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吴洪彬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山东省第八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 日照 276826)
矿区出露基岩地层主要为晚石炭世缔敖苏组(C2d)、晚三叠世鄂拉山组(T3e)。
缔敖苏组在矿区内出露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矿区东南部,为一套稳定的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岩石组合为一套生物碎屑灰岩、亮晶生物碎屑灰岩组合[1]。
鄂拉山组为矿区内主要地层,分布在矿区的中部和西部,占基岩出露面积60%以上,是一套陆相火山岩系,岩石组合为一套流纹质晶屑玻屑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凝灰火山角砾岩,夹少量的流纹岩、安山岩和含火山角砾熔岩的岩石组合。
矿区构造活动以脆性断裂为主,可分为三组,分别为北西向、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断裂。北西西向断裂有五条,分别为F1、F2、F3、F4、F5、F11,北东向断裂有四条,分别为F6、F7、F8、F9,南北向断裂为F10。北西向以及一系列伴随北西向断裂形成的层间断裂或破碎裂隙成为了热液活动和矿物质沉淀的场所,现将主要的断裂描述如下。
断裂在矿区内主体为第四系所覆盖,为推测断裂。该断裂为区域主干断裂,呈北西向斜穿矿区西南部,为巴音格勒构造混杂岩带与喀雅克登塔格复式侵入岩基带两个次级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
位于矿区中部,区内长12km,呈北西向展布,总体走向290°~110°,断面倾向北,倾角60°~70°,沿断层发育宽5m~10m不等的断层破碎带,带内岩石破碎,有泥化、碳酸岩化、高岭土化等蚀变,局部见有褐铁矿化。断层面总体呈舒缓波状,探槽中见有断面擦痕显示逆冲迹象,地貌显示一系列线型负地形和山丫口[2]。断裂东端被第四系覆盖,断层西南段被北东向断层错断。
位于矿区北部,区内长5km,向北延伸没入第四系下,断层走向北东向,断面倾向南东,倾角35°~60°,为压扭性断裂,断裂带上岩石普遍具碎裂结构,同时发育构造透镜体,局部地段见糜棱岩,断裂带宽约30m~50m,带内岩石破碎。地貌上表现为以“U”型沟谷,山腰上见有线性展布的断层坎。伴随以上断层在区内形成了一系列北东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的次级断层、构造裂隙带,裂隙带宽一般在几米—十几米,由多个错动面联合组成,带内岩石破碎,具不同程度的蚀变,显示热液活动的蚀变类型有绿泥石化、硅化、碳酸盐化。近南北向、北东向构造裂隙带中见有银铜铅锌锡矿化,为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次级蚀变破碎带、脆韧性小断层、节理密集带、构造裂隙为区内的主要储矿部位,同时也框定着矿化分布范围。是地表找矿中应重点注意的部位。
主要为晚三叠世浅肉红色(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早侏罗世浅肉红色黑云正长花岗岩。
分布在矿区的西部,岩株状产出,出露面积约90km2,侵入晚三叠世鄂拉山组之中,侵入界线清楚,侵入界面弯曲不平,外接触带岩石具角岩化、硅化蚀变、矽卡岩化,岩石裂隙中贯入有细晶、细粒二长花岗岩岩脉、花岗岩岩脉等。岩石中深灰色闪长质包体发育,包体呈不规则状、浑圆状,与寄主岩界线清楚,星散状分布。
仅在矿区的中南部见有小规模出露,呈岩株状产出,出露面积约12km2,侵入晚三叠世鄂拉山组之中,侵入界线清楚,围岩中接触变质作用强烈。
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围岩地层主要有石炭纪缔敖苏组和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矿体围岩岩性主要是变质砂岩、蚀变灰岩及蚀变流纹质凝灰岩等,有利于矽卡岩形成的围岩岩性为大理岩、灰岩等碳酸盐岩,虽然碎屑岩和火山岩也有出露,但是和矿体的关系不明显[3]。
根据野外观察和对矿化带及围岩采集样品进行显微镜下观察鉴定发现,矿体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四种类型,其次为角岩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钾化等。
矽卡岩化:发育在矿化蚀变带内,蚀变矿物主要有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等,呈灰绿色、灰褐色,多伴有方铅矿化、闪锌矿化、黄铜矿化等金属矿化现象。硅化:以脉状或细粒状无色半透明石英为主要存在形式,硅化的岩石硬度较高,并且多伴有轻微绢云母化,偶见伴有方铅矿化,多发育于砂岩和灰岩中。绿泥石化:主要发育矿化蚀变带及其近侧围岩中,呈浅绿-墨绿色,粉末状-泥状,多为凝灰岩中的暗色矿物(角闪石等)蚀变而形成。绿帘石化:主要发育矿化蚀变带及其近侧围岩中,呈浅绿-黄绿色,多呈粒状,主要是由凝灰岩中的斜长石蚀变而来。
本次工作主要涉及北区和南区两个工作区,两者在矿床成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北区为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构造热液型矿床,而南区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
综合研究认为:北区形成的多金属矿是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构造热液型矿,晚三叠世鄂拉山组陆相火山岩中成矿元素含量较高,具有初始矿源层特点,印支晚期斑状二长花岗岩体的侵入,为成矿作用提供了热源和矿源,岩浆热液沿构造裂隙运移,与围岩中发生交代作用,使热液中的成矿物质沉淀形成矿化体。后期出露地表,氧化形成硫化物氧化带。该类型矿床特征为:矿化严格受构造因素控制,尤其受北西向和北东向构造裂隙带控制,成矿特征具一定的规律性。矿体多呈脉状,整体规模较小。
南区形成的多金属矿与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紧密相关,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是南区主要成矿作用,岩浆侵入活动与晚石炭世碳酸岩形成的侵入接触构造形成了成矿、赋矿的有利部位,各种形式的断裂带或破碎带是重要导矿、控矿因素,特别是当它们发生在石炭纪地层并切割它们时成矿可能性更大。该类型矿床特征:一是成矿作用好,形成的矽卡岩型矿床具多期次多阶段多矿源的特点,并且往往有后期热液叠加的特征,矿石品位较高,矿种以铅锌矿和铜矿为主;二是矽卡岩化强烈,局部尚有内矽卡岩存在,部分地段尤其是在不整合或断裂构造发育地带,蚀变带或矿物相发育齐全,后期矿物的叠加作用也较为明显;三是蚀变围岩与伴生矿体有着密切的成因和空间关系,蚀变岩的分布范围一般比矿体分布范围广,矿体一般都赋存于蚀变岩内部,根据蚀变岩石的类型和特征,可以预测矿产的种类、矿体赋存的位置以及矿化富集的程度;四是矿体规模较小,分布较分散,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分布于接触带或外接触带,距离接触带不会太远,内接触带一般不成矿。
区内印支晚期岩浆岩的成矿作用最明显,成矿条件良好,成矿事实显而易见。矿产以铅、锌、铜为主,大部分矿体产出于外接触带,根据矿床成矿特征和控制因素,归纳出以下几点找矿标志。
寻找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是石炭纪的碳酸盐岩与印支~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形成的矽卡岩带。接触带部位是找矿的有利部位,岩体呈舌状、岩枝状、不规则状侵入于围岩时对成矿有利,尤其是侵入岩的凹陷部位的矽卡岩带是寻找富大矿体的有利部位。
北西西向主断裂是矿区控矿构造,北北东向张性断层为主要导矿构造,层间构造和节理为主要容矿构造,在这些断裂的交汇部位便利于成矿,因此,断裂复合部位是寻找规模较大矿体的有利部位。
晚三叠世侵入岩和成矿有着密切联系,围绕该成岩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找矿标志。
中酸性岩体中发现有众多热液型铜、钼、钴、锡矿化,在野马泉铁多金属矿区岩体中也见到多金属矿化,区内与矿产有关的岩体大多为中酸性,因此中酸性岩体是找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标志。
铁、铜矿体主要在矽卡岩中富集,因此,矽卡岩是找铁矿和铜矿的直接标志。矽卡岩外侧则是找铜矿和铅锌矿的一个直接标志。尤其是晚三叠世侵入岩和石炭纪碳酸盐岩形成的矽卡岩,成矿作用明显。
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硅化、矽卡岩化、碳酸岩化等,蚀变围岩与伴生矿体有着密切的成因和空间关系,蚀变岩的分布范围一般比矿体分布范围广,根据蚀变岩的类型、特征,预测矿产的种类、矿体赋存的位置以及矿化富集的程度。
磁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
铁矿化、黄钾铁矾化、铜兰和孔雀石化带为显而易见的找矿标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