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03
杨 红,彭加旭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六队,云南 昆明 650217)
研究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与唐古拉-昌都-兰坪-思茅褶皱系二个Ⅰ级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合部,属于澜沧江火山岩带中南段火山岩岛弧带。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区内经历了由元古代-第四纪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1]。新生代,区内处于长期隆起状态,早期,沉积盆地范围缩小,湖盆逐渐干化,沉积了大量的盐类矿物。中期,喜马拉雅运动波及研究区,使区内古新统勐野井组以下的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大部分断层在本次构造运动中形成和再次活动,造就了研究区所在区域的基本构造格架,本次构造活动,伴有少量的岩浆侵入。
研究区所在区域所处的特殊构造环境和独特的地质演化经历,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云南省景谷县民乐地区处于滇西特提斯沟-弧-盆构造体系中澜沧江主弧地体与兰坪-思茅弧后盆地的过渡地带[2]。按云南铜矿成矿区带划分,该区属云县-景洪火山岩型铜矿成矿带。
研究区内含矿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中统地层,主要分布在那布断裂以东,周武--南温河一带,按岩性组合又分为两个岩性段,各岩性段构成火山岩与砂岩的韵律旋回。
三叠系中统第二段:灰绿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碳酸盐绿泥石化较强,见较多金属矿物,呈浸染状、细脉状、团块状分布下部绿泥石充填气孔呈绿泥石杏仁。岩石呈灰色,隐晶质结构,气孔状构造。
三叠系中统第三段:为一套浅灰色含孔雀石细-中粒长石杂砂岩,岩石呈浅灰色,砂状结构、块状构结,含孔雀石。变余细-中粒砂状结构,孔隙式胶结。岩石主要由粒径为0.1mm~0.3mm大小的砂状颗粒、胶结物和部分金属矿物等组成。砂状颗粒主要有石英、长石、泥质岩屑、绿泥石岩屑、云母等,呈次圆-次棱角状密集分布。金属矿物主要有显微粒状-纤维状孔雀石和少量粒径为0.01mm~0.03mm大小的它形粒状褐铁矿、黄铁矿等,呈稀疏浸染状产出。孔雀石主要呈显微粒状或纤维状集合体,集合体呈它形粒状、不均匀的沿长石、石英等粒间分布。金属矿物主要有粒径为0.01mm~0.1mm大小它形粒状黄铁矿和少量方铅矿、白铅矿、闪锌矿、黝铜矿、偶见黄铜矿等,呈星散浸染状产出。局部可见黝铜矿沿黄铁矿边缘分布,偶见黄铜矿呈残余状于黝铜矿中,褐铁矿、黄铁矿呈星点状分布。
该段地层厚度大于40m,在周武村附近较薄,向南变厚,为矿区内主要含矿层位之一。
据已有的物探工作资料,研究区岩矿石物性特征如下。
(1)密度特征。密度较大的岩矿石有玄武岩,一般2.8g/cm3左右;安山岩、玄武质安山岩等密度约为2.6g/cm3;凝灰岩、砂岩等密度较低,约为2.4g/cm3。
(2)磁性特征。玄武岩等具中等强度磁性,且以感磁为主。灰绿玢岩、安山岩等磁性较弱,砂岩、泥岩及浮土均无磁性。
(3)电性特征。氧化铜矿石视充电率为1ms~3ms,致密块状斑铜矿、黄铜矿矿石视充电率值较高,变化范围大,为15ms~25ms,从激电中梯剖面图上可以看出,中三叠系火山岩的视充电率略大于侏罗系砂岩、粉砂岩,因而矿与围岩有明显的电性差异。可以认为叠加在火山岩上的高值激电中梯Ms异常是由矿体引起的。根据矿与围岩的关系,将异常下限定为2.5ms。
矿体呈脉状、囊状,局部富而厚,产出不稳定,连续性一般。矿石产出于三叠系中统安山岩、玄武质安山岩中,金属矿物主要有辉铜矿、黄铜矿、黄铁矿、孔雀石、斑铜矿、蓝铜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方解石、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及黏土矿物等。矿体最厚部位达到16.93m,矿体长250m,延深150m,矿体平均厚度为6.19m,铜品位为0.43%~3.16%,平均品位为1.46%。
由于研究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火山活动频繁,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成矿环境,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研究区内成矿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
(1)与火山-次火山有关的成矿作用。区内火山活动频繁,从晚泥盆-早石炭世、二叠纪、中、上三叠世,均有火山活动,以中生代中三叠纪火山岩为主,形成三叠纪火山岩铜矿。从成矿时代来说,中生代中三叠纪火山岩,以铜为主,伴有铅、锌、金、银矿化。就岩石类型而言,铜、铅、锌主要赋存在中基、中酸、酸性火山岩中,区内的基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岩是区内铜多金属主要赋矿层位。从空间位置上看,近火山口相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尤其是热液活动强烈的次火山顶部,更是赋矿的场所。该类型矿床为南温河-周武矿区范围内主要的成矿类型,矿体主要赋存于安山岩、玄武质安山岩中,呈囊状、脉状、串珠状,形态不规则,厚度品位变化极大。南温河地区三叠系中统下段安山岩中均有此类型的矿体。
(2)与沉积岩有关的成矿作用。思茅盆地中生代红层,形成了沉积型铜矿床,矿产受古地理、古气候及沉积环境的制约。民乐地区的砂岩型铜矿主要产于红色碎屑沉积岩中的灰绿色层内或红色与浅色二者的接触带上。矿区内该类型矿床主要是三厂矿区三叠系中统第三段灰绿色砂岩中铜矿体,三厂矿区Ⅰ矿体与Ⅱ矿体均为此类型,为三厂矿区主要的矿床类型。该类型矿床具有一定层位,但矿体连续性差,尖灭复现现象较普遍。
(3)与断裂构造有关的成矿作用。断裂构造是地球内部与地表发生沟通的主要通道,它使地球深部组分和热能不断向上迁移或传递,又使渗入地壳深处的地下水和地层水在异常地热或其它方式的增温作用下逐渐升温,沿低压带向上对流循环,并萃取地壳不同层位的成矿物质,这些携带大量成矿物质的地热流体,可在有利构造和层位中聚集,在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析出矿质。沿断裂带往往形成多种热液蚀变,断裂构造附近易形成小的热液型矿点。
①火山岩标志。三叠系中统玄武质安山岩、玄武岩是火山热液型铜矿床产出的部位。②层位及岩性标志。火山热液型铜矿床:三叠统下段玄武质安山岩为该类型矿体赋存部位。③蚀变标志。方解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等蚀变叠加地段,往往有矿化体产出。④物、化探标志。激电异常且Cu、Ag化探异常显著区,预示着矿化体的存在。⑤矿化露头标志。矿区内覆盖层较厚,但民采的露头、采坑较多,是最直接的找矿标志。⑥老硐标志。老硐分布区往往能发现矿体。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