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德昌大陆乡稀土矿成矿模式

时间:2024-09-03

朱 伟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四川 西昌 615000)

1 地质背景

德昌大陆乡稀土矿位于上扬子地块(I1)之康滇前陆逆冲带(I1-3)北部(攀西裂谷带)和盐源-丽江逆冲带北东部(I1-5)结合部位,康滇隆起Fe-Cu-V-Ti-Sn-Ni-REEAu成矿亚带内,介于磨盘山断裂带与金河断裂带之间。构造和岩性控矿十分显著,主要受控于攀西裂谷封闭(燕山期)后,于喜山期又复活和产生的构造裂隙。稀土矿源体为喜山期含霓石、霓辉石的碱性杂岩的高位侵入体,多呈岩株、岩枝、岩脉产出[1,2]。区内主要含矿岩性为霓辉正长岩和霓辉正长斑岩,并派生碱性伟晶岩—碳酸岩脉,含霓辉萤石锶重晶石和方解石碳酸岩脉充填于石英闪长岩、霓辉正长(斑)岩的张扭性裂隙中构成稀土矿化岩脉和稀土矿脉。

2 成矿地质环境

2.1 成矿地质体

喜山期碱性杂岩(霓辉碱长正长岩、霓辉石英碱长正长岩、霓辉碱长正长斑岩、云煌岩、辉绿岩、碳酸岩等岩石组合)既是德昌大陆乡稀土矿体的围岩,又是稀土矿的成矿母岩,大约分布于金河断裂~磨盘山断裂一线,呈岩枝状产出,为酸度低、二氧化硅弱过饱和、高铝、富钾钠钙碱的过碱性岩石[3]。主要矿物成分为碱性长石、少量斜长石和石英;次要矿物有霓辉石、重晶石、方解石、萤石等;副矿物有黄铁矿、方铅矿、榍石以及稀土矿物,稀土矿物以氟碳铈矿为主,并见有氟碳钙铈矿、褐帘石、独居石以及贝塔石等,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且以轻稀土为主。

2.2 成矿构造

大陆乡稀土矿区断裂构造发育,走向主要以北北东向为主,次为北西向,矿床受北西向普威断裂和北北东向大陆乡断裂交汇部位控制,矿体和矿脉受北北东向大陆乡断裂旁侧发育的次级断裂、节理控制。

2.3 围岩蚀变特征

大陆乡稀土矿的围岩类型广泛,无明显选择性和依赖性,主要为混合石英闪长岩、霓辉正长岩、碳酸岩、辉绿岩、云煌岩、石英脉等[4]。围岩蚀变较强,蚀变种类较多,范围广,且互相叠加,与稀土矿化相关的主要有:早期K、Na交代作用,霓辉石化、碳酸盐化、锶重晶石—钡天青石化、萤石化等。此外在矿脉及附近有黄铁矿化、方铅矿化、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等蚀变。

3 矿床矿体特征

3.1 矿带特征

大陆乡稀土矿带主要受北西向普威断裂和北北东向大陆乡断裂交汇部位控制,呈带状分布,由多组大小不一,类型不同,相互贯通、穿插、交织成大脉、平行细脉带及网状细脉状带的稀土矿(化)脉,以及与其穿插的霓辉石英碱长正长岩、霓辉碱长正长岩或其他岩类的围岩共同构成的综合性地质体。矿化带总体呈北北西~南东东向舒缓带状展布,倾向267°,倾角60°~65°,长350m,平均水平宽140m,平均厚度129.65m,平均品位2.48%,矿体与围岩没有明显的界线。

3.2 矿 (化)脉特征

沿压扭性裂隙贯入的脉,一般延伸较大,厚度中等且较稳定,沿张性裂隙充填的脉,厚度较大,延伸较短,沿倾斜方向很快分枝尖灭。根据矿(化)脉厚度及其产状特征,可分为大脉(厚度>30cm)、平行细脉带、网状细脉带三类。大脉及平行脉带主要充填在含矿带中央地带,网状细脉带多沿大脉及平行脉带周围分布[5]。平行细脉带范围内大脉沿走向和倾向常过渡为平行细脉带后逐渐尖灭,平行细脉带两侧,大脉沿走向和倾向常过渡为网状细脉带,并常与其它方向的网状细脉带相连接,因此大脉处于网状细脉带的包围之中,不同矿脉交汇处,常膨大为不规则的透镜状和囊状。

3.3 矿体特征

德昌大陆乡稀土矿体主要由一种或多种大矿脉与大量平行细脉带或网状细脉带组成,少量几乎全由平行细脉带或网状细脉带组成,个别为单脉矿体。矿脉与其围岩界线清楚,但由于细脉带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矿体与围岩没有明显的界线。

3.4 矿石特征与矿石类型

3.4.1 矿石的矿物成分

德昌大陆乡稀土矿矿石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重晶石-天青石系列矿物、萤石、方铅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霓辉石、方解石、毒重石、石英、长石、白云母。

3.4.2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自形晶结构、半自形—它形晶结构、包含结构、风化残余结构。

矿石构造:斑杂状构造、团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似条带状构造、细脉一浸染状构造、多孔~松散土状构造。

3.4.3 矿石类型

德昌大陆乡稀土矿矿石自然类型为大脉状含萤石钡天青石碳酸岩稀土矿石和网脉状含萤石钡天青石碳酸岩稀土矿石,工业类型为单一氟碳铈矿型。

4 成矿模式

德昌大陆乡稀土矿处于康滇前陆逆冲带北部(攀西裂谷带)和盐源-丽江逆冲带北东部结合部,属地壳脆弱带。喜马拉雅期,随着康滇前陆逆冲带和盐源-丽江逆冲带的就位,区域释压,磨盘山深大断裂张开,促使富REE的异常地幔产生部份熔融作用,进一步萃取LREE进入深源岩浆或进入虚脱部位而形成深部岩浆房,为以后成岩成矿作用提供了基本的岩浆条件。磨盘山深大断裂既是成岩成矿的良好通道,也是深部壳幔物质活化和推动岩浆上侵的热动力来源,新生成的和原已上升到地壳储体内的富含稀土元素成矿物质的岩浆,沿其通道上侵,在磨盘山深大断裂上盘的次级断裂带中形成英碱正长岩株,由于构造脉动,它们中又产生了继承性断裂和新的节理。磨盘山深大断裂进一步多阶段活动,岩浆房内的熔浆进一步上侵,进入表层大陆乡构造体系,由于压力的下降,岩浆发生了相分离,随之产生了熔体和液体的不混溶作用,进一步分异演化出富含稀土元素的英碱正长岩浆、碱性基性伟晶岩浆、碳酸岩浆,随着不混溶流体上侵,因迅速减压而产生沸腾作用,在大陆乡断裂次级断裂带局部引张的转折部位、裂隙构造以充填成矿作用方式为主,形成脉状、网脉状矿体组成的稀土矿床,与碱性杂岩、碳酸岩相伴生产出。其成矿模式特征是:深源-浅成-岩浆成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