伸业发展,增强市场开发能力,是深化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地勘单位;资源管理;市场开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新常态影响着方方面面,核地勘单位的改革和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地勘单位做好资源整合,在巩固地勘主业地位的同时,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地勘延伸产业,实行多业并举、多支点经营,以国内外市场需要为导向,扩大经营范围、拓宽工作领域,实现产业多样化转型升级,是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紧迫任务。

一、做好资源管理工作的紧迫性

1.改革的背景及进展

核地勘单位主要工作是开展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评价,通过提供基础性地勘资料、科研及找矿成果为国家及相关部门进行矿产资源规划、开发利用及部署国民经济发展布局提供保障和决策依据,从而维持和推动单位事业发展。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地勘单位事业性质逐渐淡化,国家财政拨款逐步减少,而地勘单位在管理体制创新以及勘查成果商业性转化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滞后。因此地勘单位为了生存与发展,推进改革转型迫在眉睫。2008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明确了地勘单位在商业性地质勘查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国有地勘事业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地勘单位技术和社会资本相结合,顺应市场需要,参与市场竞争。

2011年,核工业集团公司组建地质矿产事业部,2017年改组为中国铀业有限公司,统管地勘单位和矿冶单位,促进地矿联合。这一重大举措,突破了天然铀产业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了地矿生产力。推进了改革创新、实施了流程再造、构建了“三个中心”管控模式。适应形势需要,中国铀业有限公司确定了“三条主线、三大突破”的发展思路(图1),为地勘单位推进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提出了“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指导方针,这为我国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加快了我国地勘单位改革的步伐。

特别是2015年新常态下,能源资源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地勘投入持续减少,要素成本大幅增加,发展的难度更加大,这也要求核地勘单位要逐步适应新常态下的宏觀调控思路和方式的变化,加大市场开发能力,逐步实现核地勘单位经济的转型升级。

2.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核地勘单位都是事业性质,长期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在理念、管理、文化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定式,与形势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迫使所有地勘单位,包括核地勘单位开始逐步走向市场,走“改革开放”发展之路:利用自身的资质、人才、技术、设备因地制宜地开展对外服务,承揽市场项目,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由于理念、能力、资金、资源等制约,这种发展常常是小规模的、短期的、观望式的、碰运气式的,对许多领域、许多工作了解不多不深,处于一种逐渐摸索的状态,市场开拓工作没有提到应有的重要位置,针对市场开拓的资源配置仍然力度不大。但经过长期的培育和积累,其市场综合竞争能力总会不断增强。所以,地勘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目前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时不我待,必须树立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认真分析自身能力、优势及面对的困难,从梳理和加强自身资源要素整合与管理入手,把握市场规律,积极谋划突破方向、重点和发展目标,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促进单位和事业的发展。

二、核地勘单位的资源现状

核地勘单位经过过去几十年的积累,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开拓优势,总体实力有所增强,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比较突出,必须不断克服和解决问题、增强实力,才能在市场化、全球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核地勘单位的资源优势

核地勘单位自身具有一定的优势,尽管尚未全面、有效地为市场开发加以管理利用,但为市场开拓与竞争也奠定了一定基础。主要资源优势有:

(1)人才优势。普遍人员素质较高,专业较多。核地勘单位一直以来从事铀矿地质研究与勘探专业技术工作,大量引进地质、物化探、水文地质、遥感地质、测量、岩矿鉴定、分析测试、工艺试验、工程地质、钻探工程、设备研制维修与保养等专业技术人员,特别近些年,一些岗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同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成长机制,极大的优化了人才成长环境、提高了整体队伍素质,并练就了多专业联合承揽大型项目、进行技术攻关的体制机制。

(2)设备设施专业。具备一定的基本资质和设备设施。铀矿地质科研与勘探工作,从1955年开始就起点高、要求高、标准规范严,根据工作需要,各专业都相继办理和完善了资质,同时配备了相应的设备设施,特别是最近十余年,多期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及各单位自身适应竞争的需要,大量更新添置了适配资质和适应竞争的高新尖仪器设备设施。

(3)优良的企业文化。核地勘单位以前多是军工保密单位,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后来改革成为中央军工核心企业,严格的管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造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凝练出“四个一切”的核工业企业精神。

(4)管理规范讲诚信。受益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核地勘单位对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规章制度具有很好的自觉与自信,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普遍社会形象良好。

(5)资料优势。较早地对地质勘查及相关资料、成果进行系统归档,加强了地质调查信息网络建设,地质资料社会化利用和服务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2.核地勘单位自身存在的问题

地勘单位自身也存在突出的问题,特别在面对市场方面更为明显。

(1)思想认识问题。普遍市场理念较差,传统的“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总认为事业单位基本费用应该由国家财政保起来。

(2)资质局限。市场从业资质比较短缺,且申办难度大,目前许多单位正在开展工勘、环评、地灾、职评、安评、矿业开发与服务等地矿延伸产业工作,一方面原本地质、物化探、测量等资质就不是很高;另一方面从事延伸产业起步较晚,资质也较低。再者就是随着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依法治企方略的推行,资质申办、扩项升级条件越来越高,使得参与市场竞争的第一平台就失去优势。

(3)应用局限。仪器设备专用性太强,以前围绕地矿科研生产的仪器设备,包括能力建设项目革新的仪器设备,数量有限,层次有限,适应市场开拓的量比较少性能欠缺。

(4)经济实力不强,遗留问题多包袱重。地勘单位发展基金积累、自由资金非常有限,多数还要用于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包括离退休费用不足、基地建设、生产急需仪器设备等等,所以没有太多的资金去谋划较大的项目,或加强技术及产品研发,或进行资本运作。

(5)市场资源不丰富。事业单位的性质和体制机制,市场理念不开放,市场开拓经营人员少、时间短,市场规划部署及推进不系统、不完备,不可能积累较多的市场资源,直接影响市场开拓力度。

(6)身份问题。有些工作需要企业法人身份,这极大地限制了事业单位依法开展工作。

3.核地勘单位外部不利因素

外部环境对地勘单位发展的不利影响也非常明显:

(1)同业竞争的压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来属于不同系统、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不同地域的大量地勘单位,都将进入市场,利用原有的资本、资源和基础“英雄所见略同”地开展几乎相同几个行业或领域的市场工作,或在许多市场领域瓜分市场份额,竞争异常激烈,而中央驻地方地勘单位无论在任何省市都一定程度存在“外来户”的缺陷,在许多场合投标打分时首先要无故少打分。与此同时,已经市场化的单位或早已进入市场的单位或企业,管理经营机制较核地勘等事业单位更为灵活,更利于市场运作。

(2)资本市场开放不够、市场竞争还不够规范和完善,矿权申办的难度较大。一方面地方保护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三方面受到上级授权和上报批复时间方面的影响,都极大地影响到核地勘单位取得各类矿权的可能性及其时间效率。曾几何时,全国几乎所有地勘单位都提出“一队一矿”、“一所一矿”发展思路,但无论探矿权还是采矿权都把握在地方行政主管部门手中,真正拥有较多探矿权的是地方地勘单位,真正拥有采矿权并产生良好效益却寥寥无几。

基于此,核地勘单位必须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强各种资源的建立、梳理、整合与管理利用,为推动和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奠定基础。

三、抓好地勘单位资源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1.结合自身优势,着力发展地勘延伸业

地勘工作是地勘单位的老本行,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掌控能力,要根据单位的实际,对公益性和商业性地勘项目分类管理、同等重视。在地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具体政策还没有明确出台之前,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定位内涵和相关政策;另一方面要按改革的要求和路线,在巩固地勘主业地位同时,进一步面向市场,做强做优地矿延伸产业。

地勘单位和其他企业产业延伸一样,在立足自身主业的同时,应结合自身实际,多方位的开展多元化经营。一方面地勘单位产业链延伸应围绕地勘工作本身,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图2)。比如作为核地勘单位可以向上游环境评价、分析工艺测试等产业延伸,成立工程勘察公司开展地质调查、地质环境评价等业务,成立相应部门主攻地质灾害、农村土地整理等相关业务工作;另一方面地勘单位也可以利用自身資源开展非相关的产业,比如可以利用自有或开发的土地资源开发地产项目或者直接从事物业、酒店管理经营及岩矿业经营服务等。

地勘单位构建地质勘查和地矿延伸两个产业平台后,还要积极引进管理模式和进行运行机制的创新,努力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管理中来,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使地勘单位真正融入产业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地激发地勘探内部活力及内生动力,调动地勘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2.整合内外部资源,靠技术不断做大做强市场

根据地勘单位“两业并举”发展的战略,目前各地勘单位按行业划分大致有:地质勘查、矿权开发、地质灾害防治与评价、环境评价与检测、工程勘查、自有土地开发等。这些行业的选择立足于与地勘单位现有的生产要素相适应,立足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地勘单位开展与资本市场合作的前提就是整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地勘单位要拥有核心技术资源,才能使地勘单位的产品和服务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1)地勘单位可以通过自身或者借助资本市场,开展相关合并重组或围绕主体整合上下游企业,甚至跨区域进行整合,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和规避产业经营风险的同时,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利润增长点。

(2)开展战略联盟,实现多领域、多专业、多形式的强强联合,构建战略联盟,较大程度地满足顾客越来越高的需求和期望,大幅提升地勘单位的科技优势和竞争实力。

(3)在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中介的作用,特别是各类学会和协会作用。

(4)从资产领域向资本市场推进,通过纵向并购优质资源或收购下游资产,甚至利用项目上市融资,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市场勘探主体。

地勘单位通过上述实施资本运作、并购重组、联盟建设以及加强中介联系等商业模式,做大做强自身产业规模。

3.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

发挥品牌效应和行业影响力,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品牌,打造“中核”品牌,是地勘单位进入市场的主要发展目标。打造知名品牌:

(1)要单位领导高度重视,要树立全局整体意识,因为树立品牌需要较长时间,所以不能为短期利益而丧失了诚信,从而导致品牌形象受损。

(2)要重视知识产业开发经营,积极鼓励大众特别是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加强在某些技术方面的成果推广和专利申请,不断扩大单位实际竞争能力。

(3)将单位优势资源服务于政府和公共事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公益效果,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单位知名度。

(4)要加强内部有效监管,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要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与众不同,让自己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在市场中有竞争力。虽然对于很多地勘单位来说,没有实际的产品生产和出售,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勘单位提供的技术服务也是一种产品,地勘单位进人市场,要在思想观念和行动中摒弃传统狭隘的质量观,提升这种虚拟服务“产品”的质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地勘系统各单位的环保产业、分析测试工艺、物化探成果实际应用、钻探工艺等,以技术、质量和诚信,在各专业行业系统打造较好的口碑和行业影响力,让地勘单位可靠的市场品牌得以形成。

四、做好地勘工作的整体规划,加强核地勘单位开发市场的能力

1.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地勘单位市场拓展指明方向

2013年,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后,国家对铀矿地质勘查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我国天然铀资源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按照人员精干、结构合理、装备精良,能承担重大任务的要求,抓紧建精建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根据政策对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指导,作为中核地质下属地勘单位,要紧跟未来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明确单位未来发展的方向,做好自身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核地勘单位要紧密结合“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成果以及积累,合理制定“十三五”规划,要紧紧围绕“人才、技术、装备”等方面建设,加大技术投资的力度,不断提升地质装备水平,提高现有地质装备利用的效率,增强矿产资源勘查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野外长期观测站网等科技平台建设。如利用自有土地,新建科研生产设施,解决工作场地狭小,设施陈旧等问题;通过增添高、精仪器设备,打造重点实验室,在地勘市场疲软的背景下积极主动向环保、农业、水利、矿业等多领域探索新市场。同时,通过规划明确地质经济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统筹工作布局,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其目的是通过年度计划、项目规划、专项措施等,坚持“统筹规划,持续可控”,实现地勘单位中长期经营发展目标。

2.整合优化核心管理模式,为市场拓展提供保障

为了将整体规划落实到位,地勘单位要积极做好内部管理及能力的提升,为开拓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加强平台管理建设。为避免系统内部产业趋同造成恶性竞争,可在系统内部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消除无效劳动和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合资源管理创立资源共享平台,又要避免“整”而不“合”,在资源共享过程中,地勘单位要在分配制度、用人制度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激发各单位积极性,将经济效益与各单位自身利益紧密挂钩,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要建立起完备的项目开发管理体系,对各地区政府优惠政策、各地区的地勘市场、重点市场主体、商业性地勘等投入以及其它行业领域市场动态进行详实的分析,并结合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再具体落实措施等。地勘单位通过整合优化管理体系,向科学管理要效益,靠科学管理赢得市场。

(2)提升市场预测水平。根据具体情况,在工作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做好相关资源的调配以及计划的调整工作,既要确保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又要抓新增项目,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全新的思路和敏锐的目光,对市场变化与社会需求做出清醒的判断和科学预测,如:贯彻中国铀业有限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抓住新能源大力发展的良好时机,发挥各单位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市场预测为基础,搞好市场调研,积极了解和掌握新能源行业的最新政策,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努力拓展新的市场。又如,根据国家环保部对环保产业的改革部署,要紧跟形势,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加强资质扩项升级的提升,有目的性地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做大做强环保产业做好充分准备。

(3)强化资质认证建设。地质勘查资质是地勘队伍开展地质勘查活动的准入资格,也是地勘队伍在地质勘查方面整体实力的综合体现。当前,随着地勘单位市场的不断拓展以及产业延伸的需要,地勘单位要积极加强各种资质认证工作,对产业链延伸领域内的各项资质事先进行相关的筹备,对人员、设备、业绩、场所等做好准备工作,以便为地勘单位市场拓展提供资质保障。

(4)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地质勘探单位要根据单位实际,通过不同渠道,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大力引进优秀人才,一方面是积极引进高端和领军技术人才,要打破所有制和地域限制,给予较高的待遇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是积极引进具备市场拓展能力的营销人员,为单位开拓市场做好人才储备。同时要确保地勘单位的人力资源提升的长效机制,打造一个人才稳定成长的团队环境。要制定各种政策,特别是经济政策和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地质勘探单位发展需要,依托重大项目组、重点实验室等,对青年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培养力度。地质勘探单位要建立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有计划选派优秀青年地质人才到高等院校进修、出国深造等,提升单位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

五、结论

核地勘单位要理性地认识当前的形势与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在改革决心不动摇的前提下,正确对待问题,积极化解困难,才是解决之道。地勘单位要明确发展思路,確定发展目标,落实保障措施,编制整体发展规划,不断对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提升其市场化程度,才能不断优化地质勘探行业结构,才能真正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引领地勘及地勘延伸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保障地勘经济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邵毅.地勘单位改革,更需要内生动力[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

[2]杨伯轩.解析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三大体制性障碍[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

[3]王希凯.从华东有色地勘局内生改革动力看地勘单位企业化趋势[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

[4]周建,于伟,崔胜朝.基于企业战略资源基础观的公司治理与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关系辨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

[5]张福良,胡郅虹.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回顾与新形势下的深化建议[J].资源与产业,20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