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湖南茶盘元铜铅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时间:2024-09-03

田 磊,杜 云,樊 晖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南 长沙 410116)

南岭地区花岗岩广泛发育,与之有关的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矿床十分的丰富[1-4]。笔者通过分析茶盘元铜铅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成因,总结了找矿标志,并对找矿前景进行分析,对今后该矿床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1 区域地质概况

本区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的中段北缘,邵阳~郴州北西向基底断裂带与阳明山~大义山~上堡东西向基底断隆带的交汇部位。区域内地层出露齐全,除志留系缺失外,南华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区内构造活动主要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等构造期次。加里东运动形成由寒武系和奥陶系组成的北东向褶皱基底,构成该区内的基底构造格架;印支运动则形成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构造和大致为东西走向的巨型复背斜;燕山运动主要形成了以北北东向、北东向为主的断裂构造[5]。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强烈,规模较大。主要岩体有大义山岩体和塔山岩体,均为多期次侵入的复式岩体,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继承性,主要岩性为花岗岩类,塔山岩体侵入时代为印支期,大义山岩体侵入时代主要为燕山期。另外区内脉岩也十分发育,主要为细粒花岗岩脉、花岗斑岩脉等。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塔山岩体北西侧接触带,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奥陶系和寒武系,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出露有印支期花岗岩(图1)。

(1)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奥陶纪天马山组一段、天马山组二段、寒武纪茶园头组,地层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南西侧也有少量分布,地层与岩体呈侵入接触关系,地层之间为断层接触关系。奥陶纪天马山组二段:灰绿~深灰色薄~中厚层状浅变质细粒岩屑石英杂砂岩、石英杂砂岩夹绢云母板岩。奥陶纪天马山组一段:灰~灰黑色厚~巨厚层浅变质石英砂岩夹灰~灰黑色中~薄层板岩、灰~灰绿色中~厚层粉砂岩及灰~灰黑色中层砂质板岩。寒武纪茶园头组:灰黑色、黑色厚层状浅变质长石石英杂砂岩、浅变质石英砂岩夹灰黑色板岩、粉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带发育不同程度的角岩化、硅化等围岩蚀变。

图1 矿区地质图

(2)构造。矿区位于塔山岩体侵入下古生界及泥盆系形成的塔山穹隆西缘,矿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可划分为北东向断裂与近东西向断裂。①近东西向断裂。该组断裂包括F7、F8两条断层。其中F7是寒武系茶园头组与奥陶系天马山组一段的分界线。其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呈东西向,倾角40°~70°,为层间滑脱断层。该组断层在矿区范围内的可见长度约400m,在区域上往东延伸可达数千米。②北东向断裂。该组断裂包括目前已发现的F1、F2、F3、F4、F5、F6六条近于平行的断裂。该组断裂具有规模大,发育断层破碎带特点,破碎带宽度5m~50m不等,主要由碎裂花岗岩、构造角砾岩及石英脉组成,局部还可见后期侵入的蚀变辉绿岩脉。其中F1断裂规模最大,贯穿整个矿区,在矿区范围内长度约2km,主要由碎裂花岗岩、构造角砾岩及石英脉组成,宽10m~20m,产状145°∠80°。断裂带内发育有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等金属矿化。北东向断裂是区内的主要导矿、容矿构造。

(3)岩浆岩。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是塔山岩体的北西部。塔山岩体为晚三叠世形成的多期次活动的复式岩体,主要经历了5期次岩浆侵入活动,不同期次之间为涌动或脉动接触关系。矿区内出露为塔山岩体第一次侵入细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钾长石、斜长石和石英组成,含少量黑云母、电气石,及微量磷灰石、金红石等副矿物。主要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可见粒径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似斑晶含量约为30%~70%,直径10mm~40mm,基质含量45%~70%,直径1mm~5mm,同种矿物的似斑晶和基质特征相似。各种矿物含量中,钾长石占26%~28%,斜长石22%~35%,石英约35%~41%,黑云母约3%~7%,电气石约1%~2%。

(4)地球化学特征。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显示矿区内发育W、Sn、Bi、Cu、Pb、As、Be、Ag、等元素异常,其中W元素具有三级浓度分带,异常浓集中心明显,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As、Be元素具有二级浓度分带,As异常与W异常套合较好,Cu元素异常浓度分带不明显,但其分布范围大。1:10000土壤剖面测量显示铜、铅、锌、钨、锡等元素出现了多个异常高峰值,异常形态尖锐,且各元素异常套合较好,且异常高峰值与已知矿脉或者断层的出露位置相吻合,是明显的矿致异常;另外在所有元素的异常中铜、银及钨、锡异常最为显著,铜、银异常具有相关性,钨、锡异常则具有较强相关性。各异常大多与已知矿脉的吻合性较好,而偏离已知矿脉的异常,极有可能指示着未知矿脉的存在。

3 矿床地质特征

(1)矿脉特征。矿区内目前发现一条矿脉,产于F1断层破碎带中,出露长度约500m,一般厚度2m~5m,局部具明显的膨缩现象,最宽处可达10m,最窄处约1m,产状130°~150°∠30°~60°,与断层产状一致。矿脉主要由石英脉、碎裂花岗岩及构造角砾岩组成;黄铜矿及方铅矿主要呈星点状分布,少数呈块状分布于石英脉中的灰色石英团块或斑点内,而洁净的纯白色石英一般不含矿。矿脉两侧围岩发育硅化和弱绿泥石化。该矿脉主要由TC103所控制,刻槽取样分析单工程平均品位Cu平均品位0.276%,Pb平均品位0.336%,Ag平均品位9.4g/t,矿脉真厚度1.84m。

(2)矿石特征。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和方铅矿,其次为孔雀石等,黄铜矿及方铅矿主要呈星点状,少数呈块状分布于石英脉中的灰色石英团块或斑点内,而洁净的白色石英一般不含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白云母,其次为绿泥石。

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他形晶结构、交代结构、填隙结构等;矿石的构造主要有:星点状、细脉状及浸染状构造。

根据采集样品化学分析结果可知,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为Cu、Pb。Cu以黄铜矿及少量孔雀石的形式存在,Pb主要以方铅矿的形式存在。

矿石自然类型为原生矿石;工业类型属于硫化物矿石;按矿石构造可分为:块状、星点状、浸染状、细脉状矿石;按矿物共生组合可主要划分为石英-方铅矿-黄铜矿石。

(3)找矿标志。地表可见明显的方铅矿化、黄铜矿化,主要发育于北东西向断裂破碎带中,易于识别和追索,因此方铅矿化、黄铜矿化为直接找矿标志。

已发现的矿脉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故北东向断裂是本区重要的构造找矿标志。

矿区内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异常大多与已知矿脉的吻合性较好,因此地球化学异常可以作为区内的间接找矿标志。

4 矿床成因探讨

该矿床位于塔山岩体西缘北侧接触带,岩浆活动强烈,岩浆演化过程中形成含矿汽水热液,为区内成矿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矿区内断层构造十分发育,其中北东向断层为导矿、容矿构造;已发现的矿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根据矿脉的产出部位、形态特征、与岩浆岩的时空关系,以中低温矿物为主的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及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等方面的特征,确定矿床成因类型为与岩浆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工业类型为脉状铜铅锌矿床。

5 找矿前景分析

茶盘元铜铅矿床位于塔山岩体西缘接触带上,岩浆活动强烈,构造十分发育,成矿地质条件良好。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充填型矿床,目前已发现一条矿脉,由TC103所控制,刻槽取样分析达到工业品位要求,矿脉在走向有一定延伸,且矿脉赋存于北东向F1断裂中,该断裂在走向及倾向上延伸稳定,因此可以判断有扩大矿床规模的找矿前景。

北东向断裂为区内重要的构造找矿标志,矿区范围发育数条大致平行的北东向断裂构造,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异常与已知矿脉吻合较好,下一步工作建议围绕区内北东向断裂与地球化学异常发育地段开展,有发现新矿脉的潜力。

该矿床地表为铜铅矿化,深部缺少工程控制,而矿区深部温度高、压力大,铜、铅等中低温元素无法大量沉淀下来,却具有锡、钨、钼等高温元素成矿的良好条件;当岩浆侵入后温度开始逐步降低,富含锡、钨、钼等高温元素的成矿热液则进入构造有利部位沉淀下来,形成矿体,因此认为深部是寻找高温热液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